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女生小说 > 影帝:我的娱乐时代 > 第四百二十八章 年迈的奥斯卡
    程青松对张元君的专访内容,在今年奥斯卡开幕前三天,被他整理发布在他个人微博上,标题为对话张元君奥斯卡的游戏规则。

    文章尺度略大,其中张元君隐隐瞧不上奥斯卡的情绪尤为引起网友的关注。

    特别是张元君那句“就纯粹的影像表达来看,欧洲艺术电影做的比奥斯卡要好”被陈青松用黑体着重标记。

    而张元君当时为陈青松详细解释奥斯卡的“游戏规则”,包括200万买入围,1000万买奖,2000万买大奖,以及对艺术家电影本身以及背后的哈维韦恩斯坦的批评,文章只字不提。

    文章最后给出了张元君对本届奥斯卡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男女主角和最佳外语片五项大奖的个人预测。

    陈青松并不算大v,网友关注他这篇文章,虽对张元君的某些观点略有意见,但并没有在网上引起风波。

    每年奥斯卡前,很多人都会预测两句,评论两句,网友见怪不怪。

    但张元君看完文章,不禁苦笑。

    现在国内对奥斯卡对海外市场有一种谜之崇拜,好像谁能在海外市场,特别是美国市场取得成绩,就成了华语电影的骄傲一样。

    有太多人靠在这颗大树上吃饭,即使张元君这個小孩揭开了这层羞耻的新衣,也不会有人承认,并且大众会很自觉地忘记。

    其实更多时候就像这篇文章,你说了,但我不发出来,或者掐头去尾,把我不想看的内容删了,你就跟没说一样。

    张元君看完这篇文章也就看完了,他本就不在意。

    但是他还是接受了微博的邀请,答应在奥斯卡之后,为其撰写一篇专门的评论。

    微博答应只要张元君不在文章里骂街,他们会一字不改,全文刊载。

    东八区时间27号早上8点,第84届奥斯卡颁奖典礼开幕。

    已经申请破产保护的柯达无力支付高昂的剧场冠名费,被叫了10年的柯达剧院,几年无奈改名高地中心。

    张元君对本届奥斯卡没有任何兴趣,奖项他猜的七七八八,文章早就写好了,就等着颁完奖就直接发给编辑。

    刘艺菲见他靠在沙发上看书,好奇道“不是奥斯卡吗,不看看”

    “不看,没什么意思。”

    但刘艺菲想看,今天难得起这么早,就是为了看颁奖典礼。

    打开电视,屏幕上老帅哥迈克尔道格拉斯正在颁最佳导演

    “the oes to iche hazanavici”

    “你看,我没猜错吧。”张元君放下书,“最佳导演给了艺术家,最佳影片也跑不了了。奥斯卡惯例,最佳导演和最佳影片不分家。”

    最佳导演之后,本届影后提名者梅丽尔斯特里普上台颁发荣誉奖和人道精神奖,随后比利克里斯托引出纪念去世影人环节。

    接着,上届影后,带球拿奖的娜塔莉波特曼上台颁出影帝奖“得奖的是,让杜雅尔丹,艺术家。”

    “又中一个。”张元君道。

    让杜雅尔丹是法国人,这是他第一次提名奥斯卡,首提即中,喜悦非常。

    他上台第一句话就是“i ove your try”引得全场大笑。

    让杜雅尔丹致辞下台之后,上届影帝科林费斯上台颁发最佳女演员奖“得奖的是,梅丽尔斯特里普,铁娘子。”

    “没有任何惊喜。”张元君起身,想走。

    “坐下,陪我看完。”刘艺菲道。

    现场的播报说,这是她第17次提名奥斯卡,第三次获奖。

    “她好厉害啊。”刘艺菲惊叹道。

    “是很厉害。”但不知道为什么,张元君就是不喜欢她。

    梅丽尔的演技毋庸置疑,可说是当世演技最好的女演员之一,但在张元君的评价里,国际影坛上至少还有4位女演员可与她一较高下,她们分别是法国的伊莎贝尔于佩尔和朱丽叶比诺什、英国的海伦米勒、澳大利亚的凯特布兰切特。

    而他最喜欢的是法国那两位。

    颁奖典礼进入尾声,汤姆克鲁斯宣布最佳影片归属艺术家。

    张元君给邮箱设定个定时发送,就出门去剧院排练了。

    “啊,真没意思,没一点惊喜。”刘艺菲看完也觉得没劲。

    下午2点半,微博电影刊出张元君的文章。

    这是篇输出情绪的文章,攻击性拉满。

    标题就叫奥斯卡进入老龄化无聊,尿点多。

    张元君第一句就给本届奥斯卡定了调子“这又是一届没有任何悬念的奥斯卡。没有意外,没有黑马,没有大跌眼镜,也没有眼前一亮。”

    张元君在文章中攻击老白男的口味“奥斯卡评委的平均年龄高达62岁,而且,40岁以下的评委不到2,60岁以上的评委就占到了54。学院一共有5783名评委,其中就有3122名60岁以上的评委。该如何指望这3000多名老人能够欣赏社交网络,所以,第83届最佳影片是国王的演讲而不是呼声更高的社交网络得奖。同样,这3000多位老人也不可能会喜欢更符合年轻人口味龙纹身的女孩危险方法亡命驾驶等影片,后两部电影奥斯卡甚至连个提名都没有。”

    随后痛批艺术家投机“因为它在很多方面迎合了老男人的心理。对老男人来说,默片时代距离他们并不遥远,很容易在心理上有亲近感。电影中那种一个男人突然间就不适应这个时代的状况特别能打动老男人的心。”

    接着暗讽美国没文化“美国人对巴黎的崇拜是最严重不过的了,艺术家是一部法国电影,有着浓郁的法国腔。奥斯卡最佳影片一个美国人在巴黎左拉传琪琪都是纯巴黎片,首部奥斯卡片翼的部分场景也在巴黎,北非谍影的精神在巴黎,料理鼠王的美食在巴黎,美国电影中也说e039 aays have aris”

    接着他分析了为什么影后给了梅丽尔斯特里普“梅丽尔斯特里普的表演和她以往的表演一样,喜欢她的人觉得她深入了角色的灵魂,不喜欢她的人则会觉得她做作,端着。要知道,恰恰是做作和端着,能传达出来那个已经逝去的时代的味道,这也就是那些老头子们喜欢和珍视的。而另一方面,无论是铁娘子,还是亨利五世,都是这些老头子旧日时光的重要证物。

    “所以,就算不去看电影本身,也完全可以知道,让年轻人感兴趣的龙纹身的女孩根本就不可能获奖,它可能会吓老头子一大跳。而同样也打怀旧牌的我与梦露的一周也不可能拿奖,把梦露拍得如此丑陋,完全破坏掉了这些老头子的美好回忆。”

    张元君在文章末尾写道“拒绝活在老头子的回忆里”,但是对于奥斯卡的未来,他表示悲观,并预测

    “奥斯卡不会更好了,现在是老人的回忆占主导,后面也一定会再刮一阵什么风影响电影创作。”

    以上所有观点,都以弓长张的笔名发表,身份为“微博电影特约撰稿人”。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找书加书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