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大秦:我长公子的身份被识破了 > 正文 第451章 大杀器的推广
    嬴政放下酒爵,眼中露出赞同之色。

    此物的确软糯可口,要不是已经吃饱了都忍不住再想喝一碗。

    不过,有一说一,味道也就那样了。

    正如下方朝臣所言,尝尝鲜还行,每日吃的话用不了几天也就腻了。

    虽然这是一种从未见过的粮食,但大秦人口有限,总不能放着稻米粟米小麦不种吧

    若只是换一种作物,意义不大。

    适当的种植一些改善口味,倒是还可以。

    莫名的,嬴政心里闪过一抹失落之情。

    之前还对这个总能捣鼓出惊喜的儿子充满了期盼,希望能有惊喜呢。

    若只是能尝鲜,满足口腹之欲的话也就那样了。

    并没有任何惊艳之处。

    那个朝臣说的没错,此物和有吉祥之意的青鹞雕塑比起来,反倒略逊一筹。

    嬴政看着下方的儿子,冕旒下的目光中透着慈爱。

    虽然略有失望,但到底是儿子的一番心意,又是第一次送当爹的东西。

    这份孝心,可嘉。

    笑道“此物香糯可口,朕很喜欢赏,千金”

    顿时,将闾惊讶得抬起了头。

    毕竟,真要算起来,自己所送的青鹞无论价值还是在吉祥喜庆的寓意,都在这份食物之上。

    而自己才不过得到百金赏赐罢了。

    赏赐的轻重,代表了皇帝心中的地位

    对此人未免也太宠爱了吧。

    “呼”

    将闾长出一口气,心里暗暗庆幸。

    幸亏此人只是大秦的臣子,若是大秦的公子,以其在皇帝心中宠爱的程度还以为是内定的太子呢

    秦轩站在大殿中央,目光在群臣中扫过。

    唇角上扬,对那些低声嘲笑之人,目光中透着一抹讥讽之色。

    昂起头,朗声道“陛下,只要将红薯推广让百姓们种植,大秦将再无粮荒之患

    无论磨成粉制成便于携带的行军馕饼,还是切块煮在粥里,亦或直接放在火上烧烤,都是口感极佳之物。”

    王翦等人脸上露出赞同之色。

    此物的三种食用方法,倒是可以化解长期食用乏味的劣势。

    而且行军打仗中,能够吃饱肚子就不错了

    想要吃好的,那是高级将领才有的待遇

    让百姓划出一块地种植红薯,丰富桌上的食物,倒也是不错的选择。

    大殿尾部的一名朝臣眼珠子转动,高声道“出征在外能有足够的粮草填饱肚子,士兵们就心满意足,上将军推广此物未免有些多此一举了。”

    “没错”

    “有道理”

    “所言甚是”

    不少朝臣纷纷点头附和,也赞同此人的说法。

    别说让大秦再无粮荒,若是收成不好怕是明年就要闹饥荒了

    不少人眼中露出了讥讽的冷笑。

    也就是黑面秦凶名赫赫,才没有人敢站出来。

    要是换了其他人有如此提议,恐怕早就有人以祸害大秦的罪名给弹劾了

    毕竟,大秦人口有限,目前所开垦的良田都种植不过来呢,哪还有时间种植一种从未见过之物。

    万一收成不好,那可是全国百姓的灾难

    当年郑国渠修城,灌溉出了大量的肥沃土地。

    秦国已经到了地广人稀,急缺农民的形式。

    后来不得不四处宣传,从六国中抢人

    甚至设计大肆收购铁器,让善于炼铁的韩人荒废了土地,全部都去炼铁卖给秦国。

    结果来年没有收成,导致大量百姓涌入秦国。

    秦国将这些迁徙而来的人妥当安置,帮忙建屋子,送农具,让其开垦良田。

    多年的积蓄下来,才有了一统天下的国力。

    现在要放弃原有的种植,浪费一部分土地种植所谓的红薯。

    连嬴政都皱起了眉头,脑中飞速权衡起来。

    作为一个父亲,可以无下限的宠溺儿子,以弥补多年来的亏欠。

    但是作为大秦的皇帝,就不得不站在管理者的角度思考了。

    目前几大工程正如火如荼的进行着,使用了大量的劳动力。

    即便是对农耕,也变得人手紧缺起来。

    如果还有划出一块土地种植红薯,万一没有收成,弄不好会引发全国饥荒的

    饥荒,是最容易造成叛乱的前兆

    作为大秦皇帝,不得不站在全局考虑。

    目前的大秦,还是要以求稳为重。

    只要保证百姓不饿肚子,即便六国余孽贼心不死,想要鼓动百姓也不是易事。

    恐怕还没有来得及造反,就被为了安居乐业的百姓给举报消灭了

    赵高站在上方,看着下面朝臣们摇头的模样,脸上露出讥讽之色。

    为了协助这次寿宴献礼,赵高前几日可是亲自陪同去了那位爷的封地看过。

    那一串一串的红薯从地里挖出来,一车一车的运往仓库,差点没惊掉他的下巴

    笑道“陛下何不让上将军说完”

    嬴政微微颔首,笑道“说说你的想法,朕自会斟酌。”

    “喏”

    秦轩恭敬应下,转头望向群臣。

    笑着询问道“不知道各位大人可知红薯的产量”

    群臣神情一怔,脑海中不由自主回忆起来。

    在商鞅变法之前,秦国一亩地产粮不过一百多斤。

    后来鼓励农耕,最多一亩地产粮二百五十斤。

    根据秦律,还奖励了两头牛和一台织布机呢

    到了吕不韦的时代,因为引进化肥,一亩地平均在三百至四百斤。

    甚至还出过一个产粮545斤的,不过后来证实县令作假将其斩杀了。

    在百官们看来,此物一亩地产量估摸着也就四百来斤吧。

    就在众人相互讨论总结的时候。

    秦轩清了清嗓子,将所有人的注意力吸引了过来。

    竖起大拇指,傲然说道“红薯的产量为一亩地六千斤”

    霎时,在场的人都惊讶的瞪大了眼睛,嘴巴里都能塞进一个鸡蛋了

    当他们的思维还停留在一亩地三四百斤的时候,突然提升了十倍不止,脑子瞬间宕机了。

    这简直就是不可能的嘛

    秦轩目光扫视,看着一个个重臣呆若木鸡的模样。

    再次抛出了一个重磅消息

    “红薯在南方区域种植,为两年四熟透制,夏薯从种植到收获只要百天”

    铛铛

    顿时,大殿内响起一片器皿落地的声音  ,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