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三国之大汉再起 > 正文 第一千三百八十九章 孙坚的投诚
    蔡邕向刘闲禀报道“启禀陛下,今日谈判对方终于有些松口了。”

    刘闲感到有些意外,问道“松口了”

    蔡邕点了点头,道“对方对于削减军队,以及派遣世子来洛阳供职之事都有所松动。不过鲁肃表示此类事项,他不敢做主,必须请示吴王。”

    刘闲喃喃道“对方居然松口了这可有些出乎了我的预料啊”

    蔡邕笑道“如今陛下威加海内兵威正盛,孙坚又岂敢真的与陛下抗衡先前一番表现,无非是想讨价还价罢了

    再者,孙坚的女儿毕竟是陛下的贵妃,所以孙坚与陛下可说是一家人,这或许也是促使孙坚归顺的重要原因。”

    刘闲心中高兴,点了点头。对蔡邕道“鲁肃既然要回去请示,就让他回去吧。这件事情依旧由你全权负责。”

    蔡邕躬身应诺,随即退出了御书房。

    正当蔡邕准备离开皇宫的时候,正好碰见了前来御书房的女儿蔡琰。蔡邕见到女儿,当即下拜“微臣拜见娘娘”

    蔡琰连忙道“父亲快快请起。”

    蔡邕站了起来,笑问道“多日不见娘娘,不知娘娘过得可好”

    蔡琰也不知想起了什么事情,娇颜微微一红,点了点头。看了蔡邕一眼,问道“父亲是来向陛下回报谈判之事的”

    蔡邕点了点头,笑道“此事大有进展,陛下听闻之后也非常高兴呢”

    蔡琰流露出意外之色,问道“父亲是说,孙坚方面真的有可能投效夫君了”

    蔡邕笑道“这是很自然的事情。毕竟如今陛下军威强盛,谁又敢真的与陛下抗衡啊那孙坚此次派人前来谈判,看来并非是缓兵之计,而是实实在在的打算归顺陛下了

    否则的话,作为谈判代表的鲁肃又岂敢在土地和军队的问题上表现出让步的姿态”

    蔡琰感慨道“若是真的能和平解决孙坚的问题,那可就是再好也没有了如此一来,孙仁妹妹就不会感到为难了”

    蔡邕禁不住问道“孙贵妃跟随皇后娘娘一道陪同太上皇和太皇太后回乡探亲,这都过去许多时候了,怎的还未回返”

    蔡琰笑道“这种事情爹爹就不必操心了”

    蔡邕觉得女儿说的是,呵呵一笑,看了一眼不远处的御书房,压低声音对蔡琰道“娘娘啊,此时皇后娘娘不在宫中,你可要抓住机会尽快为陛下诞下麟儿才好”

    蔡琰娇颜绯红起来,不知该说什么才好。

    蔡邕不便多言,笑了笑,道“娘娘不必相送,微臣告退了。”

    在之后差不多两个多月的时间里,刘闲与孙坚方面的谈判不断取得进展,孙坚方面不断在行政、军事等关键问题上让步。达成协议,孙坚归顺,显然已经是大势所趋了。

    这一日,新的江东使者来到皇宫大殿拜见了刘闲。

    刘闲见一直以来与己方谈判的鲁肃没有来,而是换了一个身材瘦小其貌不扬而且左手还有残疾的中年人,感到有些奇怪,于是问道“先生如何称呼鲁肃为何没来”

    使者恭身道“回禀陛下,鲁子敬多日往来两地,感染风寒,此刻卧病不起,实在是无法行动了,还请陛下见谅。

    小人杜齐,乃是吴王府参军,特奉吴王之命接替鲁子敬接续后续事宜。”

    立在刘闲身边的貂蝉小声对刘闲道“根据之前影凤传来的消息,这个杜齐是一年前进入吴王府的。听说其貌不扬,却颇得孙坚赏识。孙坚外出,总是会带其在身边。

    此人在吴王府的地位仅次于周瑜和鲁肃。”

    刘闲听了貂蝉的话,点了点头。看向杜齐,见此人的形象实在算不上出众,看来之所以能得孙坚赏识,定然是凭借着过人的能力了。

    收起这些思绪,问道“鲁肃离开之时说要请吴王做最后的定夺,不知吴王有决定了吗”

    杜齐取出一卷竹简,高高托起,道“这是吴王的正式回函,请陛下过目”

    貂蝉立刻下场,接下竹简,转呈给了刘闲。

    刘闲接过竹简,展开来看了起来,只见竹简上写道“一切谨遵陛下安排,微臣不敢有丝毫异议杜齐会全权代表微臣就后续具体事宜与陛下进行磋商。”

    刘闲欢喜不已,感叹了一声,喃喃道“这件事情总算是完美地解决了。我老丈人深明大义,可拯救了无数官兵的生命了”

    按下竹简,看向杜齐,道“今日可说是大喜的日子。我将在大殿设宴,先生就代表吴王出席吧。”

    杜齐恭身道“微臣遵命”

    下邳,曹操站在城门楼上,望着远方的夜空,脸上不见任何神情,也不知在想些什么。

    这时,荀攸快步来到曹操身边,将一卷飞鸽传书呈上道“孙坚方面发来的消息。”

    曹操心头一动,立刻接过传书展开来,只见飞鸽传书上写着“计划十分顺利,今夜便有结果,请魏王做好准备”

    曹操沉默片刻,扭头对荀攸道“传令曹彰,做好出击准备”

    与此同时,远在洛阳的皇宫大殿之上,只见灯火通明光筹交错,好不热闹。

    在场的人兴致都很高,毕竟孙坚这一投诚,整个天下的形势便完全明确了。新的大汉帝国君临天下,已然是不可逆转之事

    酒过三巡,人人都有了几分醉意,作为江东使者的杜齐端着酒杯站了起来,径直走到刘闲面前,道“微臣代表吴王及江东所有军民敬陛下一杯”

    若是以往,外人是不可能如此接近刘闲的,不过今天的情况却不同以往。

    刘闲拿起酒杯来,微笑道“吴王做了一个正确的决定这个决定不仅拯救了万千将士,而且还令我们华夏复兴的进程大大的前进了一步,可说是立下了大功啊”

    杜齐捧着酒杯道“微臣先干为敬”说着便一仰头干了杯中酒。随即朝刘闲亮了亮杯底。

    刘闲哈哈一笑,仰头干杯。

    然而就在这时,下面却传来了众人的惊呼声。

    ” tart”bnk”

    天才本站地址。小说网阅读网址  ,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