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我在大康的咸鱼生活 > 正文 第450章 疯中凌乱【第一更!求全订!求月票!】
    好嘛。

    曹家的消息网是非常厉害的。

    只是第二天中午,刘仁怀便收到了一系列的报告。

    内容都是关于他“东瀛购粮作假”的事情,而且说得有模有样,把整个儿流程,还有路线图都给列了出来。

    不是花了大力气去侦查去收买,根本不可能得到这么准确的情报。

    人们也都在谈论他在此次“东瀛购粮”之中的丑陋嘴脸。

    “是真的吗真不可思议呀”

    “谁说不是呢我还真以为刘总督从东瀛买来很多粮食,可以供给全国的粮仓呢”

    “我以前就觉得不大现实,东瀛才多大一点他们那里怎么可能卖出一千万石粮食价格还那么便宜”

    “堂堂一个江南总督,居然用这种办法来骗人,真是可笑”

    “唉,你们别说刘总督了,他还不是为了民众们着想,想要收购更多的粮食以备不时之需”

    “可再怎么也不能撒这种弥天大谎呀你看搞得多像模像样的还有东瀛人在那边说话,还有米袋子破开现在想起来,全部都好讽刺呀”

    “嗯嗯,我也是这么想的刘总督太能作戏了,这下子被拆穿了,真是可笑又可悲”

    “”

    刘仁怀听了之后只是笑笑,便去继续处理自己的公务了。

    平日里最是暴躁的巩才博,这一次也笑得很开心“闹吧闹吧闹得越厉害,我看你怎么收场哈哈哈”

    这些谣言和讨论的源头,有一半都是指向了湖州地区。

    想都不用想,一定是曹家放出来的消息。

    这又进一步证实了曹家根本没有收到曹仪消息的事实。

    否则曹素评是疯了才会一而再、再而三的挑衅,浑然把自己当成个人物了。

    也不知道曹相的信鸽是不是中途被天敌给吃掉了,或者是发生了什么意外。

    巩才博是真的期待看到真相大白的那一天,曹素评到底是怎么一副嘴脸。

    一定有趣极了。

    他来不及多想,这边刘仁怀便在问话,“东岳,巢湖那边的粮食入库了吗”

    坐在刘仁怀下首忙碌的一个中年人答道“五个时辰之前就已经入库了,陆家依照约定买了三百万石大米,而巢湖附近的大地主们,本来答应的总共可以有两百万石粮食,但现在为止只有七十万石在路上。”

    “嗯,他们这是收到了消息,要观望呀。”刘仁怀笑了笑,“把名单全部给记上,那些积极响应的地主和粮食商人,值得我们认真对待。”

    “是”

    中年幕僚戴伟华继续道“龄公,无锡和嘉兴两边,除了张家和马家的三百万石外,另外承诺的两百万石也都收入仓库。这些粮食是堆放在哪里为好”

    “就在原处吧。”刘仁怀道,“明年漕运重新开始之后,第一时间给考县和丘县仓库运去免得他们等急了。”

    “呵呵,明年的时候,应该是太升公在处理了吧”巩才博想起了的道,“有他在,漕运那群油子可就惨了。”

    “他们也该被教训整顿一下了。”刘仁怀嘴巴动了动,倒是没有多说。

    他虽然是江南总督,是潜邸之臣,但之前的漕运总督林镇远,官位和他平阶不说,同样也是潜邸之臣。

    许多事情刘仁怀都不能直接对漕运下令,而林镇远也不怎么听刘仁怀的。

    为了漕运大局,刘仁怀只能忍。

    他退让了,本身漕运主体就是在江南的漕运衙门,自然也会给他几分面子,双方算是表面兄弟。

    但现在林镇远已经被关在了京城,不可能再出来了。

    一群漕运大大小小官员,杀的杀,流放的流放,基本上都陷入了瘫痪和恐慌之中。

    刘仁怀本来还在发愁,想要问问看到底是谁来接掌漕运总督,没想到朝廷的文书就下来了。

    前帝京府府尹苗炎,升任从二品漕运总督。

    这个消息不但是刘仁怀喜出望外,江南三省的巡抚、布政使等人,也全都高兴得很。

    有苗炎这样的杀伐果断之人来掌管漕运,最少最少能比之前好上一半,甚至是更多。

    一旦漕运的麻烦解决了,江南的商贸必然会更上一个台阶,更能拥有美好的未来。

    恐怕苗炎过来,唯一不高兴的,也就是漕运的油子们了吧

    曹素评早上酒醒了之后,实际上是有点后悔的。

    他也觉得自己不应该和刘仁怀闹得那么僵。

    毕竟曹仪早就说了,刘仁怀以后一定能当丞相,而且是正的。

    和这样一个人作对,虽然曹家肯定不怕他,皇上也不会允许他乱来,但到底还是有些不好。

    可这话昨晚就已经发出去了,邓东魁回报说,传播得也差不多了。

    既然已经成了既成事实,那么曹素评也就不再多想。

    闹翻了就闹翻吧

    不然以后每一次遇到灾难,我曹家都得要割肉,都得做出牺牲,那多不爽

    像是去年那样,老爹来信要求自己支持朝廷,卖出大量便宜粮食和麸糠的事情,是再也不要发生的好。

    想到这里,曹素评又觉得自己理直气壮,到时候就这样回复爹吧。

    于是他下午就去忙着自己的事情了。

    临近到了秋天,家里田地的堆肥就要开始忙碌的进行。

    哪怕是上好的田地,每年入冬之前都必须要堆积肥料,让土地吸收足够的养分。

    不然什么上田都用不了多久,一二十年就贫瘠了。

    曹家对此很有一套系统性的办法。

    他们每年从秋天就要开始堆肥,然后还不是一次。

    经常有些田地,耕种三年还得歇息一年。

    这样轮换着做下来,曹家才能保证那么高的粮食产量和收入。

    所以关于堆肥事情,曹家一向非常的重视,只要曹素评在家里,都一定会出席。

    有时候曹二公子回老家了,那每一次也必然会参加的。

    嗯,曹家二公子曹素盛,跟着曹仪一直在京城,处理一些曹仪不方便处理的事情。

    不过曹素评肯定不会学皇帝一样,亲自下田去合作。

    他只是带着一群手下们,去督促那些家里的帮佣们干活儿。

    正在这儿瞌睡的时候,忽然间曹素评听到了大吼大叫的声音。

    喊的好像是他的名字。

    旁边也有人在轻轻的推他,“大少爷,大少爷五管家来了,好像有事儿”

    曹素评一下就清醒了。

    他蓦的抬头起来,便看到邓东魁飞一样的奔了过来,边跑边喊,身上还满是泥土,看那样子是极其狼狈。

    “大少爷,完了,完了,完了”

    邓东魁一见面就来了个“完了”三连,再加上他一副死了老娘的表情,更是让曹素评烦躁。

    “完什么完说清楚”曹素评喝道“天塌不下来,说吧”

    不得不说,当了几十年朝廷重臣的儿子,曹素评这点涵养功夫还是有的。

    邓东魁本来又急又慌说不出话来,被他这么一吼,反倒是能说出话了“老爷来信了,上面写着速将三百万石粮食卖给江南总督府。”

    曹素评倏的站起来“”

    他眼睛都瞪大了,一时间不知道该说什么。

    邓东魁当然不傻,他连忙补充道,“一共到了四只信鸽,上面都是一样的内容,而且都有府中的秘密画押,错不了老爷就是让我们卖三百万石粮食给江南总督府”

    “草”

    曹素评只能冒出这么一句粗话。

    他浑身都有些发抖,双腿还有些发软,直接跌坐在椅子上。

    但一个没有坐稳,椅子直接翻了过去。

    “啊”

    曹素评也倒翻了个头,痛得他叫了一声。

    众人赶紧七手八脚的把他给扶起来,但曹素评却张牙舞爪的推开了他们,他只是抓住了邓东魁的衣襟,“为什么为什么现在才到啊为什么”

    曹素评的眼睛都已经充血了。

    他气得差点把自己暴打一顿。

    这踏马的不是开玩笑吗

    我刚刚才正面刚了刘仁怀,老爹你就来信要我服软

    一口气就卖出三百万石粮食给刘仁怀,疯了吗

    不不不不

    曹素评终究是没有丧失理智,他放开了嘴里不知道在说着什么的邓东魁,用力的捶了自己脑袋几下,深深的呼吸了起来。

    “老邓”曹素评这才沉声问道“你觉得这是为什么”

    邓东魁脸色比他还难看。

    这一次曹素评彻底搞砸了,难堪的是曹素评,但倒霉的绝对是他们几个管家。

    丞相不可能把儿子给打残废了,但几个管家却可以打断了腿贬到偏远的店铺和农村去。

    一想着自己可能的下场,邓东魁能好受吗

    可听到了大少爷的话,他还是只能认真的猜测回答“我觉得可能是老爷那边遇到了不可抗拒的困难,所以他才给我们发这道命令。”

    是的。

    这是命令。

    曹大公子根本不可能抗拒父亲的命令,因为曹府的老大从来都不是他,而是那位当朝丞相,政坛的不倒翁。

    曹素评没有说要抗拒。

    他只是想不通,为什么父亲会这么坚决的发出这道指令,而且是在现在。

    曹素评再次深吸了一口气,“你说张家、马家、陆家,是不是比我们还早的收到了京里的传信”

    这次换成了邓东魁瞪大了眼睛。

    他脑子里根本没有想到这一遭,可是曹素评一提起,他立刻回想起了三家那不同寻常的“白痴”举动。

    明明口口声声说一定和曹家共进退,结果却忽然背叛了承诺。

    这怎么看都是不合理的

    毕竟曹家是带头的,要倒霉也该是曹家先倒霉,然后他们立刻调转旗帜去舔刘仁怀。

    除非,除非他们是有了确切的消息,他们朝里的靠山给了他们指示。

    如果是这样,那么他们一切的“白痴”举动都能解释清楚了。

    人家根本不是白痴,而是像自己曹家一样,得到了最新的指示

    否则也不能解释他们为什么三家加起来卖了足足五百万石粮食给江南总督府

    有这么的心怀天下和苦难老百姓吗

    扯淡

    思量过去,邓东魁下意识的点点头“大少爷,除了这个可能,我找不到其它合适的解释”

    “但是为什么他们会比爹的速度还要快这可是两三天的时间啊”曹素评恍然大悟之中,又有无比的困惑。

    在京里的大臣们肯定都是一起得到消息的。

    哪怕是谁的动作快一点,也不至于领先那么多吧

    最多自己就是比张家和马家晚一天得到消息,那也不妨碍什么呀

    关键在于自己比陆家还要晚,那种被背叛的愤怒,再加上被刘仁怀给大骂了一顿,直接让自己冲昏了头脑,从而犯下了大错。

    邓东魁也不知道为什么,不过他知道现在应该做什么“大少爷,先别管那些了,赶紧想想怎么把粮食卖给刘总督,顺便该怎么跟他道歉吧”

    “对对对”

    曹素评又是一拍自己的脑袋,转身就往路边停着的马车跑去,“快,回家再说”

    他的心里实际上慌得很。

    这一次可是把刘仁怀给得罪惨了

    该怎么办呀,爹,有你在身边就好了  ,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