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修真小说 > 细民手记 > 第一章 回家的路途
    转眼三日,明天就是五一法定节日,林已经收拾给父母带去的东西,准备踏上回家路途。

    李晓松在店铺里清洗青李也有三日,从这三日他工作的态度来看,这是一个极为仔细认真的男孩。他没有因为贪图快捷而马虎大意,看得出,他是一个经常从事农务劳作的农家子弟,拿着刷子,动作利落,一丝不苟

    不到两天时间,他就将五百斤青李洗刷得异常干净。林宽在离开前,将三天的薪水结算给他。五百斤青李,按照每公斤一元计算,李晓松拿到两百五十元钱。

    似乎没有想到这么快能拿到钱的李晓松,神情呆愣,怔怔地看着手中薄薄的三张纸币。

    他在云滇老家,每次帮阿妈到镇上市场贩卖蔬菜,也只能拿到二三十元钱,几十斤的蔬菜,是他家菜田里一周多的收成。而阿爸农闲的时候到矿场搬石运沙,累死累活,每天的劳务费也只有五十元,自从阿爸身体出问题后,家中更是一场艰难。眼下他不过是简单的清洗李子,虽然林哥要求很高,要每个李子用崭新牙刷仔细刷过,但竟然能抵得上老家两三个劳动力。简直像是做梦一样。

    直到林宽拍拍他的肩膀,拎上行李离开小区,李晓松还拿着手中薪水,呆呆坐在店铺清洗李子的板凳上。手中的纸币,仿佛散发出炙热的气息,等李晓松发现林宽不见踪影,才懊恼地锤着自己大腿,后悔地自言自语。

    “啊?林哥呢?哎呀,我怎么这么傻,应该跟林哥说我不要什么假期,我还能继续干!”

    此时后悔也无用,李晓松只能小心地将这三日的薪水装进自己的上衣的内袋里,心中越发珍惜眼前这份工作。他看了看空荡荡的场地,认认真真地清扫一番,每一个工具都擦拭清洁干净,摆放整齐,确认无误,才关门离开。

    ——

    ——

    林宽手中是最大号的包装袋,被塞得几乎要膨胀裂开,拎着袋子在街上行走,夸张到路人侧目。那是这两天他给父母采购的用品。虽然腌李果脯的生意很好,保持稳定的话,他也算有小富生活,但他衣食住行,也没有太大变化,不因手头闲余而大手大脚。

    他给父母买的东西,也不是华而不实的奢侈品。面料舒适适合年龄的衣裤,品质上佳的桂圆肉,颗粒饱满的干贝……

    都是一些日常可以穿着食用的平民物品,对习惯了简朴的父母来说,这些东西远胜价格昂贵的保养保健用品。他们可以轻松的穿着,可以将这些食物添加日常三餐。而不会因为太过高档,闲置一边,等着送礼。

    除了这些超市购买的商品,林宽还打包了一大袋自己腌制的果脯,将市面上能够买到的水果用品质最佳的凝胶腌制。色泽鲜亮,散发芬芳的果脯,占据了大半个袋子。

    搭上回老家的客车,行李塞进客车底下的货厢,坐到车厢最后一排,林宽侧头看了一眼空荡荡的肩头,看四下无人注意,确认般在肩头捏了捏。

    看似无物的肩头,正趴着一只小鬼。大概是吃多了凝胶,小鬼阿宝透明如冻胶的身体,可以随心所欲地隐没出现。林宽前几天第一次看见小鬼坐在阿卜头顶上,几秒钟的时间,完全隐没在空气中,也是惊奇无比。此时小家伙翘着小屁股爬在他肩头,周围没有一个人能够看见。

    这也是林宽能将阿宝带在身边的原因。至于此时被关在清州住处的老萝卜精,真要跟在他身后上街溜达,可以肯定的是,说不得转眼网络上就神现“惊天第一萝卜哥”的新闻。他也该被机关部门,请去喝茶。

    从清州市到老家凤城,沿路山峦起伏,隧道穿过青山,忽明忽暗。岭南一带,山林连绵,在隧道技术还未完善的过去,大部分人来往出行,都只能翻山越岭,路途遥远。如今一座座隧道横穿山岭,不断拉近岭南一座座城市的距离。

    高速路程平稳快捷,从清州出发,到客车开进老家的车站,也不过花费一个半小时。

    林宽的老家是临近清州市的一个小山城,三面环山,一面靠海,静卧在岭南连绵的山岭中,好似一个蜷缩着酣睡的穿着碎花布的孩童。虽然有些不可避免的沾染了些现代城市的机械和俗气,但是比起清州市这种白日车水马龙尘灰肆起,夜晚浓妆艳抹喧嚣达旦的大城市来说,依然还保留着几分简单和朴质。

    当然,很大程度上,林宽对自己老家的赞誉源自于偏爱,对于生养自己的小山城的源自骨子里的维护,毕竟,如果要找山清水秀人杰地灵,全国全省,比他老家凤县好上许多的也不知有多少。在外地人看来,凤县也不过是个较为安乐,干净适合生活的小县城罢了。

    林宽家那座破旧的单元楼,艰难地挤在县城中心的一片平房区里,远远看去,就像是和一群老土鸡一起啄食的掉毛的灰雁,也就个子高点,看上去更显老旧。和县城其他地方后来建起的像大白鹅,像天鹅,甚至已经发展到鸵鸟级别的商品房小区花园公寓完全没有可比性。

    这楼原本是烟厂的职工宿舍,如果是在二十多年前的凤城,这里能算得上是头等住房。林宽的父亲,十年前通过熟人介绍,从一个烟厂的主任手里买到这套房子。只是那时,县城中新房林立,地产蓬勃,这些二手的老旧住宅,已经处于淘汰的边缘,没有多少烟厂职工住在这里。他们多是卖了房子,买更好的商品房或者宅基地去了。

    所以,林宽的左邻右舍,不是上了年龄退休的大妈大爷,就是收入不高的商贩子,还有就是自家父母这样一辈子踏踏实实每个月三班倒换来辛苦工资的老工人。

    小城不大,林宽脚步略快,步行十多分钟,就回到熟悉的居民小区前。小区里熟悉的邻居大婶,看到林宽回来,还高兴地打了一个招呼。时间正值午休,林宽猜测母亲应该在家。

    家住顶楼,扛着大包行李,脚不停顿,一口气站在家门前,正打算掏出钥匙,家中铁门却霍然打开。

    迎面是微微一怔,转而满脸喜悦的母亲。林母手中还挽着一个竹编的菜篮子,一副准备出门的架势。

    看到儿子脚边放着一个化纤塑料大行李包,笑呵呵地站在门口,林母眼眉全是喜色,将菜篮子往旁边一放,口中不住唠叨说道,怎么回来也不说一声,这么重的东西,让妈开电动车去接你,还这么傻乎乎地自己拿回来。

    林宽没等林母伸手,将袋子往房里一放,顿时本是狭窄的客厅更加拥挤。他接过母亲递过的蜂蜜水,咕咕喝个精光,气势十足地说道,“别小看你儿子,就是看着比这重五倍的东西,来回十趟,我也撑得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