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帝国第一驸马 > 第1634章 一波又起
    温旭气的快要吐血。

    南朝军和镇南军相加有十二万人,再把零散武卒衙差算上,兵力相当可观。

    蚂蚁多了能咬死大象,这可不是虚言。

    而且他提的攻战之策是真正的良策。

    不可否认大宁水师确实强大,可也有一拼之力。

    造反本就是赌博。

    赌赢前途无量,赌输万劫不复。

    现在就能赌。

    可这两个手握重兵的人却拒不出兵

    温旭知道为什么。

    不是惧怕,也不是打不过,就是怕自己实力有损。

    说白了就是自私自利,毫无大局可言。

    温旭觉得很心累,造反之初他本以为是找到了志同道合的人,可现实看来是他瞎了眼。

    期望越大,失望越大。

    他对这二人怨恨到了极点,是他以前太忍让了。

    董正抄了多少富家大族,在过程中不知伸手拿了多少,他都没有计较过,现在看来是该清算清算了。

    还有新建的南朝军,人们都想借着讲武堂的由头安插自己人,可他没有做,现在自己的根基被毁,才导致现在如此被动

    当真是悔恨至极。

    若有机会,定要除了这两人。

    温旭已经起了杀意,三王无法成事,最终只能有一皇。

    气氛一时沉寂,同时又极其压抑,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小心思。

    看着温旭通红的双目和因愤怒而颤抖的双肩,董正欲言又止。

    应该打的

    他曾经可是南府军将军,能被委以如此重任,可不是草包。

    他想打,可是方届不打。

    陆正渊不断暗示的眼神,更是让他犹豫不决。

    最终只是长叹了口气,低下了头。

    他有些羞愧。

    成了,陆正渊知道董正已经放弃了,最终还是私心胜过大局。

    每天他都给陆正渊灌输这样的想法,而今已根深蒂固。

    方届当然不会出兵。

    他出兵不是真正的造反了吗

    所以温旭的想法要落空了。

    最终要的是他们三人矛盾会越来越大,南朝走向分裂走向灭亡也是迟早的事情

    大宁水师就在城外,却拒不出兵,那还有什么办法

    只能上缴秋税了。

    朝廷没有任何损失,也许还能得到一支新军,陆正渊深深的看了方届一眼,这家伙也不是一般人啊

    ”我们该怎么办”

    这时兵部尚书傅兴安弱弱的出声。

    他这个兵部尚书就是个笑话。

    “还可以临安城百姓为筹码”

    陆正渊开口道“朝廷不可能不顾全城百姓安危,这个时候可是争得民心的机会。”

    这是温旭提出的计谋。

    只是筹码,而不是要挟。

    吓死他们敢说这样的话,都不用城外的大宁水师,仅是临安城百姓就能把他们撕了。

    他们是要借机作文章。

    城外朝廷水师不顾百姓之安危悍然攻城,毁民居伤无辜,而南朝却为守临安为护百姓而坚守。

    这样就争得了民意,这样大宁水师就有了顾忌。

    实际上他们是想发动临安城的百姓打一场舆论之战,不得不说这是一条很好的计谋。

    战争不能轻启,稍有不甚就会破坏这般繁盛,谁也不想自己居所被战争摧毁。

    “就这样吧。”

    温旭强打起精神开口道“此计用好,或许我等可不废一兵一卒,不战而屈人之兵,也可借机夺得民心。”

    “方道。”

    “在。”

    “你立即从书院挑选出一批精干有才学的士人上街宣传,讲大宁水师之恶,讲朝廷之恶,讲我南朝之善”

    很明显这是朝廷讲读人的套路,温旭也是学的像模像样。

    掌言路很重要。

    “明白”

    温旭略微平缓,南朝掌握着大批读书人士子,做这些事情可是得心应手。

    现在其实都有些晚了。

    “临贤王此计可真是良策。”

    自觉理亏的董正忙的附和。

    “当然也是陆大人及时提议。”

    董正又不忘补充一句,他对陆正渊极其信任,也有意支持。

    温旭没有搭理,直接道“你现在就去办吧,得到民心民意,我们就可征募更多的军队。”

    他也要掌军了。

    “是”

    名为方道的官吏往出走,却迎面撞上一个急忙跑进的人。

    “你干什么”

    方道正准备喝骂,却见这名官吏根本不理,又上前几步大声道“不好了,不好了,皇宫被百姓围了,来闹事的人太多了。”

    “嗯”

    温旭下意思的站起。

    殿内的人都神情愕然。

    “百姓为何要为何要围皇宫,可是出了什么事情”

    “回禀临贤王,城内开始谣传我们要以临安百姓性命要挟城外大宁水师若水师攻城,则要屠尽百姓,由此引起动乱”

    听到此言,众人神色惊疑。

    唯独陆正渊内心暗喜,李思思答应他的事情做到了。

    ,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