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风起长安 > 正文 655.强敌众多
    ss

    中文 中文域名一键直达

    扫视了一圈众人,东方云再度开口“我说的可都是江湖传闻。你说他淡泊名利吧,他还总是插手江湖事务,有些事看着明显没什么好处,他还非要管,比如去年洛川五友那件事,好像跟他也没什么关系,他非要出头,弄的洛川五友很没面子,那次若不是他笑癫道人,换了旁人去管,洛川五友恐怕早就杀人了,只不过摄于他笑癫道人的威名,洛川五友才勉强收了手。此人武功极高,好像生平还没遇到过对手,心计也极深。我们确实有过一面之缘,就在长安城中,前些日子,我们打过一次照面,我这个胳膊差点就废了。”

    说到这里,东方云突然想起了什么,补充道“他还有个外号,叫送子天王。”

    “他是个道士吗这送子天王的名号又怎么解”狄知逊问。

    东方云摇头“我不知道他信不信道,他成名已久,反正我们知道他大名的时候,他就叫这个名号,也没人知道他为什么这么叫。”

    “这样的一方豪杰,也搅进京城这谭浑水里了。” 狄知逊皱眉说道“知道他此行的目的吗他带来了多少人还有,他的行事风格、手段都是什么样的”

    独孤芸继续说“此人很怪,明明武功奇高,从无对手,但凡是都喜欢用计谋,说是用智不用力,不过此人确实聪明绝顶,他布下的局,迄今为止好像没有失手过的时候,前年的青州沉船怪案,去年灵州的大佛游街,还有嶲州的百狗义仓放粮案,江湖传闻都是他的手笔,但没人能抓住他的把柄或证据,官府费了挺大的力,到最后是什么也没查出来。”

    独孤芸提到的三个案子,有两个狄知逊是听说过的,都是极其诡异的奇案,不仅当地官府毫无头绪,上报朝廷后,刑部也派了能员干吏前往查证,结果是地方和朝廷的查案官员无论如何也查不出线索,最后只得以神鬼之说草草上报收场。

    狄知逊看过这些案子的相关卷宗,案情早已了解,他很遗憾不能亲赴现场查访案件真相,但没想到这次在长安遇到这些案子的真正的幕后操纵之人,这陡然激起了他的斗志和激情,能跟这样的对手过招,狄知逊不自觉的开始血脉贲张。

    但狄知逊不是个冲动的人,在短暂的兴奋后,狄知逊很快就平静了下来,这样的对手,心智手段和思虑方式都不可按照常理推断,否则也也不会让那么多办案高手无功而返了,想到这里,狄知逊陡然转头看向独孤芸,急切的问“姑娘是通过什么渠道打听到的消息”

    狄知逊从一开始就担心东方云江湖势力有牵连,尤其是黑道上那些所谓反唐的江湖势力,一旦那样,案件就更加复杂了,听了独孤芸的话,狄知逊已经坚定了自己的判断,这姑娘不简单,若说在江湖上没有一定的背景,怎么可能打听到这么多消息

    独孤芸转头看向狄知逊,她心思灵动赛过男人,已经从狄知逊的语气中听出了一些微妙的意味,反过来质问起狄知逊“狄公是质疑我消息的来源,还是想确认我消息的真假”

    狄知逊从没遇到过如此聪慧的女人,但话说回来,越聪明的女人也就越难对付,面对凌厉的反问,狄知逊楞了一小下,有些不知所措,但随即缓过神来,他是儒门正宗,圣人经典里说的唯小人与女子难养,他是牢记于心的,此刻他抱定了不跟女流争口舌之利的心思,淡淡一笑,大度的说道“姑娘别多心,姑娘的消息里,多有关于此人过往的行为事迹,消息若是准确,则可以据此推断出此人的性格和行事特点,以后若真的正面交手,这些都可以作为我们针锋相对的参照。”

    独孤芸哦了一声,狄知逊说的看似有道理,但却都是正确的废话,谁不知道可以通过一个人以前的行事推断他的性格和行为方式,只是你就算知道了,也未必能判断出对方下一步想做什么,世易时移,以往他干了什么,并不说明以后他还会据此办理。

    独孤芸正要开口说话,东方云抢先发问了“他是孤身一人来的还是带了帮手他是受了李承乾之托,还是有其他什么人请他来出头”

    “现在可以确定的是,他的几个兄弟应该都来了,云里雾、雾里云,精细鬼、伶俐虫、兴拱掀、掀拱兴,还有奔波灞儿和灞波儿奔,都是他的铁杆,也都不是凡人,各有手段,不好对付。”独孤芸皱眉说道“至于他是受了谁的怂恿或是请托,现在还不知道,此人行事十分怪异,不能用常理推断。”

    狄知逊听独孤芸念出的一连串名字,竟然忍不住的笑了“这些江湖人士取名字,真个是有意思,这名字他们也不嫌绕口”

    独孤芸好心提醒“别看他们的名字怪,不可小瞧了这些人,他们哪个都不是等闲之辈,随便揪出一个,就是称雄一方的豪强。”

    唐代人文小趣事之79尚书省。尚书省是执行部门,与中书省和门下省的关系,简单的说是中书和门下两省是上游,门下省是下游,是政策落实部门。除了尚书省直属的六部,事务性机关比如九寺和五监还有地方州县,都要听从尚书省的政令。根据诏敕的内容,尚书省有时直接将中书门下省发出的制敕转发到中央各部和地方州县;有时诏敕只说了大政方针,那么这时就需要尚书省根据大政方针制定出相应细则和具体政令执行手段措施,称为“施行制敕”。这分三种形式,一是“起请条”,即以制敕为主旨,拟定具体的执行方案。二是“商量状”,凡中书门下两省难以决断的军国大事,便下敕令尚书省的有司衙门研究,有关部门研究好了之后,写成“商量状”,将具体意见附在原敕之后供中书门下两省决策时参阅。三是“详定制敕”,凡中央各部门及地方州县奏请并获批的事情,还要由尚书省“详定”。

    ,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