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重生大明万岁爷 > 第五十八章 贫穷不是盛世,壮志的胡浚
    打手顿时慌乱,再不敢阻挠。

    胡浚进入房中,看着散落一地的糙米,还有满身是伤的一家人,就连那尚未成年的女子,脸上也有一道清晰的掌印。

    “官爷,我们纳税,我们纳税,就算是把那十亩地卖了,我们也会再凑够三石粮食,求求你们,别抢我家颖儿,她才十二岁啊”

    王二牛爬到胡浚面前,连连磕头。

    胡浚被触动了,看着一家人跪在自己面前哀求,眼中含泪

    土地啊

    可是他们的立命之本,生活之根

    一旦卖掉土地,他们将不再是自耕农,只能成为地主家的佃农,到时候,所有打上来的粮食,地主说拿走多少就是多少,他们一辈子也别想出头啊

    十亩地,三石粮食

    一亩地摊了三斗粮食

    天杀的

    现在亩产,寻常土地,一亩不过麦一两石,肥沃之地,也不过三石。

    就长兴之地而论,稻谷亩产大致在两石至三石之间。

    去岁长兴少雨欠收,听闻亩产只有一石多点。

    按一石算,一石十斗,三斗的税,那近三税一啊

    如此重税,是太祖时期的税制,可这条税制,在洪武三十一年便被朱允炆废除了

    这些可恶的粮长,竟然敢欺瞒乡民,依旧执行重税,而上交给朝廷的,却是按照朱允炆新税来缴纳

    一进一出,全都落入了这些人的口袋里

    胡浚在都事杨成轩等人震惊的目光中,跪了下来,双手搀扶着王二牛,喊道“不用卖地,更没有人会抢你的女儿是朝廷没做好,是朝廷对不起你们啊我胡浚在这里告诉你,以后,再也没人抢你的地了,你再也不用缴纳重税了”

    胡浚说完,跪拜而下。

    砰

    一声沉闷的声音,令人动容

    王二牛吃惊地看着眼前的官爷,他竟给自己这种穷哈哈的农户下跪了

    这是怎么回事

    他好像,还在流泪。

    胡浚拉起王二牛,拉起王家一家人,转身对外面的人说道“都事大人,周布农妄行国法,肆意盘削,欺辱乡民,逼其卖田,抢掠其女,如此恶贼,你若再不动手,胡某必上奏朝廷,告知圣上,这便是我大明天下的真相这便是皇上大人眼中的盛世”

    都事杨成轩咬牙切齿,挥了挥手,喊道“把周布农给我抓起来,押到长兴县衙,让知县亲自审讯定罪”

    “呵,长兴的吴知县我可信不过我看都事大人,还是亲自跑一趟的好”

    胡浚强压怒火说道。

    都事杨成轩微微点头,说道“既如此,那我便亲自去一趟,你也早点来看来这长兴,要起风了。”

    胡浚肃然道“我会给朝廷上书请愿,留在地方,地方不平,我不回国子监,不回京师了”

    “胡兄你”

    杨成轩震惊地看着胡浚。

    他可是国子监的优等生,而且还是国子监中参与三大国本“国旗、国徽、国歌”设计的主要人员,此番一条鞭法事关民生,国子监监生能放弃国本之事,踊跃参与,已足以让杨成轩敬佩。

    若再放弃回国子监,留在地方,那将意味着,他很难跻身内阁最多在地方上,苦熬资历,风风雨雨几十年,说不定也只是一个知县

    这牺牲,太大了

    胡浚摆了摆手,对杨成轩说道“皇上不是要盛世吗可你要知道,贫穷不是盛世我老胡便在这里给皇上看着,什么时候真正盛世了,百姓能吃饱饭了,再回去也不迟”

    杨成轩肃然起敬,对胡浚深深作揖,起身道“既然胡兄有如此壮志,那便加我一个如何”

    “杨兄”

    胡浚激动地上前。

    杨成轩哈哈笑道“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我等格物致知,修心修身,如今家齐,自当为国效命。这地方,太穷苦了,当不起盛世之论,那我们便留下来,如皇上所言,和衷共济,披荆斩棘,将它改为盛世,如何”

    胡浚紧握杨成轩的手,点头道“我道不孤我辈不孤”

    京师,武英殿。

    朱允炆手中看着胡浚、杨成轩的奏折,眼神中透着几分敬佩,但在敬佩之外,还有无限的愤怒。

    底下的人,真拿自己的命令当耳旁风了

    废除重税几个月了,竟然还有人公然在收

    逼人卖田卖女

    这还是在江浙,距离京师很近的地方,若是再远点,还不把自己当土皇帝了

    “传告内阁,明日上朝”

    朱允炆愤然道。

    双喜有些惊讶,匆匆跑去内传禀消息。

    内阁郁新、张紞、解缙三人对视一眼,都感觉到了皇帝的愤怒。

    自从朱允炆改了朝堂时间,朱允炆从没有临时召开过朝会,而这,是首次

    “看来江浙地区的情况,触怒了皇上。”

    郁新叹了一口气。

    张紞端起茶碗,喝了一口热茶,说道“不查不知道,谁能想到,府县乡绅竟有如此多的问题,若是一个处理不当,洪武朝的灾祸,恐会再度出现,两位还是想想,如何消圣上雷霆之怒吧。”

    洪武朝的灾祸,便是朱元璋的杀戮手段。

    对于贪官污吏,朱元璋的手段只有一个

    杀。

    你不是贪吗

    掉了脑袋,我看你怎么贪。

    暴力解决不了问题,还解决不了你

    杀一个换一个,再贪再杀

    洪武年代,可谓腥风血雨,能侥幸活下来的官员,可谓是祖坟着火,天天保佑的结果。

    如今建文帝朱允炆虽有仁德,但毕竟前有车,后有辙。爷爷怎么做的,孙子效法,也不是不可能的事。

    解缙拿起胡浚的奏折副本,仔细看着,说道“让我说,皇上举起屠刀是必然的,只不过,这柄屠刀,未必是斩杀一地粮长、里长、甲长,或一府县官员的屠刀。”

    张紞抬动眉头,不解地问道“何意”

    解缙指了指奏折,说道“这个胡浚,颇有见识。虽出身国子监,却不迂腐,善变通。你且看他这一句是弊政之本,在于乡绅广厦其田,贪婪成性,千万亩不足满其欲。再看这一句,富者有弥望之田、贫者无立锥之地。”

    “可见府县之中的农户,生活的并不容易啊。皇上素来主张解决问题,而并非是解决人,燕王之事便证明了这一点。依我看,这一刀,恐怕会砍在土地上。”,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