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回到古代当咸鱼 > 第78章 第七十八章
    常康郡主随手一扔, 手中的信落进火盆,顷刻间被火苗点燃,橙红火焰映在精致的眉眼间, 直至信被燃烧殆尽,她才勾起红唇笑了笑。

    信是阿娘悄悄送来, 她之所以能知道昭阳闯下大祸, 便是亏得了阿娘提醒。虽然阿娘的本意是提醒她谢皇后和留侯都支持四皇子,规劝她弃暗投明。

    眼见她未悬崖勒马反拿来大做文章, 阿娘又写信来质问她怎么能不择手段滥杀无辜。

    阿娘真是天真,通往权势的路, 哪一条不是白骨铺成。

    好东西, 当然要争要抢, 既然争了抢了, 那么自然就会有人流血丧命。

    区别只是丧别人的命,还是丧自己的命。

    阿娘身在权势的漩涡中, 自己不争不抢,却没丧命, 不就是因为权势吗

    曾经,是先帝的权势庇护了她。

    如今,是留侯的权势庇护了她。

    不然,阿娘早就沦为别人通往权势之路下的一堆白骨,就像弟弟妹妹那般。

    阿娘不懂她为何如此追逐权势,其实她也不懂为何阿娘经历了那么多不公的待遇, 还能不恨

    常康郡主唇角上扬的弧度忽然扩大三分, 阿娘其实也不是一点都不恨吧。

    阿娘决定帮她,是出于对她这个女儿的爱,未尝不是出于对先帝的恨。

    阿娘半生都是先帝手中的棋子, 被迫嫁给父皇,又被迫看着弟弟被先帝推上龙椅当傀儡少帝,再被迫看着丧失利用价值的弟弟被先帝废黜,最后眼睁睁看着弟弟一点一点病死在自己怀中。

    阿娘,就真的不恨,不想报复先帝吗

    先帝欺孤儿寡妇以得天下,怎么可以不恨。佛争一炷香人争一口气,若连这点气性都没有,那还算个人吗

    所以阿娘虽然不满她的行为,还不是告诉了她,有人专门匿名提醒公孙家她做的那些事。

    常康郡主饶有兴致地看着火盆中的灰烬,那个藏头露尾的告密人是谁他又是从何得知目的为何

    她自认为小心谨慎做得天衣无缝,可这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谢皇后和留侯的秘密还不是让她知道了。谁知道自己身边是不是也藏着别人的钉子,自来人心隔肚皮,最是捉摸不定。

    所以在做任何一个决定之前,她都会做好最坏的准备。这世上哪有什么万全之策,只有随机应变。

    她等着帝后出招,常康郡主笑了下,准确来说是谢皇后,皇帝早年虽然志大才疏,多多少少还有点才在身上,可如今早被酒色掏空了脑袋,根本不足为惧。难缠的是谢皇后,要不是谢皇后以及谢氏保驾护航,她早把这皇帝拉下马。

    常康郡主再次打开来自于河源的信,愉悦欣赏一番,扔进火盆中。她十三岁起立志要向杨氏复仇,经营三十余载,怎么可能只把注都押在三皇子这个蠢货身上。

    皇帝正在大发雷霆,天水郡失守落入反王张匀之手。

    东张匀西许广是当今天下最大的两股反朝廷势力。张匀怜悯百姓,礼贤下士,且能征善战,在民间极有威望。短短几年时间,已经聚集十五万兵马,占领河源三郡,自封明王。

    不日前,张匀打出杨齐皇室无道,天下苦压杨齐久亦的旗帜攻打天水郡,不费一兵一卒就拿下了天水郡。因为天水郡守将汪志达,他开城门投降了

    城门前劝降汪志达那一番话也长了翅膀一般飞遍大江南北,尤其中间这一段话“汪将军率全城将士为无道昏君拼死护城,可曾想过,当你们战死之后,家中孤儿寡母在这乱世以何自保。想江氏勤王救驾抵御突厥何等功勋,仅剩下的唯一血脉都险些遭公主毒手,何况你们。莫说将军就算拼尽最后一兵一卒都挡不住我十万大军入城,何来功勋庇佑家眷”

    这可真是相当响亮的一巴掌甩在皇帝脸上,比天水郡失守更让皇帝暴跳如雷“我看他们就是故意唱双簧,汪志达这个叛徒早就暗中投了张匀,里应外合趁机动摇人心,朕一定要杀了他们,朕要御驾亲征河源,亲手砍下张匀那个逆贼的头颅。”

    皇帝就像一头暴怒的牛,在大殿内狂躁踱步“他不是号称十五万大军吗,朕就率五十万大军亲征,朕就不信收拾不了他一个毛头小子”比起西许广,东张匀出奇得年轻,不过二十出头,来历成迷,据说平民出身却文治武功不凡。

    谢皇后沉声“敢问陛下五十万大军从何而来”

    皇帝豁然转身,瞪视谢皇后“难道我泱泱大齐还凑不出五十万大军了”

    谢皇后只问“从哪儿凑”

    “朕让杨岭出兵十万,再让陆徵出兵十万,还有陆洲也能出兵十万,剩下二十万禁军,不就有五十万大军了。”皇帝说的理所当然,杨岭乃临安王,也就是皇帝的侄儿,是皇族中最能征善战的一位,深受皇帝信赖,眼下正在带兵在外平定民乱。

    “没了二十万禁军,都城的安危陛下打算如何安排,梁国公父子都驻守边关,万一外族闻讯进攻中原怎么办还有五十万大军需要的粮草,陛下打算如何征集”

    谢皇后声平气和的一问接着一问,问得皇帝哑口无言,青筋暴跳。东张匀西许广自立为王明火执仗与他分庭抗礼,他不是不想讨伐,而是内忧外患之下,没有能力讨伐。

    皇帝胸口剧烈起伏“那你说怎么办,不管他吗,任由他攻城掠地,改天打到都城来,抢了朕的皇位。”

    “管是自然要管的,只是现在的时机不合适,现如今边关强敌环伺,实不宜让中原陷入战火之中让外族趁虚而入,现昔年五胡乱华之惨烈景象。”谢皇后看着震怒的皇帝,“自然,这只是臣妾一家之言,陛下可召集重臣商议对策。”

    皇帝咬了咬牙,谢皇后都这么说了,那群重臣只怕差不多就是这个态度。一直以来,在大事上,皇后都是和朝臣一个鼻孔出气,一幅精明睿智的贤后模样,倒是把他衬托成了个昏君。

    “说来说去,这还不是昭阳这个孽障闯出来的大祸”皇帝冷笑一声,“之前皇后不说和留侯谈妥了,就是这么个谈妥法”

    谢皇后垂目,凝声“留侯决定息事宁人,可架不住有人兴风作浪,唯恐天下不乱。”

    打那个证人出现,谢皇后便知是假证人。因为绸缎庄那把火不是宫人所放,而是宫人买通了一个地痞流氓所放,那地痞早第一时间被灭口。然而对方有备而来,顷刻间掀起山呼海啸的谣言,谣言这种东西,生造出来容易,辟谣却难,何况那也不全是谣言,假中带真足以以假乱真。

    “是老三和萧氏所为”皇帝眉眼间堆满狠戾,“怎么就不想想这天下乱了对他们有什么好处,一群鼠目寸光的王八蛋”

    谢皇后淡声“无凭无据,臣妾不敢妄言。”

    皇帝暴躁地喘着粗气“可老四绝对干不出这种事来,除了老三这边还能是谁,难道是张匀许广之流的乱臣贼子他们竟然能把手伸到都城来,不,不可能”皇帝脸色渐渐发白,眼中闪现惊恐。他宁肯相信是萧氏,也不希望是反贼,更不希望是一股自己都不知道的力量蛰伏在暗处。

    皇帝咬牙切齿“就是萧氏干的,早晚,早晚朕要收拾了他们。皇后,你就眼睁睁看着他们把昭阳推上风口浪尖吗”

    “是不是萧氏干的暂且放到一边,”谢皇后神情严正,“当务之急赶紧平息流言蜚语,以免愈演愈烈,酿出更严重的后果。”

    “把窦美人推出去平息流言。”皇帝的态度果决到近乎冷酷,彷佛那不是被他捧在手心里宠爱了好几个月的枕边人。

    谢皇后缓缓摇头,唇角向下压了压“让昭阳自己认罪。”

    “如此一来,岂不是坐实了流言蜚语,”心烦意乱的皇帝斥责,“你这不将把柄往有心人手里送,生怕叛变的人太少是不是。”

    谢皇后看了一眼皇帝,眼底的嘲讽几不可见“闹到这步田地,窦美人分量太轻,已然不足以取信于世人,推她出去,只是徒惹笑柄。”

    皇帝恼羞成怒“之前你可不是这样说,你说的是不管信不信都得找一块遮羞布,窦家教女无方总比帝后教女无方好。”

    “时移世易。”谢皇后袖子的手微微收紧,很快又松开,眼底的嘲讽已经荡然无存,彷佛从未出现过,“当初臣妾也没想到事情会闹到这般难以收场的地步。”

    皇帝莫名心情好了几分,讥讽了一句“原来皇后也有没想到的事情,早知道,当初何必瞎折腾什么李代桃僵,没准就是这样折腾来折腾去才被人抓住了把柄。”

    谢皇后垂了垂眼睑“臣妾并非圣人,自然也会犯错。”也会护短。

    皇帝揉了揉突突刺痛的太阳穴,没好气道“现在说这些有什么用,你倒是说说怎么收场。”

    谢皇后抬眸,直视皇帝“明日大朝会,臣妾会脱簪请罪,还会让昭阳负荆请罪,请陛下届时褫夺昭阳封号,将她贬为庶民,再当着满朝文武的面杖责。谢氏不会求情,若是有十位以上的大人求情,陛下便叫停。”

    皇帝惊疑不定望着谢皇后“那若是无人求情呢”

    谢皇后抿紧了唇,往日端庄雍容的面容依旧淡然“那就一直打下去。”

    皇帝倒抽一口冷气“那万一打死了怎么办”

    谢皇后长睫一颤闭上眼,再睁开眼时,眼神一如既往的沉静“那就是她命薄,这是她身为皇家公主必须承担起的后果。若是侥幸不死,陛下便下令将她囚禁于皇陵之中以儆效尤。”

    皇帝倒抽一口冷气,竟有些于心不忍了“何至于此。”

    谢皇后神色决然“唯有雷霆手段方能挽回皇族声望,安抚被寒的人心。”

    想起失守的天水郡,皇帝那一丝慈父心肠很快便烟消云散。倘若早点把昭阳明正典刑以安人心,天水郡上上下下将士未必那么容易投降反贼张匀。降军终究是耻辱,难免受人诟病,也会被猜忌,有了第一次不忠,谁能担保没有第二次。

    谢皇后继续“惩罚之后是赏,还请陛下晋封江氏女为郡主,食邑加一千户,以作安抚也是告慰江氏英灵。”

    皇帝不禁皱了皱眉“可自来没有臣女封为郡主的前例。”臣女最高的爵位便是郡君,再往上的县主郡主公主只有皇族宗室女可封,唯一的例外是臣女和亲异族,可破格封为和亲公主。

    谢皇后冷静道“非常之时行非常之法,这节骨眼上,没有大臣会计较这个破例。”

    “那倒也行。”皇帝不至于舍不得一个郡主的爵位,就是一时没转过弯来。

    “江氏女既然与留侯府的世子两情相悦,陛下可尽快召见留侯和临川侯,言明有意明日在朝会上下旨为二人赐婚,婚姻大事,总得先与他们说一声才合礼数。江氏只余下此女,留侯名满天下,江氏女嫁入留侯府,可安人心。”

    原本焦头烂额的皇帝在谢皇后不急不慢的安排下,脑袋都不疼了,他不由击掌而笑“皇后所言极是,如此厚赏江氏女,总能堵上天下悠悠众口。”,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