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修真小说 > 倚天纵横 > 第三十章:红梅庄里话当年
    第三十章:红梅庄里话当年

    易寒风长长地叹了一口气,问起了他再次苏醒从来也不敢想的问题:“我走了之后,怎么样了?”当他问这句话时,神色很是忧伤。因为易寒风知道,没有他在,襄阳城是守不住的。

    听到他问这句话,郭破虏的脸色一滞,本来有些欢喜的脸色,却停住了。他知道易寒风问的是襄阳城,那个他不愿意再提起的伤心地。武家兄弟的脸上也浮现出黯然神伤,他们永远忘不了那个穿着永远像个老农,但一心为国的侠之大者。或许,郭靖不是一个很好的师傅,因为他空有一身绝学,却从来不会教授,但他从来都是一个好父亲,他对待武修文和武敦儒,就像对待他的孩子,在武修文和武敦儒眼里郭靖就是他们的父亲。当年的武家兄弟或许很胡闹,或许很恶劣,但他们永远忠于他们的师傅,永远认为郭靖就是他们的父亲。

    武修文仰天痛哭,大喊着:“师父啊,你可还记得修文?修文好想你啊!”武敦儒也露出同样的神情,心里也在无声的呐喊,但他毕竟是哥哥,他拍了拍武修文的后背,轻声安慰着。

    郭破虏也是黯然神伤,久久不语。郭靖是大英雄、大豪杰,他的个人魅力让人倾倒,总是现在的郭破虏与武家兄弟也已经是一代武学宗师,但是他们永远忘不了那一句“我辈练功学武,所为何事?行侠仗义、济人困厄固然乃是本份,但这只是侠之小者。江湖上所以尊称我一声‘郭大侠’,实因敬我为国为民、奋不顾身的助守襄阳。然我才力有限,不能为民解困,实在愧当‘大侠’两字。你聪明智慧过我十倍,将来成就定然远胜于我,这是不消说的。只盼你心头牢牢记着“为国为民,侠之大者”这八个字,日后名扬天下,成为受万民敬仰的真正大侠。”这句话虽然是对杨过说的,但他们知道,这也是对他们的忠告,他们三人不敢将此话稍忘半刻,时时警醒着自己。

    “唉”易寒风叹了口气,他看着三人的神情,也知道这是将他们尘封已久的伤疤再一次揭开。易寒风温言道:“孩子们,你们也不要伤心,生老病死乃人之常情,你们也有一百余岁了,也应该看得开了。”他说着,自己却首先忍不住露出忧伤的表情。

    郭破虏强打精神,一拱手道:“自从爷爷你离开襄阳,不知所踪,我们襄阳得享一段太平。但太平的日子总是很短暂,先是公孙姑娘身死,后有蒙古大军休养生息后的挥军北上,襄阳城危在旦夕,幸亏父亲及时取出爷爷你留下的符箓,一道符咒又逼退百万大军,暂保襄阳平安无事。可惜一波总有三折,平安总难永享。那南宋朝廷内有昏君奸臣,外有蒙古人虎视眈眈,纵然有忠臣如文天祥,也无…无力…回…回天…啊。”说到这里,郭破虏伤心之色更重,呜咽着,难以再说下去。他这近百年来,总是让自己不再去想这些伤心事,今天他压抑了许久的记忆再次浮上心头,着实让他有些难以接受。

    这时一直痛哭的武修文停了下来,接着说道:“师公啊,你可知道,我师傅是多么刚强的一个人,他铁肩担江山,保他南宋三十余载,想他南宋朝廷既不给粮草,也不给援军,更有奸臣当道,祸乱朝廷。我师父为这样的朝廷效力,和那诸葛亮与阿斗又有什么分别?同样的一心为国,同样的有经天纬地之才,可是大好基业却最终毁在昏君手中。如果我师父生在秦皇汉武,必定是个鼎鼎有名的大将军,可是在他这小小南宋,就只是一个连史册都进不了的莽夫,就像师公您所说‘狄青已为先例,痴儿啊,你为何还是如此痴狂。’我师父他一心为国,却是为一个已经腐朽的帝国,南宋朝廷已经腐朽到骨子里了,再也没有那种中华民族的血性了。我师父他死的好惨啊,上天不公,上天不公啊!!!”武修文越说越是气愤,一掌就拍在了身旁的桌子上,将桌子拍得稀烂。他说到这也沉默了,武修文是一个骨子里忠君爱国的人,这是他第一次大骂南宋朝廷,武修文为他师父不值,一个如此英雄竟落得个城破家亡的下场,他的怨气已经积攒了近百年,这百年怨气都与这一刻爆发了出来。这一切一切,都是他的心意,他对他师父的敬爱,已经到达了可以违背自己做人准则的地步了。

    “唉,没想到还是如此下场,这茫茫天道当真就不可逆吗?我不服啊!白夜啊白夜,这就是你的手段吗?对这些对天道茫然无知的人下如此狠手?”易寒风仰首望天,脸上满是愁绪。他掏出一管洞箫,放在唇边吹了起来,箫声悠悠,箫声中充满了难于言语的悲伤,其声呜咽辗转,荡气回肠。

    箫声由小至大,在红梅山庄里回荡,每个听到箫声的人,都回忆起一生中最让人伤心的事,不由得潸然泪下。郭破虏三人都好像又回到那个夜晚,襄阳城内大火不熄,蒙古士兵在内女干淫掳掠,无恶不作,但是他们接到郭靖的军令,掩护襄阳城的最后一脉希望含泪离开襄阳城,看着郭靖一双肉掌挡住蒙元大军,为他们争取最后一线逃生的希望。他们泪流不止,却挽回不了一个人的生命,最后他们三人隐居西域昆仑山,不在履足江湖半步,郭破虏将屠龙刀丢给当年从城内逃出来的一个普通的武林人士,让他将屠龙刀流向江湖,并让他散播‘武林至尊,宝刀屠龙。号令天下,莫敢不从。倚天不出,谁与争锋。’他们三人隐居在这里,看这一代人生生死死,看着一代人或忠或奸,他们没有一个人将《养生秘典》泄露出半个字,这一代又一代没有一个人能像他们这样不老不死,他们已经感受到了难言的孤独。或与有人将永生看作一种幸福,但是他们三人却将永生看作一种责任,一种易寒风交给他们的责任。郭破虏散播屠龙刀的消息,无非是为了华夏人杰能够再统华夏,恢复中华人的辉煌。

    难以说郭破虏这样做是善是恶,虽然最终朱元璋统一华夏,但是这百年来的争端却是让中华武术多数失传。如果相对于民族大义,郭破虏完全没错,毕竟事实证明了一切;但是对于中原武林来说,这无疑是一场浩劫,一句武林至尊,又死了多少人呢?

    最终武敦儒于箫声中开口,他满含热泪道:“昔日武林群豪义助襄阳,最终或战死、或老死、或病死。但是他们没有一个胆小鬼,没有一个人因个人荣辱而保命逃生。他们都是英雄,都是值得任何人尊敬的英雄。”武敦儒满脸悲伤,从他起伏的胸膛可以看出来,他的心情很不平静。武敦儒再次缓缓开口,念出曹子建那首流传千古的诗篇:“白马饰金羁,连翩西北驰。借问谁家子,幽并游侠儿。少小去乡邑,扬声沙漠垂。宿昔秉良弓,楛矢何参差。控弦破左的,右发摧月支。仰手接飞猱,俯身散马蹄。狡捷过猴猿,勇剽若豹螭。边城多警急,虏骑数迁移。羽檄从北来,厉马登高堤。长驱蹈匈奴,左顾凌鲜卑。弃身锋刃端,性命安可怀?父母且不顾,何言子与妻!名编壮士籍,不得中顾私。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这不正是郭靖一生最好的写照吗?箫声更是悲伤,其中的悲伤实非笔墨能给予其描述,箫声呜呜咽咽,不绝于缕。

    “啪”的一声,易寒风珍爱的洞箫从中折断,易寒风悲凉的大笑起来:“哈哈哈……好一个父母且不顾,何言子与妻?郭靖啊郭靖,这就是你吗?这就是你的大义,好好好,你是北侠,你是世人敬仰的郭大侠,哈哈哈,好个郭靖,好一个郭大侠!!!”易寒风举起洞箫,重重的摔在了地上,这是那个憨厚少年,送给他的第一件生辰礼物,他一直珍惜着,经过他一百多年的打磨,早已经是一件不弱的法器,如今便亲手毁在了他的手上,送予那个憨厚的少年陪葬。

    易寒风百年前的一次心伤尚未愈合,如今又再次扩大,再一次撕裂的痛苦,让人实在难以忍受,所以他决定离开伤心地,他不想再见故人,易寒风决定这一次为张无忌找来九阳神功,他将远走他乡,不再与故人相见,他决定逃避。

    易寒风抬步向外走去,想离开这个伤心地,走到门口,他突然一顿,道:“此去不远,有一座蝶谷,其中有一个小孩叫张无忌,你们将他接过来,收做徒弟,好生教导,莫要让我失望。”话音未落,人已经消失的无影无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