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三国:刘备帐下,朝九晚五 > 正文 第一百三十九章:贾诩三策
    “那么,我们就在这里分道扬镳了”看着坐在秦耀怀里的蔡琰,张宁酸溜溜道。

    蔡琰的小脸通红,缩在秦耀怀里不敢抬头。

    盖因找遍整个白波谷,也找不到一辆马车。

    秦耀为求赶路,让她与自己同乘一马,美其名曰,爪黄飞电的马背宽大,为了自己照顾她。

    秦耀打马靠近了几分,当着黑山军上下的面,也不好过分亲昵。

    “山高路远,还望珍重”

    煽情的话,秦耀不敢多说,生怕张宁为此神伤,可就是这么简短的一句临行祝福,却也让张宁红了眼眶。

    “嗯”

    蔡琰最终还是忍住羞怯,探出了小脑袋,低声道“宁儿姐姐再见”

    张宁一把转过了头,除了眼圈还有些许红以外,已经是恢复了往日上位者的气势。

    “人都齐了吗”

    有一人忙跑出来说到“少主,大大洪首领自昨日起,就不见了踪迹”

    张宁眉头一挑“可曾派人寻找过”

    “昨日便已派人寻找过,方圆十里,不见大洪首领的踪迹”

    方圆十里,这已经是白波谷的辐射范围之外了

    “留百人在此继续搜索,其余人随我回黑山”

    “是”

    张宁一拉缰绳,再度看了秦耀和蔡琰一眼。

    秦耀朝她点了点头,张宁便再无犹豫,率领手下部从悉数离去。

    张宁此次带来的都是黑山军少有的骑兵,烟尘滚滚中,已经是消失在众人的视线范围之内。

    “我们也走吧”秦耀紧了紧怀中的蔡琰,下令道。

    此行,算上秦耀原本带来的两百押送军士,还有李乐率领的上万白波军以及盘踞在白波谷里约二十万的民众。

    为什么是约二十万,因为在秦耀提出那三点之后,有一部分人已经放弃了跟随秦耀北上晋阳的打算。

    这一部分,约莫也有个小几万人了。

    不过秦耀也不强求,这些人,大多都是手染鲜血,罪无可赦的人,与其带回去受罪,还不如让他们自生自灭的好。

    秦耀典韦在前,身后跟着的是自己本身的两百押粮军士,以及李乐抽调的五千人马,这些人马主要是为了负责那十五万石粮草,以及昨夜从南匈奴聚集地劫掠而来的财富。

    要说这南匈奴,作为外来的人,劫掠的资源却是不少。

    除去成群的牲畜外,更是搜刮出了不少被关押在暗无天日牢房中的少男少女,这些人,脸上满是麻木,可以看出这些人往日都遭受了怎样的非人折磨。

    面对这些已经无家可归,麻木不仁的人,秦耀也只得带上,希望晋阳城的安定生活,能让他们重燃生活的希望。

    前军为秦耀为首的精锐押送部队,后面则浩浩汤汤地跟上二十万的劳苦大众,李乐则率领剩下的人马,游弋在大部队周围,以防止意外发生。

    这么一支绵延数十里的队伍,就这么朝着北方而去,迎接他们的,是生存的希望和崭新的生活。

    所过之处,倒是把一应城池守军吓得不轻,幸好,有刘备给的文书,解决了一些不必要的麻烦。

    西都长安。

    董卓沉着脸听着下属的禀报。

    “你是说,这次抓捕秦耀的行动,不止损失了我大半精锐,还折损了徐荣和李冲这两位将领”

    飞熊军的偏将浑身发颤,不敢抬头。

    畏惧道“回禀相国大人,正是如此”

    “废物,都是废物”董卓瞬间暴怒,拔剑一顿乱砍,吓得偏将的腿都软了。

    “李儒,这就是你给我举荐的人才带出去那么多兵马,还是我最精锐的飞熊军,连一个秦耀都带不回来,徐荣人呢,给咱家死来,咱家要亲手结果了他”

    李儒脸色极度难看,站出来拱了拱手。

    “相国切勿动怒,且容我问清此事来龙去脉”

    随后,李儒便向偏将问清了此次行动的所有经过详情。

    偏将感念徐荣殿后之恩,将此次的罪责,大多推到了李冲这个蠢货的头上,如果不是李冲妒忌心起,也不会导致这次的行动失败。

    “相国,这”李儒一脸的无奈。

    李冲是董卓钦点的副将,全因他信不过徐荣这个无名之辈,派李冲出去,即为督军,亦为挟制徐荣。

    却不料,阴差阳错,徐荣没被钳制住,反倒是放跑了秦耀。

    “既如此,徐荣他人呢”董卓脸色难看道。

    偏将眼圈一红“徐荣将军为护我等离开,率部殿后,如今生死未卜,恐怕已经是凶多吉少”

    董卓深吸了一口气“好一个秦耀,好一个白波军,好一个黑山军”

    “他刘备,真就能笼络到这么多的人心吗”

    “李儒,你先前建言,欲拉拢白波杨奉,就是这么拉拢了,我看这些乱臣贼子,还是早早派大军诛杀的好”

    李儒满心无奈,可又不敢反驳此时正怒火上头的董卓。

    呵呵,真那么好解决白波军,早就解决了,你的女婿牛辅可就被打的屁滚尿流的,人家往山里一藏,你能拿他们怎么办

    “传令下去,李冲私通外敌,放跑逆臣,家中男子伏诛,女子充作官妓”

    “徐荣为战不力,当为首责,夷三族”

    “相国”李儒被吓了一跳,连忙跪倒在地。

    “嗯你可有疑议”董卓气势逼人道。

    李儒硬着头皮,直言道“此番用人之际,徐荣将军虽战不利,但非他之过也,如今也以身殉国,相国如此行事,岂非寒了众将领的心啊”

    言外之意,明明是李冲那个傻叉犯的大错,你看在李傕的面子上,只杀了他一家人我倒是不说什么了,徐荣明明是没有错的,你却要夷他三族,让别人知道了,怎么说

    “嗯李文优,此次徐荣乃你举荐,我不追责于你,已是宽宏大量,我意已决,谁敢违背”

    低头的李儒眼中神色一片黯淡。

    董仲颖啊董仲颖,你这是在自掘坟墓,取祸之道啊

    正当董卓准备让人去传令时,门外传来禀报声。

    “武威贾诩,求见相国大人”

    贾诩

    他来干什么

    “不见”董卓大手一挥,拒绝了贾诩的求见。

    李儒爬了两步,跪在董卓面前“相国大人,如今事已发生,当为思索抑刘之法,贾文和学究天人,我远不如也,相国为何不招之一见,或有良策”

    董卓低头看了一眼李儒“若他无良策,我当治罪于你”

    李儒跪在地上不语。

    但董卓还是听了他的话,让贾诩进来了。

    贾诩进来之后,目不斜视,面对一旁李儒的眼神示意,也视若罔闻。

    “贾文和,你不好好在家读你的圣贤书,来咱家这里作甚”

    董卓发了一阵子火,肥硕的身躯已经是尽显疲态,躺在塌上任由美姬服侍。

    “在下闻听相国战不利,而使刘备肱骨秦耀龙归大海,特来相询”

    “贾文和,安敢辱我”董卓瞬间起身,拔出贴身佩剑,架在了贾诩的脖子上。

    一旁的李儒被吓了一跳,正欲开口劝阻,却见贾诩满脸淡笑,根本没把架在脖子上的宝剑当一回事。

    “你笑什么”董卓喘着粗气道。

    “我笑李儒短智,相国趋轻避重而”

    眼看董卓的神色更加阴沉,被贾诩嘲笑的李儒连忙站出来,扯住了贾诩的衣角。

    “文和,你若有良策,当速速献上,何必惹相国不快呢”

    贾诩伸出手,轻轻地挪开了宝剑。

    “在下却有上中下三策,不知相国愿听哪一策”

    董卓听得满脸惊讶,忙问道“下策为何”

    “下策为,凡刘备之所请,相国一应允之,结好其人,予其财富、粮草、军械,资其成长,则或可为相国臂膀,不成,亦可孤立其势,让其与天下背德”

    “不可”

    董卓正皱眉思索呢,李儒直接开口否决道。

    “相国可还记得,上次我等使离间之计,其余诸侯皆中计而,唯独刘备此人,接受了并无油水的太原尹一职,其手下秦耀却辞官不受,反痛斥相国之举,扬言汉贼不两立”

    “咱家记得,这刘备,还有那秦耀,可真是不知好歹啊”

    “因此,文和此计,用于其他诸侯或可奏效,若用之刘备身上,恐为养虎为患也”

    董卓点头,看向贾诩道“此下策不行,中策为何”

    贾诩微微一笑,似乎没有一点意外。

    继续道“中策即为,以相国手握之权柄,斥刘备为不忠之臣,名为汉臣,实为汉贼,手书于袁绍、张杨、黑山军、白波军乃至南匈奴等势力,赠予高官厚禄,令这些势力孤立刘备,共伐其无道,则其陷于兵锋包围之下,四面楚歌之势,死期将近也”

    “此为,中庸之道而,相国可不费一兵一卒,则将隐患灭于襁褓之中”

    董卓听得眼睛放光“文优,我闻此计,可行也”

    李儒看了一眼贾诩,微不可察地叹了一口气。

    回身朝着董卓拱手道“相国明鉴,此计,确能不费吹灰之力地剿灭刘备,但相国需知,如今袁绍已位极人臣,本就狼子野心,相国莫不是要以天下兵马之大将军一职事之”

    “除此之外,张杨本就痛恨相国之举,相国加以厚待,如他不受,弄巧成拙之下,万一让其与刘备互为同盟,则更不利也”

    “再有,白波军、黑山军本就为乱党,相国以何等恩宠事之,若恩赏过重,则让其余人心怀不满,皆效仿其道,若恩赏过轻,以此次事迹看来,白波、黑山与刘备交好,很有可能吞没好处,反与刘备苟合,实不妙也”

    看着董卓的脸色再度阴沉下来,李儒也是头皮一麻。

    “南匈奴本为大汉臣属,如今与白波军勾连一块,此前兵发河东,令我等不得不迁都,此之罪孽,不下于刘备,况相国本就厌恶这些犯上作乱的外族,如何可拉拢其为助力”

    深吸一口气,李儒给出总结“此计若成,虽能灭杀刘备,但也替相国扶持起了诸多强悍对手,此为树敌取祸之道而”

    董卓砰的一声掀翻了一个案几。

    “这也不行,那也不行,如之奈何”

    “相国勿忧,在下还有一策,为上策,相国可愿一听”

    现在的董卓,倒是对贾诩的才能有了一定的认知,见其开口,急忙问到“速速道来”

    贾诩眼含深意地看了一眼李儒,李儒不由为之打了个寒颤。

    贾文和,你又在思索哪种毒计

    贾诩一拱手,朗声道“请相国命宗室拟旨,加封刘备为晋阳王”

    加封,晋阳王

    声若洪钟,振聋发聩,董卓李儒皆是目光呆滞,愣在了原地。

    第一更,欠两更

    ” tart”bnk”

    天才本站地址。小说网阅读网址  ,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