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风起长安 > 正文 642. 假太子再现
    ss

    中文 中文域名一键直达

    狄知逊将狼头吞肩收到怀里,说了句“巧了,阿史那社尔的府邸也在长寿坊,有情况到阿史那社尔府上找我。”

    狄知逊出门,东方云看着狄知逊的背影,微微摇了摇头,待狄知逊消失在院门外,东方云又叹了口气,然后轻轻说道“出来吧。”

    话音刚落,云河闪身进来,“门主”

    东方云做了个小声的手势,示意关门。

    “怎么回事”东方云皱眉问道。

    云河开始说“我跟精卫一起跟景僧们到了延康坊,我进到院子后没多久,另一伙景僧也来到院中,两边好像早有默契,约定好了在院中集合,那院子里原本就有个景僧,还有两个人,一汉人一胡人”

    东方云打断了云河“能确定是胡人吗”

    云河点头“没错,那人跟汉人叽里咕噜说了半的都是胡话。”

    东方云点头“继续说。”

    云河继续说“景僧们似乎跟院中胡汗两个人应该很熟,说了话半天的话,中途那胡人有时候跟汉人说几句胡话。说了一阵后,两边突然吵了起来,声音很大,有个景僧说你们背信弃义,骗了我们什么的,那个汉人和胡人开始都冷笑,然后抽出刀,把景僧们都给杀了。”

    “都杀了”东方云眯着眼睛问。

    云河说“两个人身手都不错,尤其是汉人,刀法精熟,一看就是高手,而且我有种感觉,那个人跟逃出东宫的假太子有点像,不光是身形背影像,他有两刀的招式角度力道,都很像当晚那个假太子。”

    “假太子。”东方云默默念叨着,那晚的情形,在他心中太深刻了,兜兜转转了这么多天,终于又摸到那个影子了。

    云河见东方云似有所思,便没往下说,等着东方云想事情,东方云很快回过神来,点头示意云河继续,云河才说“杀完了景僧,两个人低头合计了两句,分别朝两头跑,那胡人是往南面走的,因为精卫守在那头,我就没跟,像假太子的汉人是往北走的,我就跟了上去。”

    “找到杀手的落脚点的了吗”东方云只关心这个。

    “我一直跟到大法寺,我怕打草惊蛇,就没跟进去,但我在附近等了很久,那人一直没出来。”云河笃定的说。

    又是大法寺,精卫和云河的跟踪目标都进了大法寺。

    精卫和云河都看着东方云,东方云想了很久,快步走到书案前,快速的研了几下墨,提笔蘸饱了墨,笔尖飞舞,转眼间写了一封短信,交给云河“立即赶到醴泉坊,交给崔擢,什么也不用说,让他依计行事。送完信后到长寿坊阿史那社尔的府邸附近等我。”

    云河出去,东方云转身对精卫说“你留在这里,等芸姑娘,她回来后,立即带她去长寿坊阿史那社尔的府邸附近,在那里跟我汇合。”

    一切都交办好后,东方云立即赶往长寿坊,他心里原本不想让狄知逊参与的,所以才找借口支开狄知逊,但云河带回来的情况出乎意料,事态陡然变得更加复杂了,让狄知逊去找阿史那社尔去却成了歪打正着了。

    长寿坊,东方云赶到阿史那社尔的府门口,颇感震惊。

    大将军府的正门大开,府内鼓乐大作,东方云于歌舞一道并不精通,只大概听出像是景云乐,想了想,这阿史那社尔还真不同于一般的胡人,倒也有几分风雅。

    迈步走上台阶,一位家人快步迎上来,笑着说“不知贵客可是来赴宴的”

    东方云一愣,随即明白了,这阿史那社尔在府内摆宴待客,这乐舞就是来待客的。

    那家人见东方云愣神,竟笑着主动替东方云开解“我家大将军的请柬,贵客若是忘拿了,小的替您禀告一声。”

    东方云一笑,“敢问狄公可还在贵府上若还在,烦请您进去找一下狄公,我就不进去了。”

    家人一听东方云提到狄公,赶紧正色说道“既是狄公的朋友,请进,我家大将军特意交代过,若是狄公的朋友来了,无须通报,立即请进。”

    跟着家人进入府中,立时就感受到喜庆欢天的气氛,乐舞在正院正堂刚开演,一群人在正院围观,喝彩声此起彼伏连绵不绝。

    但那家人带着东方云经过正堂却不做停留,穿过了两进院子,到了第三进院子,家人才停下,指着东面一排厢房笑着说“狄公就在演武堂内,贵客请进,没有吩咐,小的不能进去。”

    东方云走到厢房门口,刚要敲门,那门开了,开门之人正是狄知逊。

    狄知逊看着东方云的脸,已经了然“有新情况”

    唐代人文小趣事之76唐代中枢机要门下省运行。按唐制,中书省起草的诏敕,要署上时间,并且中书令、中书侍郎、中书舍人都要署名后,才能送至门下省覆核。门下省覆核通过,则侍中、黄门侍郎玄宗朝后改称门下侍郎、给事中都需要签名,如果是一般诏敕,批复就比较简单,除了署上核准的时间,只须写上“判书如右,请奉制付外施行”等字,复奏皇帝御批施行;如果诏敕的内容是军国大事或涉及重要的礼仪事件,则门下省需要额外附加一段溢美褒奖的文字,当然,这段文字主要是形式意义。如果门下省不同意中书省的诏敕内容,有权“封驳”、“涂归”或“封还”,“封”就是密封后退回,“驳”则是附上了反驳的意见,如果直接在诏敕上涂改,则称为“涂归”,不管是封驳、封还或是涂归,中书省都需要考虑修改或重新草拟诏敕,如果不想修改,那么就要召开政事堂会议,中书省和门下省的宰相们一起开会讨论,另外,能参加政事堂会议的都被认为是宰相,尚书省的左右仆射,如果没有“同平章事”、“同中书门下三品”的兼衔,不能参加政事堂会议,也不会被认为是宰相。

    ,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