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女生小说 > 三国:我靠系统漏洞艰难求生 > 第一百一十一章 前途无量
    第112章 前途无量

    郭汜踏出宫门的那一刻,整个直接呆滞在了原地。

    这将宫城围得水泄不通的,除了黄巾,剩下的那些兵卒,他怎么看着那么眼熟呢

    嘶,越看越像是长安守卫啊。

    不确定。

    再看一眼。

    郭汜缓缓打出一个问号,感觉整个人都要裂开了。

    这踏马,好像是老子的南军吧

    这一瞬间,郭汜跟张绣产生了奇妙的共鸣,都陷入了对人生的怀疑之中。

    “我等奉诏讨贼,将军若是识时务,此时自缚受擒,为时未晚”

    种平眯着眼睛,郭汜这般丧气,可不像是成功挟持刘协的模样,倒像是未寻到刘协下落,空手而出,吃了瘪。

    他面色肃然,好像是已有十成十的把握,言语之间却存着试探之意,若是郭汜已将刘协握在手中,他这话出来,郭汜应当是不屑一顾,反将刘协推出,让他投鼠忌器才是。

    郭汜脸皮一抖。

    他说为何张济输的如此轻易,原来是小皇帝在后搞鬼,朝堂中那些士族根脉错结,门生故吏广天下,这样内外勾结,他们这些缺乏根基的西凉人,怎么能较量得过

    他这般心思,多少有些替自己挽尊的意思,这一战到底是输得有些莫名和憋屈,郭汜觉得自己丢不起这个脸。

    “我亦是汉臣,既是陛下诏令,岂有不遵从的道理,只是还望小尊使解惑,这些黄勤王之兵,是如何绕过浐灞二地屯军,其中又是否有李傕之力”

    种平知道,郭汜这话一出,便是明着告诉众人,刘协不在他手中,且他亦有降意了,因此心平气和的回答

    “我等至长安前,曾遣使入弘农。将军不是疑惑,为何弘农哨骑不曾有一丝消息传回吗”

    郭汜听明白了。

    “也就是说,这些勤王之兵能出现长安城外,是李傕出兵攻下调令关,隔绝了消息往来之途,甚至浐灞二地之兵,也被其吞下”

    种平深知反派死于话多的道理,只是点到为止,不再多说。

    实际情况自然远不仅如此。

    他让典韦在城外叫骂,原本的目的在于令长安守军主动出战,郭汜是什么性子,他不清楚,但他却是和张济打过交道的。

    若是听闻城外有小股黄巾袭扰,以张济的性子,大抵会让张绣出城袭剿积累军功,好借个名头让刘协下诏,给张绣更高的官职爵位。

    他便可使典韦诈败,将张绣引入自己的包围圈,擒下张绣,便有了可以同张济的谈判的筹码。

    自己则可以装作不经意,放些“残军”入城报信,一者可以在城中联络自己老爹或者叔父,搅乱城中局势,里应外合。

    二者可以混入城门守军之中,待攻城之时,卒然发难,以夺城门。

    然而事到临头,种平却遇见个意想不到的人。

    他本是守过这座城的,对城门的布防,曾经的守军,不敢说是烂熟于心,却也能说是见之不忘。

    因此当他令典韦在城下叫骂,剩余大部分黄巾主力,埋伏于城壕左右的土丘之后。

    自己则领着百骑人马,至当初樊稠筑土为台之处,居高临下察看城门布局,是否别与记忆中无二致。

    不得不说,樊稠的土台筑得是真严实,都过了这么久,竟然还能保持原样,种平看着城头那些守卫,竟然不曾见到一个熟悉面孔,心中难免有些悲哀。

    种平想起第一次登上长安城墙时的情形,倒觉得有些恍如昨日。

    他将城头防守薄弱,弓手死角之处一一记在心中,打算回土丘之后继续埋伏,也好谋划下一步行动。

    随后种平便感觉肩上一沉,好像有人在拍自己。

    这一下差点把种平吓得心跳骤停,整个人都僵在了原处。

    那一瞬间,他大脑中闪过很多念头,比如为何守卫在土台之下的那百骑人不曾有半点动静,自己是否又中了城里某人的计策。

    甚至,他没忍住,小小的怀疑到了张燕身上。

    或许这开始便是张燕与张牛角设的局

    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

    种平总觉得自己会再挨上一次闷棍,被再送到某个不知名的鬼地方。

    然而那人却不曾再动作,良久以后,种平听到了个分外熟悉的声音。

    “少府”

    种平心生疑惑,他竟然想不出这声音的主人到底是谁,只是觉得这人是同自己有过过命交情的。

    他下意识回头。

    那声音幽幽道“俺在右边这旮旯。”

    “王三”

    种平沉默片刻,假装什么都发生,无比丝滑地将脑袋转到了右边。

    “少府俺可想死你嘞”

    王三如同豌豆荚被太阳晒得炸开一样,脸兴奋得黄里透红,还不等种平开口询问,便将当初李蒙是如何让他带着麾下守城之兵率先起事,脱离长安的

    全部过程说了出来。

    种平自然听出他这是被这个叫李蒙的给坑了,种平初时以为这李蒙便是长安之乱的真正推手。

    后面听王三说,他们那些人能躲过几次哨骑,都是李蒙在暗中传递消息,能滞留在长安周围,亦少不了这人的安排,又推翻了心中的怀疑。

    种平相信王三,却不能完全信任这个莫名冒出来的李蒙,于是旁敲侧击询问王三怎会突然一人出现在此处。

    王三并未多想,他等旧卒不肯离开长安,是还信着李蒙之言,在外等待着那似乎不可能再继续的“起事”,好让种平重回权利中心。

    故而每日从李蒙口中打探长安消息,今日他方做了领头的出来,便见城下围了黄巾,他不清底细,也不敢轻举妄动,只是借着自己没什么存在感的优势四处打探。

    种平分兵,埋伏,登土台。

    王三都是看在眼中,紧随其后的。

    种平听完,第一反应就是这李蒙是个可用之人,这也是为何后面在城墙上,李蒙将种平引到隐蔽处后,种平会完全按照他的计划,冒着性命之危行事的原因之一。

    他心念电转,突然意识到,他可以用更短的时间攻入城中,他问清王三手下还有百余兵士,都是守过长安数年的老卒,对城内地理了如指掌,便有了些打算。

    这才有了后来种种。

    但这些,郭汜是注定不可能知晓的了。

    “将军,识时务者为俊杰,若是迷途知返,陛下仁德,亦能宽宥将军。”

    种平面上不动声色,却是暗暗舔舐上鄂,他这也算是学习曹老板的先进经验了。

    单说这矫诏的熟练度,这二人倒真像是嫡亲的叔侄。

    郭汜有些迟疑,他待刘协是何种态度,自己心里也有点ac数,降了之后,刘协真能放过他

    但人都有侥幸心理,郭汜也不例外,他想着那些事,贾诩都给他擦了屁股,背后好好安抚过刘协,刘协未必就真那么记仇,何况这入宫挟持刘协的计策也是贾诩给出的。

    要真追究起来,推到贾诩身上也就罢了他败退的如此快,说不好就是因为有内鬼,再说外面李傕无人指点,怎么可能轻易拿下关卡

    说不准就是贾诩两面下注,在其中搅混水呢

    郭汜想到此处,居然心安理得地弃了兵器,“郭汜愿降”

    种平给了典韦一个眼神。

    等绑好郭汜,将其跟张济挂在一处,收拢好降卒,种平不敢再多加耽搁,此时也顾不得失不失礼,带着兵马直接往刘协寝宫方向搜寻,

    “郭兄,想不到我二人竟会以如此姿态重逢啊。”

    张济颇有些幸灾乐祸的模样,挂在典韦马上,扭来扭去。

    郭汜无语,“你有何好高兴的被绑成这个虫样,不觉得憋屈”

    张济表示自己早已习以为常,还摆出来前辈的姿态向郭汜传授经验,“若是别人,济是万万不能受此辱的,可是种太史嘛这人,颇为邪性,非我等能敌啊,郭兄日后切勿与此人作对,若是败于此人之手,直接投了便是,不丢面。”

    郭汜直接被张济干不会了,他觉得张济恐怕是受不了这个打击,有些失心疯,因此直接闭嘴,保持沉默。

    言语间,种平已将寝殿里里外外寻了一遭,除了被郭汜砍死的内侍尸体,不曾寻到刘协的任何踪迹。

    “太史,这宫中回环曲折,一一搜寻,太过耗时,不如”

    陶商眼看着长安之战已落下帷幕,知道自己再不露脸,想蹭这功劳后面也不好再开口,想了想,学了孙乾的言辞,准备为种平献策。

    结果他话刚起了个头,就听见个腔调怪异的声音。

    “少府,俺,俺找着国舅嘞。”

    种平眼睛一亮,直接往前走,“在哪我这就过来。”

    他身后几人面面相觑。

    他们只看见种平目标坚定地朝一个方向走,却愣是看不到给他领路的人。

    郭汜沉默了。

    “贤弟,你玩真的啊”

    张济一副“伱看你看,果不其然”的坦然表情,歪嘴一笑,“济怎敢欺瞒郭兄,败在此人手上,真不算丢人。”

    郭汜心想话是这么说没错,但你这么一强调,感觉更没脸见人了是怎么回事

    种平跟在王三身后,又是七转八扭,绕过四五条长廊,这才进到一处偏室。

    “种卿”

    他刚低头进去,就听到刘协那激动不已呼喊声,刘协手中握着种平交给王三的那块玉珏,空出来的那只手抓住种平的衣袖就不放了。

    “种卿真国之栋梁朕之腹心”

    刘协眼里包着一团泪,要掉不掉,这发丝凌乱,衣衫脏污的模样,让种平不由联想到了与刘协的初见。

    种平有些心软,回握住刘协的手,安抚道“陛下,二贼已擒,城内已定,请陛下宽心,移驾回宫,召百官入朝,重修政令,抚慰百姓。”

    刘协一

    顿,复又点头“种卿所言甚是,不过既已除贼,朕以为昭告天下诸侯,以慑宵小,方为首务。”

    “这”

    种平轻轻松开刘协的手。

    “臣以为”

    “事有轻重缓急,礼不可废,这朝中之事,陛下自有安排,太史咄咄逼人,又有武士随从,难道要却取郭张而代之吗”

    董承冷冷斜了种平一眼,质问出声。

    “你”

    王三性子急,见不到董承这样颠倒黑白,反而给种平扣上个大帽子的做法,当下上前一步,却被许耽拦住。

    张燕典韦等人亦知道董承这是有意苛刻刁难,心中发寒,不知背后有多少刘协的示意在其中。

    种平赶忙对着刘协行了一礼,“臣并无此意”

    刘协收住泪,笑着扶起种平,言辞恳切,“朕知道种卿是忠义之臣。”

    他说完这话,转头面对董承,不轻不重的训斥“国舅受惊过度,胡言乱语,这几日便不必上朝,好好在府中休息,定定神。”

    “诺。”

    董承低头应诺,又假笑着夸赞种平“太史出长安不过半年,麾下便聚起这些英勇之士,当真是少年英才,前途无量啊,若是再在外边待个数年,这”

    种平心中一惊。

    董承这话实在恶毒。

    他能毫发无损,在多方混战之中逃出长安本就有些古怪,如今能在长安之外一声不响,便拉出数万大军,更是容易让刘协生出戒备。

    毕竟种平靠着一个太史令的名头,半年就能有这样的身家,若是给足了他时间,让他壮大

    此时他尚能忠心汉室,以后呢他能保持得住本心吗

    更别提,种平打长安,降郭汜时,都曾假传刘协诏令。

    董承不说这话也就罢了,既然说出了口,要说是刘协没有一点对种平的怀疑戒备,连郭汜都不会信。

    这时候若是让董承借题发挥,一个“居功自傲,目无陛下,不遵礼法”的罪名,种平肯定是逃不掉。

    “臣一介文臣孺子,不善军事,侥幸攻入长安,亦是国脉仍兴,先帝祖宗庇佑之果,臣怎敢贪功”

    种平沉默片刻,低着头,对着董承行了一礼。

    “身后兵卒,出身不一,却皆是向汉之民,拳拳报国之心,天地可鉴,愿国舅可宽宥其等失礼,依功行赏。”

    董承笑了。

    “太史令真纯臣也,老夫也颇为敬仰啊。”

    种平缓缓起身,他什么也没说,什么也不想说。

    他突然发觉,自己开始对着刘协自称“臣”,而刘协也只会对着他言“朕”了。

    感谢

    书友

    钟咏殷

    书友

    书友

    靓仔超帅

    星陨月寒

    书友

    书友

    风尘洛京

    借你半生风雨

    我真不是闲人

    我只是一个路过的读者

    becky蓝色控

    幽灵导师

    画堂春连翘

    书友

    执明神君

    曦心暮雪

    书友

    月下的虫

    书友

    念日寸

    书友

    太像大象

    书友

    书友

    hvs2

    三花聚顶五气朝元

    投的月票oo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找书加书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