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风起长安 > 正文 37.整顿吏治
    “不算晚,陛下如今只是在观察您,看您有没有进一步的结党动作,我甚至有种感觉,这是陛下在有意考察您。”刘洎说道。

    “考察”李泰不解。

    “对。”刘洎说“看您如何对待投入麾下的臣子,看您是否统御有方,看您是否为了增加人望不分良莠一概收揽。”

    “太子会不会在此时发难”李泰仍旧愁容不展。

    刘洎摇头“如果我是太子的智囊,我一定劝太子按兵不动,因为现在陛下虽然倾向于魏王您,但毕竟还没有明确的表态,太子毕竟是嫡长子,立嫡立长是千古不变的正统,就算陛下心里怎么青睐您,可还是顾忌那帮把王道正统整日挂嘴边的老臣。此时太子如果贸然行动,不仅扳不倒您,而且可能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李泰频频点头,笑着说“太子那边,不仅魏征那老倔头就有这样的韬略,听说郑家那几位,最近也跟东宫走的很近。”

    刘洎笑着说“国手对弈,往往要算出多种可行的棋路,提前布局,如果对方没有选择最好的落子点,那自然更好。就算对方选择了最好的棋路,那我方也有应对之策,这才是弈棋之道。”

    李泰拍手称赞,对刘洎一躬说道“有道理,该怎么办,请刘公教我。”

    刘洎“殿下您应该一暗一明两手,暗中的,向东宫派遣细作,不过这点相信殿下应该已经早有布置了,臣现在想说的,是明的,整顿吏治。而且眼前就有一个大好的机会,殿下可以大展拳脚。”

    “整顿吏治,怎么整顿”李泰不解。

    刘洎缓缓的说“前天京里来了十几个乞讨的灾民,正好被我撞上,我见灾民们一口江南口音,便上前攀谈,一问才知道是洪州来的,继续聊,竟聊出了惊天大案。据灾民们说,洪州前年和去年都遭了灾,前年收成不到往年的一半,去年几乎绝收,但官府不仅不发赈灾粮,还依旧向他们收田租,他们实在交不起租,只能出来逃荒。根据朝廷制度,地方如果遭灾,收成减四成就可以向朝廷申请免租。洪州连续两年报灾,我是有印象的,当时就觉得洪州的事不简单。为了稳妥,前天我连夜调阅了洪州近几年的奏报,确定他们前年和去年都报了绝收,朝廷不仅连续两年免了洪州的租,而且前后共调拨了六十多万石的粮食赈济,如果灾民们说的是实话,洪州官员不仅赈济粮一粒未发,这两年竟然还继续向百姓征收田租,那赈济粮和收上来的田租就一定被官员中饱私囊了,我原本已经写好了奏本,但后来一想,这不正是殿下振作的好机会吗而且洪州刺史王君范是琅琊王氏的后人,皇上这几年有意打压江左士族,殿下在洪州一案借题发挥,狠狠的整治江左士族,迎合圣意。况且王君范与汉王殿下交往颇多,此案坐实,顺手牵羊打击汉王,削弱太子,正是一举三得呀。所以臣没有声张,昨天我已命家人将这批灾民全部安置在南城了,目前朝中其他官员应该还不知道。”

    李泰听的入神,反应了一会,正色对刘洎说道“我该怎么办”

    刘洎正色道“如果洪州的案子属实,那就肯定不是一个两个贪官能做到的,贪墨赈济粮和冒征自肥这么大的事,洪州竟然连续干了两年,两年来地方上无人检举,也没见江南道的监察御史弹劾,说明整个州所有官员都有参与,包括江南道的御史恐怕也不干净,若不是上下其手,怎么可能保住密至于朝中有没有人参与也不好说。”说到这里,刘洎也不免痛心。

    李泰也颇为义愤,拳头狠狠的砸在桌案上“整个州的几百名官员官员都烂掉了。灾民们没饭吃,他们还在搜刮,这些人的良心都被狗吃了”

    刘洎接着说“殿下主动揭发此案,除了在皇上面前态度鲜明,要严办这些贪官污吏,一查到底,还要力争主审这个案子,要让陛下看到您整顿吏治肃清官场风气的决心。您的博学雅量已经不需要再向陛下证明了,趁这个案子你要向陛下证明,您不仅能用才学风度收拢人心,更有雷霆手段收拾贪官污吏,不怕得罪人敢于担当,尤其是不怕得罪权贵。陛下是一代雄主,绝不会允许自大唐的继位者是烂好人或是碌碌无为之人,您必须向陛下展现出能治理好大唐江山的才干、魄力和胸怀。能把大唐的功业发扬光大继往开来,才是皇上最看重的。”

    李泰脸上浮现出激动的神色,“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我明天一早就向主动请缨。”

    “这是我替殿下草拟的奏章,殿下如果觉得还能用,今晚就亲笔誊写一份。”刘洎阻拦“此事关键在于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突然发难,为了防止王君范在京中的同伙杀人灭口,我秘而不宣,明天殿下进宫揭发,皇上除了龙颜大怒,必然会传召灾民当场询问详情,坐实了灾民的话后,皇上会召集政事堂的宰辅重臣和在京诸王,商议解决之道,届时,殿下您一定要表现的义愤难当,不管太子的主张是什么,您一定要坚定的主张严办,就算跟太子意见相同也要这么说。”

    李泰会意,旋即一笑。

    六月十九,东宫、立政殿

    汉王李元昌急匆匆的进来,太子李承乾示意左右退下,“怎么样”李承乾关切的问。

    “是真的。”李元昌点头,兴奋之情溢于言表。

    李承乾刚要说话,见一个内侍在殿门口向内张望,李承乾脸一沉,冷冷问道“什么事。”

    那内侍胆子极小,见李承乾不悦,急忙跪下,一边磕头一边说“回太子殿下,侯尚书到了。”

    李承乾说“让他进来。”

    侯君集迈着大步器宇轩昂的走进来,跟李承乾和李元昌见了礼,笑着说道“殿下,臣已经打听准了,是真的。”  ,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