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红楼大名士 > 正文 第163章 回京面圣
    四月二十八,宜出行。

    清晨。

    姑苏码头上,贾芸一行数百人,正在登船。

    船头,贾芸看着一封刚收的信沉吟不语。

    旁边的林如海疑惑道“子正可是遇到什么棘手的事儿”

    “额,那倒没有。”贾芸摇头道“只是刚收到贾府大小姐晋封为凤藻宫尚书,加封贤德妃,  要建省亲别墅的消息,一时没反应过来。”

    这话当然是半真半假。

    贾元春封妃,贾府建省亲别墅的事儿,他早有预料。

    不过这事比原本来的要迟些,贾芸仔细琢磨了一些事。

    比如自己娶了薛宝钗,救了薛蟠,  让贾府没有弄到薛家的钱。

    还有,秦可卿没死,  却被贾蓉休了。

    秦业贪污的巨款被自己弄走了,  林如海没死等等。

    不知道这些事,是否会起连锁反应,以至于贾元春封妃之事被推迟了。

    但不管怎样,如今的贾府肯定是没有足够的银子来修省亲别墅的,也不知道他们会从什么地方想办法。

    如今薛家、林家这两家的银子,贾府无论如何是很难轻易弄到手了的。

    甄家那边可能会送些银子到贾府藏着,但不会太多。

    相较于修省亲别墅的预算,肯定是杯水车薪。

    王家那边有银子,可能会给贾府借点启动资金。

    但王子腾马上要到江南任职,同时九边和朝廷方面的关系也需要继续维持,多方面的花销肯定不少。

    就算王家家大业大,也经不起折腾。

    所以贾府还需要从别的方面想办法。

    以贾芸了解,剩下的跟贾府关系要好的只有史家和梅家了。

    史家是贾府老太太的娘家,同为四大家族之一,一门两位侯爵。

    保龄侯史鼐又外任外省大员,官高爵显,  诗书传家。

    史家银子肯定有。

    但他们连史湘云都要自己做女红赚银子,  可见治家之严谨。

    加上他们没事儿就派人到贾府哭穷,估计也是不会借太多银子给贾府的。

    梅家就更不用说了,向来标榜自己是清贵之家,肯定不敢借给贾府太多的银子张扬,要不然名声就废了。

    可见,现在贾府要修大观园,是相当不容易的一件事了。

    林如海听了这个消息后,并没有惊讶,只是笑着摇摇头,没有说话。

    贾芸也没跟他说太多关于贾府的事,免得让他怀疑自己有挑拨的嫌疑。

    人员及物资全都装船后,二十来艘大船缓缓离岸,正式启程前往京城。

    这么船,大都是林如海带回京的东西,有些是他自己的,有些是给皇帝带的。

    想到就要回京,大伙儿都喜笑颜开,唯有贾琏有些郁闷。

    这些天他在姑苏玩的几乎找不到北了。

    如今一想到回到京城后,  多方束缚,  就心烦抑郁。

    船舱房间中,  众人坐下喝茶。

    贾琏看着贾芸,羡慕道“真羡慕芸哥儿,没太多人管束,想干嘛就干嘛,日子过得潇洒,不像我,哎”

    贾芸嘿嘿直笑,说“琏二叔典型的站着说话不腰疼,我家什么条件,你家什么条件,有可比性么”

    贾芸家在外人眼中,不是大富大贵之家。

    之所以能过上锦衣玉食的生活,全是因为薛宝钗带了许多嫁妆过来的缘故,找了个好媳妇儿进门。

    对此,贾芸也从来没有反驳过。

    贾琏摇头笑道“芸哥儿别妄自菲薄,可能你家以前是过的有些艰难,不过这些年你家的变化也是肉眼可见的。”

    “如今不但你当了官,胜任要职,连五嫂子和薛表妹也都跟着沾了光了,有了诰命,所以你家早已经不是普普通通的家庭了。”

    虽说贾琏捐了个五品同知,由于是散官,王熙凤并没有诰命,要等贾琏袭爵后,才是二品诰命夫人。

    所以单对单相比,贾琏在没袭爵之前,社会地位是比不上贾芸的。

    甚至他连薛蟠都比不上。

    薛蟠的官位,虽说只是挂名儿,却也是实职,薛王氏也因此被封了诰命。

    散官却不同,就只是个名号,什么都没有。

    五月。

    暮春之末,初夏之初,亦春亦夏,绿荫艳阳,鸟语花香。

    清早,贾芸家热热闹闹的。

    薛宝钗坐在梳妆台前,问边上站着的袭人道“老爷今儿到家的消息,可传给贾府珠大奶奶和凤表姐了”

    袭人喜上眉梢,回道“昨晚贱妾亲自去了贾府一趟,她们得了消息,都挺高兴的。”

    薛宝钗点点头,沉吟片刻,问道“如今贾府在修省亲别墅,府里比较乱吧”

    “是挺乱的,上到几个主人,下到仆人,都人心浮动,各个都削尖了脑袋想法捞银子,不像咱们家修院子,利利索索的。”袭人抿嘴笑道。

    薛宝钗颔首道“贾大正什么时候出发去码头的”

    “天没亮就出发了。”袭人回道。

    薛宝钗笑了笑,说“夫君要回来了,我这心怎么就静不下来呢感觉有些度日如年。”

    袭人笑道“姐姐别急,老爷就算回来,也要先去宫里述职,没那么快到家的,倒是媚人她们可能先回来。”

    梳洗打扮妥当后,薛宝钗带着丫鬟婆子来到后宅,就见卜氏早已经起来了,并且也打扮的一番,像过年一样。

    “可知道芸哥儿什么时候到家”卜氏焦急道。

    薛宝钗上前回道“娘,夫君怕是没那么快到家,他去宫里述职,一时半会儿是不会回来的。”

    卜氏叹了口气道“当初他离京时,还没觉得什么,等他走了,家里没了他的身影,就一直像丢了什么似的”

    薛宝钗浅笑道“这不是夫君就要回来了么以后在京城任职,家里自然就热闹了。”

    码头上。

    贾芸站在船头,看着熟悉的京城,心潮澎湃。

    离京不到一年,他像是离开了很久似的,有些近乡情怯。

    一旁的林如海笑问道“子正这是第一次离京”

    见贾芸颔首,林如海笑道“初次离家,感觉自是不一样,等以后天南地北走多了,自然就习惯了。”

    贾芸笑了笑,微微点头。

    他倒没有不习惯,前世他也是天南地北的跑,早就习惯了四处奔波。

    但如今不一样,有那么多他思念的人在京城这边,心绪自然就平静不下来了。

    沉吟片刻,贾芸问道“林姑娘今后还会继续呆在贾府吗”

    “不了,以往让她寄人篱下,我这当父亲的就已经很内疚了,哪还能再让她再住贾府”林如海想也不想,就摇头回道。

    很快,船靠了岸。

    贾芸和林如海一同先前往吏部报备,接着还要去皇宫面圣述职。

    其实以贾芸如今的官位品级,是

    没资格面圣的,只有正四品以上的官员才能窥见龙颜。

    但他在浙江立了那么大功劳,所以才提前得了通知,回京后需要面圣。

    “拜见老爷”贾芸刚下船,贾大正就带人迎了上来。

    贾芸微笑道“不必多礼,家里可都还好”

    贾大正拱手回道“家里都好,大伙儿都念着老爷呢”

    “哈哈,好”贾芸点了点头,吩咐道“我要先去述职,你就领着其他人先回去吧”

    许多的大件行礼,贾芸都提前通过薛家的商船带回来了,可这次在姑苏,他又得了不少的东西。

    幸好一路人多马多,要不然想搬回家,还真有些麻烦。

    至于媚人、丽人和新收的丫鬟,贾大正早得了贾芸的信,所以多带了马车过来的,倒不用担心抛头露面了。

    皇宫,养心殿。

    养心殿位于内廷乾清宫西侧,是一个独立的院落。

    殿前殿面阔三间,进深三间,正殿面阔七间,进深三间。

    这里是皇帝居住和进行日常活动的场所,接见大臣大多都在这里。

    大朝定期在奉天门举行,天子日常办公在乾清宫。

    中央绝大多数办公机构在承天门外,六科廊在午门到端门之间的左右两边。

    日常办公,各衙门先提交通政使司,通政使司统一抄送内阁。

    内阁票拟拿出处理意见然后进呈天子,天子选择部分奏折御批。

    其余由司礼监众秉笔、随堂太监分别按照内阁票拟内容予以批复,再转发回内阁,内阁再转交六科廊誊抄布发天下。

    隆泰皇帝四十多岁,身材瘦长,双眼有神,头发有些花白。

    贾芸这是第一次面圣,没看到皇帝之前,还很期待和好奇,但见到隆泰帝后,觉得他也就常人一个。

    至于什么霸气、龙气,都是扯蛋。

    不过任何人见到皇帝后,都会紧张。

    因为他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利,一句话就会改变许多人的命运。

    所以,贾芸在述职的时候,说话比较谨慎。

    见礼之后,隆泰帝目光炯炯的看着贾芸,面色温和道

    “早就想召见爱卿,一直不得机会,今儿先跟朕说说关于倭寇的事。”

    贾芸拱手道“回皇上话,微臣因在浙江任职时间较短,虽说跟倭寇打了几仗,其实也不是太了解他们。”

    隆泰帝微微颔首,说“那就跟朕讲讲你跟倭寇几次交手的详情。”

    贾芸一一道来。

    隆泰帝听完后,沉吟道“也就是说,现在倭寇猖獗,就算剿灭了,也只能治标,而不能治本”

    “是的,海禁一日不除,倭寇一日就不会禁绝。”贾芸回道。

    隆泰帝想了想,说“倭寇的事儿先不说,爱卿回京后,好好将京城巡捕营整顿管起来。”

    “这些年来京的流民比较多,犯事的人也就多了。”

    “朕希望在庆祝太后生辰这段时间,京城能够风平浪静,不出什么幺蛾子,爱卿要多想想办法。”

    贾芸行礼回道“微臣遵命,定会不负圣望。”

    7017k  ,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