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风起长安 > 正文 301.齐州之谋(落幕?还是
    正出神感慨间,一阵急促的马蹄声叫醒了发呆的东方云,一支马队卷起尘土从齐州城中飞奔而出,跑出大约一箭地后,马队领头的两名骑士勒住了马,整个队伍也停下了,率先停下的一人回头看向齐州城,虽然太远看不清那人面容,但从衣着判断那很可能是个女人,东方云感觉那个人在看着自己,是的,他确定她在看自己。

    东方云莫名的有种熟悉的感觉,好像跟她打过很多交道,但东方云想不起自己熟悉的女人中哪个会出现在齐州,两人隔空相视几个喘息,那女人一抬手,掉头打马走了,其他的骑士紧随其后,消失在傍晚的余辉中。

    太阳已落下一大半,残阳似乎急着下山,他在告诉世人,齐州的大戏落幕了。

    天边仅存的那抹光亮提醒着东方云,齐州之行并不完满,尚有一个关键疑问没有解开齐州正的有八绝吗

    会不会从一开始,齐州就没有八绝

    如果八绝出现在齐州,是整盘布局的一部分,那么包括自己在内,江湖上那些觊觎八绝的帮派和豪强,都成了这局棋的一枚棋子,整个齐州之局都按照他的设想在推进,不管最终谁得到了那个锦盒,最终的结果恐怕都不会有太大的变化。

    东方云恍然想起刚才那个感觉熟悉的女子,她们也是为了八绝而来的吗

    她们那一队人马此时出城,想必已在城中停留多日了,完整的经历的齐州之谋,她们会看出八绝很可能是鱼饵吗

    东方云长长出了一口气,有些答案,恐怕要等到自己回到长安,才能得到答案了。

    但有个问题毋庸置疑,齐州的戏落幕了,长安的大戏就要开场了,那里,即将落下关键的胜负手,生死劫。

    魏征近几日颇有些焦虑,按惯例,钦差回京后,天子会召见,钦差面君时会将此行的见闻和重要事项进行奏报。

    魏征想对皇帝说的东西有很多,所以回京这一路,他整理了一路,更写了一路,洪州一案的来龙去脉,自己乡间走访的详细经过,各个环节的要害、厉害关系和疑点,事无巨细,凡是想到的都写了下来。

    甚至是两次派密使进京送密奏的经过和疑点,魏征也一字不落的写了下来。

    他是极认真的人,又不嫌麻烦,有时有了新考量或认为不够严谨,会把已经写好的十几二十页全部撕掉,重新另写。

    所以虽然整个奏本近两万言,但还是在进入长安前完成了,魏征原计划,拿着这封万言奏本,单独面见皇帝详谈一番。

    哪知刚一回到京城,一则重大消息打乱了魏征的计划齐王谋反,新任齐王长史权万纪在赴任途中被齐王派人截杀,虽然侥幸冲出了埋伏圈,但还是被齐王的刺客追上并残忍的杀死,随行的护卫和两名不明身份的人一个不剩,全部惨死。

    齐州的事震动朝野,皇帝在紧急召见宰相和皇子们商议对策后,忙着任命行军总管,调阅附近各州折冲府在籍军户情况,亲自督促兵部和李勣部署各州兵力调配和粮秣武备,此后数日,天子将全部精力集中在齐州,根本没心思召见魏征。

    随后的几天,齐州那边虽没有消息,但天子却不召见任何臣子,似乎要专心致志的等齐州的消息。

    其实魏征知道,齐王根本成不了事,叛乱最多两三个月便可平定,但皇帝之所以如此重视,乃是因为多年来的心障,心障的来源,正是源自武德九年六月初四,发生在玄武门那场震动天下的惨变,李建成、李元吉及二人十个儿子,在那场惨变中命丧黄泉,而皇帝每每想起那场惨变,便夜不能寐。

    李世民越是愧疚,就越是宵衣旰食、律己纳言,没人知道皇帝那孜孜不倦的励精图治里有多少恕罪和自我安慰的成分,但大唐在他的治下越发的欣欣向荣,百姓享受着生业资繁的太平治世,整个帝国沐浴在勃勃生机中。

    作为武德九年惨变的亲历者及贞观治世的参与者,魏征知道,皇帝不管怎么恕罪,那份愧疚感和自责都不会消失,反而会随着年龄的增长和岁月的沉淀越发的厚重,而李世民越是对当年那场兄弟相残的惨变心存余悸,越是害怕自己的儿子再次陷入到自己当年的轮回中。

    而李祐此次的叛变,却比李世民残杀兄弟更令李世民痛心,因为李祐揭开了李世民永远都不愿触碰的伤疤太极宫内,兵谏逼宫,以子囚父,武力夺权。

    为了掩盖自己囚父夺权的事实,李世民不惜违背天子不查看起居注的千年修史规矩,多次威逼史官和监修国史的宰相房玄龄,不仅数次调阅起居注等国史,还亲口指示房玄龄等人如何修改,将武德九年那场惨变改的面目全非。

    不过单纯修改文字不能彻底抹平李世民心中的伤疤,这次李祐的反叛,不仅彻底唤醒了尘封的记忆,更在伤口上面重重的撒了一层盐,令李世民痛不欲生,正如皇帝在诏书中所言“夫背礼违义,天地所不容;弃父逃君,人神所共怒往是吾子,今为国仇生为贼臣,死为逆鬼吾所以上惭皇天,下愧后土,叹惋之甚”

    齐州之事,恐怕没有个月,皇帝是没法从阴影中走出来的,自己这份奏折,如果近期便跟皇帝详细剖析,无疑等于在他的伤口上又补上一刀,想明白了这一层,魏征暗自决定,索性等等吧,等皇帝走出齐王叛乱的阴霾再说吧。

    魏征有时懊悔,如果能早回长安数日,恐怕就不是这番光景了,而魏征本有机会早些回来的,如果跟洪州百姓不告而别,如果在接到诏旨当天就秘密北上,或许之后就不会在耽搁那么多天了。

    只是由于接到诏旨的当天,王君范便设宴为魏征践行,席间王君范有感于魏征还其清白公道,虽然魏征反复强调只是出于公心,但实在盛情难却,不免多喝了几杯,当天便没有成行。  ,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