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女生小说 > 明末:我,孙可望!绝境翻盘! > 第八十二章 安南之役
    公元1658年一月下旬。

    大将王尚礼率领一万驾前精锐,沿江西进。

    会合了两万土司兵后,率部挺进至安南境内。

    高平莫氏备受鼓舞,率兵三万余名前来归附。

    高敬完眼见王尚礼的一万精锐,骑步各半。

    装备齐全,人人带甲,军容甚壮。

    不由地的大喜过望,直呼天兵至此,郑氏逆贼不难平也

    王尚礼闻言大喜,连连夸奖高平莫氏忠心无比,不想郑氏那般首鼠两端。

    两军合力之后,共计六万余人。

    在莫氏的带路下,久经战阵的王尚礼当机立断,率军从高平、太原等地直扑三江府。

    准备在攻取三江府后,顺江而下,直取升龙。

    二月,六万余联军一路攻城拔寨,整个安南震动。

    不同于满清的入关劫掠。

    王尚礼在安南执行了西营的行兵五要。

    不杀人,不放火,不奸淫妇女,不宰耕牛,不劫掠财货。

    只向当地士绅征集粮饷。

    不止如此,王尚礼还大开府库,给当地百姓每人谷数斗。

    一时间,整个安南大哗。

    不少百姓都直呼驾前军乃天兵也

    当然了,不少士绅竭力抗拒。

    王尚礼对此没什么好说的,昔日八大王自主研发的夹棍贴心的给士绅们安排上了。

    在夹棍的威力下,无数钱粮收罗了起来。

    王尚礼还执行了孙可望的统战策略,对于顺从的士绅只索要钱粮。

    对于敢抗拒王师的士绅,一律重拳出击。

    家产直接抄没,土地给予没收。

    这些没收的土地,一部分分给了当地的老百姓,另外一部分则给予了顺从的士绅们。

    结果,不止是百姓,不少士绅们也纷纷直呼,王尚礼所部乃天兵也

    二月,数万联军抵达三江府。

    王尚礼驱使土司兵和莫氏兵马为前驱,蜂拥攻城。

    驾前精锐为后队,进行督战。

    一时间,火炮齐发,死伤无数。

    土司兵和莫氏的兵马损伤惨重。

    眼见三江守军已经疲惫,王尚礼下令驾前军攻城。

    只见无数养精蓄锐的披甲精兵,一鼓作气,迅疾登城。

    疲惫的三江守军还没反应过来,就有不少驾前精锐登上了城墙。

    这些驾前精锐身披重甲,以一挡十,在城墙上大砍大杀。

    打得三江守军们鬼哭狼嚎。

    与此同时,数万联军再次出动。

    三江的郑氏兵马最终不支,重镇三江陷落。

    破城之后,王尚礼获得了海量的物资。

    土司兵和莫氏兵的赏银,在三江城中,由驾前军将领亲自监督。

    足额的发放到了士兵的手中。

    这下子,原本伤亡惨重,对驾前军大为不满的土司兵和莫氏兵马。

    一個个激动的哭了,连连高喊着国主万岁,征逆招讨大将军九千岁

    王尚礼大手一挥,对土司将领和高平莫氏的将领也各有赏赐。

    战死的兵马,其抚恤金则由驾前军监督,要求莫氏和土司一定要发放到家眷们的手中。

    这番操作下来,数万联军士兵,士气大振。

    看驾前军的目光就像是看亲爹一样

    三江已下,王尚礼收罗船只,准备沿着水道,直取升龙。

    与此同时,王自奇也带着数万联军,进入江口。

    在建昌府登陆。

    建昌的治安兵,不敌驾前精锐。

    建昌府一日失守。

    在取得建昌后,王自奇溯江而上,连续攻克新安、镇蛮、下洪等州县。

    驾前军大开府库,分发钱粮给当地百姓和汉人。

    又杀了一批士绅,震慑当地。

    再分发土地给识相的士绅和当地百姓。

    一时间,驾前军南北对进,大批汉人和百姓响应。

    大有一举攻灭郑氏之势。

    不止如此,眼见有机可乘。

    南边的阮氏也出兵响应王尚礼和王自奇,想要浑水摸鱼,扩大地盘。

    面对如此危局,刚刚继位的第五代郑主郑柞如临大敌,惶惶不可终日。

    在升龙城中不断地咒骂孙国主,就连落后时代的巫蛊都给孙国主安排上了。

    在进行了精神方面的发泄后。

    郑主和手底下的臣子经过了紧急商议。

    面对烽火不断地局面。

    郑主决定任尔几路来,我只一路去,专心对付孙国主的驾前军。

    在郑主看来只要击破了孙国主的驾前军,其他数路人马自然就做鸟兽散了。

    于是郑主一方面下令,南部州县的守将,节节抵抗,拖住阮氏的兵马。

    他集结十万大军,准备击破孙可望的驾前军。

    然而,安南颇有咱大明的风范。

    在先打北路的王尚礼,还是先打南路的王自奇这个问题上。

    安南朝廷上喋喋不休,争吵了多日。

    最终,不胜其烦的郑主决定御驾亲征,亲自带领十万大军南下。

    先行发动南线反击战,等将王自奇部逐出安南大陆后,再集中南线的兵马,与声势浩大的王尚礼进行决战。

    一时间,十万郑军蔽江而下,旌旗蔽日,金鼓齐鸣。

    已经杀入快州的驾前军先锋,不敢迎敌,迅速后撤。

    郑主见状大喜,下令十万大军顺江而下,一举击破王自奇部。

    面对危机,王自奇镇定自若。

    迅速下令各地的兵马迅速集结于镇蛮府。

    义军水师控制江面。

    三月,郑主亲统十万兵马团团包围镇蛮府城。

    将王自奇部围得水泄不通。

    与此同时,安南水师和义军水师在江面上激战。

    由于义军的水师连续作战多年,无论是战船还是水兵的素质都远在安南之上。

    所以制水权郑军根本无法夺得。

    三月下旬,打造完攻城器械的郑军发起攻城。

    十万兵马将镇蛮府城团团围住,四面攻打。

    然而,驾前军和义军居高临下,以鸟铳、火炮、弓箭还击。

    打得郑军伤势惨重,尸体堆积如山。

    眼见郑军气势已泄。

    王自奇下令开城迎战

    两千精骑从各门杀出,突袭攻城的郑军。

    大意之下,郑军被驾前军骑兵打的哭爹喊娘。

    无数士兵被砍死、踩死、撞死。

    郑主大惊,连忙下令郑军的骑兵和象兵出击。

    可是王自奇见好就收,眼见郑军已经溃败,下令鸣金收兵。

    两千久经战阵,训练有素的精骑片刻间,便井然有序的回到了城中。

    看到郑主头皮发麻。

    哀叹道蛮兵如此,我郑氏危矣

    此战之后,郑军又多次攻城。

    然而屡屡被王自奇击败。

    双方鏖战多日,王自奇部火药将近。

    好在义军的水师强悍,牢牢的控制制水权。

    无数药子从各地运进了镇蛮城中。

    随着一船船物资从水路运进城中。

    镇蛮守军士气大振。

    反观郑军,顿兵于坚城之下,士气日益低落。

    在郑军主力云集于镇蛮时。

    王尚礼统率数万兵马顺江而下。

    连下沱江州、三带州、广威州、慈廉州,兵临升龙城下。

    数千驾前军纵横升龙附近,屡败郑军。

    打得升龙城中人心惶惶。

    与此同时,升龙城中,不少不满郑主的大臣,摄于王尚礼的兵威,平日里又不满郑主,于是蠢蠢欲动。

    在皇宫内的黎主也不甘寂寞。

    安南此时正是后黎朝,现在安南的皇帝其实是黎主,郑主郑柞其实安南的国主孙可望。

    作为国主,孙可望最了解郑主郑柞处境了。

    昔日他岔路口一败便人心惶惶,交水一战后便彻底崩盘。

    郑主郑柞身为安南的郑主,驾前军兵至,声势浩大,郑主的内部要不出问题就出鬼了

    在升龙人心不稳之下,郑主手脚发凉。

    不得不连夜撤兵,回救根本

    要不然升龙一失,他就彻底的凉了

    四月,十万郑军仓皇后撤。

    王自奇率领四万联军,水陆并进,疯狂追击。

    郑军一路上被驾前军零敲碎打,士气日益低落,折损了不少人马。

    在快州略微休整,留下断后的兵马后,郑主率领主力星夜急行试图返回升龙。

    而王自奇弃快州而不攻,带领兵马迅疾北上,意图于王尚礼会师。

    四月中旬,王尚礼留兵土司兵、莫氏兵、投诚兵二万余,监视安龙城内的郑军。

    他自己亲率四万余兵马,进至升龙府边境,截住了郑军的主力。

    翌日清晨,郑主孤注一掷,近十万兵马展开于王尚礼进行决战。

    战场上,鼓声震天,号角齐鸣。

    近十万郑军出营列阵,而王尚礼也无所畏惧,也率部出营,列阵决战。

    驾前军的骑兵率领出击,截杀了不少郑军游骑。

    由于郑军骑兵不敌,驾前军的骑兵迅速逼近郑军的大阵。

    这些骑兵们游走于郑军方的阵附近,不断地用硬弓射杀郑军士卒。

    一时间,郑军阵型产生混乱。

    但在郑军将领的组织下,郑军士卒以鸟铳、弓箭还击。

    击伤了不少驾前军的战马。

    眼见如此,驾前军骑兵稍微后退。

    千余双甲兵步行逼近郑军大阵。

    凭借着坚甲硬弓不断地射杀郑军士卒。

    郑军以鸟铳和弓箭继续还击。

    然而这些双甲兵,身着双甲。

    札甲防箭,棉甲防弹。

    驾前军的硬弓郑军士卒中之即倒。

    而郑军的鸟铳和弓箭难以破甲,对双甲兵几乎没有伤害。

    眼见被动挨打不是办法,不少郑军主动出击。

    然而双甲兵不与郑军接战,体力强悍的他们边射边跑。

    等到郑军脱离大阵后,再回头反击。

    身披重甲的双甲兵弃弓拔刀,于郑军士卒中大砍大杀。

    在近战中展示了惊人的战斗力。

    而训练有素的驾前军骑兵也迅速驰援。

    几番冲杀下来,郑军溃败,军心大动。

    与此同时,王尚礼以火炮轰击郑军大阵。

    在红衣炮的轰击下,郑军士卒结成的方阵开始松散。

    乘此机会,驾前军的具装骑兵发起了冲击,一举击破了郑军的数个方阵。

    造成了郑军侧翼混乱。

    不得以,郑主只能投入象兵发起反击。

    一时间,数十头大象发出怒吼,对驾前军的骑兵发起了冲锋。

    在战象的威胁下,驾前军骑兵的战马受到了惊吓,纷纷后退。

    郑军的大阵得到了喘息之际,在各级将领的指挥下重新调整。

    然而好景不长。

    驾前军的士兵训练有素,装备精良,又熟悉象阵。

    在郑军象兵出击的时候,驾前军的步兵迅速接战。

    面对巨大的战象,这些久经战阵的老兵们压制住了心中的恐惧。

    以火器四面围攻,不少士兵甚至逼近战象,投掷火油。

    大象这种生物虽然体型巨大,冲击力极强。

    但生性害怕火焰和巨响。

    虽然经过专门的训练后,战象可以克服巨响。

    但怕火是大象的天性,哪怕是经过训练也改变不了。

    在火器的四面围攻下,郑军的战象受到惊扰,阵型大乱。

    不少战象甚至发狂,回身冲击了郑军自己的军阵。

    眼见如此,王尚礼下令由驾前精锐打头阵,其余兵马跟进,发起了总攻。

    身披重甲的驾前精锐,如狼似虎,如虎入狼群一般,杀入郑军的大阵之中,大砍大杀。

    在这些精锐中,不止有强悍的双甲兵。

    还有三百对标八旗护军的驾前军虎卫。

    这些虎卫们身强体壮,一个个人高马大。

    不仅每日食粮数升,孙可望还专门赐予酒肉。

    在孙国主的精心训练下。

    虎卫们,一个个力大如牛。

    他们身穿一层锁子甲,又披上了棉甲和札甲。

    三甲在身,整个人刀枪不入,铳炮难伤。

    安南士卒无论是用弓箭、鸟铳远攻,还是用长矛、佩刀近战,都拿这三百虎卫们毫无办法。

    面对一支东亚最顶级的军队,郑军虽然人数众多,但在驾前军的攻击下已经难以坚持。

    以三百虎卫为先锋,数千披甲精兵杀入十万郑军中,打得郑军阵型大乱。

    而其余的土司兵、莫氏兵,打起顺风仗也是一把好手。

    在四万兵马联手攻击下,整个安南军阵已经摇摇欲坠。

    就在此时,数千驾前军骑兵发起了最后的冲锋。

    在巨大的号角声下,看着眼前的滚滚洪流,郑主脸色苍白。

    “国主,快撤吧”亲信急忙道。

    数千骑兵的总攻彻底击垮郑军阵型。

    此时的郑军兵败如山倒,无数士兵丢盔弃甲,仓皇后撤。

    而联军士气大振,挥舞着手中的屠刀,不断地砍杀郑军的士卒。

    “国主,快撤吧,再不撤就来不及”亲信急忙叫道。

    无数联军士兵直指郑主的龙旗。

    正如交水之战中,无数兵马杀向孙国主一般。

    郑柞铁青着脸色,看了一眼驾前军的旗帜,眼中尽是阴鹫之色。

    “撤”一声不甘的怒吼响起。

    郑主跨上来战马,仓皇撤退。

    至此,升龙之战落幕。

    近十万郑军兵马中,被杀者多达一万八千余名,加上逃散、投降的兵马。

    最后逃入升龙城中的不到三万。

    此战之后,郑氏的军事力量消耗殆尽,整个家族的未来岌岌可危。

    五月,王自奇和王尚礼会师,十万兵马兵围升龙城。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找书加书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