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明末之海上雄师 > 正文 第一千四百四十五章 被打蒙了
    刘良佐和郑崇俭急匆匆的赶回军中,看着双方大军,胶着在一起,泾渭分明,只不过他们这一方,已经开始松动了。

    战旗如云的敌军中,一队扛着黄色战旗的马队,犹如利箭一般,钻入了李国安部的中间。

    就像一只马蜂似的,横冲直撞,直奔李国安将旗。

    他们本就扛不住了,现在又钻进了这么一支人马,直取中军。

    虽然好几个将领,发现了这支大军的动向后,都带着人过来拦截。

    然而,士气依然松动,他们的人马,刚刚凝结在一起,就被冲垮了。

    敌军排上倒海,势如破竹

    李国安吓得脸色苍白,只能带着亲信,朝贺人龙后方靠拢。

    他这一动,不要紧,前面本来还带着念想的将士,可就心寒了。

    主将要跑,他们哪里还有心思打下去。

    那就都跑呗。

    很快,败退的消息,就像多骨诺米牌效应,传遍了全军。

    张献忠大军,铺天盖地,滚滚而来,喊杀声,地动山摇。

    贺人龙坐在马背上,心神一颤,几乎都不敢相信自己都眼睛。

    他们的人,败下来了。

    丢盔卸甲,夺路而逃

    这么可能

    自剿匪以来,他领着大军,和张献忠打了大小十几仗,胜多负少。

    唯独这一次,在荆门城下,攻城不利。

    但那是因为,敌人有地利之便。

    如果在他条件对等的情况下,他坚信,自己能够以碾压之势,击败张献忠

    可今天,似乎幸运之神,没有站在他这边了。

    “不,不可能,肯定是看错了。”

    他不可置信的揉了揉眼睛,眸光中却是那么的失望。

    心里明白,这是真的,只是不愿意去接受罢了。

    “贺兄,快,快点收拢大军,往城东撤。”李国安带着残兵败将过来了。

    “哎”

    长叹一声“传令,让开道路,让他们走。”

    贺人龙知道,自己挡不住他们,但张献忠出城,却不是为了和他们决战的。

    最少,唐学志在城里已经取得胜利,所以,张献忠攻势虽猛,却不敢纠缠太久。

    好在,还有一小半的士兵,能够接到命令,众将领明白过来后,便朝着两边散开。

    一些处于混乱的中的兵马,可就没有那么好运了。

    马回、艾奇能领着数千精锐,在前面开道。

    战马踩踏着大地,发出让人胆战心惊的颤动声。

    士兵们慌不择路,一心朝着前方奔逃,然而两条腿再快,又怎是四条腿的对手。

    战马犹如洪流一般,以摧枯拉朽之势,席卷而去。

    空再地面上,留下一团团肉泥和血水,若不是那副铠甲,恐怕没有人知道,曾今有一名士兵,在此阵亡。

    刘良佐那边,也好不了多少。

    陈安、王言近三万大军,被打了个措手不及。

    加上,他们两个,又喝了个七八分,等到敌方大军杀出来时,还在坐着,等唐学志和张献忠打打筋疲力竭,再攻入城里,坐收渔翁之力的春秋大梦。

    一直到孙可王两万大军,朝他们发起猛攻时,才明白过来。

    哦

    对方这是要突围了。

    连忙下令,迎战。

    然而,孙可望的骑兵,已如利箭一般,冲杀过来。

    毫无准备的步兵,想抵挡几千骑兵的冲锋,实在牵强。

    虽然,刘良左几万兵马中,有上万精锐,也有近两千骑兵,陈安和王言靠着这些人,抵挡了好一会儿。

    只是,等到孙可望后续兵马赶来,他们就彻底的阉了。

    辽东,鸭绿江北岸

    原本白茫茫的原野上,此刻战旗咧咧,刀枪如林。

    旗帜鲜艳的大军,占据着几乎全部的视野。

    黄台吉的兵马,浩浩荡荡的从盛京等地,朝着鸭绿江北岸集结。

    一场暴雪过来,浩瀚大江,犹如被按下了暂停键一般,原本滚滚的浪涛,此刻已经变得悄无声息,全部凝固。

    山峦,全部被积雪覆盖,和天空融为一体,在刺眼的雪光下,人眼很难看清,在不远山腰上,还有数名身上披着洁白披风的士兵,正在注视着这里的一切。

    他们所在的位置,是半山腰的一个小涵洞,这里原本是一个野猪窝。

    当初,多尔衮大军,还在京城附近转悠时,唐学志就派人通知了钟自标,让他们时刻注意鞑子的动向。

    钟自标听说,鞑子有可能攻打朝鲜,也是一脸的懵逼。

    听起来有点匪夷所思,黄台吉的主力,还在大明腹地呢。

    东江军,十几万军民,虽然有唐学志大力支持,然而,补给上,主要还是依靠铁山一带的基地。

    鞑子要攻取朝鲜,铁山一定会纳入攻击范围,按照唐学志的说法,搞不好,皮岛都会卷入。

    斥候千户,刘正奉命带着十几个兄弟,潜伏在鸭绿江的小山坡上,日夜监视

    “大哥,江面封动了,鞑子今天又过来了不少嗯,看样子是要过江了,咱快点将消息传回去吧。”

    士兵搓了搓手,轻轻的跺了跺脚,说话时,哈出一股子白气。

    千户鼻子冻得通红,眼睛却一刻也没离开过,鞑子军中的那杆黄色大禱“是呀,没想到,黄台吉这次竟然东真格的了,我倒是佩服钟将军,这都给他料到了。”

    他扭头看了看,放在地上鸟笼中,被冻得将头埋在翅膀下的信鸽。

    这是最后一只鸽子了。

    大雪封山,补给部队,也进不来。

    自从三天前,黄台吉大军,在此地集结后,他们每葛隔半天,就释放一只信鸽,到了今天上午,五只信鸽,已经放完了。

    大江冰封,鞑子先头部队,缓缓而动,他知道,这真是要渡江了。

    “大哥”

    士兵,大毛将信鸽从鸽笼中取出,将已经准备好的信函包裹好,插入小竹筒,塞在信鸽的左腿后,递过来。

    刘正伸出快要懂得没有只知觉的双手,接过信鸽后,迟疑了一下,朝着兄弟们点点头,双手朝着洞穴外面空中用力一抛。

    哗啦啦

    信鸽舞动着翅膀,在空中盘旋了一下后,便朝着铁山方向飞去。

    众人一阵激动,不久后,又恢复了平淡。

    倒是刘正脸上的,多了一抹忧愁。

    信鸽全部放完了,意味着,如果鞑子有新的动向,他们就必须用双脚,将消息送出去了。

    铁山

    “将军,黄台吉开始过江了”  ,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