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三国:开局用玻璃杯换了个爵位 > 正文 第一百五十九章吕布站队,董卓众叛亲离
    第160章

    却说王允聚了满朝文武密谋除董,席上人人噤若寒蝉。

    只有一人饮酒食肉,面不改色。

    王允喝了酒,接着说

    “董贼进长安,挟献帝,以令诸侯,本罪大当诛。”

    “奈何其外有李傕,内有亲信,虽人人恨之入骨,以身证大义者亦不过一二也。”

    “近日宫中密保,曰曹贼意将许昌与卓,曰曹贼一城两献,亦将许昌献青州孔融也。”

    “夫孔融,举世之精明者也,怎可受那曹贼如此捉弄当下发信与卓,意与董卓合兵,击曹于许昌也。”

    “老夫观卓之颜色,似是意欲倾巢而出,并灭孔融、曹操于许昌也,然即倾巢而出,则长安无兵也。”

    “长安无兵,则可寻良将勤王护国,则汉室复兴可待矣。”

    “若是曹操坚壁清野于许昌,阻董卓于野,而我等亦断其后路,短其粮草,则董卓内外受敌,又有各方诸侯围困,久则必殆。”

    “董卓殆,则汉室兴也。”

    王允语毕。

    一息

    二息

    三息

    半饷,室中无人敢说话。

    王允说“诸位公卿,有何高见啊”

    终于。

    有一人站起,拱手,怯生生地问

    “若然,则汉室之兴,司徒功不可没也。然若是曹操真如所言,弃许昌而奔徐州,又该如何呢”

    此人名叫杨瓒,朝中区区一小人,却有此胆谋

    王允不语,左手边那位替董卓前来赴宴、之前一直在饮酒吃肉的将领却豁然站起,拱手回礼。

    此人不是别人,正是董卓的义子吕布

    吕布怎么会在这里

    之前席上其他人不敢作声,原因也是忌惮吕布。

    密谋除掉董卓,为什么董卓的干儿子也在这里

    王允却不躲不避,一派毫不在乎。

    然而此时吕布起身,拱手,随后慢慢地说

    “若义父得许昌,布自会与义父解释,各位大人不必担心。”

    各人这才恍然大悟。

    王允虽是老臣,声望在外,然若是说他要扳倒董卓,恐怕可说是难于登天。

    而今天他敢召集群臣,一是因为确实机遇难得,亦是因为他有吕布这一张底牌。

    争取到了吕布的支持或者默许,就代表着能够稳住董卓

    谁也没想到,这个号称天下忠义无双的将领,会这样轻易地加入他们一方。

    这是大义,也是天意啊

    天亡董卓矣

    连你的干儿子都背叛你,你还能信任谁呢

    席上诸人这才松了一口气,纷纷提出自己的见解,热络起来。

    然而即便如此。

    三公九卿提的建议,大多也是只言事情而不言董卓的。

    毕竟都是混了多年的老东西了,被人抓住话柄总归是不好的。

    众人便开始讨论起如何能施行这一计划。

    首先,要找到能够接手长安的势力。

    毕竟这帮大臣虽说在朝堂之上据理力争威风八面,但是真的要撑起一个政权靠的还是兵马钱财。

    大臣们哪有兵马只能找下一个老板。

    经过层层筛选,两个人选浮出了水面。

    首先是幽州的刘玄,他既是汉室旁系,有勤王之由,又占据河北三州,一时风头无两。

    其次是汝南的袁术,虽然元气大伤,但毕竟是多年权贵世家,积蓄不可小觑。

    于是,两封书信分别被两位大臣手拟出来,由王允亲属亲自传达,秘密发往刘玄和袁术的府邸。

    接下来,要联络孔融、曹操、陶谦等人,一并攻董。

    虽然这几人向来水火不相往来,可是大臣们相信,董卓能够成为让他们团结起来同仇敌忾的理由。

    因为董卓虽然不是他们的敌人,却也不是任何人的朋友。

    于是,几封迷信亦被密送至几人手上。

    而具体会有几人参与呢

    谁也不知道。

    但是,只要有任何一方答应,董卓的压力就会大一分

    这个计谋成功的希望也就大一分

    最后,是如何保证计谋成功后,这天下仍旧是刘家的天下,大汉的天下。

    大臣们你来我往,议论纷纷,然而并没有什么卵用。

    争论到后来,众人都觉无趣,只剩其中一个老臣严声厉色地与人辩论。

    这老臣身居高位,常有威名,却好与人争论,争论说的也都是些书籍经典上的东西,言而无物,因此落得个长舌妇人的骂名。

    0求鲜花

    虽是如此,在场之人大多为小辈,谁也不敢顶撞他,只好任由他唾沫横飞。

    老臣曰

    “先祖斩白蛇起义,立汉试基业,如今这天下本就当属刘家,何人敢言取得此言大不敬,大不敬矣先祖先帝在天有灵知之,必怒而罚之,必怒而罚之咳咳”

    老臣越说越急,越说越激动,说到后面竟一口气憋住,半饷出不了声音。

    旁边的大臣还要手忙脚乱地搭救他,端的是一片狼藉。

    王允冷漠地看着眼前的文武百官惊慌失措,一杯接一杯地喝着酒。

    一群废物

    为人为臣几十载,仍旧是个废物

    王允打心眼里瞧不上这帮只会逞口舌之快的人,心下也恨,恨自己也只能逞逞口舌之快。

    若不是如此,那董卓又怎会留他们到今日呢

    毕竟是一帮文人,没有人带兵打过仗,怎么能指望他们想出办法限制军阀呢

    王允只是默默地喝酒,一边喝酒,一边想对策。

    若是无法控制军阀,引援入长安,无异于引狼入室。

    当下也无法指望吕布帮助了,只能自己想办法。

    王允饮了三杯酒,忽觉有人站在自己面前。

    抬头望去,只见吕布正看着他

    “王司徒,布有事想与您商议。”

    感谢各位最近一直支持我最近事情有点多,更新的量比较少,但是各位放心,更新不会停,就是可能稍微慢一点。

    然后前面几章已经说了,本文大部分都是基于三国时期历史写作的,但是如果有和正史不相符的地方也是合理的,毕竟刘玄本来就是一个不存在于正史中的人,一步错则步步错,他所经历的历史也不是真正的三国的历史。他自己见到牵召的时候也有所察觉。

    很感谢各位的评论,每一条留言我都会仔细看,各位的合理批评我都会虚心接受。我自己写文章本身也不算太成熟,能够籍此获得进步对我也是很开心的一件事。

    然后就是和往常一样,求鲜花,求打赏,求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更新的动力夕,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