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玄幻小说 > 和离之后 > 正文 23. 第二十三章 二更
    无论京中人作何感想, 明侍郎既然在御前将这事说了出去,也就不再想着低调行事,两家有条不紊地进行着婚事的流程。

    因入了秋后各个月都有好日子, 八月距今时间实在有些短, 明家也想留了明棠在家过个中秋节后再出嫁, 两家便把婚期定在九月。秋高气爽,再好不过的成亲时候。

    一样的选成亲日子, 明家想的是留女儿过了节再出嫁,也有人想的是娶个媳妇好过节, 把婚期定在了八月中秋节前。

    虽说儿子总想再看看, 但知道自己那看不上眼的前儿媳妇分明是个嫁过一次的人, 还能嫁到对陈太太来说高不可攀的国公府去, 陈太太就觉得不仅头痛,简直是浑身上下都痛, 看什么都十分不顺眼。

    得知消息的当天,陈太太就把下了衙的陈文耀唤到正院, 简直是有些苦口婆心“你知不知道, 明家那丫头竟已经又许了人, 还是定国公府那样的高门大户。你还是赶紧把婚事定下来吧, 再不选定, 难不成就看着明家那丫头在你之前先再婚”

    和离了的前妻在儿子之前又有了更好的婚事, 陈太太就算大门不出、二门不迈,也能多少猜到会有些什么样的风言风语。

    陈文耀今日在御史台颇是听到了些意有所指的话, 回到家来又被母亲催促,胸中不禁升起一股郁气,却是只能按捺下去,斟酌半晌, 道“就是吴家吧,劳烦母亲为我操办。”

    吴家固然好,却是军中世家,在朝堂上不能给陈文耀多少助力。三年前被吴家请去时他就知道这点,故而一丝动摇都未曾有,如今也觉得不尽如人意,是以知道吴家有意重提婚事之后,他便一直有些犹豫不决。

    但白家自从知道他不愿处置了雅云之后就没了消息,而此后提上门的也多半是小官之女,相较起来,吴家竟是他最好的选择。

    倒是明棠陈文耀至今想不通,她是怎么得了定国公府的婚事的他们和离时间毕竟还不长,以大户人家相看婚事的速度来说,几乎算是刚与他和离,便定了新的婚事。

    想到签和离书那日,他心中想的都是明棠作为一个归家的妇人,日后必定只能青灯古佛为伴,而今却是明棠甚至在他之前有了新的婚事,陈文耀便觉得脸上火辣辣的疼。

    告别母亲后,回了书房,胸中仍觉似是被什么东西梗住一般,喘不过气来。

    他坐在椅中,摩挲着惯用的镇纸,竭力平静思绪,细细思索。

    这桩婚事来得奇怪,其中必定有什么他不知道的内幕。明棠连他这个也算自幼相识的夫君都不愿再给一次机会,如今却要嫁给素不相识的裴世子,对那位裴世子倒是放心得很。

    可说到底,那裴世子就当真半点也不在意自己要娶的妻子是个和离归家的妇人吗哪怕有一丝半毫的不情愿,陈文耀倒想看看,明棠怎么在定国公府过她所谓的舒心日子

    陈太太得了陈文耀的表态,行动都迅速许多,隔日便寻了媒人过来。

    吴家这些年也是为了这个死活不愿意出嫁的大小姐操碎了心,眼看着再不嫁就要成了老姑娘,谁知道兜兜转转,三年前没缘分的人如今却是有了缘分,松一口气之余,操办的速度也相当之快。

    对于陈家的要求,虽觉得有些急了,但裴家与明家的婚期已定,吴家也算能理解婚期定在八月的原因,犹豫良久,也还是答应下来。

    只是婚期将近,正是喜气洋洋的时候,吴家却是得了个让人心中不快的消息那陈家的良妾早产,生下了陈家的庶长子。

    从前只是听说陈家有位妾室因有孕被纳为良妾,可毕竟生儿生女各一半,这生下庶长子和生下庶长女却是意义大不相同。

    吴夫人心中不免发愁,嗔着自家女儿“也不知你是犯的什么拧,这些年相看的人家也不少,总是一个都看不中。如今倒好,还没嫁过去,先有了庶长子,我怎么就遇着你这个孽障”

    吴大小姐却是半分都不在意“我的庶兄弟难道少了还不是看娘你愿不愿意抬举。”

    她是看中陈家郎君这个人,兜兜转转能嫁给他已是如愿。小妾庶子一流在吴大小姐眼中与空气无益,反正是各家都总会有的玩意儿罢了。就不嫁到陈家,难不成她的丈夫还会守着她一人过日子既然这样,还不如嫁个自己喜欢的呢。

    吴大小姐说不在意,就是真的不在意,听过就也罢了,继续专心备嫁。

    自玉鸣山别院回来,如今也在预备婚事的明棠听闻此事后,却是微微一怔,更关心另一件事“她早产的理由是什么”

    住在陈太太院子里,一举一动都被看得死死的,还能找到机会早产,也是够不容易的。

    “听说是晚上起夜,因屋子里没点灯,下床时没踩到脚踏,踏空了。”

    “倒是个好理由。”

    恐怕近些日子以来一直在节约家用的陈太太心中还会因此对她多几分愧疚毕竟,要不是因为节约用度,说不定她的宝贝长孙就不会因意外早产了。

    明棠点评一句,便将此事丢开。倒是吴家大小姐,听闻明棠从玉鸣山回来了,还真使人送了封信上门。

    闻荷看着明棠手中的信封,十分不敢置信“这位吴大小姐难不成忘了端午那日,她对着小姐没头没脑说了一大篇的疯话了”

    还敢送信给小姐

    明棠拈着信封,倒是有些兴致,取来裁纸刀,打开信封,从中取出一张信纸,并一张数额不算小的银票,指名说是想了解一些陈太太的性格与喜好,银票便是消息费。

    闻荷禁不住一阵无语这位吴家大小姐真是不拘小节啊。头次见面时还满怀敌意,转眼就给自家小姐送钱来了。

    明棠轻轻一弹银票,心情十分愉悦,亲自磨墨铺纸,回想过往三年,在信纸上一挥而就,如数写了相关消息后,将信封好。

    不管吴家这位大小姐对她有什么看法,总归是能赚银子的事,何乐而不为

    命人将信封送往吴家,明棠在心底默默感谢了一番过去的自己。还好刚嫁过去时她还是为了与陈太太和谐相处付出过一些努力的。虽说到后来她算是看清楚了,陈太太此人毫无讨好的必要,但眼下这不就派上用场了吗

    果然垃圾都是放错了位置的资源。

    小小的发了笔意外之财,明棠对陈家的动态也多了几分兴趣,备嫁之余,稍稍分了些心神去关注陈家与吴家的婚事。

    两家的婚期按理来说更为急迫,但吴家早早预备好了出嫁的东西,只苦于自家大小姐一直不肯嫁,只是把东西白放着。如今婚事已定,筹备起来也不觉得慌乱,顺顺当当在中秋节前办好了婚事。

    本着对顾客花的每一分钱负责的念头,明棠特意命人探听了一番陈家的消息,知道吴大小姐进门后与陈太太相处极好,便放下心来,再不关注。

    银货两讫,吴大小姐花钱买了消息,如今又已经见了成效,日后如何,可不在她的售后范围内了。

    婚期将近,明家这些日子以来也分外热闹。

    明棠虽是二婚,但大夏朝从未有过女子二婚的先例,是以两家便默契地忽略此事,照着成婚的一贯规矩来。

    因男方是公府,衣饰规制自有不同,明夫人便嫌明棠的首饰等物略显简薄,这些日子陆陆续续又为她添置了许多物件。

    两位嫂嫂因乐见原先以为要在家里养一辈子的小姑子再度出嫁,嫁的又是好人家,也默契忽视了明棠那一添再添的嫁妆单子,并未有丝毫不满。

    前来添妆的亲朋好友们更是丝毫不提任何与“陈”字有关的事,只当明棠是头次出嫁,各个都出手不凡。

    名下的财富迅速增加,明棠回想这些日子的种种,心中不免感慨她投身到古代,最大的幸事恐怕就是成了自家父母的女儿。如若不然,哪里能有现下的好日子过

    忙碌之中,日子总是过得格外快,明棠总觉得才在府中中秋家宴上与侄女们玩闹一场,转眼就到了自己的婚期。

    “婚礼”又称“昏礼”,礼成之时,多是傍晚。毕竟嫁过一次,有些经验,明棠完全没有紧张的心态,睡足之后方才起身。

    沐浴罢,熏干头发,又用了午饭,明棠这才换了婚服,端坐妆台前,任全福夫人为自己梳头盘发。

    唱罢吉祥词,全福夫人钱氏见她头发乌黑浓密,盘高髻时竟不需要垫假发,不禁啧啧称赞“姑娘这头发可真好,一看就是当夫人的料。”

    明棠素来很为自己的头发自豪,眉梢未动“多谢您称赞。”

    毕竟是成婚日子,钱氏又是做惯这个的,历来见到的新娘子都是一个比一个羞怯,就是再大方的,也多少有些放不开。见明棠这样淡定,瞬间觉得哪里都不对劲,钱氏不禁道“姑娘可真是从容大方。”

    明棠倒是觉得理所当然“毕竟我也不是头一回嫁了,若是还放不开,未免也太不中用了些。”

    钱氏手一抖,险些握不住手中莹润的牛角梳,幸好发髻已经盘好,倒是没前功尽弃。她让到一旁,折柳小心翼翼为明棠戴上五凤冠,凤喙之下,烈如火的红宝流苏恰垂在她眉间。

    乌黑发髻之上金黄璀璨的凤凰盘旋,其下是白皙面庞的眉间映着火红的流光,几种颜色对比鲜明,再加上明棠面色平静,目光坚定,霎时便有了种说不出的高华气度。

    明棠平日里或简素或活泼,还从未做过这样庄重华贵的打扮,折柳与闻荷一时都不敢相信这是平日里那个总有些懒散的自家小姐。

    还是见惯了新嫁娘的钱氏先回过神,赞叹道“姑娘这气度,真不愧是要做夫人的。”

    气度不气度的,头上顶着这样的首饰,发髻盘得又高,明棠只觉脖子承受了它不该承受的重量,丝毫不敢低头,生怕稍稍一动,发髻就会变形,只好维持着端庄的表象“夫人很会打扮人,若是我再成婚,还请您来为我梳发。”

    已是回过神的钱氏禁不住一噎,随后只当没听见明棠说的话,奉承道“都是姑娘嫁得好,有福分戴这样规制的凤冠。”

    若是嫁到寻常人家,婚嫁这日至多不过佩戴三凤冠,哪还有这份奢华体面

    看一眼镜中发上的金光璀璨,明棠深觉都是因为发上的首饰已经是她的东西了的缘故。

    若是这发饰只有在她头上待足一天后才能算在她名下,就是再给她多插戴几件,她也绝不会嫌重,恐怕还会嫌戴得不够多。

    站起身,小心翼翼维持着姿态,明棠起身,一步步走到外间。

    明琬见了,眸中闪过一丝惊艳“姑姑这样装扮可真是好看。”

    特意回府,充当陪客的长姐明芍眸中满是欣慰,上前细细端详几息,含笑道“怨不得小时候那老道说你有福气,却又说你要经些波折,如今看来,可不就是极准”

    果真是先苦后甜,经历了一番波折,却有了门如今看来更好的亲事。

    姑侄几个笑盈盈说着话,安排好一切事宜的明夫人也到了安乐居。

    见明棠与长女坐在一处,大红的嫁衣映衬下明艳动人,明夫人满是欣慰,上前与两个女儿说着话,等裴家的人上门。

    外面有噼里啪啦的鞭炮声隐约传来,接着有人大声喊着“裴家的花轿到了”

    外面传来喧嚣的人声,双胞胎两个迫不及待地跑出去看热闹。不知外面说了些什么,众人哄堂大笑,随即传来小孩子欢快的大叫声。

    听出那是自家小儿子章敦的声音,明芍微微皱起了眉。

    刚要派人出去看看,双胞胎已经小跑着回来当耳报神。

    明瑾脸颊笑得红扑扑的“大伯说,知道裴家以武立家,不跟我们家一样以念书为本,要是在这上头为难裴世子,怕让人觉得我们家以己之长,攻彼之短,所以就不要求四姑父做催妆诗了。”

    明瑜接着道“谁知道大伯刚说完,四姑父就念了一首诗,说什么明妆什么什么的,反正就是夸姑姑好看,要姑姑不要化妆了,赶紧出门,大家都笑了。”

    “爹爹就说,这是四姑父自作主张,他们还没出题呢,这不算数。然后四姑父问要做什么,大伯就拿了弓箭出来,说要四姑父把姑姑院里桃树上挂着的荷包射下来。”

    “四姑父一拉弓,荷包就掉下来了,正好砸到大姑姑家的弟弟头上”

    双胞胎你一言我一语,话说得又快又密,屋中女眷顿时笑成一团,唯明芍想着自家那个素来调皮的小儿子,心中满是无奈。

    正在热闹,外面又传来阵阵笑声,接着有人喊道“四姑爷正过来呢”

    明夫人神色骤然紧张起来,拉着明棠起身,仔细端详着明棠周身,看是否有哪里不妥。见明棠神色安然,不见紧张,明夫人本该觉得安慰,已经放下的心却忽又提了起来。

    都说这是门好亲事,可也不知幼娘到底能不能过好若是日后受了委屈可该怎么好

    像是察觉了明夫人的心情,明棠握住母亲的手,用力道“母亲放心。”

    既然做了选择,不到发现此路不通之时,她便绝不会后悔。就如同陈家,在当初的她眼中确实有可取之处,而她也的确度过了一段尚算愉快的时光。虽以和离告终,她却并不会否认当初做下决定的自己。

    当年如此,现在亦是如此。已改网址,已改网址,已改网址,大家重新收藏新网址,新网址  新电脑版网址大家收藏后就在新网址打开,老网址最近已经老打不开,以后老网址会打不开的,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报错章,求书找书,请加qq群647547956群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