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带着百货大楼回三国 > 正文 第349章 袁谭发时都吓杀
    “夫君,你怎么能这样她是咱妹妹”

    甄宓鼻子气歪了。

    丝毫没有看到袁谭归来的喜悦,反而毛骨悚然。

    蔡琰芳心闹猫一样,难道果然是引狼入室。

    不对,明显是猫偷腥。

    伏寿娇羞,一阵红一阵白,不知如何应对,跑到蔡琰身后躲了起来。

    蔡琰又闹猫了,还躲在她身后了。

    小时候就是这样。

    蔡琰`o′

    袁谭你个臭不要脸的,怎么还和小时候玩老鹰抓小鸡时一样呢

    那时候贵胄一条街上还有好几个掌珠小姑娘没有嫁人,是不是都要来上一遍

    袁谭厚着脸皮,正色道“怎么都这种眼神看我,真的是误会了,我袁谭岂是偷鸡摸狗的人”

    这还不是偷鸡摸狗吗

    众女要抽。

    果然是百花发时我不发,我若发时都吓杀。

    要与女神战一场,遍身穿就黄金甲。

    少顷。

    袁谭开始烤串,动作熟练,不输给烧烤摊主。

    甄宓凑了过来,“夫君,听蔡家姐姐说,你那个初恋最近刚结婚。”

    暗道是不是还要把你那初恋从她现任夫君手里抢过来

    “是吗,我还有初恋我都忘记了。”袁谭挠着头。

    甄宓看到这个无辜的模样,气炸了肺了。

    结婚的就忘记了,没结婚的就都是小甜甜`o′

    这时候,蔡琰正在和丫鬟们讲故事,“你们不知道,当年,你们家大公子虽然出身是最好的,但他笨的跟猪一样,却是那条街上最衰的仔。”

    袁谭﹏

    果然是青梅竹马的第一辅助,什么糗事她都知道。

    丫鬟们面面相觑。

    没想到大公子还有这样的血泪史。

    不过,现在大公子已经成为天下最靓的仔。

    袁谭onno

    这一天下午。

    冀州别驾府。

    别驾就相当于冀州常务第一副职。

    许攸身为别驾,日子过的十分悠哉。

    从袁绍那里开会回来。

    他当然也能看出袁尚为了跟袁谭抢继承人,争斗不可开交。

    在他看来,袁谭文韬武略,皆比袁尚强的太多。

    但袁尚得袁绍喜爱。

    未来谁能继承基业,真不好说。

    他没站队。

    以他的资历,也不需要站队。

    袁家的三位公子,都是他从小看到大的,私下里见到,也要喊一声子远叔。

    作为袁绍的朋友和发小,许攸在袁家的地位十分特殊。

    “老爷,冀州陶商,东郭仪,向允,龚睇三位求见。”

    许攸刚进府邸,侍从就带来了这个消息。

    作为冀州别驾,管着冀州的政务,商道也在其中。

    这三个人,是冀州最大的陶器商人。

    陶器就是锅、碗、壶、瓶,各种容器,彩陶更是装潢必被之物。

    看起来好像不起眼,但上至公卿下至黎明百姓,所有家庭不可或缺之物。

    在这个技术相对垄断的时代,是最赚钱的产业之一。

    少顷。

    许攸堂上高坐。

    东郭仪三人站在堂中。

    许攸并没有赐座。

    虽然他们三个人很有钱,但并非士族。

    三人自然审时度势,不以为意。

    东郭仪说道“许大人,丞相威震天下,大公子盖世豪杰,这才有了刘虞的不战而降。”

    “呵呵,消息蛮灵通的,这跟你们又有什么关系你们这些人,铜臭气太大,无事不登三宝殿,有事快说,我这公务繁忙的很。”许攸不屑道。

    东郭仪尴尬了,急忙道“蓟窑已经衰败了,我们就想着,冀州的窑口联合起来,形成冀窑,取代蓟窑在天下的地位。”

    这样的话,他们就更加是财源滚滚。

    向允说道“我们打算传檄天下,举办彩陶节,请各路名士,贵胄来参加。”

    龚睇道“若檄文上有冀州府的大印,就更加好了。”

    许攸马上就明白了,这些人是要扯起来袁家的旗帜,为他们增加底蕴,增加气势。

    龚睇道“冀州商道因此繁荣,税收就会增加许多,许大人管着冀州政务,您在丞相那里,脸上也有光彩不是。”

    许攸拿起茶碗喝了起来,没吭声,不过神情忧愁起来。

    东郭仪立刻道“大人可是有什么烦心事,何不说出来,看我们是否能够帮上吗”

    许攸顿感这些人还是很上道的,“不方便说。”

    “说一说又有何妨”

    许攸这才一脸惭愧的说道“我的那个夫人,最是喜欢彩陶,每年都要花五千贯买彩陶。”

    东郭仪立刻说道“这话说的,打我们的脸不是。尊夫人喜欢陶器还用花钱以后有需要,随便来拿。”

    许攸不置可否,“这其实也不算什么事。我有一个族弟,和我关系不错,最近染上了赌博的恶习,欠了一万贯。”

    “这钱我们出了。”三人齐道。

    许攸连连摆手,“怎么能让你们破费呢,我另想办法。只不过,你们是不知道,丞相最近要扩军,摊派冀州十万贯的军费,尚缺少二万贯。”

    龚睇道“大人不必为此事烦心,这笔军费,就由我们冀州陶器商会出了。”

    许攸不满道“你们出军费成何体统我那个儿子,少不更事,学人家经商,赔了三万贯。”

    “我们出。”

    “我。”许攸思索起来。

    东郭仪道“大人,您好好想想,还有没有别的事情。”

    啪,许攸拍案而起。

    三人皆惊。

    许攸淡淡道“既然三位如此仗义,我许攸岂是无情无义的人这样吧,一共五万贯,我把事情给你们办了。”

    “大人英明。”三人行礼道。

    一会后。

    东郭仪三人离开了别驾府。

    马车里。

    龚睇第一个大骂许攸无耻,“什么东西,冀州缺军费就是因为他许攸贪污,让我们出钱”

    “贪得无厌。”

    “哎,两位仁兄,不能这么说,正因为有许大人,我们的买卖才好开展。”东郭仪笑道。

    “这可是五万贯,可不是小数目。”向允皱眉。

    东郭仪道“当然,不能让我们三家拿,有了许大人盖下来的冀州大印,谁想要加入我们冀窑商会,就要出钱。若是不加入我们的商会,以后也就别做陶器这一行。”

    如果事情成了,他们三人就是这个行业的巅峰人物。

    掌控一个行当,日进斗金。

    “今后,我们要更加依赖许大人才对。”

    三人对视一笑。

    冀州安定。

    邺都繁华。

    各行各业的领军人物,几乎都在这座新都城有产业,还是主产业。

    这也是邺都繁华的重要原因之一。

    邺都作为经济,文化,政治,军事中心,肯定不可缺少任何方面。

    围绕着邺都这座百万人口的城市,各行各业,上至大商会,下到小作坊,养育了数以万计的各行各业从业人员。

    时夜。

    东郭仪的府邸。

    他召集了冀州所有窑口的主家。

    随着所有人到齐。

    东郭仪颇为自信的说道“蓟窑没有了,我在蓟窑的人传来消息,闫山他们不知所踪。”

    “我们何不成立冀窑商会,取代蓟窑在天下的地位”

    “这里有冀州别驾许攸大人的文书,所以在官府方面,大家不必有任何担心。”

    “商会的目的不是合并,而是联合。同进同退,共同制定规则,有钱大家一起赚。”

    各窑口的人听到这番言论后颇为动心,议论起来。

    忽然有人道“听说出了一种瓷器,闫山他们的失踪可能于此有关。”

    这些都是陶器产业的人,当然比任何人先得到消息。

    东郭仪道“我也有耳闻,我认为,瓷器是很神奇的,但并非一个品类,应该是一种窑变。若是不然,那人也不可能只带一件。”

    “所以不能量产,大家不必因为担心。”

    说起来,瓷器的出现,仿佛一座大山压在所有制陶人的心头。

    但东郭仪说的就很有道理。

    各窑口到来的人,皆精通此道。

    也认为只是偶然而得的器物。

    龚睇这时候站出来说道“我们应该抓住这次的机会,生产一批精品,打开我们冀窑的名声。”

    向允也道“如今陛下迁都,刘虞归顺,北地太平,正是赚钱的时候。”

    于是乎,众筹蓟窑商会,大家联合起来赚钱,得到了赞同。

    不过还需另外出资打点官方的人。

    这里各郡十几个窑口,按照规模出资,群策群力,也就不算多。

    大家为了一个更好的前程,也没有任何意见。

    于是就定了下来。  ,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