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科幻小说 > 快穿三岁半:团宠小奶包甜又软 > 正文 第344章 医济天下44
    如果真的打来了,朝廷的兵真的打得过吗

    而且城里的百姓现在就认方家人。

    天时地利人和,是他娘的占全了,朝廷是一个不占。

    钦差大臣忧心忡忡地走了,为了做足戏,还带走一批海货,还他妈的挺贵的。

    钦差大臣都怀疑自己被坑了,仿佛景区的冤种游客。

    他肯定是不能带回去,皇帝看了更加生气,以底价卖给了其他的商人。

    “就这么放他走了,他回去一定如实禀告岭南的情况。”县令和杜经纶和一帮谋士站在高山上,看着下面路上的钦差一行人。

    杜经纶笑了笑说道“富贵不还乡,如锦衣夜行,岭南的实力足够了,也该让有些人生气愤怒了。”

    打还是不打,岭南都不会吃亏,那么远的行军,耗费的军资很多很多,岭南的天气一般人还适应不了。

    可不打的话,对于穆广平的皇权统治一个动摇。

    他就是让成为让穆广平如鲠在喉的一根刺。

    拔不出来,让人难受的刺。

    谋士摸着胡子说道“主公说得对,让天下皆知岭南,让百姓归心,不战而屈人之兵。”

    杜经纶说道“继续收拢流民吧,反正我们缺人。”

    在场的人都抽了抽嘴角,反正再多的人,在主公的眼里,都缺人,总有各种各样的活计需要人做,要人,要人,天天都要人。

    不过普通百姓就希望有活干,这还不是服徭役的那种,吃得好,有钱拿,是赚钱的。

    现在岭南看起来很繁荣,各种各样的东西被生产出来,看起来方家赚了很多钱,但实际上,挣得多,花得就越多。

    岭南的大变样全都是钱堆出来的,赚多少花多少,每天都是支出海量的财富。

    就这样的财富,主公真的拿出来了。

    相比于放养岭南的朝廷,方家实在是岭南百姓的救护神。

    能让百姓过得好,百姓就念,而不是念远在天边的皇帝,没什么概念的皇帝。

    钦差大臣回到京城,一一告知了在岭南的所见所闻。

    穆广平的脸色无比难看,直接将桌面上的东西扫在地上,噼里啪啦掉落了一地。

    贱民,贱民

    如杜经纶所预见的,穆广平很愤怒,不光是对杜家仇恨,还厌恶仇恨那些跟着杜家的贱民们。

    他是天命所归的帝王,是天子,这些人敢反。

    穆广平比想象中的更加愤怒,他都还没有登基几年,就闹出了这样的事。

    “杀了,通通杀了,岭南所有人都杀了。”穆广平的第一反应就是要踏平岭南,杀得岭南片甲不留。

    要用岭南的血来告诉天下人,一旦挑战皇权的统治,会有血的教训。

    钦差大臣叹气“皇上,不好打,首先岭南距离京城就有三千里,耗费的物质很大,二来”

    那边民心所向。

    统治者有统治威胁好正常的,不能说坐上皇帝的位置就高枕无忧了。

    钦差大臣虽然理解皇帝的愤怒,但如此愤怒,还是让人有些不解。

    “要不先把杜家召回京城吧,赦免了杜家的罪。”

    这个时候怀柔也是必要的,不能一开始就把对方推到了对立面。

    穆广平阴鸷地看着大臣,“要朕跟他们妥协。”

    跟他治罪的罪民妥协,穆广平受不了,绝对受不了这鸟气。

    大臣额,额

    皇帝气性真大,仔细算起来,当初也是你把人流放了,有因必有果呢。

    后宫出现一个跟纪云琇长得一模一样的女儿,大家心里门清的。

    如果杜家是因为没有救治好纪家女,可现在纪家女好好地在后宫里呆着,杜家呢

    也算是冤枉了杜家,咋的了,给杜家一点恩典都不行吗

    好薄情寡义,也没有一点君王的担当。

    大臣说不通,回家好好休息,仔细想一想,在岭南的百姓确实过得幸福。

    比天子脚下的拢袖小民过得幸福多了。

    第二日朝堂上,穆广平就咆哮着表达了自己的愤怒,要出兵征讨岭南。

    众大臣

    虽然,但是

    岭南离这里太远了,哪怕调离岭南最近的兵马,但岭南这个地方还真不好打啊

    大臣们的意思是首先要确定杜家有没有反意。

    下一道旨,把人召回来,如果回来了,把人扣住了不是挺好的吗

    干嘛上来就直接短兵相接呢

    穆广平忍着一口气,下了一道旨意,让杜家回京城,给一个恩典,杜家不再是流放罪民了。

    圣旨到了岭南,不说杜家其他人了,就是韦氏都没在意的,经过这些年的耕耘,岭南已经变了模样了。

    韦氏过得很好,宁做鸡头不做凤尾,去京城了,杜家就是普普通通的大夫,但在这里不一样。

    杜经纶就回了一句,“岭南的百姓离不了我,我也离不开岭南的百姓。”

    穆广平

    贱民,给脸不要脸。

    话说到这份上,那就打呗。

    一场消耗战开始了,岭南得一边生产,一边应付朝廷兵马的骚扰堵截。

    朝廷的兵马堵住了岭南的山口,不让他们的货物出去。

    东西卖不掉自然民心就散了。

    但打仗这件事从一开始就在杜经纶的意料之中,早已做好了准备。

    除了明面上的道路,暗道很多的,不然也不会需要那么多人修建。

    民众们都无比愤慨,皇帝以前不管他们,现在他们过得稍微好一点了,皇帝就来抢东西了。

    让他们交税。

    不交,交个屁啊

    交给朝廷管,又会回到以前的样子,皇帝肯定会杀了方家人的。

    岭南变成了这样,可以每个人的功劳。

    有外部的压力,岭南的民众们团结了起来,哪怕有通外敌的,都及时处理了。

    在这样民怨沸腾的时候,有人提议我们不要做这个国家的百姓,干脆自立为国。

    方村长是他们的皇帝,他们愿意让方家管理他们,是明君。

    然后杜经纶被迫黄袍加身了,成为了一个皇帝。

    在这个国家的领土上了,成了一个国中国的皇帝。

    说起来也是非常滑稽。

    杜家一下成为了皇亲国戚,姓氏也改回了以前的杜氏。

    7017k

    。  ,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