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风起长安 > 正文 648.神佛保佑
    ss

    中文 中文域名一键直达

    玄苦暴怒的叫喊着再次朝东方云冲了过来,牟足了劲要一金瓜砸碎东方云的脑袋。

    不过玄苦刚冲了几步,第二轮箭雨又从天而落,玄苦无奈,只得再次左躲右闪,先退到最近的房檐下暂避一时。

    虽然有两轮箭雨的掩护,东方云不用跟玄苦纠缠,却不能缓解他急切的心情。

    信号已经发出去有一会了,阿史那社尔的突击队呢,就算没冲到院中,怎么一点动静也没有

    阿史那社尔啊,你这话说的挺满挺大,还亲自率人突击,还什么中心开花,还什么李靖大将军的妙计,可你的人呢再不来,恐怕房间内的突利设就要想到办法逃走了。

    东方云心里正着急,开始盘算万一阿史那社尔那出了状况,自己这边一个人怎么应付,冲过去强行留住突利设吗自己一个人,对付一群人,真是

    正思量间,忽听院外一阵喊杀声,而且兵器相撞,俨然是打起来了。

    难道是阿史那社尔的敢死队正好撞见了突利设的手下转念一想,对啊,那些护卫也没进来呀,是的,阿史那社尔跟他们迎面撞上了。

    东方云猜的不错,阿史那社尔的敢死队,正好跟赶过来的护卫当头撞上,两边都没料到会是这样的遭遇战,也都没说废话,果断的用刀剑说话了。

    天上箭雨如蝗,外面杀声震天,房内的人终于坐不住了,知道大事不妙,趁着箭雨落地冲出了房子。

    见目标要跑,东方云咬了咬牙,一不做二不休,反正也只有突利设和玄苦两人,既如此,他不再犹豫,跳下房檐直扑那人。

    此时玄苦迎了上来,抡着金瓜朝东方云身上招呼,那金瓜份量不轻,但玄苦颇有力量,金瓜在他手中如同一根筷子,灵活的上下翻飞,这金瓜只要打到人,不需要打中要害,那就是骨碎劲折。

    东方云手中虽然没有兵器和暗器,但轻功和拳脚功夫仍在,闪转腾挪与玄苦过招。

    逃出之人没有看热闹,趁着玄苦跟东方云周旋,赶紧朝院外冲。

    东方云暗自着急,但玄苦是不要命的打法,面对东方云的反击,总是不管不顾,既不躲闪更不格挡,只管挥舞金瓜朝东方云身上砸来。

    若真动真格的打起来,玄苦不是东方云的对手,但这不要命同归于尽的打法,还真是成功的拖住了东方云。

    东方云一边暗自着急一边观察玄苦招式的漏洞,准备一招将其击倒,就在此时,第三轮箭雨已经落下。

    “箭”东方云大喝一声,趁着玄苦一愣的功夫,闪身绕过玄苦,朝突利设逃跑的方向追去。

    玄苦急的红了眼,也不躲天上的箭了,只一味的朝东方云追,一幕奇观出现了,两个人,一俗一僧,都在追人,一个拼命追逃走的人,另一个拼命追前面拼命追的人,追人者被人追,被人追的人也在追人。

    两人追人的人都不管不顾天上落下的箭雨,任凭箭矢飞过自己身旁,但两个人都很幸运,一支支箭从他们身旁落地,直直射进自己跟前或身后的土地中,却没有一支射中二人。

    两个没有顾忌的人都是用尽了全力去追,这时脚上的差距就体现出来了,玄苦脚力不如东方云,拼尽全力仍没有拉近距离,情急之下,他将手中金瓜抛出,直向东方云后脑砸去。

    东方云眼看就要扑倒前面的人了,听脑后有风,暗叫不妙,也不回身看,一蹲身,那金瓜从东方云头顶飞过,前方之人比东方云要矮一些,东方云这一让可巧正砸在前面人的头上,虽然砸中的不是后脑勺,但也打中了头顶,那金瓜来势猛力道大,一般情况下,金瓜砸中脑瓜,脑瓜必然被金瓜砸碎,好在此人头戴席帽,那帽子替脑袋挡下了金瓜一大部分力道,但饶是如此,那人也被当场砸晕了过去。

    这突如其来的变故让东方云一愣,但随即狂喜便取代了惊讶,真是有如神助,佛祖保佑,老天帮忙啊,东方云俯身去查看那人死活,突然感觉身后又是一道恶风。

    原来是身后的玄苦又扑了上来,玄苦看到自己砸错了人,已经是心智大乱,嚎叫着飞身直取东方云,东方云脚跟一转,身子偏转,让过玄苦,玄苦收势不及,实实成成的扑在倒地之人的身上,那人原本被砸晕过去,被玄苦这么一压,反倒是苏醒了,只是他脑袋晕沉沉的,浑身没有力气,就算玄苦没压在上头,也是爬不起来的。

    东方云此时也看清了,倒在地上的正是突利设,见突利设没死,东方云长出一口气,暗道这番子真是命大,脑袋也是真硬,被金瓜砸中脑袋都没死。

    玄苦也看到突利设没死,心里稍安,不过他自觉被东方云戏弄,心中恼怒异常,翻身起来,疯了似的扑向东方云,东方云本不耐烦跟他耗着,但若是这样一直缠斗,若是突利设缓过来,怕又要跑了。

    东方云故意向后一退再退,避开锋芒,待玄苦上扑之势成了强弩之末,突然纵身向上一跃,一掌击在玄苦胸口,打的玄苦向后栽去,玄苦人还没落地,上去又补上一拳,正敲在玄苦太阳穴上,这一拳彻底将玄苦打晕了,倒在地上昏死过去。

    唐代人文小趣事之78中书、门下省的官员都有进谏的职责,这从官员的名称上就能看出来,比如“拾遗”、“补阙”,另外还有“谏议大夫”、“散骑常侍”,这些都是专门负责进谏的职位,就是专职找茬挑刺的。比如门下省有四个谏议大夫的编制定额,正五品。这些谏官,地位很高,既可以在廷争时当面指出皇帝行事的荒疏谬误,也可以评述宰相的施政得失,可谓上怼天下怼宰相,另外还可以上封事,就是以上书文字的形式讨论。拾遗补阙这些谏官,属于清要之职,而且由于是皇帝直接任命,不经过吏部的手续,按现在的话说就是钱多事少,而且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防止宰相擅权和皇帝独断专行。

    ,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