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大明烟火 > 正文 一千一百八十一章 三城一王国
    等到被封侯了之后,再加上韩度知道不论自己有再大的功绩,老朱都不会再封自己国公了。自己的国公,老朱是必须要留给朱标去封的。

    这个时候,韩度就想要直接躺平了。

    见朱标一脸无语的看着自己,韩度干笑两声之后,勉强解释道“总要给水师其他将士一个机会吧”

    朱标无奈一笑,算是勉强接受了韩度的说法,没有再提这件事。

    随着水师舰队靠近旧港,旧港总督王元吉和旧港宣慰使施进卿联袂站在港口上,等候着皇太子殿下的到来。

    旗舰缓缓驶入港口,木板刚一搭上,朱标的侍卫就先行一步下船,在道路两旁守卫起来。

    韩度站在朱标身边,微微躬身问道“殿下,咱们是现在下船,还是”

    朱标站在船首上,没有要挪动脚步的意思,反而侧头看向韩度,笑着说道“这旧港的总督,听说是你的高徒”

    韩度知道朱标指的是王元吉,咧嘴一笑,谦虚回道“什么高徒,我只是教过他物理化学而已。他考中进士学的四书五经,可是方孝孺教的。再说了,我只是书院的一个副院判,不管怎么算也论不上他的师傅。要真论高徒,他应该是皇上的高徒,因为书院的院判是皇上。”

    朱标听的瞪大眼睛,连忙问道“你说的是真的父皇竟然是书院的院判”

    见韩度笑着微微颔首。

    朱标顿时洒然一笑,有意料之外,又有些情理之中,摇头笑道“你不说,孤还真是想不到父皇竟然是书院的院判。”

    “难怪你这个一手建立书院的人,也只能够做一个副院判难怪在闹出科场舞弊流言的时候,父皇竟然没有直接下旨抓人,而是给你时间,让你找到自辩的证据。”朱标深深的感慨着。

    所谓知子莫若父反过来朱标这个儿子对父皇的了解,也是比寻常人要深的多。当初闹出舞弊风波的时候,朱标就觉得父皇的反应有些奇怪。只不过父皇的举动也是在维护参加科考的学子,并没有滥杀无辜,所以朱标也乐见其成,没有出手干涉。

    “那你当初为何不拦着这王元吉让他来到这旧港做总督”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朱标心里随即又冒出另外一个疑惑。

    韩度笑了笑,反问道“殿下以为做总督不好吗”

    朱标微微摇头,说道“你少在孤面前装作什么都不知道的样子,孤就不信你看不出来,父皇对王元吉是寄予厚望的。他若是留在京城,留在父皇身边,迟早会飞黄腾达、平步青云。来到这海外岂不是可惜了么”

    “我倒是不这样认为。”韩度神色淡淡的说道。

    朱标对韩度的反应大为惊奇,为什么世人都知道伴君如伴虎,可还是有无数人的前赴后继的想要冲到前面去伴君那就是因为,在帝王面前才是一个人飞黄腾达最快的捷径,没有之一

    一般的秀才连出仕为官的资格都没有,而詹徽

    凭什么能够以秀才出身,在短短三四年的时间里面,就直接成为正二品的吏部尚书不就是因为入了帝王的眼,时常伴随着在皇帝左右吗

    韩度见朱标一脸的疑惑,便耐心的解释道“王元吉虽然家境也不怎么样,但是自从他读书开始,也没有吃过什么苦。可谓是养在房子里的花朵一样,没有经历过风吹雨打。未曾清贫难成人,不经打击老天真。若是他一直待在京城,即便是他顺风顺水平步青云,那他也如同房子里的花一样,一旦被搬到院坝里,一场风雨就被打的支离破碎凋零了。”

    “相反,我觉得他来到这旧港对他来说会更好。别的不说,至少可以让他有着治理一方的经验,可以增长他的眼界和见识,这对他未来的好处是无法估量的。”

    朱标闻言顿时沉默了下去,片刻之后抬头问道“你这不会是在借口王元吉,来劝诫孤的吧”

    “没有,怎么会呢”韩度愣了一下,顿时觉得自己刚才说的话好像的确是意有所指。

    连忙摇头说道“殿下想多了,臣真的是就事论事在说王元吉。殿下经皇上细心教导多年,一直都在监国理政,早就有了储君气度,岂是臣可以评价的”

    “是吗”朱标意味深长的笑着看了韩度一眼,“可是孤怎么觉得,你说的这些,也是孤的问题呢”

    “这个”韩度尴尬的笑了笑,真没有想到朱标会对号入座。

    只好强行解释道“是臣在胡言乱语,殿下姑且一听罢了。”

    朱标没有继续和韩度计较,回过头正好看到挂在前面桅杆上的三个海盗。

    朝着他们示意了一下,随口问道“你准备将他们几个怎么办”

    韩度见朱标没有再紧追着不放,顿时送了口气,连忙说道“刑讯逼供,让他们将知道的都说出来。”

    朱标听了,没有任何表示,转头朝韩度说道“走吧,咱们也该下去了,免得让他们久等。”

    “殿下,请”韩度笑着伸手示意朱标先行。

    朱标当仁不让的走在前面,从船上一步一步走下船。

    见到朱标下来,王元吉和施进卿两人齐齐拜道“臣,拜见太子殿下,殿下千岁千岁千千岁。”

    “免礼。”朱标笑着挥手示意。

    不管是王元吉,还是施进卿都亲自见过朱标。王元吉在翰林院见到朱标的时候还不止一次,而施进卿是在进京拜见皇帝的时候见过。

    王元吉直起身来,看到朱标身后的韩度,连忙微微躬身示意。

    韩度给了他一个安心的眼神。

    王元吉这才回头将注意力放在太子身上,躬身拜道“殿下不远万里而来,臣迎接来迟,还请殿下恕罪。臣略备薄酒为殿下接风洗尘,请殿下移步。”

    朱标笑着挥手阻止了王元吉,说道“不急,孤一路前来,虽然看过南洋不少繁华港口。可是像旧港这样奇特的孤也是第一次看到,孤想要边走边好好看

    看。”

    王元吉作为旧港总督,他当然是不希望朱标到处走动的。这倒不是说他在这里,有什么见不得人的秘密。而是朱标身为太子,这旧港鱼龙混杂,大明海商、百姓、施家、土人、西洋人、奴隶等等都有。

    王元吉是担心太子的安危,若是有个意外,他万死莫赎其罪。

    施进卿站在朝王元吉看过去一个心有戚戚焉的眼神,他的想法和王元吉是一样的,只希望王元吉能够劝住太子殿下。

    可是面对太子的要求,王元吉有再大的胆子,也不敢说出一个“不”字。连忙躬身拜道“臣遵命”

    随后,王元吉一脸苦涩的和施进卿对视一眼。

    施进卿顿时明白了王元吉的意思,连忙朝身边的人吩咐下去,无论如何一定要保证太子殿下的安全。

    相比起王元吉和施进卿的紧张,韩度倒是显得有些轻松。朱标这次出海,老朱可是给了他两千亲军。有着这些武装到牙齿的亲军守卫,即便是王元吉和施进卿什么都不做,也没有人能够伤到朱标分毫。

    朱标走在前面,王元吉和施进卿两人分列朱标左右,并且他们还有意无意的将朱标的身形给遮挡住。

    而韩度和汤鼎,则跟在后面,慢慢朝着海港里走去。

    朱标慢慢走着,目光看向左右两边。看到各种各样的人,光是头发就有卷的、直的,颜色黄的、褐色的等等,眼睛也有黄色的、蓝色的种种不一。五官和身形服饰上的差别就更大了,让朱标看的目不转睛。

    “这旧港究竟有多少西洋人而且,这些人怎么长的还完全不一样”朱标带着好奇,带着感叹问道。

    王元吉闻言,连忙回道“回殿下,这些人虽然被大明称为西洋人,但是据他们自己所说,他们根本就是来自不同的王国,甚至他们之间还有人彼此敌对的。”

    “哦西洋还不止一个王国”朱标好奇问道。

    王元吉躬身回道“是的,听说西洋王国众多,有几十上百个,是一片极为广袤的土地。”

    朱标回头看了韩度一眼,叹道“果然是没有走出国门不知道天地之大,想不到西洋之地竟然如此广袤。”

    韩度笑着上前一步,说道“殿下不用担忧,西洋那边的王国和咱们说的完全不是一回事。听说那边一座城就敢自称公爵,三座城就敢自称王国。所以,西洋那边看似王国众多,不过都是一盘散沙而已。”

    “三,三座城就是一个王国”朱标都惊呆了,三座城才多大就敢称王这要是换在大明,谁要是三座城就敢称王,那还不被天下人给嘲笑至死

    当初老朱起兵之后,短短几年几乎占据了三分之一的天下。就算是如此,朱升给老朱的建议都是“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最后的事实证明,朱升给老朱的建议是对的。当初纷纷称王称帝的张士诚、陈友谅、方国珍等人,全都被淹没在历史长河里了,只有一直坚持不称王的老朱笑到了最后。  ,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