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女生小说 > 大明守村人 > 第一百五十八章 粮食处理猜话音(第四更)
    村民们不喝酒,天热,还要在户外干活,磨面粉留着吃。

    四个水车连脱粒机和磨面机,磨面机就是一队铁片做成套筒,然后打孔,做成套筒,利用轴承让套筒旋转,互相之间磨压。

    随着更换打孔更多更小的套筒,磨面机磨出来的面就越细,同时又能分好磨掉多少比例的组织。

    脱粒机比磨面机简单,水力驱动速度不快,不加那么多大小齿轮。

    朝廷换种的时候下丘村就利用水车快速给小麦脱粒,收水稻的时候用另一种脱粒机。

    现在官员们喝完酒观看的大豆地,这个准备收割了,会找其他村人帮忙。

    别看二百亩地,正常一百人一天收完,下丘村却没有足够的人手。

    村子的牲畜和家禽多,必须照看好,年岁大的人不能再干力气活儿,除非没有现在这么富裕。

    怀孕的九个人同样得小心,只做一些轻松的事情。

    孩子们负责学习、睡觉长身体、做手工打杂。

    厨房的人专门管做饭菜的事情,其他的不操心,他们要苦练技能。

    说是以后分出去部分人到南京坐镇,卖盒饭,不卖高档的饭菜,会抢隔壁福华楼的买卖。

    下丘村的人开始向技术类和服务类方面转变,减少体力活儿。

    部分学习好的,则是技术管理型岗位,不然所有的活计全靠村民自己,累死都干不完。

    同知用手摘下来一個豆荚,捏开看看“确实成熟了,今年没吃到毛豆。”

    “与小麦轮种的快,到时候能吃到,这个收完后再种的大豆,又能吃到。”

    里长根本不相信对方会吃毛豆,大家种地全等着大豆成熟,有几个愿意提前把豆子摘下来煮着吃

    自己的下丘村就从来没吃过,今年可以吃,敞开了吃,不差那点豆子。

    估计这个豆子看亩产高的话,朝廷又要来换种,干脆卖给朝廷大部分,换一小部分自己吃。

    不然换两万亩地出产的大豆,放在村子里天天吃也吃不完,又没有地方保存。

    今年换的小麦还不知道怎么吃呢,要不就在南京的店铺卖馒头、面包、饼

    顶着日头官员们转一遍,回自己的楼里办公。

    里长叫上憨憨回房间“憨憨,方才我想起来,换的麦子怎么办三万石啊”

    朱闻天诧异地看一眼里长,你才想起来

    当然,他没指责里长,而是认真说“卖给宫里,不是卖给朝廷,咱欠宫中三千多两银子。

    只用玻璃镜子来还,要还很久,望远镜咱也不敢赚钱,成本罢了。

    这样太子殿下可以拿着粮食去亲民,哪里百姓生活不好了,给送去一部分小麦。

    三万石的小麦,不过六千多两银子,咱先把钱还了,以后还能借。”

    “是啊按照银子一算,三万石小麦就不多了,以后咱们每年卖小麦就够给宁国府的四千贯助学钱了。”

    里长发现确实不难,一旦把东西归结为银两,就让人觉得少。

    “不卖小麦,就给小麦抵钱,不好卖的,本地人吃小麦的少,都种籼米。

    给了宁国府小麦,宁国府会想办法安排,到时大家吃了觉得行,再一推广小麦种植,他们就学了。

    百姓不懂得那么许多事情,反正你让他们看到你种小麦成功,他们才会带着怀疑与拼一把的心思跟着种。”

    朱闻天带着目的性,什么时代都一样,也不止种地的人。

    种地的人最显眼,平时都那么种,有人突然种其他东西,会说瞎弄,折腾吧什么地在什么时候种什么是有说道的。

    等别人第一年种完赚钱了,又说碰巧,运气好罢了,这还能年年行啊

    第二年人家又赚钱,哎呀这个似乎可以啊不,万一不行了,可坑一年。

    第三年别人继续赚钱,种,必须种,钱不能全叫他赚去。

    然后大家都种,对方换别的种了,种出来的东西数量过多,卖不上价,还不如原来种的呢

    明朝的百姓更是如此,一个是有保证的,一个是种了搭人力还未必行的。

    “成,按憨憨你说的做,你若不是守村人,咱村也不会跟你那么种。”

    里长承认,当初收完水稻,已经累得不行了,还要租牲口种油菜籽,并且与苎麻一同种。

    换个人来,官府的也不可以,只有守村人先去动手搬在地里的盗捆,村民才跟着动。

    “嗯守。”朱闻天回应。

    “嘿嘿嘿嘿。”里长抢着嘿,嘿完“我先去回去忙,伱歇着。”

    “我走,你家。嘿嘿嘿嘿”朱闻天喊住要出门的里长。

    里长“”

    “太热了,还闷,煮绿豆水,放盐放糖,给皇城的人都喝。标儿来了”

    朱元璋批题本,殿里丝毫不凉快,今天入伏,无风,躺在床上也出汗,叫人恨不能把自己一直泡在水里。

    朱元璋担心有人中暑,要求给在各处办公的臣子和后宫的人准备绿豆水。

    说着听到有人喊殿下,抬头看门口,好大儿进来。

    “父皇,今天晚上喝羊汤,下丘村中午就喝。”朱标把手上的信放到案上。

    “喝羊汤好。”朱元璋随意说一句看信,就一句话,问廖永忠怎样叫水军跑到敌人上游去。

    “这是何意”朱元璋没明白,问廖永忠就行那廖永忠为何到现在也没办法

    “是否问”朱标同样疑惑。

    “问,立即送出去。”朱元璋先不管啥谜底了,时间紧迫,他写信。

    信就用最快的速度往归州送,朱元璋又批了一会儿,所有的题本批完,天还不黑,夏天的天长。

    坤宁宫的人过来问是否去那吃饭,朱元璋直接带着来问的人回去。

    到地方,太子妃正和马皇后拌凉菜,绿豆粉、黄瓜丝、千张丝、萝卜丝、煎完的鸡蛋切丝、香菜,酱油、陈醋、糖、盐和蒜泥一起拌。

    这菜在大热天吃着酸甜爽口,下酒最为不错。

    “陈醋不能放多了,有人不愿意吃太酸的,想吃的那不是有陈醋萝卜皮嘛”

    马皇后为儿媳妇讲解做菜的要诀,太子妃在家确实没学过做菜,就跟朱标不会做饭一样。

    “来来,妹子,帮咱看一眼这啥意思”朱元璋把信递过去。

    马皇后扫一下,眉头轻蹙,随即展开“高人知道办法,还知道廖永忠被问一下会想到办法。”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找书加书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