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风起长安 > 正文 557. 大唐秋色(一百零一)头筹
    ss

    中文 中文域名一键直达

    李三十娘被说的面红耳赤,用力一推柳月秀,嗔怪道“你胡说什么呢”

    东方云一听是柳奭之女,便上了心,认真打量起柳月秀,只见此女十七八岁的年纪,圆脸,看起来微微有些胖,柳眉凤目清秀俊逸,虽然穿了一身胡人男装,但仍掩不住秀丽的容颜,此女虽算不上绝色佳人,却也别有一番风情。

    柳月秀见东方云打量自己,却也不害羞,大大方方的回望着东方云,将东方云也上上下下好好打量了一番,此举倒让东方云觉得有些不好意思了,赶紧将目光挪到一旁,清了清嗓子以缓解尴尬。

    柳月秀见东方云闪开了目光,嘴角扬起得意的笑,如同胜利者一般,扬着头说道“走吧,一会要开场了,我们几个刚才还纳闷呢,你家里人只把马牵来了,人却没到,没想到你是去忙里偷闲找郎君去了。我跟你说哦,长乐公主不知从哪搬来了援兵,看样子有两下子,咱们不能轻敌大意了。”说着拉着三十娘走了。

    一时两队都在场边检查马匹,检验鞠杖,东方云向着对面的队伍中看去,一眼便看到了长乐公主正在整鞍拽镫,东方云曾在宫中远远的见过一次长乐公主,这次与上次在宫中见的不太一样,今日公主一身窄袖劲装胡服,显得比实际年龄略年轻些。

    这时一旁的柳月秀碰了碰李三十娘的胳膊,向对面的队伍指了指“看,就是她,过来了,长乐公主找来的外援,好像很厉害的样子。”

    李三十娘询问“就是刚牵马走到公主左边那个”

    “对,就是她。”柳月秀哼了一声“都看紧了她,别给她机会啊。”

    东方云顺着柳月秀手指的方向一看,顿时愣住了,柳月秀口中所说的所谓的长乐公主的外援,他竟然认得,分明就是凌云台的头号女密探,那个曾经跟自己配合一同查案,假扮徐珍儿的雪燕。

    此刻雪燕在长乐公主身旁站住了,略整理了马鞍后,也正四处瞧,看了看柳月秀这边的队伍,又扫视向别处,恰好也看到了东方云。

    两人四目相接,都十分的惊诧,但惊诧略有不同,雪燕的惊诧中带着愤怒,而东方云是惊诧中带着不解,两人都没想到会在这里见到对方,雪燕似乎牵马想走,但犹豫了一下,勉强留了下来。

    东方云虽然没打算走,却也楞在原地,他奇怪的是,这雪燕竟然还认得长乐公主,而且能被长乐公主邀来当援兵,显然关系也不一般。

    就在两人都觉尴尬时,只听一声鼓响,这是即将开场了,催促双方上场就位。

    柳月秀和长乐公主两边出赛的选手都翻身上马,催马向毬场中央走去,雪燕见状,也急忙翻身上马,这才缓解了尴尬。

    对阵的双方不是皇室公主郡主,就是世家望族的千斤小姐,个个衣着鲜亮不说,她们胯下的战马更是个顶个神气活现,个顶个的高大健硕体格威武,一看就绝非凡品,你的是阴山脚下的胡种神骏,我的是大宛进贡的汗血神驹,无论哪一匹拉到市面上都价值千金,更何况这样的名马,你有钱在市面上也未必买的到。

    一时两队开毬,毬场中顿时尘土飞扬,人喊马嘶,马蹄交错,两方队员或纵马飞驰,或抄路拦截,或挥鞠击毬,或吆喝队友提示传毬方向,双方抢夺激烈,或伸杆巧捅,或挥臂猛抽,或反手回敲,巾帼风采,不让须眉。

    恰好此时毬传至柳月秀面前,她在即将挥杆接到毬时,突然将鞠杖一抬,竟让过了波罗毬,这神来一笔的一晃一让,恰好晃过了正驰马赶来拦截的长乐公主,让柳月秀身后的李三十娘得了毬,三十娘得毬时前方恰好无人,只见她挥杖急抽,那波罗毬应声入网。

    场边四周一时掌声雷动,喝彩声四起,只听场边一人高喊“好,星毬娘子队拔得头筹。”

    “好”

    “好啊”

    “打的漂亮。”

    场下柳月秀和李三十娘等人带来的侍从侍女一片叫好声。

    这时长乐公主李丽质催马来到雪燕面前,皱眉质问“怎么了今天是不在状态吗我看你有点恍惚,要不要换人”

    雪燕抱歉的摇头“没事,可能是刚才没活动开,我没问题。”

    长乐公主点头,催马回到自己的位置,转眼一阵鼓声,再度开毬,场上吆喝声马蹄声再度响起,一时间人欢马炸,尘土飞扬。

    这回雪燕提振精神,大发神威,策马扬蹄,挥杖如飞,不久便打入一毬,这时场下唱分之人又喊“打星毬娘子队得筹,平。”

    “好。”

    “打的好。”

    这回轮到长乐公主等人带来的侍从们叫好喝彩了。

    场边的观众们这才注意到,三十娘柳月秀这一队的名字叫“星毬娘子队”,而长乐公主的队伍名称则取了个“打星毬娘子队”,不知道是不是巧合。

    原本无心观战的东方云竟也被场上的精彩表现吸引了,一时间也忘情的跟着喝了声彩,恰好此时李三十娘看向他这边,见他给对方喝彩,十分不悦,用鞠杖指了指东方云,示意他不要站错了队伍。

    东方云这才意识到自己在给对方加油,不免也有些尴尬,赶紧转过头去,不看李三十娘。

    唐代人文小趣事之48唐代的歌舞系列之八钵头乐、钵头舞。也叫拔头或拨头,此乐舞也是从西域传入,根据王国维先生考证出自西域“拔豆国”。唐代著名诗人张祜的容儿钵头诗就是描写这种舞“争走金车叱鞅牛,笑声唯是说千秋。两边角子羊门里,犹学容儿弄钵头。”旧唐书aiddot音乐志记载“出西域。胡人为猛兽所噬,其子求兽杀之,为此舞以象也。”舞者身穿胡服,戴面具,披发做舞。也有岛国日本学者认为这种舞蹈是印度传入,但日本现在此舞仍有传承,演出形式与史籍中记载相符。

    ,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