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三国之谋伐 > 正文 第十二章 母亲
    冯子曰智者,术所以生也;术者,智所以转也。

    世间的一切谋划,都需要恰当的方式。

    但有的时候,谋事在人,成事在天。方法在好,也有可能出现意外。

    利用董太后身边的弘农王下毒,本来应该是一招极好的棋。

    因为董太后不会提防身边人,特别是自己的亲孙子。

    但李儒还是漏算了一点,那就是母爱。

    何氏的确恨透了董太后,也渴望再次翻身,重新掌控权力。

    可这并不意味着她愿意拿自己孩子的生命去做赌注。

    刘辩虽然被废,可终究是先帝的孩子,又是嫡长子,不管是在朝堂还是董太后自己,都不会拿他怎么样。

    而且刘辩跟刘协的关系也极好,顺利的话,下半辈子就是回归封国,安稳渡过一生。

    然而要是刘辩去做了伤害董太后的事情,结果是什么就不用多说。

    一旦被查出来,下场基本上只有死路一条可以走。

    所以如果让何氏自己去动手,她一万个愿意,哪怕赌上自己的性命也无可厚非。

    但要让她用自己的孩子去赌,何氏绝无这种可能,想都没有想过。

    能见自己的孩子一面已经很满足了,更何况其它

    只是让何氏没有想到的是,自己的那番话,终究还是对刘辩起了作用。

    哪句话

    就是那句让他好好听话,让祖母高兴,别惹祖母生气。

    刘辩牢牢记在心里,一刻也不敢忘记。

    结果在昨日,刘辩夜半三更去厕所的时候,路过董太后寝宫,便进来看看。

    门口的宫女太监都没有拦他,因为董太后是睡在里屋,刘辩和刘协就睡在旁边另外两间房,他们的房间本就是相通的。

    由于最近朝堂上下让他娶妻的声音很大,娶了妻后,刘辩就要搬出永乐宫,因此除了白天每日在董太后身边讨她开心以外,即便夜半三更,他也想来看看祖母是不是睡得安稳。

    当他小心翼翼地进入董太后寝宫后,发现祖母睡得很熟,并没有什么问题。于是本来转身便走,却发现桌案上焚香已经烧得差不多,香料马上就要耗尽。

    宫廷中每日都会烧香,因为熏香的习俗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流传开来,特别是皇室,每天都会燃烧很多香料,供人睡得安稳。

    刘辩知道西域香料能够助人睡眠充足,于是为了祖母能睡个好觉,想也没想就吩咐宦官带他去储藏室,亲自取出香料来,给自己的祖母续上,一切做好之后,才放心离开。

    而好巧不巧地是,刘辩取出来的香料,刚好是董卓进贡的。

    也许一切都已经是冥冥之中注定,刚好永安宫有地暖,为了保证在冬季暖气不扩散出去,门窗都是封闭,使得这一斤香料里的毒素极为致命。

    董太后本就身体老迈,抵抗力下降,一夜之后,第二天起来的时候,就病倒在了床上。虽然不至于奄奄一息,但整个人精神状态很差,有些头疼难忍,昏昏欲睡,情况不是很好。

    当然,这一切刘辩并不知道,见到这种情况,连忙服侍左右,表现得十分孝心。

    董太后病重的消息,也马上传遍朝堂,各方态度不一,就不多做赘述。

    王钧却隐隐已经猜到了情况,特意问了昨夜当班的宦官,知道弘农王来过太皇太后寝宫之后,心里就有了十成把握。

    看来董卓确实利用了弘农王,总算不用自己出手了。

    王钧算是松了一口气。

    只是这里面的曲折和故事,他做梦都想不到,其实根本不是刘辩主观意识这么做,而是听从了何氏吩咐,想讨董太后欢心的结果。

    事实上即便刘辩不这么做,再过几日,王钧自己也得下手,开始将有毒的香料替换进太后寝宫的常用香料里。

    无它,即便董太后出事,也不会有人怀疑在他头上,这也算是陈暮早就帮董卓留的最后手段。

    只不过自己动手毕竟有一定风险,尽量假他人之手最好,所以才算是最后一步棋。

    如果李儒实在没用,没办法帮董卓完成任务的话。

    “明公,如何”

    下午董卓从皇宫回来,进门后李儒便询问情况。

    董卓欣喜的神情颜于表面,高兴地道“太医令都找不出原因,只道是年事已高,体弱多病。”

    “看样子董太后的大限将至了。”

    李儒很满意毒药的药效,要知道他们可是把毒药参进了那么多香料里,没想到仅仅一夜,居然就能让董太后生这么一场重病,比之砒霜都要厉害得多。

    “再耐心等等,很快会有结果的。”

    阎忠提醒道“在董太后死之前,还是不能掉以轻心,要准备妥当。”

    “嗯,我即可传令,让士兵准备。”

    董卓点点头“就这几日见分晓,一旦太皇太后离世,文优你就立即处理了何氏,我便以董承无辜杀死何氏为由,袭杀董承”

    只要董承一死,洛阳就尽在掌控,到时候就真正的顺我者昌逆我者亡,自己权倾朝野的时候,终于要到了。

    而在董太后重病的这几日里,满朝上下风起云涌,特别是荀爽等人,纷纷请求召回刘焉刘备。

    因为这两日都是宗室重臣,一旦董太后去世,皇室就只剩下一个幼主,必须要有镇得住场面的宗室才行。并且两人都是州牧,召回他们,也有利于中央集权。

    原本这件事情被董太后压着,满朝文武虽然想做,可做不成。现在董太后重病,朝政被袁隗把持,当下政令顺利通过,有飞骑出京准备召回刘焉刘备。

    到了第五日,本就已经老迈的董太后最终还是没有抗过去,病死在了床榻之上,临死前任命董承为大将军,一时间满朝素缟,哀嚎遍地。

    而在此时,永安宫却出现了一个神秘的人。

    这是李儒第二次来永安宫,相比于上一次,这次却是带了一些兵马。

    守门宫将早就被他买通,守卫永安宫的士兵被调走,替换上了董卓的人。

    已临近傍晚,暮色沉沉,晚霞的夕阳卷着火烧云,染红了半边天。

    接近十一月深秋,永安宫内落叶满地,一边萧瑟之景。

    李儒缓缓步入宫殿,走在空无一人的宫外广场上,略显寂寥。

    推开宫门,何氏安静地坐在殿内,身边只有郭胜一人陪伴。

    往日的众星捧月早已经成为过去,在这落寞的冷宫之中,除了郭胜以及寥寥几名宫女以外,就只剩下宫外看守她的士兵。

    “何太后。”

    李儒沉着脸,走进来冷然道“你差点让我们的计划失败。”

    何氏轻笑一声“我不知道你在说什么。”

    “为什么不让弘农王下毒”

    李儒往前一步逼问。

    何氏淡淡地道“那是我的孩子呀”

    李儒一愣,然后苦笑道“看来我还是算漏了一步,不过至少结局也不算太坏。”

    “听说太皇太后病倒了”

    何氏问道。

    李儒点点头“今日已经去世了。”

    “你是来接我进宫的”

    何氏又问。

    “不是。”

    李儒摇摇头,眼眸中露出了冷厉的光“我是来送你去与太皇太后作伴的。”

    何氏愣住了神,下一秒,身边的郭胜就掐住了她的脖子。

    李儒身边的士兵进来,将她死死控制住。

    “郭胜你”

    何氏怒目而视,她做梦都想不到自己的身边人居然会出卖自己。

    郭胜面目狰狞道“太后,别怪我,要怪就怪大将军。当初若不是他做的那么绝,又怎么会到今天这个地步,这一切都是大将军的错”

    “掰开她的嘴。”

    李儒取出一瓶酒,里面参杂了另外一瓶毒药夹竹桃汁液。

    何氏虽死命挣扎,却根本挣脱不开。

    片刻后,毒药就被灌进了她的嘴里,强迫吞咽了下去。

    怎么会这样

    何氏睁大了眼睛,她怎么也没有想到,明明董太后都已经死了,这些人为什么还要害死自己。

    他们说要扶持自己回宫,帮助自己的孩儿复辟,这一切都是假的吗

    他们就不打算继续利用自己,让自己乖乖听命于他们吗

    何氏在心中苦笑。

    原来到最后,自己才是那个最傻的人。

    夹竹桃的毒性猛烈,毒药很快开始发作,何氏眼眸里的光,越来越黯淡,她的神情,也越来越恍惚。

    在这一瞬间,她脑海里浮现的,全都是刘辩的身影。

    有人说,人在死前,是在回忆自己一生。

    但何氏是一位母亲。

    所以刘辩才是她唯一记挂的人。

    她想起了他的笑,想起了他的哭,想起了关于自己孩儿的一切。

    辩儿。

    自己那苦命的辩儿。

    你为什么要生在帝王家,为什么性格要如此懦弱

    有那么瞬间,何氏忽然恨自己的儿子。

    如果自己的儿子雄才大略,能够稳定住皇位的话,自己也许今天就不会死在这里。

    可是这种心情一闪而过。

    再无能,那也是自己的儿子,是自己身上掉下来的肉。

    做母亲的,又怎么能怨恨自己的儿子呢

    何氏绝望而又悲恸。

    过了片刻,只觉得身上一松,他们放开了她。

    何氏掉在了地上,毒药发作,浑身抽搐,眼神开始涣散。

    李儒冷漠地看着她。

    这个女人没有什么好可怜的,不说她劣迹斑斑,单说当初无故鸩杀王美人,也够她死一次。

    董太后与何太后,一个极度贪财,一个极度善嫉,都不是什么好人。

    两人斗了十多年,今日一起死,也算是一对冤家了。

    然而,不知道是什么支撑着何氏。

    也许是强烈的求生欲。

    也许是过于思念自己的孩子。

    就看到何氏哪怕浑身抽搐,口吐白沫,依旧艰难地看着李儒的方向,缓缓伸出了手。

    “别伤害辩儿”

    这是她最后的话。

    这句话已经耗尽了她全身的力气。

    说完之后,瞪着一双眼睛,无力地倒了下去。

    辩儿。

    要活下去。

    好好地活下去啊。  ,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