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挽明从萨尔浒开始 > 正文 第200章 援兵
    “告诉前面守军,等盾车过了再拉发地雷炮”ata

    “包衣阵型混乱后,白杆兵出击把包衣全部杀光,本官不要俘虏”ata

    刘招孙对忠心耿耿的包衣奴才不感兴趣,改造这些人需要花费很大的精力,远不是参将大人跳跳大神招招魂就能搞定的,相比之下,直接杀光更为划算。ata

    刘招孙吩咐完毕,在几名家丁的护卫下,开始巡视各营防御。ata

    黑压压的包衣兵推着盾车,即将抵达护城河时,被前面两道壕沟拦住。ata

    很快有几个包衣兵爬到壕沟铺设木板,有人被沟中铁蒺藜刺中,抱着脚在沟里惨叫。明军埋设的这些铁蒺藜都用马粪泡过,刺破脚底便会得上破伤风。以这个时代的战场医疗技术,中招的人非死即残。ata

    参将大人没功夫替眼前这些蝼蚁感伤,他望向城头突出的马面,稍稍露出欣慰之色。ata

    明军抵达开原城时,原本的马面破败不堪,一万辽东难民日夜赶工,终于赶在后金军抵达前修葺完成。ata

    城头马面能增加侧面火力,使得城下的死角大大减小。ata

    明代在战略防御比较重要的城池外侧几乎都筑有马面,辽东重镇开原也不例外。ata

    开原城头马面外侧三面设有垛墙,左右两侧的垛墙开有垛口,便于抛掷砖石,放发矢弹,阻击后金军攻城。ata

    这个时代欧洲棱堡已经是凹面外形,基本没有射击死角,开原暂时做不到这样。ata

    类似的棱堡技术传到中国要等到崇祯年间,此战过后,刘招孙计划派人去澳门雇些葡萄牙雇佣兵来辽东,这些雇佣兵军事技术更专业,比传教士靠谱一些。ata

    眼下还是守住开原,保住性命再说。ata

    护城河与城门之间,是开原城第二道防线。距离城墙约五十步,明军临时筑起了一道一丈多高土墙。ata

    昨夜,刘招孙便让辅兵给土墙浇了水,三月的辽东颇为寒冷,一夜过后,河水结冰,与黏土混合,变得像混凝土般坚固,重箭射中只能留下斑点。ata

    刘招孙估计,除非建奴用红夷大炮持续轰击一点,否则很难将土墙击穿。ata

    由于朝鲜铳手只剩三百人,刘招孙便从各营抽调五百火铳手,连同南兵弓手,凑够一千人,在土墙后面待命,他们负责对敌军进行远程打击。ata

    土墙后面是一片较为平整的空地,保证白杆兵和佛朗机炮可以自由移动。ata

    辅兵将土墙后面修成缓缓的坡地,接近土墙的位置,只比土墙矮三尺左右,士兵可将半个身子露出来。ata

    这样以来,明军就可以处于较高地势,凭借地形优势,居高临下,对后金军进行打击。ata

    秦建勋率白杆兵列阵完毕,少年将军还是穿着那件白袍,在他前面,一千白杆兵静静立在火铳手、弓手身后,等待出击。ata

    刘招孙走到秦建勋面前,拍了拍他肩膀,一身锁子甲的秦建勋在刘招孙面前稍显稚嫩,长满青春痘的脸上,写着必死之心。ata

    “奴贼猖獗,将军可先行一步,本官随后就到与你黄泉相见”ata

    刘招孙说罢,转身继续巡视城防。ata

    白杆兵前面的土墙,被分为几十段,每段连接的部分向外凸出,凸出部分即为明军进出通道。ata

    通道宽约一丈,仅够五人左右战兵进出,每个凸出部位前面都挖掘有一道两丈宽的壕沟。ata

    也就是说,敌军想要从正面突破开原城防,就必须越过护城河,然后跨越壕沟,最后翻越土墙。ata

    战前明军做过试验,一个普通士兵,突破拒马、拦马沟,护城河、壕沟、土墙,从护城河冲到开原城下,在守方鸟铳、弓箭完全静默的情况下,至少需要半炷香时间。实战中走过这段路程,估计早被打成了筛子。ata

    按照原计划,刘招孙本想在土墙后再修筑一道胸墙,进一步迟滞后金军攻势,他手下人力足够,不过时间太过仓促,所以作罢,而且他担心如果防御太过严整,四大贝勒恐怕不敢硬攻。ata

    若是建奴召集几万个包衣阿哈,围而不攻,把开原城活活饿死,刘招孙就成笑话了。ata

    努尔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

    ,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