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大秦:诸子百家?拿来吧你! > 正文 第三百一十三章 一模一样的公文
    没有辜负吴驹的期望,老者在第二天上午交了作业。

    那块平滑的铅板已经模样大变,上面布满了密密麻麻、整整齐齐的文字。

    吴驹抬手摸了摸,满意的点点头。

    “好,去找张管家领二十贯钱,然后你就可以接着回去干活了。”吴驹对老者说。

    “多谢吴卿多谢吴卿”

    老者连连躬身,激动不已。

    这吴卿出手就是大方啊,二十贯,这可是他几个月的工钱了

    老者离开了。

    吴驹找来工匠,洗掉上面的红色字迹,随后又命人动手打造了一台简易版的印刷机。

    原理简单的很,纸放在一个台子上,机器吊着铅块在上,蘸上墨水后往下压就行。

    很简陋,但功能对了就行,吴驹不挑。

    亲眼见证了历史上第一台印刷机的诞生,吴驹决定亲手操作印刷机。

    蘸上墨水,摆上纸张,往下一压。

    一张公文瞬间新鲜出炉

    再拿来吴驹的印往上一盖。

    完美

    “搞定”

    吴驹瞬间喜笑颜开,指挥旁边的工匠说道“都看明白了吗先印个两千张出来。”

    “是。”

    一张张公文被印刷出来,很快摞成了一小堆。

    吴驹心中颇为感慨。

    这印刷机效率就是高啊

    这么多张,换做手写不知道要写到猴年马月去。

    今日所见,更坚定了吴驹要尽快搞出活字印刷术的信念。

    一天后,上百名信使由咸阳出发,将这篇公文送往全国各地。

    公文上,最顶端写上了大大的标题。

    “吴驹以医家魁首身份,宣告了本次疫情的结束,以及抗疫工作的全面胜利”

    向此过程中参与进来、为抗疫做出贡献的所有医者、所有医家弟子,所有官府官吏,包括所有百姓发出表彰、赞扬、和鼓励,号召全社会向他们学习,发扬这种敢为人先,舍己为人的精神。

    同时,吴驹也提出,虽然疫情结束,但抗疫工作却一刻不能停止,要深刻吸取这一次疫情的教训,勤洗手,勤开窗通风,常佩戴口罩,积极配合官府筛查和医者检查,仍是非常有必要。

    公文一经发出,举国欢庆

    大街小巷上的人们在看到这篇公文后,纷纷热泪盈眶。

    他们是亲历者,目睹过身边的人患病,甚至死去,更有甚者就曾经是患者的一员,是在鬼门关前走了一遭的人。

    那段时间大街上一个人都没有,真正意义上的万人空巷,整座城像是死寂了一半,令人发麻。

    悲伤,萧瑟,害怕,压抑,这是那段时间的主旋律。

    瘟疫带给他们的恐惧,挥之不去,至今仍萦绕在人们的心头。

    没人想再过那样的日子

    渴望疫病结束,无疑是每一个百姓最朴素的愿望,无一例外。

    感触颇深的,还有在疫病中义无反顾的参与进来的医者。

    函谷关的军医、医家的医者和弟子,各地医馆的医者。

    每一个人看到这些文字时,都不由得长舒一口气。

    抗疫时期的一幕幕仿佛又像幻灯片出现在他们的眼前。

    良久后,他们的脸上终于露出了灿烂的笑容。

    那是满带着高兴,欣慰和成就感的笑容。

    与此同时。

    公文发出之后,子楚和蒙毅也傻眼了。

    “这小子怎么比官府的公文写的还公文”子楚嘴角抽搐。

    这字里行间的官腔,味太冲了。

    不过更让子楚惊讶的并未这一点。

    而是呈现在他面前的两幅一模一样的公文。

    “竟有如此相像”子楚对比着两幅公文,心头颇为疑惑。

    他不由得咂舌“一模一样啊世间当真有人能做到写出两幅一模一样的字吴驹的书法境界已经高到了这个层次吗”

    “不,大王,也并非一模一样。”蒙毅在一旁轻声提醒道。

    “哦蒙毅,看出什么了”子楚问。

    “墨迹的深浅不一样。”蒙毅提醒道。

    子楚皱眉,定睛一看,果真有细微的差别

    “怪哉”

    子楚靠在椅背上,眉头紧蹙。

    过了一会,他对蒙毅招了招手“把吴驹找来,寡人亲口问问他。”

    “是。”

    一刻钟后,吴驹满面春风的走进章台宫“大王,找臣啥事”

    因为疫情的结束,他这两天心情都好了很多。

    不止是他,整个咸阳城、整个秦国都是如此,疫情正式结束的消息一经放出,大街上压抑的气氛顿时减轻了,脸上带着笑的人一时间也多了许多。

    “来来来。”

    子楚冲他招手。

    吴驹走上去。

    子楚左右手拿起那两张公文“这两张公文,怎么回事”

    “什么怎么回事”吴驹一时间没反应过来。

    “这两张的字迹,一模一样”子楚问。

    吴驹恍然“啊对。”

    “这是为何”子楚不解。

    “这两张是我印刷出来的。”吴驹说。

    “印刷”

    “简单来说”吴驹想了想什么能作为参考,最终看向了子楚桌子上的玉玺。

    “就比如您的玉玺,在两张纸上盖两次,不就能得到两个一模一样的图案了”

    这么一说,子楚顿时恍然大悟“还真是。”

    “同理,我在一块石头上将文章刻下来,在两张纸上盖两次,不就能得出两篇字迹一模一样的文章了”

    “这也正是臣跟您说的,打破知识垄断的方法”吴驹拱手道。

    子楚眼睛一亮“详细说说”

    吴驹旋即娓娓道来

    “为什么百姓读不起书,因为书籍数量太少,价格太高,想要复制全靠人誊抄,但想要誊抄一本典籍,就拿论语来说,只怕都要抄几个月才能得出这么一本。

    数量少、价格高,百姓根本读不起,但有了印刷术就不一样了只要有足够的纸,想印刷个几万本书那不是轻轻松松并且价格还不知便宜了多少倍,这样全天下人都能看书了”

    这是个很简单的道理,没等吴驹说完,子楚就想通了其中的关系。

    子楚重重的抚掌一击“好真是个好办法这么好的办法,为什么以前就没想到呢。”

    没等吴驹说话,他便自问自答了“是了,这种印刷术只能应用在纸上,竹简做不到,绢帛效果不好,并且价格实在太高,根本不可能。”

    吴驹点点头,赞同了他的话。

    但子楚随即又否定了起来。

    “还是不对。”

    子楚摇摇头“寡人这一方玉玺不过八个字,足足刻了几个月的时间,天下文章何其多,又何止八字,何止你这公文的几百字,哪怕召集能工巧匠,将论语刻在石板上,也足够刻好长时间。

    若是想删改全然不可能,更重要的是,若是不刻论语,改刻别的,什么尚书、大学,岂不是又要重新刻石板”已改网址,已改网址,已改网址,大家重新收藏新网址,新网址  新电脑版网址大家收藏后就在新网址打开,老网址最近已经老打不开,以后老网址会打不开的,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报错章,求书找书,请加qq群647547956群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