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女生小说 > 明末:我,孙可望!绝境翻盘! > 第一百五十七章 后勤无敌的驾前军
    马兆羲、万年策、张虎等人听到这个数字后,哪怕是心里早有准备,还是忍不住头皮发麻了起来。”

    孙国主昔日在云南,粮食收入不过六七百石,银两收入不过一百多万两,以七八百万的岁入,就能养活西营的二十余万大军

    现在在两广,国主府的岁入直接翻了一番有余,岁入达到了惊人的两千万,甚至都能和咱大清的一千八百万银两,五百多万石米麦豆岁入掰手腕了。

    咱大清的岁入需要顾及整个天下,而孙国主却集中在两广一地。

    有此财力,何愁天下不得啊

    “除了今年的岁入外,我国主府还有从安南和广东征集来的粮饷。”

    “以数千万粮饷,供应十余万驾前精锐,那可是唾手之事。”

    孙可望自豪道“如此多的钱粮,新兵用之不尽,哪怕是战事一起,北上湖广也绰绰有余,兆羲、年策,你们可要计划好,在两广的水利,和肉政、马政可要加大力度啊。”

    除了在两广的岁入外,孙国主可是从安南和广东,征了不少粮饷的。

    光是从郑主那里就压榨了两千万,又从广东士绅那里,征粮征饷,贱卖珠三角,得到了以千万计的粮饷。

    这细算下来,都尼玛五千多万了。

    李自成夹遍北京亦不过得到七千万两银子而已。

    孙国主的五千多万,大头还是特么是粮食。

    这么多粮食弄出来,在这乱世,什么事情不好办

    “国主请放心,我等都会精心计算好的。”

    “无论是水利、肉政、还是马政,都绝对井井有条。”

    孙可望闻言微微点头,有了钱粮那自然得去办事了。

    孙国主可是有大志向的人,要想成为天下人,可不能鼠目寸光,像士绅们一样,抱着钱粮不放。

    无论是水利还是马政,行政六部,可都是规划了大批钱粮的。

    水利修好了,两广亩产节节高升,孙国主就能更好的割韭菜,薅羊毛了。

    马政弄好,殿前军的马匹问题就能得到极大的改善,不至于在骑兵问题上忧心忡忡。

    而肉政嘛,爱兵如子的孙国主,在现在情况好了以后,自然得让驾前军将士吃上肉了。

    “在两广养鸡百万,和养猪十万还是少了,再尽量多养些猪和鸡,要是能让孤的驾前精锐们,顿顿吃上肉,兆羲、年策,你们就是我孙可望驱逐鞑虏的第一功臣”孙可望正色道。

    “国主,这”马兆羲和万年策犯起了难。

    在这個时代,想要让军队顿顿吃上肉,那可是难上加难。

    明末乱世,连人都没得饭吃,哪来的剩菜剩饭,去养猪养鸡

    就连皇太极都只能养得起马而已,这马还特么是从人嘴里省下来的粮食。

    “这个问题,也不要太急,今年先想办法每个月多出些鸡和猪,让我驾前健儿,每天能吃上两顿肉食就行,等孤拿下了湖广和江南,再把顿顿有肉,提上日程。”孙可望微笑道。

    “国主,我等必全力而为。”马兆羲拱手道。

    “全力而为就好,孤相信行政六部,能够做到的。”孙可望微微一笑。

    无论是李定国还是他孙可望的嫡系部队,单兵素质都比不上八旗。

    其原因就在于,西营兵马虽然粮食够吃,但是肉食却匮乏。

    人要是缺乏肉食的摄入,其体力终究还是不够的。

    和肉食比较丰富的满蒙八旗交战,难免会落于下风,只能用数量去弥补。

    一句话就可以概括,吃素的怎么能干得过吃肉的

    当然前提得是,其他条件差不多的情况下。

    士绅倒是顿顿有鱼,顿顿有肉,可他们的战斗力可想而知。

    咱大清坐拥大半天下,他们最嫡系的八旗,连马都尼玛人均三四匹了,这肉食自然也是比较丰富的。

    以前孙国主偏居西南,以云贵能养活那么多兵马就不错的,剩下的余粮又需要作为军需,北伐中原。

    哪里有多余的粮食,大规模的养鸡和养猪啊。

    现在好了,虽然在两广还是偏居一隅,可云贵和两广之间还是有差距的。

    孙国主现在以两广之力,供应区区十几万兵马,那自然是手中的钱粮有大批的结余。

    这些结余,除了进一步扩充新军,养殖马骡,新修水利外。

    还有数百万投入到了肉政之中。

    早在数月以前,孙可望拨出钱粮,大力收购渔民的从西江和大海,捕捞出来的鱼类。

    输入南宁和廉州等地的大营之中,供给士兵们食用。

    除此之外他还让营庄实行肉政,鼓励广西等地的百姓,多养猪,多养鸡,官府专门制定了章程,投入了大批钱粮,用于改善驾前军将士的生活。

    孙国主所说的养鸡百万和养猪十万,可不是空话,而且还有些谦虚了。

    现在的广西,这鸡基本上家家户户都养了,每个村庄都养了几头肥猪。

    这些肉鸡和肉猪,由营庄的管庄们统一收购。

    老百姓要是粮食不多,没有鸡种和猪仔,营庄还会拨粮、拨种、和拨仔。

    替老百姓解决一切困难,只要老百姓能够安心替孙国主养好肉鸡和肉猪就行。

    总而言之,孙国主差不多投了五百万钱粮进去,用以肉政大计。

    “后世的高产肉鸡和肉猪,平均下来两斤半粮食出一斤鸡肉,五斤粮食出一斤猪肉。”

    “只是,那都是上了高科技,集中化饲养的。”

    “而孤在广西,以现在的医疗技术,要是搞大规模养殖,随便一点鸡瘟和猪瘟,孤就得赔个底朝天。”

    “而以散养的模式,让老百姓分散养殖,再统一收购,五百万钱粮砸下去,应该能出几十石的肉,新兵每天吃上一两顿应该不是问题。”孙国主心中粗略的盘算了一番。

    以这个时代的肉鸡和肉猪的品种,以及医疗技术。

    孙国主的肉政,自然是不可能达到后世那么恐怖的出肉水平。

    只能按照现在的水平,来投入钱粮获取肉量。

    明代在万历年间的物价,大体是一两银子两石大米。

    上等猪肉的价格则是白银一钱六分八斤。

    米价和肉价,大体七八比一。

    根据宛署杂志记载,大米是三文钱一斤,猪肉是二十文,鱼肉也是二十文。

    其比例,接近七比一。

    总而言之,肉价跟粮价基本上是挂钩的。

    只有粮价下跌,老百姓才会有些余粮,多养鸡鸭,多养猪,肉价才能下降。

    反之粮价要是高了,用粮食养的鸡和猪,价格也绝对下不去。

    而现在,虽然广西经过了一年的治理,但是粮价还是比不上在云贵时的七钱一石。

    今年的粮价基本上在一两一石左右。

    孙国主号召百姓们养猪,养鸡,爱民如子的他自然是要照顾百姓的。

    所以给予了让利的营庄,差不多是,是以十比一的价格,收购肉食。

    总的来说,孙国主的五百万钱粮下去。

    应该能够获取五十万石左右的肉食。

    按照整个两广十几万大军,和各级官吏,行政人员总计二十万人来算。

    平均每人能够获得两石半的肉食。

    一石是一百五十斤,也就是说,驾前军每人每年应该能够得到大概三百七十五斤的肉食。

    当然,除了士兵和吏员外,罗定那边矿产里面的矿工,和南宁周边工坊里面的工匠。

    为了增快武器的打造速度,肉政产出的肉食,也是需要供应他们的。

    毕竟,各大工坊里面的工匠,其重要性并不低,而为了加强矿石出产,矿工们也是需要吃好一点,用于发光发热的。

    除了这些,孙国主规划的第二期新兵,也即将在秋收之后进行招募。

    虽然第一期的十万新兵,是重中之重,可第二期新兵,也得分流一部分肉食。

    所以驾前军的老兵,基本上每天能够得到一斤肉食。

    而新招募的十万新兵,一天就只能得到半斤肉食了。

    当然了每天虽然有半斤肉食的供应,可孙国主这个丧良心的,为了让士兵们练好体格,练好战阵,在战场上少流血。

    新兵基本上每天都在进行操练。

    昔日在云南,缺乏肉食的士兵,孙国主只敢让他们三六九进行大操。

    不敢天天进行军事训练,怕伤了新兵们的身体。

    现在有了肉食供养,孙国主自然就不怕了。

    既然吃了孙国主的肉了,那当然是往死里练了。

    所以训练量极大的新兵,食量也极大。

    不仅是粮草吃的迅猛,每天的半斤肉食也是两顿甚至一顿就造完了。

    孙国主要求的顿顿有肉,以现在的肉政水平,还是达不到。

    不过,就现在的驾前军后勤水平。

    无敌二字,就差写在脸上了

    每天半斤肉的供应,明军要是能吃上,皇太极估摸着早特么上吊了

    当然了,孙国主优待云贵老人的行为,其实和李定国的秦晋兵之分,颇为类似。

    只不过在方式上还是有极大的不同的。

    孙国主是粮草随便新兵怎么吃,反正就十万人,十万张嘴。

    再吃,能吃完一两年的功夫能吃完几千万吗

    新兵和老兵的区别在于肉食和军饷。

    可孙国主给新兵的军饷和肉食基本上已经是这个时代的天花板了,新兵们还能咋滴还能有多少意见

    驾前军现在的军饷,步兵是一人一个月一两银子,五斗米。

    骑兵是每人每个月,一两五钱银子,七斗五升米。

    云贵老人则是步兵享受骑兵的待遇,骑兵享受军官的待遇。

    单是普通步兵的军饷,一年十二两银子虽然看似不多,可由于广西的物价好。

    普通士兵的军饷购买力,远远超过了清廷的绿营兵,而且还是足额发放的绿营兵。

    就连八旗兵的军饷,在北京的购买力都不一定能够胜过驾前军新兵呢。

    至于每个月五斗,一年六石的恩米,那更是清军可望不可即的

    士兵们在军营包吃包住,不用额外自己就食。

    每年足额的六石,九百斤米,足够养活食量不大的妻儿了。

    除了这些,衣物、出征、年底,孙国主设有专门的津贴。

    新兵家里,每人还额外分了比较好的三十亩地,就算妻儿没有劳动能力。

    把三十亩地交于营庄,按照军田四成的比例。

    三十亩地的产出,士兵每年都能够获取两成土地产出。

    不用劳动,每年就能获取十几石粮食,用以养家。

    这伙食水平,这军饷水平,这收入水平。

    驾前军新兵,妥妥的人人小康,人人小地主,他们还能有什么意见

    至于云贵老人就更别提了,军饷和伙食姑且不谈。

    五十亩的地,家口不劳动,交于营庄管理。

    一年提两成,那都是二十石粮食啊,一家老小吃饱穿暖,幸福美满,绝不成问题

    除了这些,和其他的津贴外。

    孙国主带着绿营、士绅,分珠三角那十几万顷好地时。

    自然也是肥水不流外人田,搞了几万顷的藏入地。

    专门用来奖励驾前军的有功和伤残将士。

    种种待遇,孙国主为驾前军做的那真是没话说

    当然了,和云贵时期的兵丁家口,每月支取八九斗相比。

    驾前军的单兵费用,是大幅上升的。

    按照军饷,十几万驾前军,算上军官,人均军饷发放每年在二十两以上。

    一年需要支出,三百万两以上的基本军饷。

    除了这三百多万,发放养家的恩米,一年也需要近两百万石。

    至于,伙食和装备问题,更是一大笔花销。

    零零散散算下来,军费开支每年需要一千多万粮饷。

    可即便如此,对于已经初步挖掘出两广战争潜力的孙国主和行政六部来说。

    以两广的两千万的岁入,负担这十几万驾前精锐的巨大开支,还是绰绰有余的。

    甚至等两广彻底稳定,水利大修,海贸理顺后。

    以两广的财力,将驾前军的数量翻上一番,都不是问题

    也正是因为财政状态极佳,驾前军主要是受限于装备和老兵问题无法扩充太多。

    所以孙可望才敢每年砸五百万钱粮去搞肉政的。

    要知道即便大幅度提高了待遇,十几万驾前军的军饷和恩米,每年也只不过是五百万左右的支出。

    而肉政一年就得砸五百万粮饷。

    这笔开支,足够再支付十几万大军的军饷了。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找书加书可加qq群952868558