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大唐:开局曝光私生子身份 > 正文 第53章要求
    “公子,先前我见你跟一位老人家在门口谈了许久,不知在说些什么呢”秦寿笑了笑,站起身说道“说起那位老人家。”

    “我想给咱们渡酒肆立个规矩。”

    秦寿站起身说道“方才与那位老人家交谈时,他与我说了许多。”

    “其实总结下来就是,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我要说的这个规矩很简单,也很难。”

    “是我对于你们的要求,也是对我自己的要求。”

    “那就是,人人生而平等。”

    人人生而平等,这句话说起来就是简单的六个字。

    但真的论起来,谈何容易

    有些人生来就含着金汤匙,而有些人生来就要为温饱挣扎。

    而在古代,地位尊卑深入人心,又怎可能真的做到平等。

    苏小扇揺了摇脑袋,漆黑的眸子里满是那道白衣身影。

    她不知道姑爷说的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但她总觉得姑爷说这句话的时候,特别豪迈。

    所以小丫头第一个举起手,嚷嚷道“我同意”

    张三娘年岁大,经历更多,所以对于这样的话更是感触颇深,轻轻敲了敲苏小扇的脑袋。

    “你知道公子说的什么意思吗”

    “就跟着附和起来了。”

    苏小扇吃痛,嘟着嘴揉了揉自己的小脑袋,”我不知道,我只知道公子说的都是对的。”

    “公子可厉害了。”

    秦寿笑着看了看小丫头,说道“打今天开始,只要进到渡酒肆的,就是客人。”

    “两酒是吃酒,一斤酒也是吃酒,我们不能因为来的是个乞丐,就把人轰出去。”

    “更不能因为来的是权贵,就把人供起来。”

    “记住,只要进了渡酒肆,他们的身份就只有一个。”

    “就是客。”

    秦寿没有办法做到凭一己之力,就让所有人都做到平等。

    事实上,就连他自己都无法保证之前能够做到。

    哪怕是在现世,不仍有鄙视链的存在。

    说不上错,只是人性使然。

    但最起码在渡酒肆,在自己这一亩三分地,他希望能够做到尊重每一个人。

    在渡酒肆里,没有权贵乞丐,有的只是想要吃酒的。

    客人。

    皇城内,东宫。

    李世民与长孙皇后并没有第一时间前往东宫,反而是在宫内四处转悠了一大圈儿。

    用过晚膳之后。

    俩人才慢悠悠地移驾到了东宫。

    而此时的李承乾早已得到父皇和母后将来的消息,第一时间侯在殿门外。

    见到两人缓缓来到近前。

    李承乾行礼问好,”拜见父皇,母后。”

    李世民脸上带着笑意,俨然慈父的模样,点点头笑道“乾儿,近些时日朕忙于政务。”

    “倒是少来看你。”

    “今日与你母后闲聊,就突然想到你这儿来看看。”

    “不过你小子倒也没说主动探望我们”

    “父皇日理万机,儿臣不敢打扰。”李承乾道,”父皇之前一直挂念儿臣读书一事,儿臣便在这宫中苦读诗书。”

    “盼望能早日为父皇分忧解难。”

    这番话,赫然就是一个上进的好形象。

    李世民深深看了李承乾一眼。

    长孙皇后脸色有些悲伤,却还是在尽力抑制。

    强笑道“外边有些寒了,你打小就身子不好,免得着凉了,我们进去说话。”

    李承乾埋头躬身,而后侧开身子,跟在李世民与长孙皇后身后。

    宫殿里燃有木炭,倒是比宫外暖和不少。

    李世民走到案牍边,一眼就看到被掀开的书巻。

    微微摇了摇头,说道“你先前可是在看书”

    李承乾赶忙应道“回父皇,父皇来之前,儿臣确实在此读书。”

    李世民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

    看似随意地翻阅了几页之后,将书巻合上,放在一旁问道“那不知你最近都读了哪些书”

    李承乾答道“论语,春秋。”

    这些都是读书人必要学习的书籍,李世民倒没有太意外。

    李世民想了想,突然问道“乾儿。”

    “你最近有没有看什么兵法之类的书籍”

    李承乾听闻此言微微一怔,犹豫道“略有翻阅,但并未钻研。”

    李世民此话已经隐约有些敲打的意思了。

    兵法,讲究的是什么

    无外乎用兵之道,阴谋诡计,尔虞我诈之类的计谋。

    而李世民此话显然已有猜测李承乾设计秦寿的意思。

    只可惜,李承乾没细想,一时没有反应过来。

    便在这时,长孙皇后赶忙绕开话题,说道“乾儿,你最近宫中是否缺什么”

    “若是缺了,我差人给你准备。”

    “多谢母后挂念。”李承乾乖巧道“儿臣倒是没有什么缺的。”

    “若真要说起来,儿臣唯一想要的就是书籍了。”

    长孙皇后微讶,眸间闪过一丝别样的情绪。

    眼看着李世民脸色越来越阴沉,心中黯然了几分。

    这孩子装过头了啊

    若是平时,你装乖巧懂事倒也无事,可偏偏在这个节骨眼上。

    李世民为何生气

    原因很简单。

    虽说儿那小子满肚子坏水,就想着坑自己。

    但却是满腹诗书才华,从不整天把钻研诗书挂在嘴边。

    这么一比,乾儿这小子整天说自己喜钻研诗书,甚至故作姿态摆上这么一本书。

    岂能不让李世民生气

    “既然你最近苦读诗书,那我便考考你。”李世民冷不丁说道。

    “听好了。”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你且说说这长短句好在哪儿”

    事实上,李承乾哪儿读什么书了。

    别说翻阅书籍,就连碰都懒得碰。

    但自己把话说绝了,总得圆回来。

    思索许久,李承乾只能硬着头皮说道“但从这两句来看。”

    “我在人群中寻找他千百回,猛然一回头,不经意间却在灯火零落之处发现了他。”

    “作这首诗的人,应是激动”

    话还没说完,李世民缓缓道“行了。”

    李承乾对于这首长短句的解释是对的,若是猛地一看,确实没错。

    找人找了千百回,一回头。

    呦呵搁这儿呢。

    可不是激动喜悦吗

    但若是深究细品下去,其实意思恰恰相反。

    这首长短句,是密探送到他手中的,是秦寿在月影阁时所写的。

    李世民刚见到这首长短句时,初时也是如此理解。已改网址,已改网址,已改网址,大家重新收藏新网址,新网址  新电脑版网址大家收藏后就在新网址打开,老网址最近已经老打不开,以后老网址会打不开的,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报错章,求书找书,请加qq群647547956群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