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女生小说 > 红楼襄王 > 第590章 登陆作战
    到汉城去过年,这无疑是非常冒进的想法,在场的将领们基本没这么乐观。

    当然,朱景洪也只是开个玩笑,他也不觉得进展会这么快。

    “明天进攻,诸君务必按照计划,果断执行告诉下面军士,本王坐阵指挥,必会赏罚分明”

    说到这里,朱景洪敛去笑容,神色肃然道“有功者升官发财,战死者必得厚恤,临阵退缩者严惩不贷”

    “都听明白了”

    在场蔡传胜官阶最高,只听他第一个起身回应道“臣等听明白了”

    “嗯”朱景洪目光扫向其他人。

    其余武官纷纷起身,躬身行礼道“臣等听明白了”

    一场军议就此结束,然后众人各自返回军营。

    才回到住处,余海就迎了上来,并递给了他一个信封。

    在朱景洪看来,如果明天不出意外,有七成把握能打过江去,占领滩头并大军渡河。

    “传话给陈云泰,让他会同南司那边,多和朝鲜的忠正之士联系,引导他们弃暗投明”

    此番平叛,明军掌握了战略上的主动,可以任意选择地方登陆作战,朝鲜被动防守很容易左右支拙。

    这一次,除了侍卫们,就只有几個参谋跟着,蔡传胜等将领都去了一线指挥。

    正面战场在较量,而地下的间谍较量,其实也一直在进行。

    拂晓,朱景洪来到了军阵后方的高地,这里距岸边一线阵地不过两百米,可以清晰观察己方和对面的情况。

    “顶住,顶住谁敢乱动,我砍他的脑袋”弹压的军官领着亲卫,挥动鞭子抽打着沿途士兵。

    虽然是佯攻,但仅限于朱景洪和蔡传胜知道,所以这是一份有可行性的计划。

    因为提前准备好了一切,早晨他们最重要的任务,就是把渡河的船抬到岸边。

    在这最关键的滩头位置,临近十里范围内明军一直严格管控,所以朝鲜很难派遣探子渡河打探。

    而其中新换发的火炮,射程起步都有五六百米,已能威胁到对面指挥中枢。

    没办法,他顶着炮火防守,伤亡便无可避免。

    虽然有夜色掩盖,但明军这边的动静,还被对岸的哨探察觉到了,于是他们立即将情况往上报。

    南司的奏报,每隔一两天朱景洪都会收到,对此他已不再感到意外。

    除了这件事,信里还讲了汉城的新情况,领议政陈泰民在满朝共保下,最终被判了流放。

    人头就是军功,军功就是银子和地位,而眼下他们只需要去收割。

    吩咐完这些事,朱景洪坐回了椅子上,再度翻看起了明日的作战计划。

    “人呢”

    前线的士兵们,全都把船推进了水里,他们只需划过百米左右距离,就能到达对岸与敌交战。

    而明军最精锐的火炮,其射程你能达到八九百米,如今只装备到了侍卫亲军。

    这些第一线的士兵,都配发了最新的铠甲,看见对面敌军着甲不到三成,这些挑选出的勇士们跃跃欲试。

    “是”

    除此之外,中军两侧还要部署炮兵,这里也紧锣密鼓的忙碌着。

    一夜时间很快过去,天还没亮的时候,明军士兵就已开始行动起来。

    对面列好的军阵,在火炮覆盖射击下,很快就产生了伤亡,即便他们已经做了防备。

    当然,仅以目前明军的水平,其实也已经足够用了。

    今日明军之阵容,比起前几日宏大了做,朝鲜人再傻也知道危险,只是他们发现得晚了些。

    战鼓之声擂起,军令一级一级往下传达,士兵们用力划动着船桨,如脱弦利箭向前飞驰而去。

    与此同时,中军两侧的火炮开始开炮,现场一时间硝烟弥漫。

    “王爷,是朝鲜锦衣卫送来的”

    比如第一轮齐射之后,对岸朝鲜军队不过死伤七八十人,但其军阵竟有不稳之迹象。

    今日明军到底是佯动,还是如以往那般虚张声势,对岸负责守备的将领拿不准,但他仍下令岸边守军严加戒备。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悲伤的情况,朝鲜锦衣卫遭受了重创,当然这也怪他们自己贪婪,两国交兵居然还不想尽办法隐藏自己。

    “进攻”朱景洪淡定道。

    “不管成与不成,都能吸引朝鲜火力,给安州那边减轻压力”

    反之亦然,明军也无法渡河抵进侦查,双方只能白天靠目视观察情况。

    拆开信封,里面讲的是朝鲜最新的情况,重点介绍了日本军队登陆,大约是三万步军。

    显然明军是要进攻,朝鲜方面现在唯一能做的,就是尽快调集临近军队来增援。

    火炮与火铳刀枪不同在于,被他命中便是支离破碎,对士气的影响尤在杀伤之上。

    明军这边的火炮,最差射程也在三百米,简单来说能把对岸覆盖一百多米。

    余海答道“被对岸巡逻军士发现,好不容易逃出来,受了重伤正在医治”

    “准备放箭”

    “准备开火”

    看着明军靠近的船只,朝鲜军队中的军官们,开始命令手下准备迎敌。

    但在下一刻,他们迎来了明军的第二轮炮击,于是朝鲜军队最重要的任务又成了稳定军心。

    这就是国力强大的好处,可以利用武器优势进行打击,尽最大可能给己方创造优势。

    反观朝鲜一方,他们也有十几门岸防炮,可是无论装填速度还火力密度,比起明军都如天壤之别。

    以至于他们的两轮齐射,竟未能取得尺寸之功,只打翻了一艘渡河小船。

    而整个江边,渡船共有五十多条,每条船上都有三十名士兵。

    “殿下,咱们的人的人要登岸了,应当命令炮兵停止射击”

    朱景洪的指挥部内,一名参谋适时提醒。

    朱景洪点了点头,说道“传令吧”

    参谋的任务分得很清楚,会在适当的时候提醒朱景洪决策,有效降低主帅的工作量和疲劳值。

    这些参谋是从各卫所选调的副千户,个个都属于精干之士,滥竽充数者在朱景洪身边根本混不下去。

    经过这段时间磨合,才达到了当下这种水平,这其中朱景洪的功劳不小。

    待炮机停止后,不到一分钟的时间内,第一批登陆船便已靠岸,随即他们迎来了剑雨和火铳。

    虽然有精甲和大盾护身,但还是有十几名士兵当场阵亡,而余下陆续登陆的士兵们,则是提着刀枪不顾一切往前冲。

    只有往前冲,把前方的敌军冲散,他们才有赢的机会。

    登陆的明军有一千五百余人,而朝鲜方面守军不过四千余人,将其冲散其实不算简单。

    虽然是不顾一切往前冲,但明军这边仍保持了基本阵型,这是多年来的训练养成的默契。

    因双方距离不过五十米,朝鲜在一轮齐射之后,立马放弃了火铳和弓箭,做好了短兵相接的准备。

    此时第二批明军还在登船,为了尽可能的掌握优势,朝鲜军队得尽快把渡河明军顶回去。

    于是战场上,双方都在往前推进,很快便短兵相接鏖战在一起。

    相比于第二批渡河的明军,对岸增援的军队来得更快。

    深处高地的朱景洪,看到了远处山野间,有大批军队赶来驰援,看其装备竟是一群民夫。

    这让他松了口气,情况都还在掌握之中。

    朱景洪吩咐道“传令炮兵,让他们往前推进,能往多靠前就往多靠前,给我打击来增援的敌军”

    不能直射交战现场,但可以打更远些的增援军队,如此就不会误伤到自己。

    而且,要在增援军队进入射程后,就进行最猛烈的轰击。

    在朱景洪看来,增援者乃是普通民夫,几轮炮击之下说不定能将其直接击溃。

    军令传达,河岸边的炮兵纷纷行动起来,或推或抬将火炮阵地迁移,最靠前者甚至火炮架在水边鹅卵石是。

    因训练严苛,外加朱景洪治军极严,火炮阵地迁移没花到五分钟,彼时敌军增援军队已不足两里。

    眼看其援军将要进入射程,负责火炮的士兵连忙开始装填,并等待着时机准备开炮。

    只是,因为相隔太远,根本不可能了解精确距离,所以只能进行试探性的炮击。

    先是一发导引炮打出去,这相当于是一发基准弹,用来给跑群估算射角所用。

    “王爷,看不见弹着点,敌军也看不见”

    朱景洪一直拿着望远镜在看,此时便听他笑着说道“看不见弹着点就对了,那里是一片洼地敌军已进入其中,我军可以此射角全力开炮”

    现场情况,也就他这里看得最清楚,所以指挥所被安排在了这里。

    随着朱景洪命令下达,下面炮兵就放开了手脚,直接展开了齐射。

    一轮齐射之后,只有一半炮弹能看见弹着点,给从坡上冲下来的青壮造成杀伤。

    但余下的一半,则是如朱景洪所预料那般,越过岸边高坡落到了洼地的斜坡,并给往上爬的朝鲜青壮造成更大杀伤。

    只不过,随着朝鲜一方反应过来,远处和南北两侧岸边,还有更多的援兵赶过来,只不过他们要到场还需时间。

    在轮齐射后,第一批赶来增援的朝鲜青壮,两千人或死或逃有一千五百多人,仅只有五百元余人冲进了战阵。

    因为射界之内已无敌军,明军炮群再度停止射击,士兵们以最快速度清理着火炮,并进行着简单的保养。

    当然,也就在此时,第一批增援的明军士兵,共一千人也渡河成功,加入到了鏖战之中。

    仔细观察着情况,一切仍处于掌握中,在朱景洪看来此番渡河登陆战,基本已经可以获胜了。

    即使有把握,此时他也没有大意,而是继续密切观察着前线情况。

    而相关的参谋们,则跟他汇报着各类消息和情报,并在地图上进行着标注。

    朱景洪一边听着,一边继续用望远镜,观察着前线的一切情况。

    在他来回巡视之际,突然发现了点儿特别的东西,返回一看竟是敌军主帅的大旗。

    作为明军主帅,为防止被敌军斩首,朱景洪是尽可能的不打旗,比如今日他所在的位置,就是一个非常简单的高地,还有树木杂草做了伪装。

    “传令炮兵,调整炮口东北方一百五十丈处的大旗,那是敌军主帅所在,给我用远程炮瞄准了打”

    “是”

    在四五百米的距离,用当下的火炮进行斩首射击,想要成功基本属于天方夜谭。

    但即便不能射中,对其产生震慑效果,扰乱其军心也很有必要。

    “我这微操,是不是一些过分了”朱景洪此时不禁想到。

    火炮再度开始呼啸,果然如朱景洪所聊,对面敌军帅棋旗开始移动,但不是往后而是向前。

    “倒有几分勇气”朱景洪称赞道。

    在更更远的范围,依旧有大批敌军增援而来,这都是其他防区士兵和青壮。

    因为没有战略主动权,朝鲜需要处处防御,所以即便他们兵力占优,仍在局部地区处于重大劣势。

    比如此时滩头阵地上,随着明军生力军的加入,以及火铳兵成建制开始进攻,朝鲜军队的士气已处于低谷。

    即便是督战队弹压,此时也无法控制军心,已经有士兵开始溃逃。

    “弟兄们跟我冲啊”海州卫指挥使胡毅成带头冲锋。

    他确实算得上一位虎将,只不过已到了职业天花板,想要在往上走就得抓住机遇,这次平朝战事就是他的机会。

    和胡毅成怀着同样想法的中层将领还有很多,这些人几乎都来到了战斗第一线,要攫取军功为自己打出个美好前程。

    战斗持续到现在,已过去将近半个时辰,朝鲜军队已到达崩溃边缘。

    有了胡毅成带队猛冲,抵挡在最前方的朝鲜军队开始溃败,然后迅速在军阵中引起连锁反应。

    这些军队溃逃起来,红了眼连督战队都杀,根本没有人能挡得住。

    明军这边随在追击,但全部都在稳扎稳打,只追到了滩头高地就停了下来,并以最快速度继续构建防御体系。

    他们这两千来人,最重要的任务不是扩大战果,而是要守住这片滩头阵地,让后续大军完成渡河。

    指挥所内,下达了按计划进行的军令后,朱景洪暗暗想道“或许我真的是军神”

    这一场登录战,在步炮协同下打得非常漂亮,毫无疑问是取得了胜利。

    此时他最害怕的,便是朝鲜一方调集大军猛攻,又把驻守的明军给推回来。

    这并非是杞人忧天,而是朝鲜一方援军不断赶来,这些大批的生力军,面对已经疲乏明军,具有非常大的兵力优势。

    更要命的是,因为明军阵地前移,火炮已经没办法使用,他们失去了此战最大的依仗。

    所以,眼下最要紧的就是时间,所以明军正以最快的速度过河。

    这里就体现出来计划的重要性,河两岸已被拉上了绳子,可以让船只更为迅速渡河。

    所有征召的船只,大大小小有一百来条,此刻来来往往穿行于河面上,现场虽然有些乱但大体有序。

    这非常考验组织能力,而朱景洪最重视的计划,最注重部下的执行力,最严管的纪律性在此处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这场战斗可以说,明军是从武器、单兵素质、指挥协同等方面,全方位的碾压了朝鲜一方。

    胜利是水到渠成,而承平多年的朝鲜军队,遭遇失败则属意料之中。

    随着越来越多的明军渡河,把兵力集中起来的朝鲜将领,意识到想要反推风险非常大。

    这个时候他有两个选择,一是冒险把明军赶下河,而是率部迅速撤入义州死守。

    选择并不简单,义州城内粮草充足,严防死守本就格外简单。

    “撤”朝鲜将领下达了命令。

    不但要撤,而且要尽快撤走,以防被明军缠上。

    本章完

    yetia10076941829108ht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yetia。何以笙箫默小说阅读网址yetia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找书加书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