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大秦:我长公子的身份被识破了 > 正文 第599章 复出的机会
    嬴政威严的眼中闪过一抹笑意。

    差点还以为这小子真转性了,如此好的机会都要放过呢

    举荐,那等于是培养心腹了。

    毕竟,被举荐的人若是犯错,举荐之人也会遭到牵连。

    不是极为看重的人,是绝不会举荐的。

    那可是三万精锐的将军,不但能大大提升自己的权势,还能刷一波威望。

    无论是已经有官职在身的秦吏,还是学宫中的士子,想要出头都会选择一方大佬投效。

    而投效的选择,就是看这位大佬到底有没有权势,能不能把门客举荐上去。

    如果连举荐能力都没有,谁又会投效呢

    所以,秦轩若是举荐了一位率领三万兵马的将军,在朝堂中的声望绝对会大大提升。

    因为能让投效之人看到希望,来投的人自然络绎不绝。

    开始听这小子推脱,差点还以为他真转性了呢

    现在看来,还是雁过拔毛啊

    嬴政神色平静,只是笑眯眯的看着。

    心中也好奇这小子会举荐什么人。

    难道,是他目前的护卫队长

    反正皇帝是不相信这小子会举荐外人,把辛苦打造的精锐拱手相送的

    淡淡开口道“何人”

    秦轩眉头一挑,脸色认真道“中尉统领,李信”

    “他”

    嬴政神情一怔,脸色露出诧异之色。

    之前考虑过很多可能被举荐之人,唯独没有考虑过李信。

    毕竟,李信身为中尉统领,掌管屯兵,负责京师治安,秩两千旦的九卿之一

    而举荐的职务,只是一个裨将而已。

    倒不是说裨将职务太低,配不上李信。

    只是裨将和上将军一样,都属于战时的临时职务。

    等到大战结束,这个裨将军还要收回的。

    可京师治安是何其重要。

    一旦李信离开,立刻就会有人填补。

    此战立下大功还好说,或许能适当提一提,可一旦战败,那就凉凉了

    别说此去一两年,就算只是个月之后,回来的时候怕是也难坐回原来的位置了。

    就如同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这是在赌。

    毕竟,李信虽然曾经战败,也是立下赫赫战功的。

    要不然也不会得到皇帝信任,命其为主将率领二十万大军伐楚。

    即便那一战败了,但身上的爵位却没有被削。

    大秦高等爵位想要提升很难。

    此去能不能立功,能不能升爵真的很难说。

    哪有如今身为中尉统领,掌管屯兵维护京师安全来的更稳。

    到时候把裨将印信一交,在有新的坑之前,弄不好就要闲置了。

    秦轩能一直顶着上将军的名头,那是嬴政为了培养儿子方便。

    身份不同,外人又怎么可能得到如此待遇。

    嬴政听到这个名字,脸上露出感慨之色。

    这个骁将,当年可是很看好的。

    只是可惜了。

    尽管此战是因为当时的相邦背叛,导致二十万大军覆灭。

    但到底折损了二十万人,必须要给秦人一个交代。

    所以,这个罪责就只能李信一个人背了。

    毕竟,皇帝是永远不会错的。

    失败了也都是臣子的责任

    嬴政听到这个好久没有被人提起的名字,心中也很是感慨。

    沉吟道“朕听闻李信如今已没有锐气,他还能胜任”

    秦轩眉头一挑,立刻说道“儿子曾经和李将军有过几次接触,发现他并不是没有了锐气,只是随着阅历的增长磨平了菱角,变得更内敛了”

    说完,悄悄用余光观察。

    见老头子没有打断否定的意思。

    才继续说道“此次从海路突袭,是以骑兵的方式突袭敌人心腹。

    登陆后不可能也没有足够的人力稳扎稳打,建立一个稳固的后方。

    如此一来,粮道的安全就成隐患。

    而且三万人马深入敌后,一旦被围困,在没有援军的情况下后果可想而知

    所以,儿子认为领兵者除了要有经验,还要有骨子冲劲

    如此,才能起到天降神兵的效果,加速征伐的脚步”

    嬴政抿着唇,细细思考着。

    不得不说,这小子的话还是有几分道理。

    如果论起奇兵突袭来,没有人比李信更合适。

    若是换了一个稳扎稳扎的将军,恐怕只能起到牵制的作用,效果就大打折扣了。

    毕竟,王翦灭楚非六十万大军不可。

    李信敢以二十万人攻伐,就足以证明他的勇猛无畏。

    尤其是在战败之后,从受重用的骁将沦为退守二线。

    而老将王翦却凭借六十万大军灭掉了楚国。

    有了对比之下,让不少想要立奇功的纷纷改变了念头。

    现在朝中能打仗的将领不少,但基本都是走了老将王翦的路子。

    统率一支骑兵直捣敌人心腹,确实不合适。

    一旦被围,将万劫不复

    学习了老王翦稳打稳扎的人领兵,恐反倒坏了大事

    如此一来,李信倒是不错的人选。

    而且李信虽然被调离了战场,但依然受到重用。

    让其统领屯兵,负责京师治安就足以说明对其的信任。

    秦轩没有推荐自己的人,反倒让老头子更容易接受。

    当然,不是自己人,那是明面上的。

    李信早已经表明了投效的态度,早就算自己人了。

    此次只要举荐成功,那就成了秦府的人,再也脱不了干系。

    以秦轩的性格,又怎么会真把辛苦招募训练,还花费大量钱财打造出来的陆战队交给外人呢。

    之前还在琢磨到底让谁来统率,借着这个机会正好把李信给推出来。

    这种可能深陷敌营万劫不复的任务,阻力也会小不少。

    即便有一些年轻一辈将领想要立功,恐怕背后的人也不会同意。

    万一战败,那可是会连累背后之人的。

    朝堂中的武将个个都功成名就,不会轻易涉险让底下的人冒险的。

    败了,即便没有责罚,对他们来说也是一个污点。

    所以,李信重新出山,想来朝中阻力并不大。

    若是有人反对,只需要说一句谁反对谁来。

    恐怕就有不少人要打退堂鼓了。

    自己请命和被皇帝任命不得不服从,可是有区别的

    嬴政眯起眼睛,深深看了长子一眼。

    沉吟道“准”  ,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