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战国大权臣 > 正文 166,齐国大殿上的反对
    匡梁坐在家中,面前是其他几名齐国重臣。

    这位齐国大司马,表情很严肃。

    “诸位应该都得到了风声,赵国使者李卿送了一份厚礼给后胜,想要通过这样的手段来让齐赵同盟能够得以延续。”

    听到这里,几名齐国重臣脸色各异。

    一名重臣非常不屑的哼了一声,道

    “这些赵国人,每天就知道用这些上不得台面的手段,真真是笑死人了。”

    另外一名大臣道

    “但诸位也该知道,这样的手段用在后胜的身上,那还真是再合适不过了。”

    众人一时无言。

    后胜的贪财,那真是齐国之中出了名的。

    但偏偏齐王就是信赖后胜,任凭别人怎么攻讦后胜都没用。

    反过来,那些攻讦后胜的人,最后还要承担被后胜打击报复的结局。

    匡梁见气氛有些沉闷,顿时正色道

    “诸位,如果是我们大齐的内政,随便他后胜怎么胡搞瞎搞也就算了。”

    “但眼下,这可是关系到大齐将来的军国大事,绝对不能让后胜如此随意的影响大王。”

    “明天就是大王召见赵国使者李卿之时,我们一定团结起来,反对齐赵同盟的存续。”

    几名重臣对视一眼,连连点头。

    “大司马说得很有道理,这一次,可再不能让后胜为所欲为下去了。”

    “我等联手,就算是大王也不能随意忽视我等的意见。”

    “一定要让后胜吃亏,废掉赵齐同盟。”

    “反正现在赵国已经被其他诸侯孤立,也不能拿我们怎么样”

    听到这些话,匡梁的脸上露出笑容。

    后胜固然是齐王的宠臣,但齐王还没有完全昏庸到让后胜在齐国之中为所欲为。

    只要能联合在场这几名齐国重臣,明天的大殿之上,就是一个绝佳阻击后胜的机会

    至于那位赵国使者李卿,匡梁此刻也就只能在心中默默道歉一句。

    “不好意思李卿,我并非针对你,但你这一次的使命注定要徒劳无功了。”

    新的一天到来。

    李建早早就起了床,沐浴更衣,穿着打扮得整整齐齐。

    今日就要觐见齐王,在这种外交场合,还是要非常注重仪表的。

    看着面前铜镜中映衬出来的年轻面容,李建心神一时间有些恍忽。

    真帅啊

    李建收起自恋的想法,走出门口。

    马车已经在等候,李建正准备上车,毛遂的喊声突然响起。

    “家主,家主”

    毛遂三步并成两步冲到李建面前,这位向来沉稳的家臣,上气不接下气的告诉了李建一个消息。

    “韩国灭亡了”

    李建露出了惊讶的表情。

    “怎么回事”

    坐在马车上,李建仔细的着手中的简报。

    这份简报并非来自于赵国官方,而是来自于李建自己所建立起来的鸱鸮系统。

    通过简报,李建大抵了解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

    秦军一路疾进,赶到新郑城外。

    魏军逼不得已,撤出两面包围,但依然在新郑城的东部和北部扎营。

    韩王见秦军抵达,大喜过望,当晚宴请秦军将领。

    秦军将领拒绝,于是韩王转而宴请城中群臣。

    就在此时,魏军发动突袭,原来这些天魏军竟悄悄的挖了一条地道。

    通过地道,魏军神不知鬼不觉的进入城内,用最快的速度向韩军进攻。

    等到城外的秦军反应过来时,新郑城的所有城门都已经被魏军所控制。

    一夜激战,魏军俘虏了韩王以下数以千计的韩国君臣,成功占领了新郑。

    从最新的情况来看,秦军虽然还在新郑城外尚未离去,但韩王落入魏国之手,已经代表韩国正式灭亡。

    “信陵君居然还有这一招。”

    李建收起简报,心潮起伏。

    挖地道进城,这并不是一个很少见的战术。

    但能成功的把地道挖进城,而且还不让守军发现,这就绝对是本事的体现了。

    信陵君,果然不愧是战国四君子之中最出色的军事统帅啊。

    李建感慨完毕,大脑开始急速转动起来。

    韩国的灭亡,属于一个突发事件。

    齐国方面究竟是否知情

    若是齐国还不知情的话,那么李建就能利用这个情报,打那些反对派一个措手不及。

    想到这里,李建心中也是庆幸。

    还好当初创立了鸱鸮这个情报组织,若是一切依赖赵国官方的情报,那李建就没办法获得这个消息。

    如此一来,等会在齐国大殿之上被打一个措手不及的可能就是李建本人了。

    情报的时效性,真的非常重要

    马车一路前行,进入齐国王宫之中。

    走下马车,李建注视着高台之上那座齐王宫。

    以形制规模而论,这座王宫其实比不上更加年轻的秦国咸阳宫。

    但它那种扑面而来的历史厚重感,还是不由自主的让人肃然起敬。

    紫色的旗帜迎风招展,全副盔甲的齐国士兵手持长矛在台阶两侧屹立,让李建的内心忍不住想要问他们一个问题。

    “这大夏天的,不热吗”

    走过汗流浃背的齐国士兵们,李建终于登顶高台,在齐国外交官员的引领下,进入大殿之中。

    齐王高坐上首,表情很是严肃,脸上带着非常浓重的黑眼圈,以及掩饰不住的疲惫。

    事实证明,再年轻的身体,也经不住像这样齐王一样天天沉迷酒色。

    李建朝着齐王行礼

    “外臣李建见过大王。”

    齐王打了一个哈欠,道

    “李卿不必多礼,坐,把赵王的国书拿上来吧。”

    李建拿出国书,让人转呈齐王。

    齐王拿起国书,随手翻阅了一下。

    和其他绝大部分国书一样,上面说的基本上都是一些废话。

    什么齐赵两国的长远渊源,希望两国之间的友谊源远流长

    本来齐王就已经很困,这国书看着就更加的犯困了。

    齐王信手将国书放在了一边,抬头看向李建。

    “所以,若是寡人继续维持齐赵联盟,赵王希望从寡人这里得到什么呢”

    李建微笑道

    “回大王的话,若是大王愿意出兵帮助我国夹击楚国,那么齐国自然就能够开疆拓土。”

    “若是大王不愿意出兵,那也无妨,赵魏两国足以应付秦楚两国的攻势。”

    “毕竟现在韩国已灭,秦楚两国也不会有太多继续打下去的意愿了。”

    齐王闻言,目光微微闪动了一下,露出惊讶表情。

    “想不到李卿身在临淄,消息居然也如此的灵通。”

    齐王当然有理由惊讶,因为这个消息是齐王一个时辰前刚刚得到的。

    李建明明身在国外,却依然能和齐王几乎同时得到消息。

    齐王心中对赵国情报系统的评价顿时大为提升。

    李建将齐王惊讶的表情看在眼中。

    从齐王的话语之中就可以知道,齐国方面确实也得到了这个情报。

    李建微笑道

    “不知大王觉得我国的提议如何”

    齐王并没有立刻答话,而是陷入沉吟。

    李建对此并不意外。

    然后,李建就看了后胜一眼。

    收那么多礼,总得出来说两句吧

    后胜立刻就站了起来。

    “大王,臣觉得齐赵两国之间的盟友关系已经持续了多年,乃是如今诸侯之中极为难得的兄弟之国。”

    “如今天下形势开始变化,燕国和韩国先后灭亡,其余诸侯也是蠢蠢欲动。”

    “在这种时候,齐赵两国之间更应该紧密合作,携手面对接下来的天下局势。”

    后胜洋洋洒洒说了一番,力挺齐赵同盟。

    李建脸上露出满意表情,朝着后胜微微点头。

    收钱办事,讲究

    后胜隐蔽的还了李建一个带着笑意的眼神。

    老哥办事,你放心

    就在两人眉来眼去的时候,一个声音随之响起。

    “大王,臣有异议”

    霎时间,大殿中的所有人都转头看向声音来源的方向。

    许多齐国大臣的脸上都露出了吃惊的表情。

    这段时间里,齐王很少理会朝政,后胜把持着大权。

    是谁这么大胆,居然敢在这样的场合,公开当着齐王和外国使者的面反驳后胜

    齐王的目光落在了匡梁的身上,缓缓道

    “大司马,你有什么异议”

    齐国大司马匡梁走到了宫殿的正中央。

    “大王,臣认为齐赵同盟之事,还是应该好生斟酌一番。”

    匡梁乃是齐国将军出身,走路时身板挺得笔直虎虎生风,说话时更是中气十足,响彻整座大殿。

    后胜一听,顿时就不高兴了。

    你这匡梁,明显是来拆台的啊。

    后胜逼视着匡梁,冷冷的说道

    “怎么,大司马的意思是想要大齐背弃多年的盟友,让大王背负上无信无义的骂名”

    匡梁微微一笑,道

    “后卿误会了,我的意思是,大齐如今才刚刚吞并了半个燕国,此时不宜卷入任何的纷争之中。”

    后胜哼了一声,颇为不满的说道

    “李卿刚刚不是也已经说了,我们大齐就算维持和赵国之间的盟约,也不需要参与到战争之中吗”

    匡梁摇头道

    “维持和赵国之间的盟约,或许并不需要参与到战争之中,但我们终究还是站在了赵国一边。”

    “将来秦楚两国若是因此而记恨,甚至前来攻打大齐,这岂不是让大齐白白的担负了不该担负的东西,惹上了本没必要开战的敌人”

    匡梁一边说着,一边将看向齐王,诚恳的说道

    “大王,如今乃是大齐励精图治的最佳良机,何必参与到其他国家的纷争之中呢”

    “不管是赵国也好秦国也罢,大齐就让他们打去好了。”

    “盟友对于如今的大齐来说,只不过是一个拖累,根本就没有存在的必要。”

    听着匡梁的话,李建的脸上露出了意外的表情。

    匡梁站出来反对赵齐同盟,这是意料之中。

    但他竟然从头到尾都没有提秦国,压根就没说过秦齐同盟的事情,这就让人意外了。

    明明荀况都说了,匡梁和秦国使者相谈甚欢呢

    难道说

    李建心念电转,突然明白过来。

    原来如此。

    秦国,其实并不需要和齐国结盟。

    因为在秦国看来,秦国和楚国合在一起,就足够打败赵国和魏国了。

    秦国只需要齐国不插手就行。

    这就是天下第一强国的底气

    但如果赵齐同盟依旧保持,那么赵国随时都可以用盟友的名义,说服齐国出兵。

    原本的齐国并不强,但现在的齐国吞并了半个燕国,实力自然增强许多。

    一旦齐国加入赵国一边,形势就对秦国完全不利。

    所以,秦国要在保持齐国中立的同时,拆散赵齐同盟。

    而这,就是匡梁刚刚所说的那番话真正意义所在。

    想到这里,李建的心中顿时感到棘手。

    如果匡梁在反对赵齐同盟的同时,提出秦齐同盟,那李建能反驳的点就很多。

    秦国这种战争狂人国度,和哪个国家没有纷争,没有仇怨

    想要说秦国的坏话,那简直不要太多。

    李建甚至都不需要去编造,只需要把秦国对外发动战争的事实说出来就行。

    可现在,匡梁绝口不提秦国,每一句话都在攻击赵国,这就很麻烦。

    没有秦国这个绝佳的靶子,李建也不好反驳匡梁了。

    就在李建思考的时候,后胜和匡梁的争吵还在继续。

    后胜道

    “大司马,你这句话说得就未免太过没有道理了一些。”

    “人家都说朋友是多多益善,你倒好,竟然说大齐不需要任何的盟友,这不是胡说吗”

    匡梁道

    “后卿这话才是不对,难道后卿忘了当年五国围攻我们的场景吗”

    “不管是赵国也好秦国也罢,这些国家当年都对我们造成了无数的伤害。”

    “如今我们大齐重新强盛起来,报仇不报仇的先放在一边,但至少我们也不应该帮助他们任何一方。”

    “退出所有的盟约,成为真正的中立国度,这样的话所有的诸侯都需要拉拢我们。”

    “当我们成为了所有诸侯都必须得拉拢的对象时,我们还需要担心没有盟友这种事情吗”

    匡梁的话说完,后胜一时语塞。

    后胜虽然在熘须拍马这方面很在行,但和别人争论这方面,其实就不算擅长了。

    这两人还在争吵,而坐在王座上的齐王已经抬起头来,看向了匡梁。

    齐王的眼神之中明显有着光芒,看起来对匡梁的提议颇为意动  ,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