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带着百货大楼回三国 > 正文 第299章 徐晃的‘亲戚’们
    就在吕玲绮琢磨好谋取袁谭的这天晚上。

    洛阳城中。

    徐晃的住处。

    “徐将军,意下如何”

    荀攸已经来到这里一段时间了。

    坐在那里的徐晃犹豫不决。

    这时候外面传来求见的声音,“将军”

    徐晃虽然被打扰了,但却松了口气,“进来吧。”

    进来一个亲兵。

    徐晃也有自己的部众,在这里的兵,都是他的心腹。

    亲兵见礼,说道“将军,府门外来了一个中年文士,说是将军的亲戚。”

    徐晃一愣,看向荀攸,自嘲一笑道“今天我家亲戚来的比较集中。”

    荀攸就是冒充徐晃亲戚,也不尴尬,却是一笑,“既然又有亲戚来了,我这位亲戚,就先行避让一番,以免将军尴尬。”

    徐晃没想到荀攸这么洒脱,不禁刮目相看,“那先生就暂到后堂回避吧。”

    于是,荀攸就自己个进了后堂。

    亲兵挠头,内心纳闷,既然大家都是亲戚,怎么不见面呢

    也许,是有仇吧。

    亲戚不见得就没仇,有起仇来,反而更大。

    少顷。

    果然进来了一个中年文士,论气度,不输荀攸。

    只是看外貌,就知道不是一般人。

    徐晃堂上端正而坐,目光看过去,淡淡道“你是何人,为何要冒充我的亲戚”

    他一点也没有之前猛一下面对荀攸时紧张。

    来的是袁家谋士之一的逢纪,三公子派核心人物之一。

    他本以为徐晃不认识自己,会很吃惊,很紧张。

    没想到这么从容。

    这让逢纪啧啧称奇,徐晃虽然武力高强,但毕竟只是一个初出茅庐的汉子。

    道“将军真有周亚夫之风,实在沉稳。”

    徐晃被夸奖,没有一点得意,反而内心苦笑。

    都已经是二婚了,能不熟练

    “先生是什么人”徐晃示意随便坐。

    逢纪渡步,来到刚才荀攸坐的地方,坐下后,忽然发现坐垫是温暖的,心眉一皱,但没有表现出来。

    “在下逢纪,将军可知我否”

    “原来是袁家的谋士逢纪,久仰久仰。”徐晃处之泰然。

    逢纪更加惊奇,听说自己是袁家的,也不紧张。

    徐晃道“可是有什么见教的吗”

    “见教不敢当,专为将军的前程而来。”逢纪摸了摸胡子,也是很从容。

    “此话怎讲”徐晃不禁露出一丝笑意。

    逢纪只以为是在嘲讽他,但也不以为意,起身侃侃而谈,“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吾主袁公,诛公孙瓒与易京,灭匈奴于易水,收衍圣公孔融在北海,降黄巾之泰山。”

    “横扫六合,席卷八荒之气概。”

    “徐将军以为然否”

    徐晃闭上了眼睛,这番措辞和刚才荀攸说的差不多,只不过主人公换成了袁绍。

    他微微点头。

    逢纪越发自信,毕竟徐晃这样的人物,怎么可能屈身与贼。而这样出身的人,又怎能抵挡四世三公的召唤。

    继续说道“三公子继四世三公之志,以匡扶社稷为己任,特别推崇将军,特派在下相邀,平定乱世,同图大业。”

    徐晃哑然,本以为逢纪是为袁绍而来,没想到是为了袁家三公子袁尚。

    这次没有犹豫,直接道“徐晃不才,并非有能之人,恐怕要辜负三公子的美意了。”

    逢纪一笑,看起来对此早有准备,“徐将军是否还在思念朝廷须知曹操已经完败,现在是袁家拥立了皇帝。”

    “什么”

    徐晃大吃一惊。这事情荀攸刚才怎么没告诉他突然之间,他对荀攸和袁谭,好感倍增。

    逢纪趁热打铁,“将军是朝廷官员,若背之,天下人会说将军不忠不义。”

    徐晃一时间沉默。

    逢纪走上前去,距离很近了,这才从怀里摸出来圣旨,“若不信时,可以看看这圣旨。这是三公子专门请来的诏书,加封将军为关内侯。”

    “关内侯”

    徐晃猛然起身。

    封侯拜将,这等殊荣,谁能抵挡

    反正逢纪自问,他若在徐晃现在的位置上,他是不会拒绝的。

    “这我知道了,天色已晚,这就命人带先生去休息。”徐晃并没有接这圣旨。

    逢纪对于徐晃没有表态,并不感到意外,毕竟这是一件关系到身家性命的大事,肯定会好好考虑一下。

    若是死乞白赖的继续说下去,反而会引发反感,于是说道“不必将军费心,在下这就回去了,告辞。”

    “来人,送先生出城。”

    逢纪听到徐晃肯派人送自己,彻底放松下来,笑道

    “不必了,洛阳城残破,到处都是缺口,守关把路的白波军,尽皆乌合之众。施一些钱财,随便进出。将军用人送我,反而容易传到杨奉耳朵里。”

    他这番话,一方面是为徐晃着想,一方面也是提点出杨奉并不是一个值得追随的人。

    少顷。

    逢纪出去后,问亲兵“徐将军可是带着家眷”

    “没有,将军的家眷都在河东。”亲兵道。

    逢纪因此并没有走,他觉察出徐晃那里还有人。

    想看看是谁,就藏了起来。

    随着逢纪离去。

    荀攸重新回到了前堂。

    徐晃负手而立,道“荀攸先生,你可听到逢纪先生所言”

    荀攸微微一笑,“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作为一位领军打仗的将领,最怕的就是跟错了人。”

    “不但自己一世英名沦丧,子孙后代也跟着遭殃。”

    “如今天下形势瞬息万变,家破人亡着比比皆是。”

    “若将军只是在意眼前的马上封猴,我也不再多说。”

    荀攸并未贬低逢纪或者是袁家三公子,反而是为徐晃阐明一个一般人看不透的道理。

    徐晃立刻正色起来,拱手一礼,“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徐晃以有所决,这就率领部众,投奔大公子。”

    荀攸并未露出喜悦之色,摸了摸胡子,忽然道“将军何不杀了杨奉,将军动手时,那杨奉必定不加防备。带此大功,岂不美哉”

    徐晃眉头一皱,淡淡道“我非吕布也。”

    荀攸鞠躬一礼,“将军真乃忠义之士。”

    其实若是徐晃答应的话,荀攸反而会轻视他,还要嘱咐袁谭不可委以重任。

    一会后。

    徐晃亲自为荀攸送行。

    他的内心充满了感慨,没想与袁家拼死作战,最终竟然又加入到了袁家的阵营当中。

    然而,就如荀攸所说,天下人绝不会唾骂他不忠不义,反倒会夸赞他弃暗投明。

    这也是他选择投效袁谭的原因。

    同时,这也是好名声带来的好效果。

    若袁家、袁谭的名声还不如杨奉,徐晃会投诚吗恐怕早就把荀攸抓起来了。

    所以,古往今来,从来没有一个名声不好的人统一过天下。

    “将军。”

    还是刚才那个亲兵。

    “什么事”

    徐晃止步。

    亲兵小声道“将军,您之前离开的那个亲戚,并没有走,而是在门外暗处鬼鬼祟祟探头探脑。”

    亲兵不禁偷看荀攸,显然,这两个亲戚肯定有大仇,跑到他们将军这里的意图就不言而喻了。

    徐晃看向荀攸,毕竟他是要投奔袁家的,而逢纪是袁公的谋士,他不方便对付。

    荀攸闻弦知雅意,解难道“徐将军不必操心这事情了,收拾一下连夜动身吧。外面那位亲戚,我来应对。”  ,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