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帝国第一驸马 > 第1184章 钱怎么会不值钱?
    姬倬元很清楚陛下对他的要求是什么。

    在正式开战之前消灭大宁水师

    这不止是为魏国出一口恶气,更是事关未来大计

    陛下此刻一定在等着他的捷报,而现在却失败了

    正如他所想,身在国都望京的姬川正等着捷报通传

    连亲王亲自领军,直接出动了登云船队,搬山船队也随时准备,甚至有必要的情况下,连枭龙船队都可出动

    五大船队,欲出其三

    姬川可是下了决心。

    “今天是几月几日”

    “回禀陛下,六月二十三日。”

    宋太平起身回禀。

    他的班位就在龙案下首处,这是莫大的荣幸,也是皇恩浩荡,更是为了方便君臣二人商议要事

    “距离战争之期已不足半年”

    姬川也站了起来。

    “朕等这一天可是太久了”

    “陛下劳心劳力,亲自谋划推动,事无巨细,此战我魏梁二国筹备许久,定能攻克大宁,赢得胜利”

    宋太平看着面色显出几分疲态的陛下,开口道“陛下要注意休息,保重龙体啊。”caso

    他这不是场面话,而是发自内心。

    在他看来,陛下的勤政即使是在魏国历代皇帝中都能排在前列。

    在跟梁武帝朱温签订清阳会盟回国之后,陛下就好像打了鸡血

    他在勤政殿的时间,远超过在寝宫的时间,熬到半夜是常有的事情。

    他亲抓各项事务。

    按照协定,魏国将负担很大部分的军需粮草。

    为了提高田产。

    他亲自去各地找那些权贵们。

    陛下知道这个国家的弊病在哪,他也知道现在采取激进手段已经不合适。

    他换了一种方式

    晓之以情,动之以理

    他外出巡查,亲自去找那些掌握大部分田产的权贵势要,甚至是地主上农。

    他不再像刚继位那样,动不动以武力胁迫,而是去劝说,去赢得这些人的支持。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倘若朕的江山不保,你们不是也跟着家破人亡

    一年多,他走访数十地,取得了极大成效,为朝廷得来大批粮食

    他用自己的方式把这个国家拧

    。成了一股绳

    从最开始的效仿元武新政,到现在他已走出了自己的路

    这是宋太平没有想到的。

    陛下常说的一句话,朕没有元武帝那般智慧,但朕可勤政。

    勤能补拙

    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宋太平说能赢得胜利并不是一句空话,魏国确实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连亲王那边应该快有信了。”

    姬川不知宋太平所想,开口道“只要消灭了大宁水师,在正式开战之后,我魏国水师就不会再有任何阻碍,更重要的是朱镇的提议,也能完美实现”

    “陛下心安,连亲王亲自领军,又有登云船队出动,消灭那骷髅船队还不是轻而易举”

    宋太平也有轻视之心。

    应该说是自信

    魏国在陆战方面确实弱于大宁和梁国,但在水师方面,绝对可以说是天下第一

    “对了,船只建造的怎么样了”

    姬川想起来又一次询问。

    按照清阳会盟定下来策略,魏国跟大宁之间相隔的昌江,也会是进攻的主要区域。

    但魏国水师要直攻大宁东南临海等地,且也抽调不出这么多兵力,因而只能用梁兵。

    可梁兵常在内陆,并不适应水战,乘坐舟船大多都会晕船,无法作战。

    朱镇便提议,可把这些舟船以绳索钉铆固定,船舰首尾连接,再铺上甲板,这样人于船上如履平地,自然不会有乘船不适之症

    这样能起到出其不意的效果,也能将昌江利用起来,直接攻打大宁南方诸州。

    而备用船只的任务就要魏国来完成。

    宋太平回复道“各大船坞都在抓紧建造,因要在船上搭建平板,只需普通船只即可,建造相较容易,且在临战时,我们可征收渔船”

    “嗯。”

    姬川满意的点头。

    这次攻战计划的制定绝对会让元武帝大吃一惊。

    穿山攻之。

    过江攻之。

    都不是常规作战。

    元武帝就算能想到,怕也没有任何办法。

    “朱镇在军事方面还是有几分能力的。”

    姬川忍不住感叹。

    魏国水师进攻东南沿海地带,梁军

    。横过昌江直攻大宁南方。

    其经济农耕要地受到攻击,自然会影响大宁国力。

    “日前已跟梁国那边通报,梁国军队就要引进。”

    “嗯,距离战期越来越近,该提前准备了。”

    姬川淡笑道“不过战争已经开始了,我大魏水师不是出动了吗”

    他一想起跟元武帝的那场谈判就愤怒不已。

    让你死不承认骷髅船队的背后是大宁。

    那朕就直接将之消灭,看你又能如何

    “陛下,臣这里倒是有一个问题。”

    “什么”

    “是大魏宝券。”

    宋太平开口道“近日臣这里收到诸多地方官员禀奏,大魏宝券不值钱了。”

    “钱怎么会不值钱了”

    姬川皱着眉头。

    “简直是胡说八道”

    “朕知道大魏宝券推行以来,一直都有人抵制,总觉得宝券不如金银实在,实在是迂腐至极”

    姬川冷声道“曾有盐票,银票用于交易,宝钞与之有什么区别”

    “金银之禁必须要实行下去,现今朝廷造船收粮用的都是宝钞,我大魏的钱越来越多,有什么不好”

    他言辞激烈,根本不给宋太平说话的机会。

    为了筹备战争所需粮草,姬川效仿关宁也设立了大魏粮庄。

    大魏粮庄专为跟民间买粮。

    而买粮用的就是宝券。

    最开始宝券还能跟金锭银两正常兑换,而随着他定了金银之禁以后,宝券就逐渐与金银货币脱钩了。

    朝廷对粮食的需求越大,印发的宝券也越来越多

    “陛下,朝廷购粮原本是石米不足一两,而今石米都快超过十两,甚至更高。”

    宋太平趁着空档赶紧插了一句。

    “这有什么不对”

    姬川开口道“朝廷大肆购粮,坊市余粮减少,正所谓物以稀为贵,粮价上涨有什么问题”

    “似乎不是粮价的问题,是”caso

    “是有人囤积居奇,见朝廷大肆收粮便抬高粮价,爱卿你来负责此事,大战当前,敢发战争财的人,一律当诛”

    姬川说的宋太平哑口无言。

    “是。”

    宋太平应声。

    他觉得陛下说的倒是有道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