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骗了康熙 > 正文 第581章 老三打上了门
    正蓝旗有三个都统,即满洲、蒙古和汉军,各有一名都统。而且,都统衙门,也有三座。

    为了分权,整个八旗内部,共有二十四座都统衙门。

    其中,满洲都统的任职资格最高,照例由蒙古都统,前锋、护军各统领,满洲或蒙古副都统,以及外省将军、副都统担任,且必须是子爵以上。

    蒙古和汉军都统的任职条件略低,但也必须是子爵以上。

    按照惯例,蒙古、汉军旗籍者一般不会充任上三旗都统,仅能在下五旗中拣选。

    如今,还不是乾隆朝,铁帽子的满洲旗主尚有一定的影响力。

    但是,正蓝旗的实权,确定无疑的被玉柱所掌握了。

    因为,正蓝旗下满洲、蒙古和汉军的重大事务,比如说,佐领或参领的任免,都要经过玉柱的许可,用印并上奏给老皇帝。

    说白了,老皇帝就是利用了玉柱,架空了铁帽子的信郡王德昭。

    顺治朝以前,正蓝旗、正黄旗和镶黄旗,才是上三旗。

    等豪格被多尔衮弄死了之后,多尔衮故意把多铎的镶白旗,改为了正蓝旗。

    这是八旗内部的最后一次大改色。

    多铎死后,其子多尼继承了王爵,并成为了正蓝旗满洲的旗主。

    等多尔衮摔死之后,受多尔衮的牵连,多尼的豫亲王被贬为多罗信郡王。

    现任信郡王德昭,也就是多尼第二子鄂扎的第五子。

    玉柱坐在户部的公事厅里,正在批阅公文,老三却在另一头大发雷霆。

    以前,老四是户部的管部阿哥之时,他的威望和资历足以压制住当时的满尚书,做到了大权独揽,一言九鼎。

    轮到老三管户部的时候,由于玉柱不买他的帐,老三顺理成章的就被架空了。

    因为,老三就算是再厉害,户部的大印,就捏在玉柱的手心里。

    任你老三批了多少银子出来,玉柱总有借口不盖印。

    批钱的公文上,没有户部的官印和玉柱的签名,户部三库里的银库敢给钱,嘿嘿,那是寿星公上吊,活腻味了啊

    这就像是明朝的司礼监一样,秉笔太监的批红再怎么妙笔生花,掌印太监就是不盖印,批的就是一张废纸。

    官场上,众所周知,谁掌握了签名权和用印权,谁就是大爷。

    “禀中堂,九爷府上的典仪求见,说是转籍的旗奴之事。”

    玉柱微微一笑,这可真的是,不是冤家,不聚首啊

    周荃抖开折扇,笑道“纳兰揆叙无嗣,只得以其三弟纳兰揆方的次子永福为嗣。巧合的是,永福正是老九的女婿。唉,永福懦弱无能,守不住揆叙的偌大家产,几百万两银子的家当都被老九一口吞下了。”

    玉柱点点头,老九封了贝子,并开府之后,旗籍就由镶黄旗满洲,改为了正蓝旗满洲。

    正蓝旗嘛这就落入玉柱的手心里了。

    说起来,老九的贪财如命,已经到了令人发指,完全不讲究的境地了。

    尼玛,连女婿的祖产都要抢,老九啊,老九,贪得太离谱了啊

    老九只是固山贝子而已,他的府上,并无长史或司仪长,从五品的典仪也就是贝子府的大管家了。

    玉柱这个镇国公,他的府里,也有三名典仪。

    只是,玉柱这里的典仪,就只有从七品了。

    历史上,最著名的典仪,就是雍亲王府的从四品典仪,凌柱。

    凌柱,即乾隆的外公也

    “来人,去告诉老九府上的典

    仪,就说本爵阁正忙着,没空见他。”玉柱端起茶盏,小饮了一口,随即淡淡的吩咐了下去。

    开甚么玩笑

    区区一个从五品的典仪过来,就想见玉柱

    做梦吧,您呐

    要知道,今时已经不同与往日,玉柱已经由一棵小树苗,长成了羽翼丰满的参天大树

    不客气的说,就算是老十再拿着马鞭子来吓唬人,玉柱真敢动手揍他

    三言两语的打发了老九的人,玉柱心里很爽,正欲出门之时,老三怒气冲冲的闯了进来。

    “玉柱,你硬要和爷对着干,是吧”老三怒不可遏的指着玉柱的鼻子,厉声喝斥。

    玉柱放下手里的茶盏,淡淡的说“三哥,有话好好说,何必动怒呢”

    “爷和你没啥好说的,给你两个选择,要么马上拨银子下来,要么和我一起去见汗阿玛。”老三恶狠狠的将了玉柱一军。

    玉柱稳稳的坐在椅子上,不动声色的说“三哥,国库异常空虚,十个盆子只有六个盖,我这个户部尚书,也甚是为难呀。”

    “干什么”

    “你想打人不成”

    “哼,胆子不小呀,竟敢在户部动手。来人,都拿下了”

    玉柱的公事房外头,闹得不可开交。

    “砰砰砰”拳头击打皮肉之声,不绝于耳。

    显然是,老三的人和玉柱身边的人,起了激烈的冲突。

    好家伙,堂堂诚亲王府的家奴,和玉柱的人,竟然在光天化日之下彼此互殴,这可太新鲜了

    户部衙门里的人,全都看傻了眼

    老三的人,全都是看着很唬人的花架子而已。

    玉柱身边的护卫们,个个都是杀过不少人的虎狼之士。

    掐架

    不存在的呀

    刚一个照面而已,老三带来的人,别看人数众多,很快就都被揍趴下了

    既然已经动了手,那肯定要到老皇帝的跟前,论个是非曲直了

    老皇帝看着跪在跟前的老三和玉柱,气得浑身直哆嗦,怒道“堂堂亲王,堂堂镇国公,竟然纵容手下互殴,成何体统啊,成何体统”

    玉柱非常清楚老皇帝的脾气,见老皇帝真的动了肝火,他闭紧了嘴巴,索性闷头挨训斥。

    老三不是老十那个草包,这家伙心思异常之深沉

    玉柱心里有数,老三只是故意找了个借口而已,想从侧面试探一下,他在老皇帝心目中的真实分量。

    至于,玉柱嘛,他早就看明白了朝廷大局。

    未来的皇位继承人,不是老四,就是老十四。

    说白了,老三已经出局了,他恐怕还有幻想吧

    站在一旁的王朝庆,恨不得把整个身子,都缩进柱子后头去。

    皇帝的亲儿子,和皇帝的义子,公然掐了起来,这事小不了啊

    “玉柱,你说说看,怎么一回事”老皇帝喘了几口粗气,转头就问玉柱。

    玉柱就把卡下来的几笔拨款情况,详细的禀报给了老皇帝。

    大白话就是,值此西北用兵之时,不该花的银子,就不能花,必须省给前方的将士们

    所谓兼听则明,老皇帝又问了老三。

    老三却说“汗阿玛,修书也是千秋大计呀”反复强调了修书的重要意义。

    老皇帝一听就懂了,老三不当家,不知道柴米贵,又乱花钱了。

    不过,玉柱也不是个好东西。修

    书的事,本来就没有多少银子,玉柱却故意卡着不给,这不是成心闹矛盾嘛

    “叫张廷玉”

    张廷玉一边暗叫倒霉,一边低着头,进来了。

    “衡臣,拟旨,降玉柱为辅国公。”

    “皇三子诚亲王胤祉,纵容家奴行凶,著罚俸两年。参与斗殴的王府护卫,一体革退,永不叙用。”

    张廷玉一边跪着拟旨一边心想,好家伙,这不是拉偏架么

    玉柱,看似丢了镇国公的爵位,实际上,掌握实权的官职,分毫未动。

    说白了,玉柱顶多也就是少拿了几百两银子的俸禄,出行的仪仗被缩减了一些,丢了些体面罢了。

    老三就不同了,罚俸两年倒在其次,这属于不疼不痒的惩罚。

    问题是,老三拿银子,搏感情,豢养了好多年的心腹王府护卫,居然都被开除了。

    这个损失,实在是大得惊人

    众所周知,培养一个忠诚的心腹,要花多少时间有多难

    总而言之,玉柱丢了点小面子,却大大的得了里子

    满京城里打听打听,和皇帝的亲儿子,堂堂亲王公开掰手腕,还能全身而退的,除了玉柱之外,还能有谁

    等老三垂头丧气的走了之后,老皇帝盯在玉柱的身上,冷冷的说“少和朕耍花样,老实当差,明白吧”

    显然,老皇帝太了解玉柱的脾气了,知道他想趁机撂了挑子,索性不干了。

    玉柱却没有害怕,涎着脸,小声说“汗阿玛,户部的差事多如牛毛,实在是太累了,不如换去礼部吧”

    老皇帝气笑了,板着脸骂道“混蛋,尽琢磨着躲懒再敢胡言乱语,哼,朕懒得打你,就让舅舅拿鞭子抽你,懂么”

    这一招,实在是太狠了。

    让佟国维拿鞭子抽玉柱,那是打了白打呀

    玉柱立时就蔫了

    见玉柱服帖了,老皇帝语重心长的说“我又没有老糊涂,你才是着眼于大局,替朝廷分忧呢。”

    看老皇帝的表情,对老三其实是,蛮失望的。

    西北正在打大仗,花银子如同流水一般,正需要玉柱这种强势的家伙,坐镇户部,竭尽全力的开源节流。

    老三连这些都不懂大位怎么可能交给他呢

    权贵之间,互相告御状这种事儿,从来都不是简单的只论是非。

    归根到底,评判一切的标准,都要从老皇帝的根本利益出发。

    玉柱在户部拼命的节流,其实是替老皇帝背黑锅。

    老三啊,聪明反被聪明误,一个没忍住,就掉进了玉柱设下的陷阱里。

    已改网址,已改网址,已改网址,大家重新收藏新网址,新网址  新电脑版网址大家收藏后就在新网址打开,老网址最近已经老打不开,以后老网址会打不开的,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报错章,求书找书,请加qq群647547956群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