笔趣阁 > 女生小说 > 府衙娘子 > 第四十五章 郗衍之又来了
    所以他说人心复杂难测吗?

    他一方面觉得当年是他师兄作茧自缚,另一方面又仇视着所谓寒门无上品的存在。

    王羡暗自咂舌:“那夫子当初选中我,是因为我出身望族,又还算是聪敏吗?陛下叫夫子办这件事,夫子权衡之下,觉得太原王宪之,是最合适的人选,对吗?”

    其实不全然。

    他第一次见她时,她通身的气度,还有这张脸,叫他莫名好感大增,这也是一个原因,只是没必要告诉她而已。

    于是他点头:“再加上我并不像夫子那样,志在桃李满天下。夫子是真正的无私,一肚子学问和本事,想将来有人能继承。而我却与他不同。”

    “夫子倒好奇怪,人家在朝为官,恨不得门生三千,将来朝中有人好办事,用不着结党也能够营私。”她说着又失笑,“不过想想也是了,教弟子哪是那么容易的事。有……前车之鉴在,夫子怕收了寒门子弟入门下,将来再来一出这样的戏,可要净收些高门子弟,又恐怕个个难调教,一个个的细心指点,白叫夫子劳心费神。”

    崔长陵觉得她小脑袋里净装了些乱七八糟的事情,还什么朝中有人好办事……

    他失笑摇头:“总之今天告诉你这个,就是想叫你知道,将来行走,无论建康城还是外调出了京,别拿着那套先敬罗衫后敬人的心思去同人打交道。”

    她正经起来,缓缓起身,敛衽拜下去:“学生谨记夫子教诲。”

    他心中其实横着一根刺,是年少时,心中钦佩的师兄狠狠扎在了他心头的。

    崔长陵对他那位师兄,说崇拜一定不够,可钦佩却一定有,不然不会从他口中说出那样夸赞的话来。

    也许那时的他,心下是悲凉更多的。

    两个人智谋才情上,或许是不相上下的,可他却八岁名满天下,他师兄却……

    王羡深吸口气,直起身来:“夫子今日所说,学生永生不敢忘,他日人前行走,绝不会目中无人,学生更知道,寒门亦有无双郎,士族纨绔遍建康。”

    崔长陵叫她最后那句话逗的笑出声来:“我叫平叔给你送过去的书,也没见你好好翻上一翻,说起这些,你倒出口成章了?”

    她忙说不是:“从前听我五兄说的,哪里是我,夫子可别冤枉我。”

    他哦了声:“那书打算什么时候看?”

    “夫子这话头转的也太快了……”

    她小声嘀咕,可屋里也就这么大,他听了个一清二楚:“该说给你的,今天也都说了。教你做学问前,先教你做人。宪之,我只叫你一人入了我尚书令府,你虽只算我半个弟子,我却拿了十分的真心来教导你。你说的不错,我怕前车之鉴,重又发生在我自己身上,更不愿折了我辛苦教导出来的弟子。所以你瞧,我先前说,不会拿死规矩拘束你,该纵你的都纵你,并不是与你说说就算了。”

    他真是有一句没一句,叫人听来有些东拉西扯。

    然而王羡心里发堵,越发觉得,当年的时候让他很难释怀,他嘴上不承认,心底最深处的想法,却总归偏不了人。

    崔长陵是顶天立地的郎君,却会在这样的事情上再三的叮嘱。

    王羡有心闹上一闹,省得他想起那些往事,郁结于胸,便唔了声:“那夫子大可放心吧,你目下收的这个弟子,是个出身顶好,脑子也顶好使的,我这样的人,无论走到哪里,都轮不着人来挤兑我,我呢打小又跟我六兄混的多,没心没肺那一套学了个十成十,没那么小的心眼子。”

    “我倒听不出来,你是变着法子的夸你自己,还是在我这儿得了便宜卖乖了。”

    “夫子怎么想都成,您老人家说什么,弟子就听什么。”她一面说,一面长揖下去,“弟子的规矩,一向大得很。”

    崔长陵黑了黑脸:“我老人家?”

    她脸上带着俏皮的笑,抬眼看过去:“夫子大了弟子整整十三岁,按弟子这个年纪来说,说上一句您老人家,也没什么吧?”

    他咬牙切齿叫她的名字,还没成婚的人,莫名其妙成了老人家,崔长陵心里说不出的复杂滋味,可眼底不经意泄露出来的宠溺,还是给了王羡更无法无天的资本。

    她匆匆告一礼,留下一句不搅扰夫子清净,便一溜小跑逃离了这屋子去。

    正巧崔平有话来回,在踏跺下遇上她,忙侧身让了让,刚张口想问个礼,她就已经不见了踪影。

    崔平盯着那道背影摇头,看了会儿才提步往屋里去。

    崔长陵见了他来,把脸上的宠溺收一收:“有事吗?”

    “府外郗三郎君来了。”崔平躬身礼一把,“说是昨日惹恼了小郎君,今日特意备下了礼,来赔礼道歉的。”

    崔平本以为他要生气的,正想着要怎么劝一劝,再去外头打发了那位郗三郎君,却不想崔长陵却笑了。

    他一怔:“郎君?”

    “平叔,你请他进府,也不用去知会宪之了,左右我晚间无事,这个客,我替他待了。”崔长陵一面说,一面就已起了身,脸上还挂着淡淡的笑。

    崔平看的心惊,忙拦了一把:“郎君想做什么?那可是高平郗氏的郎君。”

    崔长陵摇头说没事:“我知道他是什么出身,也知道他阿耶当初打什么主意,我没那个工夫得罪人,也懒得同个后生计较当日那些不尊重的言辞。”他说着在崔平肩头拍了一把,闪身绕过去,“但有些事,该过问,总还是要过问的,不然他当我这尚书令府是他能无法无天的地方了。”

    崔平不好再拦他第二次,忙不迭的跟了上去,苦口婆心的劝:“到底又出了什么事呢?郎君这样叫我心里没底儿,上回不是说,郗三郎君再来,轻易不叫进府吗?现在怎么一转脸,又要自己去见呢?”

    换了旁人,崔长陵没这么好的性子听他絮叨,可崔平算起来是看着他长大的,又实在是挂心他,才问的要多些。

    好赖人崔长陵分得清,也不会无故去伤个知冷暖的人的心,就耐着性子说了句没事:“等见了他,我再跟你说,你去迎他进府吧。”

    (.=)

    </br>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