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风起长安 > 正文 670.宰7相城府
    ss

    中文 中文域名一键直达

    李世民沉思了片刻,也想明白了这里面的道理,但李世民马上也想到了另一种可能“如果他将计就计,同意条件了呢朕见过突利设,豺声狼顾,绝非善类,更不是傻子。”

    “那就加码好了。”刘洎自信的一笑,淡淡的回答,如果突利设接受假太子的条件,那么假太子顺势追加更加苛刻的条件,“臣作为谈判副使,届时甚至可以提一些无理的条件。”

    李世民一脸严肃的问“若是他禀报乙失夷男,薛延陀以此为借口滋生事端呢”

    刘洎一脸淡定的回答“那朝廷到时候就宣布李承乾已经离开东宫多时,跟突利设交涉的一直就不是李承乾本人,所有问题都推到假太子身上。”

    马周想了想,这个计策看似高明,实则有很大的漏洞,这一计只有突利设选择当面揭穿假太子的身份时才有用,突利设若提出太子是假的,那朝廷就可以质问你突利设怎知太子是假的

    问题是,揭穿假太子,不就等于承认自己暗地里搞阴谋了吗突利设就算是再笨,恐怕也不会这么做。

    那么最有可能的结果就是突利设一味的假装不知情,就当对面坐着真太子,真跟你谈,磨出一个他可以接受的条件,到时候看你大唐朝廷是同意还是不同意

    想了想,马周已经有了结论,刘洎虽然提出了具体的办法,而且主动请缨去落实,但皇帝十有八九不会同意他这一计。

    果然,马周所料不差,李世民在沉吟了一阵后,摇了摇头“此计不够稳妥,以后再议。”

    皇帝否定了刘洎的计策,刘洎没有露出丝毫的情绪波澜,马周看着刘洎从容的神色,突然有一种感觉,刘洎会不会故意提出一个有漏洞、风险大的计策,他一开始就想到了这个办法皇帝不会同意,如今他刘洎已经提过自己的想法了,你皇帝不同意,总不能再为难我表态了吧。

    马周为官多年,近两年也常参加宰相议事的御前会议,深知这些宰相的城府深不可测,哪个也不是省油的灯,肚子里的心眼比蜂窝眼还多,但这个想法太过的阴暗腹黑,在脑中一闪而逝,他不愿继续往下深想。

    李世民的目光扫过众人,最终落在房玄龄身上,“玄龄,你来说说,突利设的案子怎么办交给谁来办”这种玩阴谋诡计的勾当,还得交给房玄龄啊。

    房玄龄从容往前迈了一步,低声清了清嗓子才说“贞观四年,陛下命李靖带领十几万精兵进兵漠北,一举荡平突厥,擒获颉利,解决了大唐北境边患,那一战之后,四方朝拜,蛮夷宾服,百姓得以休养生息,不再受刀兵之苦。但突厥故地荒凉未开化,地土贫瘠,既不能播谷种稻,又无法采桑植麻,就算是迁民实边,百姓种不出庄稼,实边也就站不住脚,朝廷从内地州县千里运粮送到漠北也实在不上算,更何况关中和山东经过连年战乱,也是十户九空,关中和京畿周边州县尚且人口不足,哪来的人口实边臣记得当年颜师古上书,建议朝廷将突厥人迁至黄河以北,分置酋长,各不统属,改牧为耕,分而治之。臣当年是反对的,臣所虑者,乃是当年后汉魏晋之际,诸胡内迁,以致永嘉之乱,前车可鉴。陛下后来还是采纳了颜师古之策,将部分突厥人内迁,但在突厥故地留下一部分人,并由安北都护府统辖,但安北都护府无法遏制日渐强大薛延陀,贞观十三年,陛下下诏,命阿史那思摩在突厥故地复国,其实是要以夷制夷,用突厥抵挡薛延陀的扩张,可惜阿史那思摩行事拖沓,贞观十五年才率众前往定襄,到了定襄,还没站稳脚跟,就被乙失夷男的大军赶了回来,从此我大唐与薛延陀的骑兵在突厥故地拉锯,以致有了今日的局面。”

    房玄龄回顾的突厥和薛延陀多年来的经历掌固,众宰相都深知,众人不明白房玄龄为何要说这些,这时就听房玄龄继续说“朝廷为何迟迟不对薛延陀动兵呢一是朝廷早已定下休养生息的国策,与民休憩,生养育人,对外用兵与国策相悖;二是兵凶战危,一场大战下来,将士死伤,朝廷划拨大笔的抚恤金还是小事,多少将士的家庭离散,要填多少孤儿寡母,那才是大事;三是打仗其实是打钱粮,每次对外用兵,耗费钱粮何止百万,战事时间一长,民部就要把国库的地缝都打扫一遍,打着打着国库就空了;四是几次用兵,吐谷浑、高昌,这些番邦虽然臣服,称臣纳贡了,大唐也扬了国威,但这些蛮夷的国土并不能纳入我大唐王土,朝廷不能设流官,不能征田赋”

    马周一直听的很认真,但听着听着,突然品出味来了,房玄龄先是回顾了一堆众人皆知的沿革掌固,然后又讲了一大堆大道理,听起来字字珠玑、句句真言,都是宰相谋国的老成之言,但细细一想,这都是与无关紧要的废话,跟突利设的案子根本就没有半点沾边的地方,跟李承乾也搭不上边,这哪里是在说案子,分明是避重就轻,不愿意表态,房玄龄用长篇大论把所有人都绕进去了。

    马周忍不住偷眼观察其他宰相,见众人都神色如常,似乎他们对房玄龄的话没有任何的惊讶和不解,马周稍一思量,便明白了,若说这些宰相一开始没搞明白房玄龄的意图,现在房玄龄说了这么多了,怎么可能还品不出个中滋味,看来这些人是抱定了作壁上观的念头了,看你房玄龄怎么收场。

    再看御案后的李世民,仍旧是眉头紧锁,一脸正容,李世民不明白,上次商讨与薛延陀的和亲之策时,房玄龄还是积极主动的,而且还献上了奇策,可是时隔数日,再次商讨关于薛延陀,房玄龄却一改前状,拿不出奇谋妙计也就算了,反而是高谈阔论,东拉西扯,净说些不着边际的话。

    ,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