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三国:刘备帐下,朝九晚五 > 正文 第两百零八章:黄叙水淹三军
    汾水又南迳汾阳县故城东,川土宽平,峘山夷水。

    地理志曰汾水出汾阳县北山,西南流者也。汉高帝十一年,封靳强为侯国。

    后立屯农,积粟在斯,谓之羊肠仓。

    山有羊肠坂,在晋阳西北。

    羊肠坂,又被称之为中原地区的茶马古道。

    这条古道,蜿蜒在崇山峻岭间,在秦耀的前世,这条古道有着“北达京师”,“南通伊洛”的作用。

    不知有多少担山工,挑着煤炭,行走在这个脚边就是万丈深渊的崎岖古道上。

    “羊肠坂”因盘亘在山间、崎岖缠绕似羊肠而得名,它事实上可以指代着名的”太行八陉”中的第二陉太行陉。

    太行山始于河南济源,终于北京,加上余脉,绵延千里,盘踞在华北平原与山西黄土高原之间,平均千米的海拔宛若天然屏障,阻隔或者说维护着东西两地。

    清代著名地理学家顾祖禹称之为”天下之脊”,”若夫或主或臣,建功立宗,尤显闻于后世,则有决羊肠之险,堑此山之道”。

    特殊的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使得太行山成为古今战争争夺的焦点匈奴、鲜卑、突厥、蒙古等塞北游牧民族进入华北平原,需要先由山西北部穿越太行山;想要雄霸天下的帝王也需要踞太行而动。

    但太行山受地壳板块强烈挤压,形成褶皱与断裂,出现形势险要的八条峡谷通道,即着名的”太行八陉”

    ”羊肠坂”所在的太行陉为”太行八陉”第二陉。晋启南阳覃怀即沁阳一带,在春秋战国时称南阳成霸业,秦夺南阳争天下,光武经略河内主中原,尔朱氏丹道起兵反北魏,宋太祖掌控怀川统天下,无不说明了其重要性。

    从政治战略的角度上讲,”得中原者得天下”、”得覃怀者得中原”,然而如果不占据太行天堑只会使”得覃怀者”陷入腹背受敌的窘况,而占据太行陉便可实现其”南控虎牢之险,北倚太行之固”的政治战略企图。

    s覃怀为夏朝地名,即为此时袁绍盘踞的河内郡。

    太行陉大概形成于战国之前;从战国时起,与轵关陉和白陉成为由并州入司隶的交通和战略要道。

    但自宋代以后,游牧民族南下中原,改走河北平原,太行陉和轵关陉、白陉一样,逐渐为兵家所轻。

    羊肠仓作为曾经的一大粮仓,羊肠坂又作为西北方向的敌人南下的交通要道。

    在匈奴南迁之后,如今早已废弃,在这块地方,只有一座低矮的城池,称之为汾阳城。

    若秦耀在此,一定会记得,这个在他前世,被称为汾酒之乡、核桃之乡、小米之乡、厨师之乡和华夏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的有名城市。

    而如今,这只是一座破烂不堪的小城池罢了

    黄叙奉命领兵九千,把守羊肠仓之后,便屯兵于汾阳小城,以据匈奴之患。

    背靠太行山脉,黄叙纵使只有兵卒不过万,依旧在面对当于骨都侯南下的两万兵马之时严防死守。

    在得知晋阳被围之后,小将黄叙几度打算放弃羊肠仓,抽调兵力回援。

    奈何,对方似乎知晓己方这边的形势,几度派人攻打,企图越过汾阳城,进入羊肠坂

    黄叙没办法,此时抽调兵力回援,无异于将这交通要道拱手相让,只得按照原有部署,几番击退来犯之敌

    黄叙深知,以己方分派而来的九千兵马。

    共有三千弓弩兵,五千步兵和一千的大盾兵,依靠山川地势之利,尚能阻敌于外,但若急于求成,于平原一战,在对方那些如狼似虎的悍卒铁蹄之下,将是自取灭亡也

    多日来的攻防战,也让黄叙看到了对方南下的决心,更是坚定了他必须坚守住这个晋阳北门户的信念

    至于晋阳之危,他只能选择相信主公和几位先生能够作出相应对策

    连日来的焦灼战,打的双方都是筋疲力尽,仿佛天公都看不下去了,给这场打得火热的攻防战降下了一场大雨

    双方罢兵。

    当于骨都侯率领部下在汾阳城西北方向的地势平坦开阔处扎下大营。

    这等暴雨,当于骨都侯一点也不担心黄叙敢让自己的手下在这个时候从崎岖险峻的羊肠坂离开回援晋阳

    黄叙率部,龟缩在了汾阳城。

    双方都知道,当大雨停歇之后,便是大战再度开启之时。

    可这雨一下,就是足足五天

    汾阳城内,甚至已经是看到了积水。

    多日来的交战,以及内心挂念晋阳战局的心情,让小将黄叙整个人都变得肃穆起来,像是一头蛰伏的凶兽,让原本的手下都不敢直视他。

    “将军”

    黄叙的副将,一名曾经落王村的村民匆匆赶到。

    黄叙收回接雨水的手掌,半只衣袖已经尽数打湿。

    “都安排好了吗”

    副将拱了拱手“按照将军吩咐,已遣一千步卒冒雨前往北山,一路相安无事,敌方并没有派出斥候打探情报”

    北山,乃是位于太原郡和雁门郡的交会处,越过北山,则是到了雁门郡西南部的楼烦县。

    而养育了整个太原郡的汾河,便是由北山发源而来,自北往南,一直汇入到养育了华夏大地数千年的母亲河黄河

    这么大的雨,除非当于骨都侯不把马匹当财富,才会派出斥候四处打探情报。

    连着五日的暴雨,此刻日近黄昏,天色突然放晴,甚至在天际,还挂上了一抹绚丽的彩虹。

    多日不苟言笑的黄叙在见到这抹彩虹的时候,嘴角竟是止不住地上扬起来。

    “真是一个吉兆啊”

    副将不解其意,低眉问道“将军,你让兄弟们不惜冒雨也要赶到北山,阻断水源,此举为何啊此时并非汛期,也非枯水期,哪怕是下了几天的大雨,也不会造成涝灾,阻断水源,也不会让敌军没有饮用水”

    副将不无担心道。

    这时代,可没有秦耀前世那么方便的自来水管道,一应用水,皆取自就近的水源。

    诸多城池也都依河而建,如果截断一地的水源,那就会导致当地人无水可用

    黄叙的这员副将,也算少有的跟着学了一些兵法韬略的,以为黄叙是打着断绝水源的想法呢

    作为太原当地人,副将不得不提醒黄叙。

    三四月份,河水属于平水期,如果黄叙是担心连天大雨造成涝灾而阻断水源,大可不必。

    但若是想着让敌军没有饮用水,副将只能说异想天开

    黄叙瞥了他一眼,笑容神秘道“没有涝灾,我们就给他们创造一个涝灾”

    没等副将追问,黄叙继续道“我让你收集打造的船只怎么样了”

    副将连忙回答道“已经按照将军的命令,打造出了足够上万人乘坐的船只”

    “好,你让兄弟们随时等待我的将令,一旦天色放晴,便是我们的反攻之时”

    副将不解,只得应下。

    五天连绵大雨过后,灼热的太阳再度炙烤大地,整个羊肠仓地区,都像是成了一个放在火堆上烘烤的大蒸炉,热浪汹涌,让这些习惯干燥的北地人十分难受

    当于骨都侯部见这两日黄叙继续龟缩汾阳,没有异动,因为天气酷暑难耐的原因,也没有选择强攻。

    两方在一场大雨过后,陷入了难得的平静。

    这天,黄叙带队,行走在整个太原的母亲河,汾水河畔。

    看着已经浅了一半的河床,黄叙咧了咧嘴。

    “时机成熟了,即刻传令,让屯于北山的兄弟们,决堤”

    副将浑身一震,看着干涸了一半的汾河,这才后知后觉的明白了黄叙的用意

    借助突如其来的雨势,在汾河上流截断水源,高筑堤坝

    命令手下收集打造足够万人乘坐的船只

    可怜当于骨都侯,还被蒙在鼓里

    殊不知,杀机已近

    这些不事农耕的外族人,在见到汾河水干涸了一半的时候,也不会联想到其他方面,又因为前几日充沛的雨水,水潭随处可见,饮用水完全不成问题

    谁还会去管一条河的水流情况

    是夜,黄叙率领剩下的八千人,登上了汾阳城的最高处。

    城外,密密麻麻用粗绳捆绑好了上千条的船只。

    所有人都翘首以盼,望向北面方向。

    轰隆隆

    哪怕相隔甚远,都能听到宛如雷霆震怒般的咆哮声

    来了

    黄叙心神一震,成功与否,就看今日

    而驻扎在离汾阳城十里地的当于骨都侯大营,原本已渐入梦乡的两万大军被这突如其来的轰隆声震醒。

    当于骨都侯被吓了一跳,拎着甲胄就跑出了大帐。

    “发生什么事情了”

    见所有人望向北面,当于骨都侯高声问道。

    手下士兵也不知道,只知道声音来自北方。

    正当以为只是一个意外时,就有眼尖的人嘶声高喊道。

    “那是什么”

    放眼北望,一条白线如万马奔腾,愤而朝着当于骨都侯的大营呼啸而来。

    待到离他们只有一里地的时候,众人才是看清了夜色下的场景。

    这是巨浪

    身处内地,何时见过这种只有海边才见过的滔天巨浪。

    当巨浪来袭之时,当于骨都侯甚至来不及传令三军做出应对之策。

    洪水滔天,在天地之力下,两万大军只能算是一只只渺小的蚂蚁,顷刻间便被吞没。

    一时间,不善游泳的南匈奴人被淹死、呛死者无数

    在洪水席卷之下,这些内心恐惧的匈奴人,甚至发不出一声有效的求救声。

    当于骨都侯下令扎营的地段,本就是这片山区少有的洼地,也只有在这平坦之处,才能彰显出他匈奴铁骑的最强战力

    没想到,这处用于发挥他匈奴骑兵战力的洼地,却成了他两万大军的埋骨之地

    整个羊肠仓地界,不足一个时辰,成了一个泽国

    哪怕是地势较高的汾阳城,此刻也被淹没了足足一人深

    “全军都有,乘坐船只,往西北方向进发”

    “诺”

    见到了这般天神之力,知道这次水淹三军之计出自自家主将之手,黄叙手底下的八千人马顿时陷入极度的兴奋。

    难得一见的是,在这个原本干旱的北地,竟然有上千条简陋的船只,在这人为造成的泽国之中航行

    哪怕是最骁勇的骑兵,在水里,也发挥不出半点的实力

    当黄叙率部赶到时,水势已经稍退,可以看到一个个抱着漂浮物在水中求救的匈奴士兵

    黄叙立即下令,先用箭矢扫射,替未尽全力的大自然力量贡献了一手补刀收人头。

    一夜过去,洪水滔天的羊肠仓地界,终于是在汾河的自我调节下,大水渐渐退去,露出了已经是泥泞不堪的地面。

    黄叙带队跳下已经搁浅的船只。

    经过一夜的补刀,死在他们刀箭之下的匈奴士兵,恐已近万数。

    剩下的幸运儿,也早已在洪水的折磨之下失去了原本的战斗力。

    能趴在地上往外喷水的,已经算是比较活泛的了

    遍地尸体,当于骨都侯苦心扎下的大营,早就成了一地残渣。

    反倒是原本属于这些匈奴士兵的坐骑,受损的只在少数。

    这当然是因为马儿天生就会游泳。

    这次的洪水,来的快,去的也快,毕竟不是南方,想要洪水泛滥数日,乃至上月,在这北地显然是不现实的。

    很多马儿被洪水洗礼之后,竟是欢快的在地面上踏着步,浑然未觉,它们的主人已经是成了一具具的尸体。

    黄叙立刻下令,收拢马匹,俘虏对方士兵。

    八千人,立刻投入到了清扫战场的工作中。

    早就失去了战斗力的匈奴人,在面对他们的大敌收缴物资的时候,竟是做不出一点的反抗。

    最终,收缴完毕,经过清点,缴获良马八千匹之多

    俘虏匈奴士兵也达上万

    黄叙,水淹三军,一战大捷

    “将军,你看,这是谁”

    副将兴高采烈地将一个还在朝外喷水的大胖子拎了过来。

    大胖子被扔在地上,立刻是跪地求饶道“南匈奴yue当于骨都侯,乞降”

    黄叙仰天大笑。

    “传令,留下百人看管俘虏和缴获的物资,等待后方决堤的千名兄弟到后,一起押往晋阳,等待主公发落,剩下的人,骑上匈奴人给我们准备的战马,回援晋阳”

    “诺”

    全军上下,士气大盛

    自秦耀力退淳于琼三万大军,徐庶火烧阴馆灭了于夫罗和郎氏骨都候的七万大军之后,小将黄叙再度创造奇迹。

    三路大军,纷纷朝着为战火点燃的晋阳大本营而去。

    而另一边,屯兵于兹氏的关羽部,也迎来了战局转折

    ” tart”bnk”

    天才本站地址。小说网阅读网址  ,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