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三国之谋伐 > 正文 第六十九章 崩溃
    关中平原,苍凉的地平线上,密密麻麻的人缓缓向前而行。

    他们的速度很慢,如蚂蚁般蜿蜒,人头攒动。

    百姓穿着破烂的袄衣,面黄肌瘦,很多人像是竹竿一样,仿佛风一吹就会倒。

    徐荣直到第二天才反应过来,关东军居然不是在准备渡河强攻长安,而是携民往东,带着左冯翊与下邽县的百姓准备往华阴方向撤。

    这让徐荣又惊又喜。

    惊的是他手里没有骑兵,因为晚一天才反应过来,如果关东军撤的快的话,他恐怕追不上。

    喜的是刘备居然带了那么多没有战斗力的百姓撤离,一旦他追上,乱军之中,哪怕他只有两万人,也足够制造大量混乱,让百姓冲散关东军阵型。

    所以第二日徐荣就命令部队全速追击,幸运的是由于携带了大量体力不支的百姓,关东军撤退的很慢。

    大概是在三天后,也就是过了下邽县,准备渡江去郑县的时候,终于追到了刘备。

    实际上现在的关东军已经分崩离析,孙坚曹操鲍信自己离开,如今只剩下刘备还在坚持向东。

    数万百姓加上刘备三万多军队,总共有十万人,渭河北岸乱糟糟一片,数不清的人从河面踏水过河,因为冬季枯水期,渭河很多地方可以泅水过去,河面全是人。

    徐荣见到这一幕,不由大喜,他的军队每日行军接近六十里,而刘备军每日行军只有四十里,差不多也就是三天的时间刚好追上。

    这还是徐荣有意保持体力,不然的话,极限行军每日一百二十里都能做到。

    刘备早已经从探马那里得到消息,组织起兵马矗立在渭河岸边,遥望着远处缓缓而来的徐荣大军,每一名青州兵的脸色皆有菜色,朝堂诸公援助的粮草只够七万大军几日食用,分食给百姓后,他们每日也只有粟米粥喝,根本不能保持体力。

    “大哥。”

    关羽握紧了青龙刀,骑着爪黄飞电矗立在刘备身边。

    “嗯。”

    刘备脸色坚毅,对于现在的局势他早已料到。

    之前说过,刘备并不是不想打长安。

    而是粮草不济加上看到了百姓疾苦,他终于醒悟过来,想要回华阴接应了粮草之后,再来稳着打。

    曹操的计划太冒险了。

    刘备之前敢去赌,是因为他拯救天子与满朝公卿心切,再加上徐荣那封信,表明长安空虚,又有牛辅回师的压力,让他觉得可以一试。

    但等他看到长安周边无数百姓凄惨的模样之后,心态与想法就发生了很大变化。

    他在想。

    也许曹操的计划会成功,那样的话,确实可以一战而胜。

    可万一失败了呢

    这世上哪有百分百成功的谋略。

    终究是一场豪赌而已。

    一旦失败,关东军将彻底葬身于此。

    不仅这次远征长安的计划彻底落空,长安周边的无数百姓亦是同样将堕入暗无天日的地狱之中再也看不到希望。

    很多人都说,能力越大,责任越大。

    可责任,也代表着压力。

    背负的东西越多,压力自然也会越重。

    做出决定之前的那一瞬间,刘备的身上像是有一座大山压在头顶,让他喘不过气来。

    这些年,过得太顺风顺水。

    他发现,一旦自己失败了,作为盟主,远比作为提出计划的曹操背负的压力要大得多。

    世人只会去说,刘玄德明明可以稳扎稳打,慢慢攻下长安,救出天子。却一定要去冒险奇袭,最终落得个失败的下场。

    不会去说曹操为什么要提出这个计划。

    因为刘备作为盟主,是可以否决曹操的计划,他却偏偏同意了。

    正如魏延提出的奇袭子午谷,诸葛亮进行了否决。

    而邓艾提出偷渡阴平,钟会却同意。

    二者都有自己的考虑。

    或许刘备不会在乎这些舆论。

    可他在乎如果不能成功,那么长安的天子和百姓又该怎么办

    他不敢去赌了。

    因为他发现,赌输了的代价,实在太大。

    在这个时候,刘备最后悔的事情,就是把田丰关了起来。

    如果他能够早点听田丰的话,一步步稳扎稳打,每到一处,都等待粮草过来。

    那么到长安的时候,他就有足够的能力将长安周边的百姓迁移走,至少不会让他们在这个冬季过得如此艰难。

    可是陈暮曾经说过,这世上最没有意义的情绪,就是后悔。

    毕竟这于事无补。

    所以刘备很快就把这些负面情绪从脑海中刨除,目光森然地看着远处的敌人。

    双方隔了约有二里之地,互相遥望,默然不语。

    战场上除了冷厉的朔风以外,就只剩下急匆匆的脚步声,以及弓箭拉弦,中层军官不断地呼喝,勒令士兵站好队伍,列好方阵的声音。

    “将军。”

    校尉李蒙问徐荣道“打吗”

    徐荣远眺着观望刘备军的军容,看到他们的阵容排列参差不齐,士兵有气无力,轻笑一声“再等等。”

    “等到何时”

    李蒙又问。

    “如果我所料不差的话,他们的粮草早在三日之前就已经消耗一空,现在关东军的兵马都饿着肚子在打仗。”

    徐荣淡淡地道“只是如今还不是最好的时机,传令下去,敌不动,我不动。”

    李蒙伸长了脖子,看到的是密密麻麻的百姓正在艰难地泅水过河,便说道“如果他们等百姓过河之后,就从河滩撤离呢”

    “那就追上去,只追不打。”

    徐荣沉声道“郑县离华阴尚有百里,最快也得两天才到,哪怕他们进入郑县据城而守,没有粮草,看他们能怎么办。”

    旁边另外一名校尉张绣赞叹道“将军好计谋,我军只要跟着他们,他们就必然十分紧张,本就饥饿,恐怕撑不了多久,关东军就得崩溃哗变。”

    徐荣只是微笑,从诱敌深入开始,至少目前来说,一切都还在他的掌握之中。

    天色越来越暗,傍晚夕阳开始下落的时候,刘备军发起了进攻。

    呜呜呜呜

    苍凉的号角声长鸣。

    没有一点点前奏,也没有任何开场白。

    在凌厉的朔风之中,刘备军的各级军官呼喊吆喝下,一列列长枪兵在阵前先列好了阵势。

    典韦张辽高顺黄忠等人站在阵前,漠然地看着远处列阵的敌人。

    砰砰砰砰

    第一排的刀盾手不断地用环首刀敲打着盾牌,一步步向前而行,后方的弓箭手弯弓搭箭。

    随着刘备的一声令下,所有人开始发了最猛烈的冲锋。

    “撤”

    徐荣骑在马上,转身就走。

    士兵们井然有序地撤退,离了二里地,差不多就是八百米的距离,足够他们完美地保持距离。

    但在此时,异变突生,徐荣的背后,骤然出现了无数人影,向着他们袭来。

    张飞

    关东军的军事部署当然不是一窝蜂就往长安冲那么简单。

    在有兵力优势的情况下,他们选择主力迂回左冯翊,由北向南进攻。

    分出张飞一万五千人,自灞桥方向由东往西。

    一旦战事有变,则两头同时进攻。

    随着刘备忽然改变了策略,张飞的兵马自然也就没有了进攻意义,便调回来以做伏兵。

    刘备是从渭河北岸撤离,张飞则在渭河南岸,差不多就是后世的渭南市的位置。

    借着天色已暗,夜色掩护,以及冬季枯水期,从渭河中间的沙洲渡河而来,潜伏于北岸的河堤坡下。

    此时正有了他们的用武之地。

    “杀”

    刘备双股剑在手,向前一挥。

    “嚯”

    列在阵前的刀盾手汹涌地冲刺了出去。

    前狼后虎。

    徐荣军的形势处于极为险峻的地步。

    看到这一步,张绣连忙对徐荣道“将军,怎么办”

    徐荣咧嘴一笑“还能怎么办,打”

    “杀”

    一声令下,徐荣军同样发起了进攻。

    然后紧接着就是两股洪流汹涌地撞在了一起,从高空俯瞰的话,就像是最锐利的矛,遇上了最厚实的盾。

    兵刃交接,火光迸溅。一个个人仰马翻,成片成片的人倒下,消失在了战争的泥潭里。

    董军的问题在于人少,只有两万人,但他们装备精良,吃饱喝足有体能优势。

    刘备军的优势在于人多,虽然体力不支,但身上的棉衣比之董军的衣服更加保暖,在冰冷的北风吹拂中,虽然饿着肚子,却不至于瑟瑟发抖浑身充满寒意。

    双方都有他们的优势,而且从实际意义上来看,刘备军的优势显然会更大一点,前后夹击之中,徐荣军在短时间居然有崩溃的架势。

    可这种情况,仅仅维持了不到一刻钟。

    渭河北岸的地平线上,同样冒出了无数人影,向着这边快速靠拢。

    当初徐荣让段煨驻守在灞桥,现在他的作用同样体现出来。

    段煨并不是跟在张飞身后来的,他是直接越过了渭河,跟在徐荣身后来的。

    所以张飞的斥候根本没有发现他们。

    张飞从渭河南岸渡河袭击了徐荣的后方,段煨又袭击了张飞的后方。

    原本就缺少粮食的张飞部同样面临着两面夹击。

    这场战斗仅仅持续了两个多时辰。

    双方死伤加起来超过了五千人,巨大的伤亡使得本就饥饿疲惫的刘备军终于坚持不下去,濒临崩溃。

    夜幕下,士兵们丢盔弃甲,仓皇奔走,最终演变为了一场大逃杀。

    在关羽张飞典韦张辽黄忠等人的拼死掩护下,刘备最终率领数千人突围。

    第二日天明,收拢士卒,除了死伤的以外,还有上万人走散,只得了三万多人继续东归。  ,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