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我在大康的咸鱼生活 > 正文 第682章 就当哀家是泼妇吧!
    皇帝才把高敬和南宫忌送走,这边太后寝宫就来了人,说太后请陛下过去一趟。

    本来景和帝是想要去御书房,和大臣们商量点事情,见状马上就改变了主意,先去探望自己的母后。

    到了太后寝宫,里面比外面温暖许多。

    显然是已经烧了火墙了。

    毕竟太后年龄大,身子弱弱一些,如今秋去冬来,应该要做好保暖才行。

    把外套递给了身后的赵寿,皇帝恭恭敬敬的对着坐在软榻上的太后行礼道“母后,儿臣来了”

    “皇帝来了啊,过来坐”

    太后招呼着他在自己对面坐下,顺带着给他倒了一杯来自湖北的白茶。

    白茶不冷不燥,味道比较清淡,适合老年人喝。

    景和帝自己倒是喝得不那么顺口,他更喜欢喝奶茶,尤其是夏天的冰奶茶。

    只不过今年夏天因为到处都是战局,所以景和帝忙碌于国事,喝得很少。

    “铭淇和铭璟什么时候回来呀”太后问道。

    “回母后的话,他们现在应该已经从宁远到登州的途中了,如果顺利的话,二十来天就能回京城了。”

    “铭宥呢”

    “因为热气球这个东西,需要很有经验的人操作才行。铭宥需要留在宁远城,监控一下敌人是否会不顾一切来报复。”皇帝道,“不过廖石聪跟我保证了,现在局势已经稳定下来了,作战的时候肯定不会让铭宥上场,包括方开岳的儿子方磊也是。”

    “我听说铭璟还受了伤,险些丧命”

    “也没有那么夸张,他也就是脸被擦伤了,不严重,母后请放心”

    “那就好”太后有些欣喜,也有些感慨,“嗯,说起来,我们老柳家啊,还真是个个都是好儿郎一旦国家有危难的时候,个个都不怕危险,冒死都要为了天下老百姓出一份力。”

    “是的”

    景和帝也很欣慰的附和着,这也是他非常骄傲的地方。

    也是很让所有宗室子弟们扬眉吐气的地方。

    从今以后,再也不会有人说宗室子弟只是一群吃干饭的废物了。

    “不过我怎么听说,有些人在旁边说风凉话,要让陛下你严惩他们,特别是铭淇呢”太后忽然就转了风头,“据说还有人胆大包天,竟然敢说要处斩铭淇是有这么丧心病狂的人吗”

    有,还不只一个。

    皇帝心中也吐槽了一下,但他却不能这么讲“回母后的话,他们也是想得多了一点,毕竟太祖皇帝的命令在那儿”

    大康太祖有过严令,宗室子弟不得沾染朝廷事务,违者一律严惩。

    太后不由自主的就看了看他“皇上,您这是和我都要生疏了吗我们之间也只能说那些客套虚假的话了吗”

    这下子皇帝马上就急了,赔笑道“哪能啊,母后这是他们说的,我是不赞同的您也知道,我很喜欢铭淇这孩子,他可是阿弟的独生子”

    大康在这一代一共有五个亲王和一个皇帝。

    和皇帝一起被太后生出来的,只有最小的裕王,而柳铭淇正是裕王的独子。

    这样的关系本来就不一样

    “你知道就好。”太后点点头,“为娘只生了你们两个,就盼望着你们能一路互相扶持,一辈子都相亲相爱,不要像是别的王朝皇帝家那样,非要搞个你死我活”

    “肯定不会的”皇帝连忙摇头。

    “那么你告诉我,你准备怎么应对这个事情”太后盯住了他的眼睛“王智耿那边,你能顶得住吗”

    说起来或许有点好笑。

    一个太后,问一个皇帝,能不能顶得住一个正三品的御史中丞。

    这不是开玩笑吗

    但在大康却还很正常。

    御史大夫和御史中丞这样的官员,本来就是为了纠正皇帝的错误,为了拨乱反正而存在的。

    太祖曾经说过,只要他们说的有道理,那么皇帝就不能处罚。

    更别说御史台的人,都是天下有名的清流。

    人家做官从来都不是为了钱和权,就是喜欢管不平事,喜欢抨击不公。

    这也是选拔机制的重要了。

    皇帝如果对御史动手,或者是蛮横的想要让他们屈服,那这些御史可是会更加极端的。

    四十多年前,皇帝的爷爷,就是因为硬生生的和当时的御史大夫顶牛,非要做一个很不合规矩的事情。

    那位御史大夫拦不住,干脆一头撞死在了金銮殿上。

    那家伙,那阵仗,真是太震撼了

    景和帝的爷爷当时就懵了,然后便遭到了全天下读书人的唾骂。

    那段时间,每天都能有从四面八方赶来皇宫门口痛骂他的人。

    没有几个月,皇帝便只能黯然退位,传位给了景和帝的父皇。

    看吧

    正是因为有了这个血的教训,太后才会在恼怒之下,还显得这么谨慎。

    她其实并不完全相信那个冷宫里面的姑娘的话,出来之后她找了不少人了解情况。

    宫里本来就没有什么秘密。

    皇帝和大臣们谈话的时候,都有宫女和宦官在伺候着,这些人归谁管

    名义上是皇后,是三大主管,但上面还有一位祖宗呢

    他们很多时候不敢乱说,可太后问起来了,能不说吗

    所以太后连续问了几个宫女和宦官后,总算是心里有点数了,这才把皇帝找来。

    甭管皇帝有没有这个心思,反正那些臣子们的心态不对劲儿,必须要提前就做好防备。

    不然真的如同那个姑娘所说的,等到自己走了,万一他们就拿自己的孙儿开刀呢

    那就算自己在阴曹地府,也不会安心啊

    回到眼前来。

    皇帝也是对这事儿有过一番琢磨的。

    他回话道“母后,他们有着自己的坚持,孩儿并不打算和他们硬扛,但我也是有办法来救铭淇他们的。”

    说着,他把刚才南宫忌的话重述了一遍。

    太后听得微微错愣,却又不得不承认这个阴损的法子很有效果。

    御史大夫代表的就是天下民意。

    一旦民意和他们的意思相反了,难道你能说天下老百姓都错了,就是你对了

    这就完全没有道义基础嘛

    这样一来,柳铭淇当然就能脱罪。

    如此想的话,太后心里也踏实了一点,顺口问道“这缺德法子谁给你想的”

    “呃”

    皇帝本来还想冒功的,一听太后说“缺德法子”,顿时就决定不要了“这是南宫忌讲的。”

    “嗯,这老家伙,还真是老奸巨猾。”太后笑了起来,“既然他这么懂事,皇上你也要稍微照顾他一点除了限制他们必须呆在京畿地区之外,别的能放就放吧”

    “孩儿省得”景和帝道。

    “不过一个方法可能不够。”太后又道,“哀家也有一个法子。”

    “哦愿闻其详”

    “都说百善孝为先,那么如果是母后我执意要保铭淇,那么一切责任也就和你无关了吧”

    “啊”

    皇帝吓得立刻在软榻上跪坐起来,“母后您怎么能这么说呢孩儿就算再不孝,没有能耐,也不能让母后您来承担这个责任啊”

    太后的意思很明确,如果用民意来挟持御史和大臣们不行,那么就直接用太后的名义,直接强行压制。

    我就是要保我的孙儿,我就是不讲理了,你怎么的吧

    面对太后的耍浑不讲理,可和面对皇上的不一样。

    面对皇上不讲理,甚至是蛮横,那么臣子撞墙而亡,天下人都会夸奖你,有风骨,有担当

    但是面对太后呢

    你也去自尽

    那就太贻笑大方了

    人家是女人,而且还是长辈你是皇帝的臣子,那么就是和皇帝一辈的,太后不就成为了长辈了吗

    你对一个女的长辈如此强硬,是不是有点得理不饶人了

    所以历朝历代,从来没有任何一个诤臣,是面对着皇太后撞柱自尽的。

    景和帝也知道这个道理,可他却根本不能接受。

    因为这样一来,太后就会被认为是不讲理的泼妇,会被人诟病的。

    一个皇帝,连自己的母亲的名声都护不住,你算什么皇帝

    面对景和帝的反对,太后摇摇手,“你放心,我不会乱来,也不会那么强硬要是王智耿他们还是不同意,那就让他们来哀家寝宫一次,我来请求他们,这该让他们有面子了吧我也不算什么蛮横了吧”

    “那您也太委屈了”景和帝还是不愿意。

    “好了”

    太后也不跟他啰嗦,“如果你有办法,那就不用我来如果你都没办法了,那我不出马怎么办是放弃我的孙儿,还是让你的大臣们心生不满都不行事情就这么定了”

    景和帝沉默了一会儿。

    然后他拱手道“如此孩儿真是愧疚啊”

    “没关系”太后笑了,“我一个老太太,要那些虚名干什么能达到目的才是好的嘛”

    皇帝和太后在谈话的时候,处在御书房办公的几位丞相,也有一番对话。

    随着局势的逐渐稳定,皇帝也不用召集太多人来讨论,于是御书房也只有他们四个。

    “钟相,德王和怡王世子大概什么时候到”曹仪一边批复奏章,一边问道。

    钟昶也在奋笔疾书,闻言道“应该是二十天左右吧反正没有什么意外的话,九月份肯定能回来。”

    葛松道顺口接了一句道“嗯,相信这个时候他也没有那个闲心去长城防线,会一会他的老熟人。”

    几人不觉莞尔。

    柳铭淇和金沉白是很不对付的。

    当初柳铭淇和金沉白接触之后,第一时间就提醒了皇帝,这个金沉白有鬼,他们几家域外之人都有鬼。

    只不过当时没有人愿意相信。

    现在才晓得人家德王殿下才是洞悉一切,自己等人的目光还是短浅了。

    笑过之后,曹仪又问道“他回来后,马相你准备怎么做”

    马浩秋愣了一下,然后反问“曹相以为呢”

    “该怎么做就怎么做吧”曹仪放下了手中的毛笔,揉了揉眼睛“不以规矩,无以成方圆。他既然违反了这么多朝廷法令,还犯下了那么多罪过,朝廷还是必须要有自己的态度的。”

    钟昶皱着眉头问,“曹相你的意思,是要以朝廷的名义,给他定一个忤逆死罪”

    “正常来说是这样的。”曹仪淡淡的道,“不过如果直接用朝廷的名义,未免太过冷酷无情了不如由下面的人呈上,然后我们推举公议之后,再递给皇上”

    顿了顿,他望向葛松道道“葛相,你以为这样做对不对”

    葛松道沉默了好一会儿,才点了点头。

    “对”

    他这么回答,让钟昶心头有些着急。

    钟昶原本以为葛松道会是自己的盟友的,结果没想到还是靠向了曹仪那边。

    钟昶自己对柳铭淇,当然也是觉得他功过参半的。

    不过因为他是皇帝最忠诚的臣子,所以从皇帝的角度考虑,根本不可能把柳铭淇给定罪。

    那不是秉公执法,那是在打皇帝的脸呢

    他想了想,便问道“德王殿下的罪过,是由皇上来决定的但他的那些功劳,我们是不是也要确认整理一番,也给皇上送去”

    漂亮

    曹仪心中暗自赞叹了一声。

    这钟青古果然心思活络,知道从这个方面来破局。

    你说柳铭淇有过错,按律例应当处斩,可问题是人家的功劳也很大啊

    总不能只看他的过错,然后功劳就不闻不问吧

    这也不符合常理

    马浩秋闻言叹了一口气“这一次,德王殿下肯定能逃过一劫,不然辽西走廊的老百姓不会答应,江南的老百姓更不会答应,天下的老百姓都不会答应可是诸位,这事儿能一而再吗我们这一次放过了他,下一次再这样子,该怎么办”

    “还能怎么办”葛松道想也不想的道“从此之后,德王不允许离京只要这样,那么他纵然有万般雄心壮志,也不能亲自上阵了那就是安全的”

    “妙哉”

    曹仪笑了起来,拍了拍手道,“葛相此言甚好,老夫甚为赞成”

    马浩秋苦笑了一下,摇头却没有反对。

    钟昶张了张嘴,最后还是点点头“那就这样吧我也赞成”

    至此,几位丞相形成了共识,似乎柳铭淇的命运,也定了下来。

    求订阅求月票  ,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