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大汉皇帝 > 正文 第三百三十九章
    大汉皇帝第三百三十九章长安距离阳陵,才有多远的距离,窦太后竟然命骑卒用六百里加急,急诏刘荣会宫。

    固此,其虽然只是在简牍中言道,要刘荣速回宫去,别的什么也未说,不过这已说明了事情的严重性。

    刘荣此时心中只有一个想法,“难道是老爹的病情有变化不成”。

    看了一眼面前跪在地上的骑卒,刘荣还想要出言问些什么,但又一想还是算了,既然祖母急召自己回宫去,到了宫中,便知道是什么事了。

    且这骑卒似乎也不可能知道什么内情。

    如今急召自己回长安,自然是不能再坐什么车驾回长安去了。

    而是要骑快马而去。

    然阿娇虽会骑马,但却从未骑过快马。

    陈阿娇虽然年岁不大,但有个那么精明的母亲,自然也是得到了一些刘嫖的真传,见表兄的目光聚集在自己的身上。

    便是开口道“祖母急召表兄立即回宫,不若表兄先骑马回去,阿娇乘马车回去便可”。

    见陈阿娇自己如此说,刘荣便是答应了下来,当即便对公孙贺言道“公孙卿,一路之上,定要护得陈翁主周全”。

    记住网址oqiu

    俨然,刘荣是决意,让公孙贺留下来,护卫阿娇。

    “诺”,公孙贺,当即是行礼言道。

    刘荣与陈阿娇之间的关系,公孙贺等人,当然是知道了,陈阿娇,铁定了是要成他们的主母的。

    固此,护卫她的周全,自然也是在公孙贺的职责范围之内。

    之后,嘱咐了阿娇几句,刘荣便在数十名骑卒的护卫之下,策马直奔长安而去。

    去时乘车驾用了半日,而归来是骑快马,固此只有了一个多时辰,刘荣便赶到了长安城外。

    一入长安城,刘荣朝便发觉,整个长安城俨然已是进入了戒严状态,街市上巡逻之士卒便是平日的数倍。

    虽未入宫,刘荣却也能认定了,定是老爹的病情出现了变化。

    也只有天子病重,长安才有可能会戒严。

    到了司马门外,下马后,刘荣立即便是快步而入司马门。

    刚刚到了未央宫外,刘荣便是遇上了,早已在此等候了多时的郑泽。

    一见到刘荣其当即便是言道“殿下,请速到麒麟殿去,此时太后与皇后皆在麒麟殿中”。

    闻此言,刘荣再不多言,当即便往麒麟殿而去。

    一经通禀过后,刘荣立即便进入了麒麟殿中。

    只见老爹躺在床榻之上,而窦太后是坐在床榻一旁。

    而薄皇后是坐在坐蓐之上,默默流泪。

    上次这种情形,还是发生在两个月之前,但那时天子刘启还是坐在床榻之上和刘荣说话。

    而此次天子刘启却是已躺在了床榻之上。

    而刘荣不等有人言语,当即便疾行至老爹的床榻之前,跪地是痛哭流涕,“父皇,您不孝的儿子刘荣回来了”。

    说完,更是不停地跪地叩头。

    而天子刘启听到了刘荣的声音之后,却是睁开了双眼,要强撑着坐起来。

    见此情形,薄皇后当即是起身,亲自上前,扶起了天子刘启。

    天子刘启缓了好一阵之后,这才开口言道“太子起来吧”。

    闻此言,刘荣又是一叩头,缓缓抬起头言道“儿臣谢父皇”。

    说完之后,刘荣这才起身。

    “这些时日中,朕的病却是有些加重,太医令有言,一定要朕修养。

    固此,便交由交由太子监国吧”。

    上次虽然刘荣有监国之实,却是以代天子主持朝政的名义来行使太子监国的职权的。

    而此次,老爹却是出言,要刘荣监国。

    刘荣当即便是跪地又行拜礼言道“父皇如今父皇病重,儿臣自然是要在父皇窗前侍奉,怎能到别处去”。

    “太子有这片心朕甚慰之,只是国事不可一日无人处置,太子还是监国去吧”。

    不等刘荣再说话,一旁的窦太后却是又训起了刘荣,“太子是昏了头不成,皇帝有哀家与皇后照料,怎会有何事

    如今皇帝病至如此,你身为太子不行监国之权,难道还要我这瞎了眼的老太婆去处理朝政不成”。

    说完这番话,更是将手中的几杖,重重的砸了几下地板。

    被训斥一顿,刘荣自然是忙不得的哽咽着回话道“祖母教训的是,是孙儿昏了头是孙儿昏了头”。

    出了麒麟殿后,刘荣这才从郑泽的口中得知,就今日天还未亮之时,陛下突然咳血,之后便是昏厥了过去。

    数个太医,忙活了好一阵,陛下才算是醒了过来。

    只是天子此时身体状况极差,更是连坐都坐不稳。

    老爹如今病成这样,这自然不是刘荣愿意见到的。

    若是老爹真的在此时撒手而去,对于刘荣而言,如今的局面,可是难以掌控之。

    当初刘荣还曾想过,能早日行监国之权,也好学学要如何做天子。

    而如今,监国的大权,已然是移交到了刘荣的手中,但刘荣却是感觉不到一丝一毫的高兴。

    刘荣前脚出了麒麟殿,后脚,天子的诏书便来了。

    天子召命,太子刘荣监国

    而刘荣要做的第一件事,便是亲自登门,到了丞相周亚夫的府中。

    听闻是太子来了,周亚夫自然是要亲自出府迎接。

    “老臣拜见太子殿下”,周亚夫行礼道。

    刘荣忙是回礼道“丞相请免礼”。

    到了周亚夫的府中后,正堂之上,两人落座之后,刘荣便是问道“今日来此,乃是有一事要与丞相商议”。

    周亚夫出身列候世家,更是久经战阵之将向来是心直口快,当即便是一拱手,道“太子有何言直言便是”。

    刘荣是呵呵一笑道“今日孤来之,是想要丞相,解除长安之戒严禁令”。

    闻此言,周亚夫是直皱眉头,道“如今陛下病重,太子刚刚行监国之权,老臣这才未令人解除禁令。

    如今,若是解除禁令,只怕”。

    周亚夫对于汉家,以及当今之天子的忠诚是不容置疑的。

    若是寻常之人,听周亚夫如此说,定然是会想,汉家如今的丞相,是要做一权臣不成,监国太子之言,都不愿听。

    而这皆是因周亚夫此人做事,向来是对事不对人,且还是个不知变通,执拗之人。

    若不然,历史上,其也不敢据理力争,一次就得罪了已被封后的王娡,以及天子刘启。

    其若是知变通,也不会在那直接导致他身死的宴会之上,直言问分肉官要餐具了

    不过这样的人,心思单纯,刚正之人,是绝不会生出什么叛逆之心。

    固此,刘荣便早已考虑过了,若是自己能得到周亚夫的全力支持。

    即便是老爹撒手而去,自己也有机会,能够控制住如今的局面。

    “丞相且听孤所言”,刘荣道。

    “此时虽然父皇病重,但却已在调养恢复之中,的确是不宜再行禁严令。

    且长安一直戒严,传了出去,定也会令我汉家之天下不稳,且北方之匈奴若是得知,或许便要趁此机会,再度南侵”。

    周亚夫一阵思虑之后,发现的确如此,天子病重的消息穿出去,的确是容易引起天下震荡,便言道“太子所言,也不无道理,不过此事,老臣还是要上奏天子,得陛下的准许才可行”。

    老爹那边,刘荣可是毫不担心。

    按照天子刘启的性子,其定然会答应的。

    长安一直戒严,便是会给人一种讯号,皇帝生病了,而且还是生了重病。

    这当然是天子刘启不愿意看到的。

    固此,当周亚夫禀报了此事之后,天子刘启当即便准其所奏。

    而其后的时日之中,刘荣便是遵循老爹的命令,代政监国。

    有此前的经验,刘荣此时处置起政务来,虽不能说是得心应手,倒也做的不错。

    而天子刘启的是病,却也是时好时坏,刘荣不管是有多少事要做,却是坚持日日到未央宫中去向老爹问安。

    更是时常到高庙去,长跪在高皇帝刘邦的神位之前,为老爹祈福。

    而此后,宫中却是传言,太子殿下对陛下真是孝顺,更还有人说,太子殿下至孝,也只有先孝文皇帝可与其比之

    只不过,时日过得还是非常快的,感觉还未过多久,九月的最后的一日便悄然而逝。

    十月的第一日,便是到了汉历的新年了。

    但,此时天子重病在身,使整个汉家皇宫笼络在一层阴云之中,完全是没有一丝要过年的感觉。

    按常理而言,在此时,每年新年,上至皇室,下至公卿列候,再至寻常百姓,都会给自己家换一块新桃符,用以驱邪镇鬼,祈福神明保佑。

    大街小巷,也应该能够听到噼里啪啦的竹子爆裂之声。

    而此时的长安城,却是十分的安静。

    且刘荣早已是下令,此次过年,太子宫中一切从简,太子宫中之属臣,刘荣也不准其拜什么年。

    只不过,除去旧桃换新桃的习俗还是要做的。

    刘荣是亲自从王声呈上来的托盘中,拿出了一块桃符,钉在了画堂殿外。

    此时这桃符之上,所雕刻的当然不可能什么秦叔宝,尉迟恭。

    而是神荼与郁垒,据说,这桃符上的图案,就是远古时期黄帝派来统领游荡人间群鬼的两位神将神荼与郁垒的化身。

    中便有言之“沧海之中,有度朔之山。上有大桃木,其屈蟠三千里,其枝间东北曰鬼门,万鬼所出入也。上有二神人,一曰神荼,一曰郁垒,主阅领万鬼。恶害之鬼,执以苇索而以食虎。于是黄帝乃作礼,以时驱之,立大桃人,门户画神荼、郁垒与虎,悬苇索以御凶魅。有形,故执以食虎”。

    钉完了桃符,刘荣当即便是驱车,入宫而去。

    见到天子老爹之时,刘荣当即便是跪地行拜礼“儿臣恭问父皇安”。

    “朕安,太子起来吧”。

    老爹此时的身体,比起此前却是已好了不少,在侍从的搀扶下,还是能到殿外走动的。

    只是面色看上去,苍白无力。

    而刘荣则是当场是落下泪来

    天子刘启见此是问道“今日新年,太子有何哀伤矣”。

    “父皇恕罪,儿臣是见父皇病情还未痊愈,却不能代父皇受苦,此是儿臣之罪也”。

    说完更是重重的叩了个头。  ,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