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女生小说 > 丑女如菊 > 分卷阅读48
    415 11:00:37 字数3398

    下午,菊花照样只烧了三副下水,焯水加入作料翻炒完毕,放入腌菜用温火在锅里慢慢地焖着。

    这时杨氏挑了一担白菜和黄心菜走进院子,对菊花道“明天晒白菜。要赶紧腌,不然天天这么卖,腌菜不够用哩。”

    菊花对她说道“娘,再去砍一些白菜,我要做辣白菜哩。那个不用晒的”

    杨氏疑惑地问道“辣白菜是啥样的,我咋没听说过”

    菊花笑道“是我想出来的。老吃一个味儿的腌菜,腻烦得很咱换一种法子试试,说不定就捣鼓出好味道来哩”

    杨氏如今对菊花时不时地弄些新鲜菜很信服,她笑道“好,试就试也不就是费些作料跟白菜么,先少做些,调好了味道,再做多一些”

    菊花答应了,本来她也没想多做,少好多的配料哩,最起码她就拿不出苹果或梨子来,白萝卜倒是有,只能做那种偏辣的辣白菜了。

    于是,她对杨氏说道“娘,这样腌很费辣椒粉、辣椒酱、大蒜和生姜哩,还要加些白糖,怕是要比一般的腌菜费钱。”

    杨氏很有成算地说道“那不怕,只要好吃就成”

    两人遂又砍了些白菜回来备用。

    青木从村学堂回来,听说今儿居然卖了两百文钱,他不禁瞠目结舌今年一石白米才一两二钱银子哩,娘一天居然挣了这么多,这可是比种田划算多了。

    他的心情有些复杂妹妹这样聪明,愣是把这一文钱的生意做的如此顺溜,她还要靠自己养么怕是自己要靠妹妹养哩

    不管怎么说,青木还是很心疼妹妹的,想着原先要教妹妹认字的承诺,却因为最近七事八事的,一直未能实行。

    他到河边装了些沙子回来,又让郑长河拿竹篾编了个四四方方的竹盘子,把沙子装在里面,就可以拿树枝在上面写字了,这样也省些纸

    他此后便一有空就教菊花认字读书。

    让他惊掉下巴的是,无论他教多少,菊花总能很快的记住,对相关的文字和解释还问得非常详细,弄得他都觉得自己学的不够用了。

    他哪里知道菊花也是一头的雾水怎么哥哥学的课本里有论语和庄子这到底是咋回事

    可是菊花每日也忙得要命,没有时间来探索这个问题;青木也是刚进入学堂,问他也是问不出啥东西的。她只能把这事撂下,心想,总有搞清楚的一天。

    其实就是搞不清楚也没啥,知道了又能如何呢她还不是得养猪、喂鸡,难道还能去考状元

    青木明显感到有了压力,为了应付菊花的询问,他不得不在学堂里更认真地学习和请教周夫子,因而学习的进度也远超村里其他学生,得到了周夫子的真心夸赞。

    学堂里的学生都是清南村的,大家见青木这样用心,自然也不甘落后。

    首先就是张槐,也跟着拼命地学习起来;小石头也是跟青木亲近,自然是跟着一起努力学习他学好了还要去教菊花姐姐哩;其他的人也都被带动起来了,整个学堂的学风竟然是前所未有的好

    周夫子喜得捻着胡须乐眯了眼,对村长李耕田说道“我以前也在别的地方教过,从未见过像你们村这样好学的娃儿。唉,我一生碌碌,一事无成,若是能在晚年教出几个像样的弟子,那就是死了也瞑目”

    说罢怅然地看向远方,西边的小青山连绵起伏,像一条匍匐的长龙,蜿蜒伸展。小青山的那边,有他的风光和过去,只是这些都已经是昨日黄花了。

    李耕田自然是高兴,他对周夫子道“还不是先生教的好,要是咱们村也能出一个秀才,那可真是要好好感谢先生了”

    周夫子淡笑不语

    秀才笑话他要是尽心地教授,却只能教出秀才来,还真是辱没了他的名头

    杨氏第三天去卖菜,刚出村口就碰上了驾牛车的老成。

    “嗳哟郑嫂子,这是去集上哩青木挑的是啥呀好像怪沉的。上车来,我捎你们一程。”老成热心地说道。

    青木见了大喜,忙对停下来的老成道“是我娘要去集上卖菜哩。我不去,就送她一程。”

    黑脸的老成笑出一嘴的白牙“我就说,你不是在上学么,怎地要去集上。”

    杨氏也暗自欢喜,一边爬上车,并跟青木搭手把那两只大箩筐弄上牛车,一边跟车上的老成媳妇黄氏说话。待坐好后,便挥手让青木回去。

    青木见天亮了不少,也不再回家,直接去学堂读书。

    牛车上,黄氏问明了杨氏去卖菜,不由得好奇“那好卖不”

    杨氏笑道“还行。咱家菊花做的菜味儿好,卖的又不贵,就挣些零花钱。你也知道,咱家那口子腿摔断了可花了不少钱,还欠了债哩”

    黄氏自然是知道。这距离杨氏和柳儿娘打架还没过去多久哩,郑长河腿摔了欠债,柳儿娘上门说亲的事她咋不记得。

    她同情地安慰杨氏道“慢慢来你也甭着急,可不能把身体拖垮了。天天都要起得这么早么”

    杨氏无奈地说道“可不是早些去了,卖完家来还要干活哩,菊花一人在家哪照应的过来”

    前边的老成接道“往后啊,逢双日子你就在村口等我,我要去集上帮人送货,也能顺便捎你一程。”

    杨氏笑道“那感情好,我正是巴不得哩”

    想想又道“我连人带货,每回搭车可得把两文钱,不然咱可不好意思坐,还是走算了。”

    黄氏大惊小怪地连连摆手说道“嗳哟搭个车还要把钱,都是一个村的,丢死人了”

    杨氏正色对她说道“要是我偶然间碰到你家老成一回,他捎上我,我也不会把钱;如今我见天就往集上跑,天长日久的,不把我心里咋过意要我说呀,你们干脆在村里明说逢双日子去集上,有人来坐车都收一文钱。人家到时候就在村口等,也有指望不是。不然人一多,你倒是带谁又不带谁哩”

    黄氏很是迟疑,她道“那不是被人戳脊梁骨”

    杨氏“扑哧”笑了起来,说道“你自家的车,一没偷二没抢,咋就让人戳脊梁骨了”

    老成是经常去下塘集的,脑子要比他媳妇活泛的多,他说道“郑嫂子说的是。要是我一月固定那些日子上集,倒也能收钱;不像以往,一月去不了几回,自然不好意思收。”

    有钱收当然好,黄氏喜悦地笑问道“那咱就都收一文”

    老成笑道“那也不成,小娃子和老人可不能收。这样村里的人就是想说啥也没的说了。”

    杨氏连连点头道“老成兄弟这话说的在理”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找书加书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