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重生朱棣之子 > 正文 第115章 努尔干都司(上)
    永乐元年,七月十六。

    清晨,早朝。

    “既然增加科举革新试点府县名单之事已议定,另有一事,朕想听听诸卿的意见。”

    朱棣忽然起身离开宝座,右手掐腰,负左手而立,俯视御门内的一众文武、宗王等大臣,高声道。

    众臣见皇帝站了起来,知道此事不小,一时间都竖起了耳朵。

    “努尔干地区的官员忽剌修奴上书,建议朝廷设置都指挥使司,以管辖黑龙江辽代始称流域各地卫所,诸卿怎么看”

    在场的官员,除了极少数对努尔干地区不了解的,其他人都明白朱棣只是想走一个与众臣议论的过场,本意必然是乐于设置都指挥使司的。

    大明建立之初,蒙元虽然败退北迁,但确依旧统治着草原和辽东、岭北地区。

    当时活动于东北区域的,除了蒙古族,还有女真、吉里迷、苦夷苦兀、达斡尔等族,多以渔猎为生,这些部落头人十分不满残元统治。

    在洪武中后期,随着大明国力蒸蒸日上,残元节节败退,黑龙江下游努尔干地区的蒙元故臣多率部纳贡归降大明朝廷。

    看到有少数民族归降,朱元璋非常高兴,于是在洪武二十七年,他与已经入住东宫的燕王朱棣商议后,派人前往努尔干地区招抚诸部。

    因为在努尔干地区建立大明卫所,便等于在残元侧后方布置了一处暗哨,故而次年朱棣奏请朱元璋设置了努尔干等卫,其后三年,相继建卫所达七十多个。

    彼时, 大明朝廷奉行“以货代税”之策, 任命各族首领掌各卫所,给予印信,仍其习俗,统其所属, 以时朝贡海东青、貂皮、马匹等土特产品, 相当于内地的赋税。

    朝廷在前元驿站的基础上,恢复了努尔干地区通往内地的驿传, 加强了努尔干与大明朝廷的政治联系、经济往来和各族间的关系, 极大的促进了当地经济发展。

    而今有努尔干地区的官员上奏本,请求朝廷设置都指挥使司管辖那里, 这种情况恐怕是朱棣最期望见到的。

    “父皇陛下, 太祖爷爷曾言黑龙江流域乃是锁钥之地,攻略岭北地区,乃皇爷爷遗志。”

    朱高煦出列恭声道“故儿臣认为,应当设置都指挥使司, 管辖努尔干地区, 如此便可在残元身侧埋下一颗钉子, 关键时刻对其进行钳制。”

    朱棣闻言, 点了点头, 表示认同。

    “陛下, 本朝经略岭北已达数载, 今有努尔干地方官员奏请设置都指挥使司管辖其地, 臣以为朝廷当顺天应人, 应允此请。”

    礼部侍郎杨砥躬身出列,朗声道。

    “陛下, 臣附议”

    大理寺卿吕震高声道“本朝怀柔远人,经略岭北数载, 设置都指挥使司,便算是将努尔干广大地区纳入了大明疆域, 实乃开疆拓土之举,臣为陛下贺, 为大明贺”

    一时间, 许多文武官员纷纷附和,就连不久前入朝的宁王朱权也跟着一众宗王高声附议。

    自从去年五月朱棣继位后,宁王朱权观望了足足十个月之久,直到他得知郑和率领庞大的船队出海巡洋之后, 才真正意识到如今的朝廷兵强马壮,非占据着一隅之地的藩王可以抗衡。

    即便他能鼓动兀良哈三卫跟着他一起造反, 只怕不出半年,就会身死国除。

    所谓识时务者为俊杰。

    宁王朱权终于放弃了不切实际的幻想,在上个月主动来朝,昨日他还与其他诸王一起,跟随永乐皇帝朱棣,前往孝陵祭拜了大明太祖高皇帝朱元璋。

    入京这些天,宁王朱权见到朝气蓬勃的金陵常科书院,见到宣扬新妇德的金陵女馆,还见到深得百姓喜爱的大明皇家银行。

    他彻底认识到朱棣的民心所向,看清了朱棣的治国手腕,明白了他来朝实乃明智之举。

    “既然众卿没有异议,那便正式设置都指挥使司,治所努尔干城,赐名努尔干都指挥使司。”

    朱棣压制着内心的喜悦,高声下令道“着东宁卫指挥康旺迁为努尔干都指挥使司都指挥同知,千户王肇舟升为都指挥佥事, 至于都司的其他官员,兵部与吏部共议后拟一份名单,呈给朕御览。”

    “臣领旨。”

    兵部尚书与新上任不久的吏部尚书张紞音同胆躬身出列,齐声高呼道。

    随后,吏部尚书张紞奏道“禀陛下,朝廷既已新设努尔干都指挥使司,应当派遣钦差,护送本司都指挥同知、佥事等朝廷命官前去赴任,晓谕努尔干地区诸部头人,并进行抚慰,以彰显大明怀柔之策。”

    朱棣坐下后说道“张卿觉得何人可为钦差”

    “回陛下,臣任职不过数日,当下一时想不出适合人选,但臣认为,钦差必须兼通女真话与汉话,既熟知努尔干风土民俗,又知悉本朝典章,否则难以把朝廷的招抚之策宣讲清楚,起到怀柔之效。”

    张紞恭声道。

    “言之有理。”

    朱棣轻轻点头道。

    他听了张紞所言的任人标准之后,此时心中已经有了人选。

    散朝之后。

    朱棣把朱高煦叫去了武英殿。

    “高煦,你可知女真诸部”

    朱棣开门见山,直接问道。

    “爹,孩儿在北平节制军务时,对女真多有了解。”

    朱高煦恭声道“女真诸部落包括定居在鸭绿江唐朝始称西北和长白山之南的建州和毛怜部落,以及住在松花江和金水河阿什河附近半务农的海西女真,还有沿鸭绿江和阿速江乌苏里江靠渔猎为生的野人女真。”

    松花江在辽代称为混同江,今扶余段称鸭子河,在金代上游称宋瓦江,下游称混同江。

    而在蒙元时期上下游统称宋瓦江,历史上是在明朝宣德年间始名松花江谐音宋瓦江。

    之所以现在就被叫做松花江,完全是朱高煦在北平节制军务期间,听到奉命抚慰海西的王彦王狗儿汇报工作时,误以为宋瓦江就是松花江。

    后来,朱高煦写奏章向朱元璋、朱棣奏禀王彦等人抚慰女真诸部时涉及到松花江地区,就用了这个叫法。

    s下一章在凌晨一点前。  ,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