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骗了康熙 > 正文 第340章 大赏体面
    照例,所谓的圈禁,只圈皇子,不圈家眷。

    但是,不管是朝廷规矩,还是封建礼法,到目前为止的所有圈禁,家眷都会搬过来和皇子待一起生活。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老大胤禔。

    胤禔被圈禁在了直郡王府后,他的妻妾和子女们,也都跟着被圈进了王府。

    但是,圈禁毕竟代表的是皇权。

    胤禔的妻妾们,继续在王府里待着,很容易。但是,她们再要离开王府,就需要请旨了。

    作为男人的附庸,女人们谁敢和老皇帝说,男人接着圈,我们出来享福了

    这个社会,要吃人

    玉柱陪着老十三到了头甲巷。

    嗯,宅子虽小,却也比老十三在宫里阿哥所的蜗居,要大不少。

    “十三爷,您使惯了的那些家什,我会命人搬过来的。另外,您缺啥,只须言语一声,我都给您办妥了。”玉柱小声征求老十三的意见。

    老十三也知道,真的惹怒了康熙,短期内,显然无法离开此地了。

    “别的没啥,帮我修个酒库吧”老十三嗜酒如命,每顿膳无酒不欢。

    酒的储存,必须阴凉透气,尤其是忌讳太阳暴晒。

    玉柱笑了笑,说“宅子里,本就有地窖,储着冰。”

    老十三的眼前一亮,他是既爱酒,又怕热,此宅内既有地窖,只须稍加改建,就可以两全其美。

    临近黄昏时分,老十三的嫡福晋兆佳氏,领着家小们来了。

    兆佳氏,正白旗满洲,原吏部尚书马尔汉之女。

    老十三其实也挺悲剧的,他都二十六岁了,总共就三个儿子,却中途夭折了一个。

    玉柱却知道,等老四登基了之后,老十三所有活着的儿子,全部封了贝勒以上的爵位,无一例外。

    有了玉柱的通融,兆佳氏要啥就有啥,完全不需要操心。

    玉柱是现任内务府总管,他发了话,由汉远亲自去督办,内务府的人也丝毫不敢怠慢。

    大家很用心的,把老十三留在阿哥所里的东西,全都搬了来。

    人多就是力量大,天色全黑的时候,老十三望着熟悉的家什和摆设,心下不由感慨万千。

    以前,老十三只是觉得,和玉柱十分投缘,拿玉柱当弟弟看。

    现在,老十三落难了,位高权重的玉柱,是真心出死力,想照顾好他。

    俗话说,疾风知劲草,板荡识忠臣。

    又有云,锦上添花易,雪中送炭难

    老十三很了解玉柱的脾气,也没说谢,只是默默的抬手,拍了拍玉柱的左肩。

    男人之间的事儿,一切尽在不言中。

    玉柱临离开的时候,叫来手下的看守们,挨个叮嘱他们。

    “都小心的伺候着,除了不能出门之外,别让十三爷受了任何委屈。”

    顶头上司,当面挨个打了招呼。

    谁还不明白其中的内涵,也甭混官场了,径直回家抱孩子去吧。

    很快,就到了端午节前。

    旗人的端午节,又称五月节,一直是五月初五。

    照规矩,旗下的王公贵族和外命妇们,都要去畅春园,分别给皇帝和皇太后请安。

    秀云长得太过于俊俏了,康熙曾经下过特旨,免了她的入宫朝拜。

    凌晨,玉柱用罢早膳,换上朝服,领着曹春,登车出了城,朝着畅春园而去。

    如今的曹春,已经是超品的二等伯夫人了。

    但是,就算是如此,曹春参拜皇太后的班次,依旧十分靠后。

    照例,外命妇来朝拜皇太后,八人一个班次。规矩就是规矩,哪怕再有意见,也得憋着。

    一般情况下,这种正式的场合之下,铁帽子亲王或郡王的嫡福晋,向来都是列于第一批朝拜的班次。

    其后是,皇子阿哥们的嫡福晋,再其后是铁帽子亲王们的侧福晋。

    宗室的亲王、郡王、贝勒、贝子、入八分的公爵等等,依此类推,轮到曹春的时候,已经在几十批次之外了。

    今天的畅春园门口,车水马龙,路上全是权贵们的队伍。

    不过,难受的仅仅是外臣罢了,玉柱这种内臣兼宠臣,却可以直接由小东门,递牌子进畅春园。

    曹春原本以为要等很久,就一直待在马车里,没有抛头露面。

    可是,就在朝拜大典还没开始的时候,由园子里突然出来了几个太监。

    为首的首领老太监,当着众人的面,大声喝问道“二等忠勇伯玉柱之妻,曹佳氏何在”

    曹春得知了消息之后,赶紧爬下马车,快步过来了。

    老太监一看见曹春,便满面堆笑的说“奉皇太后懿旨,著玉柱之妻曹佳氏,侍奉早膳”

    “奴才曹佳氏,领旨谢恩。”曹春在众目睽睽之下,接了旨意后,跟着老太监提前进了畅春园。

    嚯,皇太后赏的体面,实在是太大了,整个畅春园门前,马上就传开了消息,立时轰动了全场。

    明白底细的人,都知道,玉柱冒着极大的风险,主持过抢救皇太后。

    唉,有了这种天大的救驾之功,一般人怎么去比

    曹春进了园子之后,老太监慈眉善目的小声说“夫人,您莫怕,也莫慌,凡事自有小的们,帮您周全着。”

    俗话说的好,妻以夫贵。

    玉柱立下的救驾奇功,皇太后不太方便屡屡赏他,却可以通过抬举曹春的大动作,变相给予特殊的体面。

    到了皇太后宫里,曹春拜见了皇太后之后,皇太后笑眯眯的说“你这孩子,到了我这里,千万别拘束,就和到了自己个的家里一样。坐吧,陪我说说话儿。”

    曹春听不懂蒙语,但是,老五的嫡福晋他塔喇氏雪梅就在一旁。

    出门之前,老五早就叮嘱过了,雪梅自然不可能眼睁睁的看着曹春被搁到火上烤,便主动站出来,充当了曹春的女翻译。

    语言不通,拉家常,确实很费劲儿

    皇太后也并不是真的想和曹春话什么家常,她只不过是想,间接赏玉柱一个大大的体面罢了。

    不过,雪梅倒是挺机灵的,她挖空心思的不让冷场,总能借着皇太后的话头,引出老太后喜欢的话题。

    等正式开始朝觐之时,排在头一拨进来的曹颐,就看见曹春和雪梅分列皇太后的两旁。

    皇太后、雪梅和曹春,三个人聊得正欢,连曹颐她们这些铁帽子亲王或郡王嫡福晋的行礼问安,都忘记了叫起。

    讷尔苏只是郡王罢了,又差了辈份,曹颐就只能排在后头了。

    忆往昔,曹春不过是个小透明般的小庶女罢了,而曹颐则是高高在上的金凤凰。

    现如今,小透明竟然成了皇太后身边的宠妇,而金凤凰则被彻底的无视了。

    唉,这其中的落差,实在是太大了。

    曹春有啥本事相貌也就那么回事,她不就是嫁了个好男人么

    曹颐暗咬银牙,芳心之中,抑制不住的直冒酸水儿。

    曹春在皇太后这里,格外的有体面。

    几乎在同一时间,玉柱和张廷玉分列御座的左右,陪着康熙召见满蒙王公大臣们。

    女人之间,大多喜欢攀比体面、儿子、首饰和银钱。

    男人们,则更看重于,谁在皇帝跟前更得宠

    张廷玉是汉臣,他的地位太低了,根本不值一提。

    手握实权的玉柱就不同了。

    能在朝堂上屹立不倒的男人们,没谁是真正的傻蛋。

    大家一看此情此景,便明白了老皇帝的用意,广而告之玉柱是朕的人

    类似今天这种大场合,不过是走个礼仪的形式罢了,并无实质性的意义。

    只是,轮到隆科多觐见的时候,康熙特意安抚他说“你生了个好阿哥,可以帮朕办很多棘手的差使。”

    隆科多也是老江湖了,他一听这话,也就明白了。

    只要康熙还活着,父子同朝为官之下,他隆老三再难掌握实权了。

    怎么说呢,换作是别人,隆科多心里的怨气,肯定极大。

    问题是,玉柱是隆科多的亲儿子。二十几年来,父子之间的感情,可谓是亲密无间。

    难道说,隆科多真要出手,和玉柱抢权柄么

    不能啊

    隆科多赶紧重重的叩首说“回主子爷,犬子虽有小聪明,却无大智慧,他总有思虑不周之处。奴才以为,主子爷您不能太过放纵于他,该打该骂,绝不能轻饶。”

    张廷玉不动声的瞅了眼隆科多,又用眼神的余光扫过跪在另一侧的玉柱身上,他心想,佟家父子皆擅窥上意也。

    玉柱被亲爹点了名,自然不可能无动于衷,他急忙磕了个头,一本正经的说“奴才不才,向以忠诚事君父。既蒙主子爷的恩宠,奴才敢不效死力”充分表达了驯服之意。

    康熙也明白,隆科多的心里,多少有些不太舒坦。

    “表弟,你且待在理藩院里,好好的当差。假以时日,我肯定不会亏待于你的。”

    以康熙的身份,能把话说到这个份上,已经算是极给面子了。

    隆科多若是再有怨言,那就是大大的不识抬举了。

    “奴才谢主子爷的恩宠。”隆科多也听明白了,将来啊,他依旧还有出头之日。

    比理藩院尚书更好的实缺,也就是内阁六部的满尚书了。

    若是运气不错,捞个满洲大学士,那就更是美妙了。

    一旁的张廷玉,眼巴巴的看着佟家父子大为受宠,也只能是干瞪眼了。

    ,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