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玄幻小说 > 你听我解释啊(快穿) > 第157章 结束
    在道维的支持下, 荣安公主成为大景朝第一任皇家女子书院的山长,女子书院的创建天然比男子那边多出无数困难。

    尤其是外头人听说了女子书院的教学内容后,更是议论声四起。

    有的女子家人不敢明目张胆得罪摄政王, 便借口家中女子身体有样, 将人关在家中修养,趁此机会, 没成亲的快速成亲, 已成婚的让生孩子,有孩子让带孙子,零零总总, 问题层出不穷。

    家人的不支持,外界的不理解, 谩骂,争吵,讽刺之声扑面而来。

    有人上书朝廷,认为此举颠覆伦常,倾倒阴阳,长此以往, 朝纲不稳, 痛斥摄政王被奸人蒙蔽双眼,做出糊涂事。

    道维对此置之不理, 有人蹦跶的太高, 一巴掌拍下去,哪儿凉快哪儿待着去。

    倒是叫不少人暗中嘀咕, 摄政王近些年来越发独断专行了。

    女子书院便是在这种情况下磕磕绊绊的开办起来。摒除了外部影响不提,学校内部也麻烦不断,关于自身, 关于集体,乃至于关于她们身后的家族,凡是有人处,皆牵扯各种利益。

    但总的来说,荣安公主的身份地位摆在那儿,能力也不缺,有道维明目张胆的支持,小半年过去,书院总算走上了正轨。

    待时日长久,众人发现拗不过这股东风,女子书院成了大势所趋后,自然开始正视她的存在。

    官家女眷多番向荣安公主递话,打听书院事宜,几次暗示想送自家孩子进去读书,荣安公主心头主意正,面上不露声色,待又过了半年,才进宫跟道维回禀

    “时机差不多了,此时书院开放,接收非宗室女子,目标暂定为京城官员家眷,当然外地官员女眷想来的也欢迎。至于向普通百姓开放,怕是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荣安公主不是无的放矢,女子书院这条路和男子综合大学相差无几,有男子大学在前头做参照,她能少走许多弯路。

    前头七皇叔步子迈的太急,招收了一部分平民学子进校,尽管对学子的身份背景做了严密调查,没想到还是闹出许多事来,最后还是摄政王出面,暂定为第一批学生参加完实习归来后,再招收新学生。

    道维很满意眼前的成果,将一封来自云城的折子递到荣安公主手里,笑道

    “姑姑,您瞧瞧,这是王大人昨日送来的折子,书院第一批送去的学生在那边已有月余,王大人对她们很是满意。”

    哪里是满意,字里行间大夸特夸,就差没明说,让摄政王再给她送过去一批了,有多少她要多少

    荣安公主看完折子也很高兴,但她皱着眉跟道维诉苦“王爷,王大人这可真是为难老身呢,那些孩子是书院第一次向外界输送人才,一个个都是经过夫子们严格把关后挑选出来最优秀的学生,就怕叫外界看了书院的笑话。

    她还想要更多那样的孩子,老身上哪里给她找去”

    舒朗哈哈大笑,亲手给荣安公主斟一杯茶递到手边,爽朗道

    “姑姑,您那书院里藏龙卧虎,不过是个人擅长的领域不同而已,去云城的学生确实优秀,但没去的也不代表她们才能平平啊,您可糊弄不住我”

    荣安公主听的高兴,面上便带出几分,书院这批孩子她花费了大心思在她们身上,三百多学生,她对她们的情况了若指掌,虽不能说当成亲生孩子对待,但亲传弟子也不过如此了。

    摸摸这一年明显花白的鬓角,荣安公主不仅没有丝毫忧伤,反倒是满满的满足。

    这一年,是她人生中最踏实,最辉煌的一年。

    道维见状笑而不语,王诗语和书院的事他不插手,叫他们下头人自己闹去。

    王诗语那头别说是书院的优秀学生,便是不怎么优秀的她都抓耳挠腮的想要。

    因为她在有很多钱后,今年初效仿京城女子书院,于云城周边一口气开办了十二所女子学堂,专门招收八到十二岁的女子,教授她们各种谋生手段。

    王诗语在南边儿民间女子中的号召力不是京城中人能想象的,她的学堂还没开张,报名的人便将她家门口围了个水泄不通。百姓们可不晓得什么阴阳失调的大道理,只觉得王大人一心为她们好,听王大人的有钱赚,有饭吃。

    她的女子学堂从夫子到学生全是女性,生源不缺,但夫子来多少都不够,急的王诗语近日连着给京城发了六道折子跟摄政王要人。当然王大人可不是叫那些书院的优等生去当开蒙夫子暴殄天物的,她是叫那些学生当山长,培养一批又一批夫子。

    对这些事情道维掌握大方向就行。

    前日五侄子上书,言说边境近半年和外族发生频繁摩擦,叫人烦不胜烦,他想带人真刀真枪的和对方干一架,彻底把人干服了才好。

    道维提笔给对方写回信。

    他十弟半年前带人以商队的名义,秘密潜入外族腹地做生意,算算日子也该回来了,想来依十弟的能力,此次回来,不仅赚足了银钱,关于外族的势力分布,地形地貌,应该也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叫十弟回国后不急着往京城赶,先帮五侄子打胜这一战,到时候一道儿回来还能赶上吃年夜饭。

    封好给五侄子的信,叫人快马加鞭,八百里加急送出去。

    转头又是三侄子的奏折,随奏折一道儿来的还有一封用红色火漆密封好的水师船舶建造图纸。

    三侄子在奏折中说,他的水军已训练完毕,只差最后的水上实战演习,再有一月,船便可制造完工,届时请摄政王允许他第一个带人上船。

    显见是说到了高兴处,三侄子不免多说了几句,给道维描绘了他的美好愿景

    第一次出海,便不往远了跑,先去前两年总是骚扰大景沿海边境渔民的岛国转一圈儿,跟对方收点利息。听说岛国北部还有很多无人岛,既然没主人,那他先带人占下来,看看以后是能种地还是发放犯人啥的,好歹还有点用

    道维看的啧啧称奇,他三侄子可真是个人才,瞧瞧这天马行空的想象力,以前朝廷流放犯人,往北最多到荒无人烟的宁古塔,往南也不过三千里到遍布瘴气的岭南,结果他大侄子一开口,直接给人发往海外。这对朝廷那群老古板来说,还不如直接叫他们死了干脆。

    带兵打仗的事儿三侄子是专业的,但关于开发荒岛,收取岛国人利息之事,一听他就是个外行,这点交给六弟最让人放心。

    六弟打从半年前去南边儿亲眼瞧了一回水师战船的制造,回来将自个儿埋进书房半个月,后兴冲冲进宫跟道维商议他的海贸计划,三侄子奏折里说的那些,全都是六弟早就想过的事情。

    不过六弟可没只会带兵打仗的三侄子那般仁慈,人一开口便要将岛国变成年年给大景朝上供的附属国,还要叫岛国皇帝亲自来京城祝贺摄政王三十岁诞辰

    既然时机已经成熟,也是时候叫六弟启辰前往南边儿跟三侄子汇合,这些事他们还是提前磨合一下,到时候才能互相配合默契。

    当然任何事情都是有风险的,道维从不要求手底下人永远都回馈他正面的,胜利的消息,他允许他们失败,接受他们并非无所不能的事实。在合理范围内的失败,他很包容。

    历史总是在失败中不断进步,人们于失败中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奠定走向成功的脚步。

    这便是人们常说的螺旋上升。

    如此过了三年,经过不断摔打,不论是南边儿还是北边儿都一片欣欣向荣。

    北边儿外族逐渐南迁,开始和景朝百姓通婚,边境带有明显两国人特征的孩子逐渐降生,想来再过不久,便能看到高鼻梁深眼窝,说一口流利的景朝官话的孩子,光屁股满大街打酱油。

    边贸生意在十皇叔的主持下铮铮向荣,前两年外族的皮毛肉奶还只在大景朝内部贩卖,到了今年,那些东西已经随着出海商船,漂洋过海,到岛国,到更远的地方。

    是的,海贸经过几年的摸索经验,随着水军一路勇往直前,在大海上称王称霸,六皇叔便将生意跟着做到了各个海上小国。

    如今人人皆知海贸虽风险极大,可利润极高,若出去一趟,有命回来,后半辈子就能衣食无忧。

    南边开展市舶司的几个港口更是人流如织,每日都能在那里见到红眼睛,蓝眼睛,白头发,棕头发的外国商人,时日久了,那些商人将生意做到景朝各地,京城街上也能瞧见不少怪模怪样的外国人。

    以前这些商人来京城或许只是单纯的做生意,如今完全不同,他们是来觐见景朝摄政王殿下的。

    打从两月前,摄政王从一螺丝国商人手里得了一种作物种子,龙心大悦,当场赏了那商人一道云城官署织造司凭证。有了那道凭证,商人便可第一时间,最大限度的和云城织造司进行大宗买卖交易

    云城织造司的名头,别说在景朝内部,便是在海外各地也是响当当的,那里出产的丝绸,颜色亮丽,样式新颖,品味高贵,薄如蝉翼,触感丝滑,乃当今一等一的好丝绸,可谓一绸难求,每月织造司放出的那点儿销售额,手脚稍微慢点儿便被人抢个精光,市面上流传的大多数都是仿品。

    很多人守在云城半年,也不过能得两匹,这还是有熟人在中间说情的情况。

    可见这道凭证的珍贵程度。

    打那之后,众人便知这位高贵的摄政王喜欢收集一些奇怪的海外作物种子,因而不少人都会来京城试试运气。

    有人因此一飞冲天,有人空手而归,这样的故事每天都在这座宫墙内上演。

    事实上,道维近半年确实陆陆续续收集到了不少有用的东西,不过很多植物在进入大景后需要一个适应的过程,其中艰难,不是一两句能说得清。

    为此道维特意拨出了一座稷上皇庄,司农司几乎全部官员日夜驻扎在那边,全年无休的或照料或改良那些粮食种子。

    这不是一日之功,起步便是三年。

    有的成功了,有的失败了,但总体来说,一切都在往好的方向发展。

    在道维四十岁生辰这年,京城街道上张灯结彩,商户们家家做起了各种打折活动,祈愿摄政王长命百岁,街道上热闹更胜往昔,各种肤色发色的人群在其间往来穿梭,生硬的外国口音夹杂各地方言,彼此连蒙带比划,交流的也很开心。

    各国使团早在半月前便带着无数珍贵礼物,住进了鸿胪寺,目的便是庆贺今晚摄政王的生辰。

    此时的大景朝,当的上一句万国来贺。

    索性道维还只是摄政王,若不然当下史书便能将其写成千古一帝。

    可惜他只是摄政王,这般下笔,于理不合,更是于他有害。

    皇宫内,摄政王侧妃沈清玉一身华服,装扮一新,坐在道维对面,轻声道

    “今日晚宴,太后娘娘那里如何安置”

    道维头都不抬,忙着处理公务。淡淡道

    “谢北临估计再有两个时辰该进京了,叫谢北临去处理。”

    这几年太后越发不安分了,眼见着摄政王一日日权势威重,就连大臣们也把他当主心骨一般尊崇,眼里根本没有小皇帝的存在,她心慌的同时,更加不甘心。

    因此没少闹出事端。

    道维懒得搭理,朝臣们因着陛下的面子,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倒是叫她行事越发荒唐。

    不过太后荒唐,难为的可不是道维这做小叔子的。凡是太后搞出来的事,道维一律丢给小皇帝去收拾烂摊子,凭着她可劲儿造作呗,权当锻炼小皇帝能力了。

    两年前,小皇帝也终于被他娘的不可理喻烦的不行,当然也是因为他身份尴尬,如今朝野内外,甚至海外诸国,一心只认摄政王,根本不买他这个小皇帝的账,当时他都十七岁了,早到了该亲政的年纪,满朝文武却谁都不提此事,装聋作哑。

    因而两年前他自请跟三皇子的水师出海。

    原本随着小皇帝出海,太后没了倚仗安静下来,谁知近日听闻小皇帝即将归来,这位又作上了,一会儿说衣服不合身,不够端庄,一会儿说座位不合适,按理她应坐皇帝右侧云云,下头没人敢拿这种小事去烦摄政王,便找了侧妃过去。

    侧妃沈清玉和过去大不相同,对于至今还看不清局势的嫡姐,心里更多的是嘲讽。

    有时候看对方不断地在生死线上反复横跳,她有心劝对方

    “不然学学你儿子,去外头瞧瞧世界的变化,开开眼界吧”

    可惜每每她还没来得及开口,对方都能做出蠢的叫她不想开口之举。

    今日亦是如此。

    眼下京城来了大大小小六十八个国家的使团,还有很多国家无力派遣使团,只遣人送了国书,庆贺摄政王诞辰。

    如此重要的时刻,有多少事要她操心,忙的晕头转向,哪儿还有心情哄太后开心

    因而象征性的劝了两句后,见对方一如既往的听不进去,便直接状告到摄政王跟前。于她而言,摄政王不是丈夫,而是极好的合作伙伴与顶头上司,她相信对方不会在意她这点小心思。

    果然摄政王是不在意的。

    等出了太和殿,沈清玉迎着正午耀眼的光,气场全开,吩咐周遭

    “再去核查一遍,确保所有参加晚宴人员名单准确无误,本宫不想看到有人在各国使臣面前,丢了摄政王的脸面,明白吗”

    如今的侧妃沈清玉确实底气十足。

    是在京城能横着走的人物,作为摄政王后院唯一的女主人,所有人见了都讨好的称其一声“王妃”。更别说女子书院的第一任山长退下来后,推举了侧妃沈清玉上位,眼下她还掌握了大景朝最大的女子书院。

    如今的女子书院遍地开花,可唯独京城的这所,是所有学子们梦中的朝圣之地,这里的夫子们各个来历不凡,学生里出过景朝第一位桥梁设计师,第一位主动跟随水师出海的商人,第一位参加科举成为榜眼入朝为官的女子,第一位主动和夫君和离,开创本朝自立女户,并带子女共同生活的诗人

    经过数十年发展,如今不仅本朝女子以考进女子书院读书为荣,书院内更是随处可见各种肤色口音的外国女子来此求学。

    景朝百姓如今走在街上,已然有了上国的优越感。

    到了夜间,整个京城灯火辉煌,太和殿内外礼炮齐鸣,钟鼓之声传遍宫内每个角落,各国使臣齐声庆贺摄政王诞辰,此种优越感便更加明显了几分。

    等众人落座,酒菜上桌,诸人共饮后,才回京便马不停蹄解决完他娘烂摊子的小皇帝,主动起身,朗声道

    “皇叔为景朝付出良多,北临自觉远不能及,此次出海一趟,见识的越多,对皇叔越是敬佩,自觉舔居于高位,上无颜面对列祖列宗,下不能无愧于天下百姓。因而今日当着诸君的面,宣布将皇位禅让于皇叔,还请皇叔不吝接纳”

    说实话,除了太后,所有人都不惊讶。

    打从三年前,众人心里便隐隐有这个念头,摄政王若只是一般的能干,或许还有人会支持小皇帝亲政,可摄政王今时今日的成就,真就差一个名分上的“千古一帝”了,谁能反对他

    小皇帝但凡脑子清醒一点,今日这遭都是迟早的事儿。

    欲要摔杯子怒斥出声的太后,被侧妃亲自塞了嘴扯下去。

    大殿内气氛和谐,朝臣先是赞扬小皇帝宽仁英明,又是请摄政王不要迟疑的登基。

    在一盏茶时间内经历了三请三辞后,朝臣们十分愉快的在晚宴结束前,便定下了摄政王下月十五登基的时间。

    下头朝臣热情高涨,气氛火热,上头道维和小皇帝对坐,一人一杯小酌。

    道维瞧谢北临又黑又粗糙的脸,问他

    “吃了不少苦吧”

    谢北临倒是真看开了,闻言洒脱道

    “出门在外,行军打仗,哪有不辛苦的不过侄儿是真庆幸走了这一遭,外头的天地太广阔了,好似生命都在脚下变得宽广起来。”

    道维懂。

    于是他问“之后有什么打算”

    谢北临实诚道“还没想好,或许还想随五哥去边境瞧瞧,也不知他敢不敢收留我”

    毕竟他禅位后,意义就更特殊了。

    道维摇头,这想法太拘谨啦,应该再大胆些,他建议道

    “你三哥上月不是在海外发现一个有野人居住的岛,那岛上资源丰富叫他都眼馋,翻过岛隔着海峡,还有规模齐全的城镇,给你些人手,去试着当个岛主啥的”

    谢北临听的若有所思。

    他觉得四叔真是个非常有想法之人,能叫他这样的身份去海外开疆拓土,真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不过四叔信任他,他也不好叫四叔看扁了,自小跟在四叔身边耳濡目染,自问丁点儿不比前头的哥哥们差什么。

    于是两月后,谢北临欢欢喜喜带人去开辟属于他的岛了。

    他想往后有机会,一定要邀请四叔去他的岛上瞧瞧。

    就这么的,道维安安稳稳成了皇帝。

    可等好些人反应过来时,发现皇帝正在逐渐缩小他本人对朝局,对天下的影响力。

    简而言之,他在自我阉割独属于皇帝的权利。

    朝堂上逐渐形成了三足鼎立之势,三个部门互相监督,互相配合,在没有道维这个皇帝的情况下,国家短时间内依然可以正常运转。

    直到道维六十五岁这年,有更多国家使臣前来恭贺他的寿辰,小小的太和殿已经坐不下如此多人,近些年才归顺的小国使臣,只能在殿外得一个座位。

    此时朝臣们瞧着上头坐的那位精神矍铄,一点儿不像老头儿的皇帝,才猛然察觉,他们已经足足有半年多没见过这位的身影了

    等道维七十岁从皇位上退下来,宗室里经过无数道选拔上位的皇帝,更多的像是一个象征,代表这个国家团结,统一,强大,而不是集无数权利于一身,对整个天下有生杀予夺之权。

    彼时道维正在八侄子的岛上钓鱼,自打将皇位传给旁人后,他就到处溜达,缓解那些年九九六带去的人生阴影。

    途中几次接到八侄子的书信,信中极力邀请他去岛上游玩,这不,路过,就来了。

    看他八侄子又愁眉苦脸的从三侄子手里接收了一批朝廷远渡重洋投递过来的犯人,道维毫不同情的笑了。

    当年八侄子建设岛屿需要人手,他善解人意的投送过来许多犯人废物利用,这个习惯一直延续到他退位。这么多年过去,朝廷大约是出于对八侄子这位太上皇的尊敬,投递行为就没停止过,最多在八侄子严正声明不需要了后,少送几个过来意思一下。

    这可真是,谁能想到呢

    整个岛屿上方传遍了道维爽朗的笑声,谢北临听着笑声,被母亲烦了一天,紧皱的眉头也随之展开。

    真好。

    他想。,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