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大唐开局震惊李世民 > 正文 第131章 这是什么仙家法宝?
    长孙无忌其人,在天策府团队中属于最圆滑最老辣世故的。

    每次发言,必定给自己攒功劳攒声望攒印象。

    这波他本来打算当一把忠直谏臣,而自己的分析也没有错。

    的确是没有错,如果这个“省力”的的效果提升不大,那么这种时候突然劳民伤财搞这个东西,

    先不说百姓是否一定会感激你,单说国库都得陷入水深火热的风险之中。

    长孙无忌不计算好了是绝不会开口的,所以这次把握很大。

    李二肯定采纳

    但他真是打死也想不到,这玩意居然能提升民力这么多

    简直太夸张了,耕牛都不需要。

    这是什么仙家法宝

    长孙无忌骇然望着李二,“陛下,此事此事当真”

    李二嘿嘿一笑。

    “我就这么跟你说吧,反正有个村子已经用上了这种曲辕犁。那里的百姓,都是自身和耕牛交替耕地,家中则畜养牛羊猪类,如今已是比长安百姓都要富庶了”

    长孙无忌倒吸一口凉气。

    这是什么村子

    神仙村子吗难不成有神仙谪居不成

    比长安百姓都富啊

    若是推之天下

    长孙无忌几乎立刻就想到了,那就是全天下的百姓,都会整个大唐的物资产出能力,也会相应的大幅提升。

    百姓纷纷暴富,国库充盈,大军可以常年不断的保持训练

    这

    长孙无忌简直傻了。

    还有这种好事,我特么脑门被驴踢了要去反对

    李二嘿嘿贼笑,“如何啊辅机现在可还觉得朕在挥霍国库否”

    “子明,你也明白了吧。既然如此,明天一早,尔等就着手办事。一月之内,朕要看到”

    “不,陛下”

    “陛下,事不宜迟”

    段纶和长孙无忌直接急了,甚至冒冒失失打断李二,

    “微臣建议,今夜就开始赶制”

    “十日之内,必须立刻发给天下百姓”

    开玩笑,现在可是春耕时节,夏季又是一波耕种大潮

    现在不赶紧行动,更待何时

    尽快搞定,今年便可为百姓增收一倍,甚至不止,换句话说

    即便这一年,李二轻徭薄赋降低税负,国库的银粮税款也能增加五成以上。

    这等好事,白痴才等呢

    下一步行动,计策商议停当。

    李二开心的满面微笑。

    今年一过这国库岁入暴增,还加上工厂赚的收入。到时候,自己又能开多少工厂

    想想就让人上头啊

    这一点几名大臣都在尚书省办事,心中如何不知自然也是一片兴奋,满脸都是上头的红晕。

    这事可真是天大的功德了

    不过,无人注意到的是,李二的书案一角,还放着一个布包,不知包着什么东西

    李二笑了笑,

    “你们啊,兴奋这么早做什么真正的圣物还没给你们看见呢,过些时日,到时候定然给你们惊喜。”

    没错,桌上的东西,正是一包化肥

    乃是李盛最近努力制备出来的。不过分量不多,实际使用肯定是不够的。

    所以李盛没有使用或者送给村里的邻居们,而是留了一半当后续的实验材料,其余的送给李二拿去玩了。

    李二直接入手这玩意,心中的激动可想而知。

    按照李盛的说法,这玩意的增产效果,比那曲辕犁还要夸张,夸张的多

    李盛曾经偷偷告诉李二。

    就那“两三倍”的增产幅度,还是自己往保守了说

    实际上嘿嘿嘿。

    并且传了李二一招

    对照试验

    测试一种农业技术好不好用,最好的办法就是,直接用相同的种子,在两块土质一样的田地里种植。

    一个按寻常手法种植,一个加料,最后对比结果

    一目了然

    这一招叫“控制变量法”,李二听到之后更是开心的要命。

    绝学啊有木有

    不过此刻,效果还未出来,他也懒得细说。反正到时候,效果如何一看便知

    随后李二说起另一件事。

    也是大事

    “这曲辕犁如此厉害,你们也都知道其价值所在。发明这曲辕犁之人,朕打算封赏之,诸位可有什么看法”

    “封赏嗯,此事的确应封赏”

    段纶和房玄龄首先肯定的点了点头,不过长孙无忌再次皱了皱眉。

    “此事当然无争议,臣也以为,陛下应当奖励这种事情,往后才有人效仿。不过陛下打算封赏什么爵位官职此事臣等必须关心一下啊。”

    “嗯,这件事朕已经想好了。封个县男,食邑二百户,如何”

    李二说完,接着用眼角余光打量起这几人。

    长孙无忌当先点了点头。

    “县男不错,既是一份殊荣,又不至花费太多也不会引起其他官员议论臣附议”

    长孙无忌这话说的没什么毛病。

    现实的角度来说,以眼前的信息来考虑,的确就是如此。

    杜如晦和李靖、魏征对视一眼,却是不由得露出一丝笑意。

    其实怎么封赏,现在都只是走个形式。

    因为将来殿下,迟早还皇子,大伙都得喊殿下的

    不过段纶忽然说道,“陛下,臣以为不妥。此曲辕犁功劳甚大,百姓、朝廷俱受其惠,若是只封个县男,天下人恐怕会说陛下小气,舍不得重赏贤能”

    “可是段大人,若是封的太高了,其他官员、诰命有意见怎么办”

    听到段纶反对,长孙无忌觉还是坚持。

    “陛下,封赏之事,乃国之名分。这功劳虽大,却不是军功,若是陛下封个国公,我等自然明白没问题,但岂不给百官留下轻授名爵的印象这”

    “陛下,不可忘高祖皇帝之鉴啊”

    长孙无忌还是觉得不靠谱。

    之前李渊最高纪录,就曾一日口授二千多官职爵位。

    如此名爵泛滥,不仅会让“封赏”这个概念变得廉价,而且那么多人要“食邑xx户”,百姓肯定也要抱怨。

    费力不讨好的事,做来干嘛反正

    长孙无忌其实有句心里话没说,反正这创意已经献给陛下了,那人就算不给封赏,不也没啥影响么大不了修个小庙给立个生祠牌位呗,他又不能把这曲辕犁的图纸,还有大家脑海中的记忆拿回去。

    有便宜不占,王八蛋么  ,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