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风起长安 > 正文 604.当街翻脸
    ss

    中文 中文域名一键直达

    回头一看,东方云才知道魏叔琬没有骗自己,身后真的有一道黑黑的浓烟飘起,而且火源就在后院,在窦怀祖等人离开的方向。

    东方云心中着急,也不顾魏叔琬,飞一般跑向火源。

    魏叔琬在迟疑了一下后,也跟着跑向起烟点。

    怎么会着火呢这是同时出现在二人心头的疑虑。

    还没跑到后面的院门口,东方云已经明白了,起火的地点就在邸店门前的大街上,火堆很大,就在路中央,恰好就挡住了窦怀祖一众人的去路,火堆前方不远处,三名官差倒在不远处,看样子已经昏了过去,窦怀祖正指挥几名捕吏将倒地的官差架回来,但他没有再派人上前灭火,似乎对什么东西有所忌惮,而窦怀祖身后二十几名捕吏有些面露惊惧之色,有些则为难的搓着手,但无一例外都是望着大火束手无策。

    东方云忍不住拍手叫好,这火是谁放的真是及时雨呀真是我的救星。

    这时,一顶黄冠吸引了东方云的注意,两个女人的身影出现在东方云的视线之内独孤芸和青鸾,两个女人在街角不远处注视着火堆和窦怀祖那些人,虽然同样表情严肃,但目光中充满了自信和得意。

    东方云瞬间明白了,好样的。

    这场大火不仅挡住了长安县官差的去路,更给朱雀门的人回援了最好的指路参照,这时云河、精卫等人纷纷从四面八方赶了过来,但他们没有向官差靠近,而是机警的分别守在各个方向,将官差们所有出路全部封住了。

    东方云心里有底了,自己虽然人数比官差略少,但都是精锐,真要到了翻脸硬来的时候,打赢这些官差还是轻松的。

    魏叔琬刚跑出来时还有点蒙,此刻也反过味来了,快步朝窦怀祖走去,边走边大声下令“前面走不通就往南走,别耽误时辰,回去抓紧录口供办案子。”

    东方云露出一抹冷笑,果然没错,你魏叔琬越是急着回去,就越是心里有鬼。

    东方云快步赶到精卫跟前,掏出一样东西交到精卫手中,又低声交代了几句,精卫领命去了。

    这时窦怀祖已经带领长安县的官差掉头向南,东方云一挥手,嘲风、云河、青鸾等人分别朝官差的方向聚拢了过来,堵住了官差的去路。

    魏叔琬和窦怀祖都已经看出了这些人来者不善,窦怀祖一摆手,一名捕吏上前呵斥“大胆,什么人胆敢阻拦官差,赶紧滚。”

    捕吏的话不仅没有喝退任何人,嘲风等人反而又往前走了几步,距离官差的队伍更近了。

    “再不闪开,都给我抓起来。”窦怀祖大怒。

    “窦县尉息怒,他们都是刺史府的密探,在追查行刺吴王的刺客。”东方云知道不出面是不行了,走向窦怀祖,尽量用平复的语气说道“想走没问题,但这里所有人,得先让他们挨个排查,确定没有刺客,才能离开。”

    窦怀祖还没等说话,魏叔琬走到东方云面前,冷笑着说道“东方兄,你什么意思”

    “我什么意思你心里清楚。”东方云冷笑,这时候已经没必要跟魏叔琬兜圈子了,索性直接摊牌“把人交出来,咱们相安无事,我就当没今天的事。”

    魏叔琬撇嘴回道“我听不懂。”

    虽然魏叔琬嘴上说听不懂,但东方云从他脸色的变化上,看出了他听懂了“我再说一遍,你自己交出来,我就当没这回事,咱们井水河水两不相犯,你若坚持,我也只有用硬的,而且到那时咱们就不好看了,令尊魏太师也面上无光。”

    魏叔琬脸色铁青,摇了摇嘴唇,沉吟了片刻,突然爆发“放肆,姓东方的,我倒一味忍让,你却咄咄逼人步步紧逼,我知道你后台是吴王,跟晋王也走的近,但我劝你得志莫猖狂,你不过是六品官,我是五品,更是朝廷任命的长安令,真以为我魏叔琬是好欺的吗”

    东方云冷冷答道“我不欺你,你现在就可以走,我不拦你,但你的人,除了窦县尉,其他人都要接受检查,今日若没查出问题,我登门谢罪,任你处置,查出问题了,也自然有人跟你说去。”

    魏叔琬大怒,大声嘶着“大胆,我若不让你查呢”

    东方云也不跟他废话,举起手,向前一挥“动手。”

    “你敢”魏叔琬声嘶力竭的喊着。

    “谁敢”窦怀祖也怒了,抽出横刀,指着走过来的朝奉等人“我窦某人也不是吃素的,兄弟们,抄家伙,上。”窦怀祖从军多年,跟随过不同的主将出征,大唐兵锋所致,莫不是所向披靡,蛮夷莫当,到了长安城做县尉后,虽然不像其他老吏那样对百姓颐指气使,但也没受过这等窝囊气,今日这东方云仗着有靠山,这么跋扈,实在是欺人太甚了,皇上赏识你又如何,有亲王撑腰又怎样,窦怀祖举刀怒目,准备大干一场。

    唐代人文小趣事之69唐代著名公主女冠女道士。最有名的一位,便是太平公主李令月了关于太平公主的名字是否叫李令月,是另一个值得讨论的话题,限于篇幅暂不讨论。太平公主8岁时为外祖母杨氏积福而入道观为道士,但这只是虚名,仍住在宫中,在16岁时,为了躲避番邦联姻,这才真正住进道观,不过那道观是武则天专门为她修的,叫太平观,太平公主自己就是观主,所以在道观里干了啥别人也管不着。唐代还有两名著名的公主也做了女道士,即睿宗李旦的玉真公主和金仙公主,这两位公主出家的名义则是为祖母武则天祈福,两位公主分别成为了玉真观和金仙观的观主。这两位公主一生未嫁,不过她二人的绯闻却是层出不穷,很是香艳。后来的玄宗朝、代宗朝、德宗朝、顺宗朝和宪宗朝,公主出家为道更是屡见不鲜。

    ,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