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风起长安 > 正文 480. 大唐秋色(三十四)救灾奇谋
    中文 中文域名一键直达

    最难的就是度支司和民部司的两位郎中,上面两头都是大人物,都惹不起,也更不敢去主动招惹,所以索性就把弄好的账放在明面上,不管谁来翻阅,不管哪个长官要来调阅,随时拿走,烫手的山芋能扔就尽早扔,但两人这招根本没用,不管是吴王还是杜楚客,根本就不来调阅,也不派人来,好像压根就没有这回事一样。

    长安,永平坊,还是上次李恪与裴宣机见面的那所偏僻的宅院,不过这次来跟李恪见面的人换成了柳奭。

    柳奭比李恪来的还早,李恪一露面,柳奭便急着跨步上前“殿下急着找臣回来,可是为了金州筹粮救灾的事”

    “嗯,父皇让我统筹金州救灾度荒的事,看来你是知道了。”李恪原本对柳奭这段日子一直不在京城颇有成见,但此刻柳奭态度积极主动,李恪的怨气顿时消减了二三分。

    “臣在民部有些故旧,近来的事听说了一些。”柳奭一脸郑重的说道“殿下,臣的意思是,不必跟杜楚客那小人一般见识,他不过是魏王的一条狗,跟他较劲就失了身份,就算赢了,殿下既不光彩也得不到实际的好处,反而耽误了殿下的正事。”

    李恪露出我明白的神色,那意思是你说这些我还不懂吗“你以为我是跟他较劲吗杜楚客处处不肯配合,是给我下套呢,父皇委派我统筹金州救灾,他们看着眼红,若是我的差事办砸了,他和老四隔岸观火看热闹。哼,卑鄙小人,跟我玩阴的,为了让我在父皇面前失宠,不惜拖延了金州百姓的救灾粮,视百姓生死于不顾,禽兽不如。”

    柳奭想了想,正色说道“杜楚客虽然将党争凌驾于朝廷大事之上,是阴损了些,但现在殿下的当务之急是赶紧筹措出救灾度荒的粮食,如今正是关键时期,天子将此事交由您统筹处置,也有考察您办事能力的意味,您若不能快刀斩乱麻将救灾的事办的漂亮,这个机会就白白错过了。”

    “找你来,就是为了商量这个事的。”李恪一脸泰然的说道“我打算召集在京的王宫贵戚和世家大族,号召大家为了金州灾民踊跃捐输钱粮,我个人会带头捐一万石粮,你柳家最好也捐出十万贯钱,这十万贯钱,大概够买八万石左右的粮食,当然了,这十万贯钱不让你白捐,我会上表父皇,针对此次捐粮捐款的义举,凡是出资出粮的,不管现任何官何职,就算是没官没品的商贾布衣,每捐一万贯钱或八千石粮,朝廷便授予捐粮或捐款者的长子散官一等,你不是一直说你儿子刘爽不正经读书,恐怕将来参加科考不中吗,有了这么一捐,刘爽便可直授个从七品下的散官,这可是正牌子科考入仕的士子们都很难得到的。”

    柳奭略一思忖,便想明白了李恪此举的深意,给金州百姓筹措赈灾粮的差事是由李恪统筹主持,建议捐粮捐款给灾民也是李恪首倡,朝廷给捐属钱粮者的子弟授官也是李恪的建议,将来这些人的子弟当了官,这些人全家都会感念李恪的好处,就算不投入李恪的门下,李恪在朝野中的威望也快速的提升了一大截,在舆论上就占了先,这一招既办成了朝廷的差事,又没花朝廷一文钱,而且还收拢了一大批人心,这是一石三鸟的好事,前两只鸟足以讨得皇帝欢心,后一只鸟则让李恪收拢了人望,高,实在是高明。真不愧是身兼李家、杨家、独孤家三家帝后血脉的皇子,骨子里就擅长权谋之道。

    柳奭正琢磨着,就听李恪又说“有了你我带头,其他的王公高官和世家大族再凑一凑,就算凑不齐一百万石,几十万石是能弄出来的,金州那边就能先支应一阵了。”

    柳奭点头说“这样一来,民部那边就可以慢慢转圜了。”

    李恪笑着说“民部转圜就是后话了,有几十万石粮食,金州那边大面就足够了,卢照己那些地方官的心思,我大概是知道的,他上报一百万石赈济粮食,是打了埋伏的,这些地方官都精着呢,富余的部分是预备着从上到下有多少层刮呢,户部拨出钱粮来,真正能到地方官手里没几个子,朝廷的拨款,你见过几个能全数到地方的这次金州也一样,从上到下,凡是经一手的都得克扣点,再有几个关键人吃点回扣,一百万的粮能有二十万能实打实的用到百姓身上就不错了,这些事其实大家都心知肚明,不过没人愿意说出来罢了。”

    来之前柳奭心里一直打鼓,不知道李恪葫芦里卖的什么药,如今见李恪只是让自己带头出钱,这对他来说是最轻松最简单的事了,之前所有的担心都是多余的,想到这里,柳奭的暗自出了一口气,而且思路也活跃了起来“那民部那边”

    李恪一阵冷笑“那边不用担心,我已有所布局了,杜楚客,哼等我弄完了救灾的事,我自会跟他杜楚客掰扯清楚,杜楚客的尚书也干不了几天了。”

    唐代人文小趣事之13唐代的时尚女装。唐代的女装,从上到下大致可分为一帽、二衫或襦、三帔、四裙这四大类。今几种有代表性的一帽,关于唐代的影视剧里,经常看到的高顶圆环状宽帽檐下有一圈垂下的白纱,挡住脸的帽子,叫“帷帽”,一层白纱遮面,半遮半露,戴帽者能看清别人,别人看不清戴帽人,彰显的是朦胧美。帷帽是一种演变自“羃篱”ii读蜜梨,羃篱的罗纱从帽檐下一直罩着全身,显然这不光遮挡了风沙,更遮挡优美的身段和身上的衣衫,所以羃篱逐渐被只遮掩到颈部肩头的帷帽取代,帷帽还有一个名字,叫席帽。当然大唐的女子也十分崇尚胡风,所以男子常戴的胡帽在女子中也甚是流行,比如尖顶帽、浑脱帽、卷檐帽,只不过女子戴的胡帽上,会加一些装饰,比如珠串,再比如垂钿,而且颜色也会比男子戴的胡帽更鲜艳一些。  ,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